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创世风雷之雨后
69193000000030

第30章 泰坦尼克

良弼死后,开始追查同党,曹玉箫再也呆不下去了。

回家?肯定会让老婆孩子们小看,好马还不吃回头草呢!

曹玉箫与英国公使很熟,在他那里,曹玉箫了解了西方科技的迅猛发展。一百多年的和平发展时间,他们太幸运了,获得了无数的发展机遇。

中国人在打仗,人家却在发展经济,研究科技。

就在当下,阿尔弗雷德·韦戈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维克多·黑斯用气球发现了高空辐射;马克斯·冯·劳厄发现X-光衍射;新西兰的奥克兰码头大楼建立;挪威探险队到达了极点。

想到这里,曹玉箫决定出去留洋,他把目标锁定在了当时经济最发达的英国。

“有钱能使鬼推磨”,曹玉箫顺利地从公使那里搞到了英国国籍。

他走时,没有通知家人,他想从他们的视线里彻底消失。

临走时,只有公使前来送他,还给了他一本小说,让他在船上看。

这本小说是1898年,英国作家摩根·罗伯森写的,名叫《徒劳无功》。

小说写了一艘号称永不沉没的豪华巨轮,名为泰坦号(Titan),从英国首航驶向大洋彼岸的美国。这是人类航海史上空前巨大也是最豪华的客轮,船上装备了当时力所能及的一切华贵设施,满船装载的都是有钱的乘客,人们在这巨轮上尽情地享受着。但是,这艘巨轮首次出航就在途中撞上冰山,悲惨地沉没,许多乘客葬身海底。

曹玉箫在船上看着这样的小说,顿时感觉非常害怕,不过,一路上非常安全,他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

到了英国,曹玉箫发现,还真有一艘豪华游轮正在建造,他觉得很有意思,便去船坞观看。

当时白星航运公司正在招聘船员,曹玉箫刚看完了关于邮轮的小说,正对船舶工业充满了好奇,他毫不犹豫地前去应聘。因为有英国国籍,他被顺利地录用为五级船员。

但那时,无论企业还是工人,都没有认识到安全防护措施的重要性。因此,曹玉箫了解到,许多人在建造船只的过程中受伤甚至死亡。

在泰坦尼克号建造期间,便有246人受伤,其中28人重伤;6人在船台上因事故死亡,2人在工棚和加工场中死亡,1人在下水前被高空坠落的木头砸死。

许多英国人都怕危险,放弃了报名的机会,正因如此,曹玉箫才那么容易就被录用。

曹玉箫应聘时,泰坦尼克号已经完成了装潢工作,处女航最初被定在了3月20日。

但奥林匹克号在去年那次倒霉的碰撞(与皇家海军的霍克号巡洋舰相撞),耽搁了泰坦尼克号的最后收工。所以,她的处女航被安排在了4月10日。

在此之前,要在4月1日进行海上试航,曹玉箫参加了这次试航。

曹玉箫看到,泰坦尼克号的奢华和精致堪称空前。船上配有室内游泳池、健身房、土耳其浴室、图书馆、电梯和壁球室。头等舱的公共休息室由精细的木质镶板装饰,配有高级家具以及其他各种高级装饰。

阳光充裕的巴黎咖啡馆为头等舱乘客提供各种高级点心。泰坦尼克号的二等舱甚至是三等舱的居住环境和休息室都同样高档,甚至可以和当时许多客轮的头等舱相比。三台电梯专门为头等舱乘客服务;作为革新,二等舱乘客也有一台电梯使用,不过,三等舱的乘客仍然需要爬楼梯。

曹玉箫认识了泰坦尼克号上的一位面包师,他叫比格斯。他对曹玉箫说:“……再不会有像她这样的船了。我曾经在奥林匹克号、庄严号、伊丽莎白王后号……上工作过。它们都比不上泰坦尼克号。……不错,就像奥林匹克号一样,不过还要豪华得多。比方这个大餐厅,这地毯厚得可以没过膝盖了,家具重得都抬不动。还有这些墙板……将来或许可以建造一艘更大、更快的船,可是泰坦尼克号却把全部力量都放在营建一个豪华与舒适的空间上;的确是一艘了不起的船!”

曹玉箫非常赞同比格斯的说法,因为他说出来的是一种普遍的看法。泰坦尼克号使得所有建造与设计她的人都受到诱惑。这种诱惑力之大,使她在多年之后,仍然魅力无穷。

当时,《造船专家》杂志说:“泰坦尼克号在许多细节方面模仿了凡尔赛宫……摆满路易十五风格家具的休息室,风格类似法国的小特里亚农宫沙龙,壁炉上的雕刻作品是《凡尔赛宫的狩猎女神》。还有其它精美的浮雕和艺术作品……上等的柚木和黄铜装饰,吊灯和壁画,印度和波斯的地毯。甚至三等舱也有大理石的洗漱池和床头取暖设备。”

泰坦尼克号在当时的确是无可比拟的奢华。尽管她不是第一艘提供甲板游泳池,健身房,浴室和升降梯的船,但她竭尽全力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服务水平。

曹玉箫看到,船上最为奢华之处是头等舱的大楼梯,位于第一和第二烟囱之间。配有橡木镶板以及镀金栏杆的大楼梯一直延伸到E层甲板,顶部是由熟铁支架支撑的玻璃穹顶,使自然光洒满大楼梯。

楼梯顶部的墙上镶有一盏钟,钟两侧雕刻着象征高贵和荣誉的寓言人物。在第三和第四烟囱之间还有一个相对朴素的类似楼梯。

试航结束,一切似乎都非常圆满、完美。泰坦尼克号于3日抵达南安普敦港,停泊在41号锚地,等待着10号那天激动人心的那个时刻。

作为不愉快的小小插曲,由于南安普敦港煤炭工人罢工,加煤工作遇到了一点挫折。IMM公司不想再推迟泰坦尼克号的处女航,所以从公司所有停泊在南安普敦港的邮船煤舱里搜刮干净了所有的煤块。

正在这时,他发现了8名中国人:Fang Lang、Lee Bing、AliLam、Chang Chip、Choong Foo、Lee Ling、Ling Lee和Len Lam,他们都很年轻,年龄最小的24岁,最大的37岁。

他们是英国唐纳德轮船公司雇佣的锅炉工,因为正赶上英国煤炭工人大罢工,他们失业了,只得乘坐唯一能够出航的泰坦尼克号,去经停纽约的阿那特号上做工,讨生活。

因为他们是中国人,种族歧视,他们每天必须工作15个小时。工资却只有其他船员的五分之一,为了省钱,8个人共用一张三等舱船票。当时票价是59英镑9先令11便士,而这些钱,可能得这几个人打工很久才能赚到。

曹玉箫心里气愤,可当时的情况就这样,曹玉箫明白,如果他没有英国国籍,就会和他们一样。

虽然他们住的地方没窗户,床位小,空气不太好,但好歹有淡水和暖气,还有牛奶、面包和烤牛肉吃,这对他们来说,已经足够奢侈。

1912年4月10日,在南安普敦港的海洋码头,“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启程驶往纽约。船长叫爱德华·约翰·史密斯。

曹玉箫看到,码头上挤满了乘客和来送行的家属以及行李搬运工、海关的检查人员。上午11点,一号烟囱喷出了白色蒸汽。29台锅炉中的25台开始依次生火。中午12点整,泰坦尼克号在拖船的拉动下慢慢离开码头。两个外侧螺旋桨开始搅动南安普敦港的海水。泰坦尼克号依次驶过了停泊在港口中的庄严号、费城号、圣路易斯号、海洋号和纽约号邮船,鸣笛向它们致意。

这艘46000吨的大船似乎对其它船只很有吸引力。当它即将起航时,另一艘定期航船纽约号因为在水中移动的体积庞大,造成水流大量回填,产生的吸引力几乎撞上了她的船体,导致了一小时的误点。

泰坦尼克号的拖船伏尔甘号把纽约号的船身顶了回去。至此,世界上最大的邮船,便开始了它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