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洛克菲勒对威尔逊总统上述这句话所包含的真理极为赞佩、欣赏。那是1915年的事了,洛克菲勒在康州还是一个不起眼的人物。那次罢工是美国工业史上流血最多的一次,持续了两年之久,震惊了全美。
那些愤怒的矿工要求康州煤铁公司提高工资,而那家煤铁公司恰巧是洛克菲勒所负责的。罢工一开始,矿工们大肆毁坏房产,最后政府不得已调动军队前来镇压。流血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许多矿工在镇压中死于军队的枪口下。
就在那个时候,仇恨的气氛还弥漫在每一角落,而洛克菲勒的使命首先就是要获得那些矿工的谅解,并迅速恢复生产,最后他真的做到了。他是如何完成这件事的?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洛克菲勒费了几个星期的时间去拜访工人及他们的家属,并结交了很多的工人朋友。然后,他对工人代表们演说。这一篇演讲稿是他成功的杰作,它产生了惊人的效果,把工人们的愤怒完全平息下来。他完成这篇演说后,获得很多人的赞赏。在这篇演讲中,他表现出了极友善的态度,使那些罢工的矿工,一个个都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了。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工人们最关心的问题,那就是加薪问题,可是这些工人们,在这件事上竟然没有提到一个字。
以下就是这篇著名的演讲稿,注意它在语句间所流露出来的友善精神。别忘了,洛克菲勒的这篇演讲,是说给几天前还想把他吊死在酸苹果树上的工人们听的。可是他所说的话,比医生、传道者更和蔼而谦逊。
洛克菲勒开始就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一天,也是我生命中,第一次有这样的荣幸和公司方面的劳工代表、职员及督察委员会的朋友聚在一起,这使我备感荣幸,必将终生难忘。如果在两个星期前举行这个聚会,我站在这里简直就是个陌生人,即使有个别人认识,但毕竟是少数。
前些日子,我有机会去南煤区你们的住所,跟各位代表做过一次个别的谈话,拜访你们的家庭,见到你们的太太和孩子们,所以今天我们在这里见面,都是老朋友,而不是陌生人了。在这种友好、互助精神的鼓舞下,我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跟你们讨论有关我们共同利益的事,以及我们的前途。
参加这次聚会的成员中,包括了公司职员和劳工代表,我能来这里,都是承蒙你们的厚爱,因为我既不是公司的职员,也不是劳工代表。可是我觉得自己和你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因为我是代表股东和董事会方面的。
像这样的一篇演讲,难道不是使仇敌成为朋友的一个最具体的例子吗?如果洛克菲勒运用了另外一种方法,他和那些矿工们展开一次激烈的辩论,在他们面前,用可怕的事实斥责、威胁他们,同时指出他们所犯的错误,那么这个结果又将是如何呢?不言而喻,那一定会激起更多的愤怒和仇恨。那些矿工们会有更多的反抗,从而掀起更大规模的罢工大潮。
如果有这样一个人,他心中原本已经对你产生成见和厌恶感,那么即使你找出所有的逻辑、理由来,也不能使他接受你的意见。强迫的手段更不能使他接受你的意见,向你屈服。但是我们如果退后一步,用和善的友谊、温和的言语、诚恳的态度来引导他,或许能化解成见。
大概在100年前,林肯就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一滴蜂蜜,比一加仑的胆汁,可以捉到更多的苍蝇。”这是一句古老而真实的格言,我们对待他人也是如此。如果要人们同意你的见解,先让他们相信你是他们忠实的朋友,那就像一滴蜂蜜黏住了他们的心,你也就走向宽敞、理智的大路了。
以商人来说,如果知道如何运用和善的态度来对待罢工者,那是十分有效的。现在举个例子来说:怀特汽车公司有2500个工人。工会为了增加工资而组织罢工的时候,那家公司的经理白雷克并没有震怒、斥责、恫吓,甚至连指责他们这是一项暴行的话都没有说,反而对工人们赞赏有加。他在当地报纸上登了一则广告,称颂他们的佳行,说那是“放下工具的和平之法”。
他看到罢工的纠察人员闲着没事做,就去买了几套棒球,请他们在空地上打球。他还为有些爱玩保龄球的工人们租了一间屋子,供他们玩乐。
白雷克和善的态度,使他获得了友善的回报。不久,那些罢工的工人找来很多的扫把、铁铲、垃圾车,自动地打扫工厂四周的纸屑、火柴和烟蒂。试想,那些正在罢工的工人,在要求加薪和承认工会之时,还整理工厂四周的环境。这种情形在美国劳资纠纷中,实在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那次的罢工,在一个星期内和解,没有留下一丝恶感和怨恨就宣告结束了。
韦伯斯托是一位成功的律师,被许多人奉为神祗,但他只提自己有力的见解,从来不做无谓的争辩。他平时也只运用极温和的措辞,来表述自己最有力的理由。
他平时常用的语句,始终充满了温和的字眼,就像:“陪审员诸君所考虑的这一点……”“这情形似乎还有进一步探索的必要……”“诸位,下面有几项事实,我相信你们是不会忽略的……”或者这样说:“我相信你们有对人情的了解,所以很容易看出这些事实的重要性……”
韦伯斯托所说的话没有胁迫,没有直接的高压,不将自己的意见强加在别人身上。他用的是轻松、友善的方法轻描淡写地说服对手,而这方法使他功成名就。
还有一则关于太阳和风的寓言——太阳和风争论到底谁的力量大!
风说:“我的力量大,不信我马上证明给你看。你有没有看到那个穿着大衣的老人?我可以很快地把他身上那件大衣脱下来,那时你就知道我的力量有多大了!”
太阳躲进云里去,那风就猛烈地刮了起来,几乎形成了一股飓风。可是风没有想到,风吹得愈大、愈激烈,老人把身上的大衣裹得愈紧。太阳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最后,风不得不沉静下来。接着,太阳从云层后面缓缓出来,对着老人和善地微笑。没有多久,老人开始不断地擦拭额头上的汗,并把身上那件大衣脱了下来。于是太阳对风说:“温柔、友善的力量,永远胜过愤怒和暴力。”
由此可见,以慈爱、友善的方法接近对方,能使他改变原有的心意,那比暴力的攻击更为有效。
我们要懂得,其实善待他人也是善待我们自己。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人际交往,为人处世,如果不能善待他人,就没有友情。生活就是如此,给别人一片晴空的同时就是给自己一片明媚的天空。那就让我们学会善待他人吧,因为善待他人就等于善待我们自己。
让别人是“正确”的
尽量去了解别人,而不要用指责的方式,尽量设身处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比起批语责怪要有益,有趣得多,而且让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
王蒙为人正直、直率,工作也很努力,生活上乐意助人,可是同事却都对他敬而远之。究其原因,主要源于王蒙的过分耿直,凡遇事就爱发表一下个人见解,而且又不分场合。爱钻“牛角尖”,喜欢和人据理力争,不管事情的大小,非要当场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常常把别人弄得下不来台,别人自然就会变相地令他难堪。因此,他觉得自己很委屈,好像别人都在故意和他作对,而周围的人也觉得他这个人不好交往。他的过失就在于,总是站在自己的位置和立场上考虑问题,只是想让别人接受他的意见。
直到后来,他读了戴尔·卡耐基的处世哲学以后,才悟出了“欲与人愉快共处,需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要给别人足够的面子”的道理,才逐渐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方式。即使确信别人有错,也要注意场合和时间,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尽量婉转,大家不但乐于接受他的意见,而且也不再把他排除在交往圈以外。
其实,每一位成功人士,都非常重视给别人留面子,即使发现对方是在撒谎时,也不会例外。
有一位推销员,曾向一家金属器具厂推销一笔大业务,但是该业务几乎是没有利润。这家器具厂经营的也十分不景气,当时有一半的工人不能上班,每月只能领50元的生活费。
当这位推销员与厂长谈到业务后,厂长说:“你这笔业务虽然很好,但却根本没有什么利润可言,我如果接受这笔业务的话,基本上就等于白干。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们业务很饱满,要完成你这笔业务还得加班,还得付给加班费啊,这样我们不仅不能赢利,而且还可能会亏损。”
很显然,这位厂长是在说谎话。面对撒谎的厂长,推销员就立即转移了话题,开始谈论目前国内企业的经营状况。等到时机成熟时,推销员说道:“如果你们接受这笔业务的话,对你们而言的确没有多少赢利,不过正如您刚才所言,目前的企业又有多少能够赢利呢?资金能够正常的运转就已经是很不错了,至少在接受了这笔业务以后,你们厂上不了班的100多名员工可以上班了,也可以有工资和一部分奖金了,您意下如何呢?如无异议的话,我们是否可以定下来了?”
厂长听完之后,发现推销员对自己的公司底细已是非常了解。他为自己刚刚撒的谎很不自然,也来不及再争辩什么,就把手伸在了额前拍了拍,说:“好,好,我们就认了,为了这个朋友,亏就亏吧。”
如果推销员当时一语戳穿厂长的谎言,又会是怎样的结局呢?厂长一定会很尴尬,还可能会因此而恼羞成怒,从而拒绝这笔业务。可在当时,这样的业务在那个城市中,也只有这一个厂能完成,况且还无利可图。推销员并没有直接指责对方在说谎,而是很有涵养地、间接性地暗示了对方,保全了对方的自尊,使对方心存感激。正是这种感激,才在最后就成了推销的突破口,从而使推销一举成功。
在整个推销过程中,推销员总是希望,自己能够迅速有效地改变客户的态度。但是方法一定不能简单,态度一定更不能粗暴,尤其是在顾客的言行中有不妥当之处的时候,千万不能直接指出其不当的地方。而应当采取尊重客户的做法,使他的心里明白你是尊重他的,只有这样,推销才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你应该问问自己:“我是想要“正确”呢,还是想要受人欢迎?”在很多时候,这两者是相互排斥的!
成为正确的人,为我们的观点辩护,会耗费大量的脑力,并常常使我们与生活中的人们疏远。想要成为正确的一方或希望别人是错的,这就会促使别人对我们设防,并施加压力使我们一直处于防御状态。
当你纠正自己某位朋友的错误,或牺牲他们以令你自己的想法“正确”时,他们可曾感谢过你?或者同意你的话吗?当然没有。事实上,我们所有的人都讨厌被纠正。我们都希望自己的观点能够受到他人的尊重,并能被他人所理解。
被倾听或聆听,是人类心灵的强大欲望之一。并且那些学会去倾听的人们,备受爱戴和尊敬。而那些习惯于纠正别人错误的人,常常会被讨厌和回避。
一位著名的美国律师兼企业的巨头欧文·扬。他曾经指出:“那些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从来不会认为别人是“错误”的,他们看到的只有别人“正确”的选择。”
一个人假如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才是理解对方的基本方法,才能够把正确的方法留给别人。因为,一个固守己见,不能理解别人,而且还当面指出他人错误的人,自然不会被别人认可,也很难成大事!
无论别人错得多么离谱,都不要指责和抱怨,在你了解了背后的原因时,你就不会对现在的错误和谎言再感到吃惊。而抱怨却最容易毁掉我们的生活,使我们情绪低落,使我们心中充满了阴霾,使我们在痛苦中挣扎,倍感生活的不快乐。因此,我们要拥有一颗包容的心,正确的对待他人出现的问题。指责并不能改变他人,也没有人愿意受到责备。
任何人做事的时候,都会认为自己当初是做了正确的选择。过激者认为自己是迫不得已,懦夫认为自己非常谨慎,而守财奴则相信自己很节俭……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行为有着自认为合理的解释,即使他完全是错误的。
正如卡耐基所说:“一百次中有九十九次,没有人会责怪自己任何事,不论他错得多么离谱。我们用批评和指责的方式,并不能使别人产生永久的改变,反而会引起愤恨。不要责怪别人,要试着了解他们,试着明白他们为什么会那么做,这比批评更有益处,也更有意义得多。”
这就是告诫人们:在指出别人的错误时,不要忽略产生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结果,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有他的原因和理由。你之所以会当面批评和指责他,往往是因为你没能够掌握这种技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布莱德雷将军,奉命执行一次危险而紧急的任务。于是,他立刻召集手下将士,让他们排成了一个长列。
“我们这次的任务既艰巨又危险!”布莱德雷瞟了大家一眼,“哪位愿意冒险担任这项任务,请向前走两步……”
此时,适逢一位参谋递给他一份最新的战报,布莱德雷和参谋交头接耳了片刻。等他处理完战报,再次面对行列中的众将士时,发现长长的队伍仍是一条直线,没有一个人比旁边的人多向前两步。
他按捺不住自己情绪,生气地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是情况紧急,竟然一个人都没有……”
“报告司令!”只见站在最前排的人满脸委屈地说道,“我们每个人都向前跨了两步……”
这时,布莱德雷将军意识到,自己错怪了这队勇敢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