书城艺术正方形的乡愁
6861200000066

第66章 澎湖的收惊婆

离开故乡之后,我就只在外岛澎湖看过这么一次“收惊”,至于是哪个渔村倒忘了。收惊婆看来相当专业,既唱收惊歌又贴符,端着印有八卦图的米箩在幼儿身上不停晃动,仿佛神明附身。

收惊在台湾十分盛行,几乎是乡下人生活的一部分。还不大懂事时,总觉得这个仪式神秘又恐怖,仿佛阴间的牛鬼蛇神都在黑暗中虎视眈眈,看我们的一举一动是否如规如矩。印象中,担任收惊的好像都是婆婆、妈妈一类的人。

家里兄弟姊妹有九个,食指浩繁,一切开销能省则省,就连“收惊”也是祖母或母亲自个儿来。记得她们会先在客厅神案前对着佛祖、观世音、祖先牌位烧香,掷筊,确定小孩哭闹不休或不吃不喝,是犯了什么冲。接着,得用晒干的稻草梗扎个草人,拿张冥纸画脸,再把小孩的衣服往草人身上套。

帮草人画脸的差事一向由我负责,因为我从小爱画画,被夸上一句“画得真像”,就能乐上大半天。穿好衣服的稻草人,连同一碗插着香支的白米饭,在晚间的一个特定时辰拿到某路口或某条大水沟旁,把饭上的香支抽起就地一插,饭碗倒扣,米饭置地。把稻草人的衣服脱掉,连同冥纸一起烧掉,念念有词,再把空碗、衣服带回家。

年纪稍长之后,自然知道那都是迷信,但又不敢违背母亲,只得毕恭毕敬地随着装腔作势。因为母亲实在是太虔诚了,生怕稍有闪失,儿女就好不了。从头到尾她都会再三叮咛,千万不能怀疑,否则就不灵了!

如今,收惊仪式不但没衰退,对象还包括罹患忧郁症的成年人,甚至还有学者专家抬举它为心理治疗的一部分。天下真是无奇不有,再探究下去,说不定连我都需要收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