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影响青年人一生的100句至理名言
6946800000021

第21章 修身养性篇(4)

大家听了都觉得很奇怪,亚里士多德说:“你们不明白,但是我的大衣却很清楚,今天所有的礼节都是冲着它来的,它才是今天的贵宾。”

以貌取人是一种短视的行为,也是一种不健全人格的表现,这种行为将成为处世中的一大障碍。相貌是父母给的,任何人都没有选择的权利,也许你的相貌比较出众,但这并不代表你比相貌平平的人更优秀、更有智慧。

有一对老夫妇穿着很不起眼的朴素衣服,没有预先约定,就直接去拜访了哈弗的校长。校长的秘书看到两位老人如此穿着打扮,心想他们一定跟学校没什么关系。老先生对秘书轻声说道:“我们想见你们的校长。”秘书很不耐烦的说:“我们的校长每天都很忙。”老太太回答说:“没关系,我们可以等他。”

眨眼几个小时过去了,秘书以为他们会知难而退,可是老夫妇并没有要走的意思。秘书终于决定通知校长:“也许他们跟您讲几句话就会走开。”校长不耐烦的同意了。在面对这对夫妇的时候,校长非常的心不情愿。老太太对校长说:“我们的儿子曾经在哈佛读过书,但是,他去年意外身亡,他很喜欢哈佛大学,所以我想跟我的丈夫在校园里为他立一个纪念物。”

校长听了觉得很可笑,于是粗声说道:“对不起,夫人,我们不能为一个死去的人在校园里建立雕像 ,如过这样做,我们的校园看起来会像墓园一样。”老太太很快的说:“我们不是要竖立一座雕像,我们想要捐一栋大楼给哈佛。”校长仔细的看了一下条纹的棉布衣服及粗布的便宜西装,然后吐一口气说:“你知道建一栋大楼要花多少钱吗?学校的建筑物超过七百五十万元。”

这时,老太太突然沉默不语。校长心里很高兴,他想总算可以把他们打发了。只见老太太转向她丈夫说:“只要七百五十万就可以建一座大楼?那我们为什么不建一座大学来纪念我们的儿子?”她的丈夫点头同意。而哈佛的校长感到更加困惑。

就这样,史丹佛先生夫人离开了哈佛,到了加州, 成立了史丹佛大学来纪念他们的儿子。

智慧感言:

注重外表没有错,但以貌取人的观点是不对的,看一个人确实不能看他的衣着外表,更重要的还是这个人的内在素质。

53.追求美,但不是完美

要拥有更轻松的生活,就必须学会不苛求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不追求完美,因为我们的确不是完美无缺的。我们越是极早地接受这一事实,就越能极早地拥有轻松的心态。

无论是人,还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各自的缺点,没有任何人和任何事物可以达到完美的境界。如果我们一味地苛求完美,最后只能被撞得头破血流。

一个人有一张非常心爱的弓,这张弓很粗很重但它射的又远又准,主人非常珍惜这张弓。

有一天,主人仔细端详着自己心爱得弓想:虽然你很耐用,但看起来有些笨重,外观也不漂亮。于是他请雕刻家在弓上雕了一些漂亮的图画。

主人拿到雕着美丽图案的弓,自认为得到一张完美的弓,高兴极了。“我终于有一张完美的弓了。”一面想着他一面拉紧了弓,还没拉到满弓时,只听“咔”的一声,弓断了。

我们可以凡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但不可过分苛求完美。要知道过犹不及,当我们为自己和他人的一丁点失误斤斤计较时,往往会错过从我们身边经过的更美的风景。

有这样一个人,他极度的追求完美,并且做任何事的时候都力求完美。有一次,他准备写一本小说,他认为这本书不仅内容要精彩,而且包括纸张字形墨迹等都要符合他心目中的标准。在写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什么错误,他就要换一张纸重新写。

就这样,他为了写出他心中完美的小说,写了停,停了写,断断续续,转眼一年要过去了,他的小说还没有写完。

我们在做人事的时候都不要过分追求完美,那样不仅没有效率,而且最后可能一事无成。

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因而,人人在自我表现和与人交际中都会有“出丑”的表现。有些人由于过分追求完美,所以,他们生怕在别人面前爆楼了他们不完美的地方,以至于情愿不做事、不讲话、不交际,也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

一个男人一辈子都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结婚。当他八十岁的时候,有人问他:“你一直到处寻找,从白天带黑夜,从月初到月末,从年初到年尾,从亚洲到非洲 ,从非洲到欧洲,从欧洲到美洲,难道就没找到一个完美的女人?”

老人非常悲伤的答道:“找到过一个,我请求她跟我结婚,但是她说她正在寻找一个完美的男人,不能和我结婚。”

人无完人,任何人或事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追求完美本没有错,但那需要一个度,过分追求完美是一项极其愚蠢的行为。当某个人或事不符合你的想法时,你应该调整自己,而不是苛刻地要求别人。

正如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一样,也不存在神通广大的完人。在认识自我、看待别人的具体问题上,许多人仍然习惯于追求完美,求全责备,对自己要求样样都是,对别人也全面衡量。

不必苛求完美,每个人都有两重性。所以,我们应当保持这样一种心态和感觉,知道自己的长处、优点,也知道自己的短处、缺点。在这样的状态中我们要懂得取舍,把握平衡。

有些人搞不清楚为什么要放弃完美。因为不追求完美将达不到理想的目标,这只是一种惯性思维,事实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有放弃完美,才能树立起自信自爱的意识,才能真正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价值、选择和追求。

一定要追求美,却一定不要追求完美。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自己的存在,从本原上探究,就已经不完美。

自己设定自己完美,是容易的。但他人却不一定都承认你完美。甚至于还会使自己的心灵陷于极端的偏执。

如果为了坚持自己完美,造成继续伤害无辜的局面,那样地“追求完美”,就离真、善、美十万八千里了!这种完美其实也是另一种不完美了。

智慧感言:

太强求完美,将会失去自己已经拥有的。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是完美的,如果过度的苛求,只能让自己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抱怨自己的丈夫或妻子,他或她肯定都存在缺点,因为完美的男人或女人都是不存在的。关键不是找到完美的,而在于相互磨合成“完美”。

54.贪婪是人的一大弊病

贪婪是一种会给人带来无限痛苦的地狱,它耗尽了人力图满足其需求的精力,可并没有给人带来满足。

——弗洛姆

乔叟在《赦罪僧的故事》中刻划了一个以布道为宗旨的圣徒,他一面告诫贪财是罪恶之源,一面却在谋划怎样从受教者身上搜刮更多的钱财:“哪怕她的孩子就要饿死,我也决不放过。” 这是一个典型贪婪者的形象。

贪婪像一条蛇。如果一个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就等于一座墙垣已经坍塌的城池,失去了对任何邪恶防御和抵抗的屏障,随时都可能在利益的诱惑下崩溃。

在一片茂密的大森林里,一个老汉正在卖力地砍柴。当他抡起斧子正准备砍一棵树时,一只金嘴巴的小鸟从树上飞下来,对老汉说:“你为什么要砍倒这棵树呀?”

老汉说:“家里的柴已经快要烧完了。”

小鸟说:“你不要砍倒它。回家等着去吧,明天你家里会有许多柴。”

老汉听了小鸟的话,两手空空地回家了。

第二天,果然院子里堆满了柴,老伴高兴地叫他出来看,不解地问老汉是怎么回事,老汉就将遇到小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老伴。

老伴说:“虽然咱们有柴烧了,可是我们却没有粮食。你再去找小鸟要点来吧!”

老汉听从了老伴的话,又来到森林里的那棵树下。这时,小鸟飞来了,它问:“你想要什么呀!”

老汉把老伴的想法告诉了小鸟。第二天,他们家的粮仓里就堆满了粮食。

老伴非常高兴,她告诉老汉,家里虽然有了粮食,但是我的穿着还是很破旧,并且也没有人服侍,你再去找小鸟吧。于是老汉又到了森林里。

小鸟听完后,依然让老汉回家等。

第二天早上醒来,他们发现自己的愿望果真实现了。自己穿着绫罗绸缎,而且还有很多的侍卫和婢女。

贪婪的老伴仍然不满足,她对老汉说:“去,找金嘴巴鸟去,让它把魔力给我,让它每天早上来宫殿为我跳舞、唱歌。”

老汉再次将老伴的意见转达给了小鸟。

小鸟愤怒地瞪着眼睛说:“回去等着吧!”

老汉又回到家,和老伴等待着。

第二天起床后,他们发现原来拥有的一切都化为乌有,自己也变得老态龙钟了。

人的欲望永远没有止境,拥有了稳定的生活还要去追求安逸,拥有了安逸的生活还要去追求奢侈的物质享受。欲望如果这样不断地膨胀下去,根本就没有结束的那一天。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古希腊一位美丽的公主特别宠爱她那只宠物———波斯猫。有一天,公主不小心丢了自己的宠物,于是国王命画师画了数千张波斯猫的画像贴在全国各地,而且张贴出告示:谁要将猫送回奖励金币10枚。

告示张贴出去以后,送猫者络绎不绝,但都不是公主丢失的那只。公主想:大概是捡到猫的人嫌钱少,所以迟迟未见自己的那只。于是,她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国王,国王又把赏银提高到50枚金币。

这时,一个乞丐在宫廷花园外面的墙角边拾到了公主的宠物。当他看到告示后,正准备立刻抱着猫去换50枚金币的时候,经过一家杂货铺,发现原先的50枚金币已经涨到了100枚金币。乞丐想:假如把猫藏起来,过几天赏银还会增加的。过了几天,他又跑去看告示,果然奖金已涨到150枚金币。

接下来的几天里,乞丐天天去看墙上的告示。当奖金涨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时,乞丐决定将猫送进城堡去换赏银。谁知,当他准备带上猫去领奖时,猫已经死了。因为这只猫每天吃的都是山珍海味,对乞丐在垃圾堆里捡来的东西根本吃不下。

贪婪往往使人们丢失许多宝贵的东西,像故事中乞丐那样望着50枚金币等待着100枚,望着100枚又期待着它升得更高,结果呢,落得空欢喜一场。

贪婪是苦海,它会让你的欲望永远没有尽头,生活永远找不到快乐。而保持一颗知足常乐的心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你会发现其实你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智慧感言:

人有想拥有的念头不为错,但这世间美好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我们总希望让尽可能多的东西为自己所拥有,孰不知在你贪婪地占有中,你的心灵也被腐蚀掉了。其实,我们拥有生命和快乐已是最大的拥有,又何必贪求太多呢?贪婪的最后结果只能是一无所有。贪婪等于慢性自杀。

55.感谢命运,感恩生活

不要把别人的好,视为理所当然,要知道感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抱怨“真惨啊,丢了钱包,自行车又坏了。”“,股票又被套上了。” 这个世界对他们来说,好像永远没有快乐的事情。 根源就在于你只看到了诸事中不如意的一面。

其实幸福来自于你的内心,心中充满感恩,可以沉淀许多浮躁、不安,消融许多不满与不幸。只有心怀感恩,我们才会生活得更加美好,时刻都会感觉幸福。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小老鼠不小心掉进了一只装满水的大木桶里,无论它怎么挣扎都是徒劳,根本爬不出去。老鼠吱吱地发出凄惨的哀鸣,可是却没有谁能听见。可怜的老鼠心想:“也许这就是我的宿命,这只桶应该就是我的坟墓。”正在它绝望时,一只大象从桶边经过,听到了小老鼠的呼救声,于是就用鼻子把它救了出来。

小老鼠对大象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希望能报答你。”

“你认为你怎样才能报答我呢?你不过是一只弱小的小老鼠。”大象不屑地说。

没过多久,一天晚上,大象在丛林中不幸被猎人捕获。猎人们用绳子把大象捆了起来,准备天亮后运走。大象痛苦地躺在地上,无论它怎样挣扎也无法扯断绳子。

这时,小老鼠出现在大象面前。它开始用力地咬绳子,终于在天亮前咬断了绳子,大象在小老鼠的帮助下获得了自由。

小老鼠对大象说:“我已经偿还了你的救命之恩,我的诺言也履行了。”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与他人交往,相互帮助是自然的,如果你只知道一味地索取而忽略了付出,换句话说,就是知恩不报,那么总有一天会被周围的人抛弃。

心怀“感恩”是指一种深刻的情感蕴积,它能够增强个人的魅力,开启你神奇的幸福之门,发掘出无穷的智慧源泉。感恩是一种生存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你必须真诚地感激别人,感激一切美好的事物,而不只是虚情假意。

当一个人有了一颗感恩的心,,那么他的心灵就能体会到更多的慰籍和满足,就更容易体贴到外界对自己更多的善意和眷顾,就会变得多一份理智,多一分宽容。

从前有个小镇闹饥荒,有一家很富有的家庭,主人是个心地善良的面包师,他就把没有卖完的面包装到一个篮子,送给那些没有东西吃的孩子们。每天都有十几个孩子来分面包吃,面包师每次都是和蔼的对他们说:“孩子们不要抢,每人都有一份”。

但是瞬间,这些饥饿的孩子仿佛一窝蜂一样涌了上来,他们围着篮子推来挤去大声叫嚷着,谁都想拿到最大的面包。当他们每人都拿到了面包后,竟然没有一个人向这位好心的面包师说声谢谢,就走了。

只有一个叫小女孩例外,她只是谦让地站在一步以外,每次都是等大家拿完了面包,才凑上前来拿走最后一份最小的面包。并且每次都向面包师表示了感谢,亲吻了面包师的手之后才向家走去。

一天,面包师又像往常一样,拿着篮子提着面包来给孩子们分,孩子们依旧如往常一样疯抢着,羞怯、可怜的小女孩只得到一个比拳头还小的面包。当她回家以后,妈妈切开面包,许多崭新、发亮的银币掉了出来。

妈妈看了以后对小女孩说道:“快把钱给让你家送回去,一定是别人不小心揉进去的,” 小女孩很听话,就把银币送坏给了面包师,并且把妈妈的话转告给面包师,面包师听了以后慈爱的对小女孩说:“我的孩子,是我把银币放进小面包里的,这是我对你的奖励。愿你永远保持现在这样一颗平安、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诉你妈妈这些钱是你的了。” 她激动地跑回了家,告诉了妈妈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这是她的感恩之心得到的回报。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

生活处处存在感激,不要忽略了你周围的人:你的丈夫或妻子、亲人、朋友及工作的伙伴。他们或多或少的都理解你、支持过你,勇敢地说出你的感谢。他们就会很感激你对他们的信任,经常如此,就可以增强亲情、友情与家庭的凝聚力。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感恩,不是为求得心理平衡的喧闹的片刻答谢,而是发自内心的无言的永恒回报;感恩,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让生活充满阳光,让世界充满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