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五千年中外名人之谜全集(世界卷)
6870600000030

第30章 名人神秘遇害之谜(2)

智利总统阿连德究竟因何而死

20世纪70年代,地处南美、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智利发生了两起震惊世界的事件。一件是1970年9月由社会党、激进党、共产党等6个党派组成的人民联盟候选人、曾四次竞选总统、以激进民族主义著称的萨尔瓦多·阿连德·戈麦斯当选智利总统;另一事件是仅时隔3年,这位拉丁美洲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就倒在了1973年9月11日发生的智利历史上第23次政变的血泊之中,不幸以身殉职。阿连德短暂的总统生涯,以及他为什么死、怎么死,引起人们长时间的思索和议论。

阿连德出生于瓦尔帕莱索的一个中产家庭,早年在智利大学学医的时候就积极地参加和领导学生运动,曾多次被捕。1932年获智利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曾因领导学生运动出名而在医务界找不到工作,后来当过助理验尸官、牙科学校助教等。1933年成为智利社会党创始人之一,先后担任过社会党总书记、主席等职务。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任“人民阵线”政府部长,后当上了参议员、议长。1970年9月“人民联盟”在竞选中获胜。11月5日阿连德在欢呼声中跨进了拉莫内达宫(总统府)。全国上下一片欢腾,胜利的歌声震撼着北起阿里卡南到火地岛的这块狭长国土。上任不久,阿连德满怀雄心壮志推行宏大的改革计划,提出建立一个“民族主义的、人民的、正义的和革命的政府”,“结束帝国主义、垄断集团、地主寡头的统治,并在智利开始社会主义建设”。

在他1971年5月21日发表的第一篇总统咨文中,宣布智利“开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方式,即我们的革命道路”,表示要在不触动资产阶级军事官僚法制下,在现行“法制范围”内“向社会主义过渡”。在颁布宪法修正案和铜矿国有化法案不久,果断地将控制智利铜矿开采90%的美资安纳康达铜公司、肯奈科特铜公司和其他外资企业收归国有,结束了智利铜矿50年的屈辱史。这一历史性创举赢得了第三世界国家的赞扬和国内人民的支持。几乎同时,还对国内控制矿业、制造业、交通运输、金融业、对外贸易的507家私人企业实行国有化,广泛进行土地改革,扩大征地范围,大幅度提高工人工资,实行医疗、基础教育免费,低价出售粮食、生活必需品,对孕妇、育婴妇女和15岁以下的儿童每天免费供应半公升牛奶等,这些措施尤其是一系列福利待遇使广大劳动人民得到了实惠,然而这些脱离实际国力、超越历史阶段的做法已为后来的危机埋下了炸弹。

仅隔两年不到,智利上空就布满乌云。锅盆的敲击声代替了当年的歌声,手持警棍的防暴队取代了悠闲自得的警察,恐怖、暗杀、抢劫等消息充斥着每天的报纸杂志。1973年阿连德已如坐火山,如履薄冰,身陷旋涡之中。这固然与阿连德政策的失误有密切关系,如土改侵犯了大批中小庄园主利益,国有化扩大了打击面,他上台没收的507家企业,竟有80%是中小企业。收归国有的企业尤其是国有化后的铜矿因没及时推行正确的政策,以致生产上不去,又有大批技术人员离弃祖国,奔走异国他乡。在经济濒于崩溃边缘,阿连德不仅不立即采取措施缓解矛盾,相反加紧改革步伐,这样就把更多的支持者推到了敌人的营垒。“6·29”未遂政变是个信号,尽管三军司令一再表示忠于阿连德,但殊不知智利军队一向同美国垄断资本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当时的右翼力量已经在军内占据优势,正步步加紧筹划大规模反政府阴谋。阿连德准备总结执政以来的历史进程,但为时已晚,时局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不久发生了一连串暗杀、全国卡车司机与私营店主罢工、家庭主妇上街游行等事件,最大反对党基督教民主党宣布拒绝与阿连德对话,全国上下一片混乱。

阿连德犹如大海中的一叶小舟,失去依靠,完全被孤立了起来。8月23日阿连德的得力助手、国防部长兼陆军总司令普拉茨被迫下台,由陆军参谋长皮诺切特接替。皮诺切特如鱼得水,一上任即召开绝密会议,密谋推翻阿连德。9月10日形势发展到剑拔弩张的程度,晚上9点半,阿连德与部长们在郊外别墅进晚餐时,从总统府传来消息,两辆满载部队的卡车正从北方向圣地亚哥开来。

餐桌上,阿连德夫人谈到她接连收到许多恐吓电话和信件。深夜11点总统府再次来电重报刚才的消息。次日凌晨2点半,阿连德打电话对的他秘书说:“明天将是很长的也是艰难的一天。”他知道摊牌的时间已不远了。

9月11日清晨6点半,海军抢先动手了。“辛普松号”潜水艇、“拉托雷海军上将号”巡洋艇和美国舰队停泊在科金博(智利北方的一座小城)附近海面。六辆装满士兵的卡车从瓦尔帕莱索驶向首都。7点15分空军开始轰炸工厂、电台。7点30分阿连德从别墅来到拉莫内达宫时,警察防暴队已全部出动,总统卫队也做好战斗准备。

7点55分,阿连德向全国发表首次广播讲话,通报目前的形势,动员人民提高警惕,坚守岗位,对军队依然表示信任和寄予期望。此时得到消息说国防部长被陆军部队逮捕,8点15分阿连德发表了第二次广播讲话。这时空军参谋长为阿连德准备了一架飞机,让他立即离开智利。阿连德拒绝了,说他知道怎样做一个士兵,也知道作为总统的职责。

8点30分,电台中断军乐,以皮诺切特为首的武装部队军政府委员会向全国广播公报,下令阿连德立即交出政权。阿连德简直不敢相信,他所信赖的陆军总司令竟是策划政变的头目。9点整,阿连德打开窗子挥手向群众作最后的致意。不久电报电话中心被武装部队占领,阿连德下令夺回,但终因身边只剩数十名官兵而无法执行。9点刚过,阿连德在第四次广播讲话中坚定表示“将为保卫属于这个国家的珍贵原则而献出生命”。9点10分他在唯一没有被炸毁的麦哲伦海峡电台做最后一次讲话,“在这个历史关头,我将为诚实的人民献出生命”。说完走出办公室,检查了拉莫内达宫内每一个机枪和重炮发射点,然后下令射击,但这是鸡蛋碰石头。不多时阿连德别墅遭轰炸,电台广播军方最后通牒,“空军将在11点轰炸总统府”。阿连德为减少牺牲,下令解散总统卫队,撤退所有人员,最后还是有50人坚决留下来,包括4名政府部长、6名秘密警察、21名武装人员、15名社会党成员,还有些记者、医生等。11点多,炸弹雨点般射向总统府。1点30分,第一支政变部队攻进总统府。2点差几分,65岁的阿连德倒在了部长会议大厅的战斗岗位上,他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死时手里紧握着枪,依然保持着战斗的姿态。

对于阿连德的死,人们议论纷纷,世界上很多政治家为之惋惜。一些人说他是自杀身亡的。一些人认为他是被炮弹击中而英勇牺牲的。持后一观点的有他生前的政治顾问琼·E.加塞斯,有了解他的朋友,有对政变过程掌握情况的人。他们认为阿连德性格坚强,在几次危难中都挺着身驱迎接枪林弹雨,直到生命的最后瞬间还紧握枪杆顽强抵抗,这样的人绝不会走自杀的路的。还有不少拉美和第三世界的人士认为,与其说阿连德是在“9·11”政变中殉职,毋宁说是某个大国错误道路的殉葬品。

阿连德的具体死因虽有待于人们去进一步解开,但他是当时两个超级大国在南美这个国家角逐的牺牲品是确定无疑的。

意大利前总理莫罗被害之谜

意大利罗马玛利奥夫尼街,凌晨4点半,一切还显得静寂、安宁。可是谁会想得到,几小时后这里将发生一起震惊世界的绑架案。此刻,意大利天主教民主党的主席、前总理莫罗已兴奋得早早起床了。1978年3月16日这一天对他来说,是其30年政治生涯中最重要、也可以说是最辉煌的日子。不久前,他顺利解决了意大利战后最大的政治危机——数月来的无政府状态行将结束,各党派在他的斡旋下已经达成了协议,组成联合政府。今天,国会将讨论这个协议。事先他已得到许多头面人物的保证:协议一定会获准通过。在当时意大利的政坛上,莫罗是最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曾五度出任总理,解决过不少政治危机。人们都说,没有莫罗,意大利早就四分五裂了。年底的总统竞选,他将是最炙手可热的人选。如果这个协议得到批准,总统的位置一定非他莫属。

可悲剧也恰恰在这时发生了。8点半,莫罗和妻子依列娜深情吻别,每次出门他都要这样做。莫罗的轿车正沿着斯特里大街向国会大厦的方向驶去。这时,四名“红色旅”罗马小组的成员正化装成航空公司雇员的模样静静地守候在玛利奥夫尼街和斯特里街的交叉处,准备绑架莫罗。为首的是个美貌的金发女郎,名叫安娜,是“红色旅”的创始人之一。意大利“红色旅”创建于1969年,成立后即以绑架、暗杀等恐怖活动闻名于世,给意大利政界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安娜看莫罗的汽车缓缓驶来,猛一挥手,四人同时打开旅行包。转瞬间,乌亮的冲锋枪出现在他们手中,闪电般地向莫罗的汽车冲来。安娜端着冲锋枪对准前排的座位乱扫,警官里奇和莫罗的司机连叫都没叫一声就死去了。随车的四个保镖情知中伏,刚要拉开车门往外冲,一阵弹雨铺天盖地而来,三个惨死车内,另一个勉强逃出车外,即被一排更为猛烈的子弹打倒。安娜等人用冲锋枪指着一动不动坐在车后座里的莫罗说:“跟我们走!”众人一起走向停在路旁的一辆警车。突然,当莫罗被人推着行将登车之际,他把皮包扔在地上,用恳切的、哀求般的口吻说:“求求你们,放我走吧。”安娜厉声命令:“上去!”他顺从了。警车呼啸而去。

莫罗被绑架后,意大利举国震惊,世界也被震动了。罗马戒严,全国戒严。警察倾巢出动,开始了空前规模的大搜捕。次日,政府又调来了5万军队加入搜捕的行列。其实,莫罗并没有离开过罗马,甚至只是在离绑架地斯特里街不远的停车场修理库的密室里。之后,“红色旅”不断发表公告,不断提出要求。然而,所有这些均遭到意大利政府的拒绝。接着,“红色旅”又发表了莫罗的亲笔信。莫罗以个人名义向政府呼吁:同“红色旅”谈判,释放库乔等人。库乔何其人也?“红色旅”的首领是也。他曾是特伦多大学的学生领袖,在一次示威游行时,他的两位好友被警方的催泪弹炸死。就在这一天,他发誓成立“红色旅”,为好友报仇。1975年,库乔偶然被捕。3年来,官方对他开庭审判已有数次,然而没有一次能进行到底,库乔还威胁法官们:谁坚持对他的审判,“红色旅”便会结果谁的性命。“红色旅”也曾多次营救库乔,均未能得逞,这次绑架事件就发生在将对库乔进行新的审判的前一天。意大利政府对莫罗的求援,采取了拒绝的态度。不错,那是莫罗的手迹,但是仍然不能释放库乔。理由很简单:这些信一定是莫罗在饱受折磨后被迫写的,甚至受了药物的影响,也未可知。依列娜也多方奔走,希望政府能同“红色旅”对话,拯救莫罗的生命,政府也同样置之不理。她又来到天主教民主党的总部,声泪俱下地对党的领袖们说:“为了这个党,莫罗献出了毕生的精力,你们不能见死不救!”那些领袖大多是莫罗一手提拔的,与他私人感情极深,但这件事实在是无能为力。他们只得沉痛地说:“党的立场不能改变,我们绝不会同恐怖分子进行对话。这样,即使莫罗遇害,也等于意大利精神上的胜利。”

“红色旅”再次要求莫罗给政府写信,重复他们的要求。他想拒绝,但求生的欲望很强烈,于是他写了。他写了一封又一封,但封封遭到拒绝。当第80封信遭到拒绝时,他彻底绝望了。至此,“红色旅”也明白不能以莫罗为人质来要挟政府,于是决定利用莫罗给政府以严重的打击。一天,安娜命令莫罗侧卧在雷诺轿车后座的地板上。随后,安娜举起装有消音器的手枪,对着莫罗的胸膛连发11枪。大约10分钟后,莫罗死去。5月9日,莫罗的尸体被发现于罗马市中心的一辆汽车内。莫罗的死再一次震动了全世界,当罗马电视台新闻广播员呜咽着宣读特别公告时,意大利全国哭声一片。

从上面的叙述中可知:莫罗是因政府拒绝“红色旅”的恐怖分子所提条件而被害的,政府为了国家制度的尊严而抛弃莫罗可以理解,而这些制度却又正是莫罗用毕生心血建立起来的。但也有人指出:莫罗实际上是被政府和天主教民主党送上断头台的,因为政府完全可以采取灵活的策略来对付“红色旅”,莫罗也不会那样悲惨地死去。但事情远非如此简单。此后,意大利警方连续破获了“红色旅”的几个军火库,却惊讶地发现:那里的武器弹药几乎清一色是苏联制造的!甚至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许多“红色旅”的成员曾经在某个东欧国家受过训。更令人大惑不解的是:安娜等人在绑架莫罗前曾反复进行过实战演练,地点竟是在捷克斯洛伐克!他们是怎样到那里去的?谁提供经费?莫罗被杀是否和这些国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