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我们的幸福感
7123800000016

第16章 饮食、服装与幸福感

一、饮食与幸福感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生存和提高身体素质的首要物质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在人类早期的野蛮时代,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饮与食只是天然的本能。但是,当人类开始用火熟食、进入文明时代,尤其使用陶器开始真正烹饪的时候,人类的饮食就成了一种自身智慧和技艺的创造。而饮食在发展过程中,也不仅仅是吃喝这么简单,人们慢慢开始探索更多的食物种类,更多的烹调器具,更多的烹饪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从中得到了更多烹饪和享受美食的乐趣,幸福感也不断提高。

1.食物与幸福感

人处在饥饿状态时是谈不上什么幸福感的,这是很多人认同的。饥饿会让我们一看到食物就条件反射式地产生要获得食物食用的欲望,同时,人在饥饿时会产生焦急、不安、烦躁等情绪(彭聃龄,2004),人们会情绪低落,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很容易生气,这样的情绪当然会让我们有更多的负面情绪。但是凡事仍有例外,比如,当有人因为某种宗教信仰而禁食的时候,他的感觉是满足的,是幸福的;当母亲把食物让给孩子,而自己看着孩子吃东西的时候,母亲也会感觉很幸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吃饱的基础上逐渐要求吃好,吃得有营养、健康,吃得有文化、有品位。人们对美食不断追求,在追求中,也不断体验到满足和幸福的感觉。

美食与心境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带着愉快轻松的心情就餐,就会甘之若饴,其香入脾,而带着烦闷、抑郁的心情就餐,即使再好的美食也会食之无味。美食会让就餐者暂时抛开烦恼,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进餐,能够更多地品味到菜肴之美。另外,就餐的环境对人享受美食的幸福感有一定的影响。

2.饮品与幸福感

水是我们生存的必需品,但是越来越多的各色饮品在我们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有人嗜酒如命,有人喝咖啡上瘾,有人每天离不开茶。这些饮品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酒、咖啡、茶等都是风味嗜好饮品(徐文苑,2005),这些饮品的发明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这些饮品所具有的情趣更是多姿多彩、妙趣无穷。

酒被中国人认为具有提神、御寒、治病、交友、解忧等功能,它以其特有的功能和风格存在于社会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品酒,就是通过眼观其色,鼻闻其味并综合色、香、味三方面的感官印象,以确定其品质,完成品评鉴赏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强烈的美感心理活动,活动的强度对品酒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酒的香味可以引起人的感情变化,品酒时,品尝者所获得的理解往往伴随着丰富的形象感受。酒在人际交往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交际的媒介,通过它,人们可以沟通联络感情,满足其社会化的需求,获得情感上的支持,进而获得幸福感。

另外,咖啡的香味可以引起人的感情变化。当品评者接受某种香味时,香味可刺激人的脑波发生变化,特别是右脑上的感情细胞会呈现异常兴奋的状态,同样,人的情感变化亦可影响品评效果。品评时,品评者的心境和情感往往契合为一,对审美对象的理解和情感体验交织在一起,情感的渗入,一方面使得心理变得复杂模糊,淡化了理性的因素,另一方面则使不同品评者之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沟通联络感情奠定了基础。

茶现在已经完全融入人们的日常消费和文化生活中,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精神世界更加充实。现在人们工作繁忙,但是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茶作为情感的载体,会带给人们更多的正面情感,给人们更多幸福感。

很多年轻人更乐意喝汽水、果汁等饮料。汽水给我们一种刺激的感觉,可以帮助我们降温。一些汽水含有少量咖啡因,也会使我们兴奋精神,而果汁等不仅被认为是健康的饮品,它所带给我们的口感也让我们快乐愉悦。

3.饮食影响幸福感的心理机制

在物质生活还非常艰苦的时候,很多人期盼的幸福,不过是全家人围在一起吃一顿热腾腾的饺子,而现在面对着目不暇接的各色食品,人们反而很少有幸福的感觉。饮食可能通过性格、社会比较、适应等心理变量影响人们的幸福感。

饮食和人的性格有交互的影响。比如喜欢咸味的人,为人冷静、处变不惊、情绪不会太过波动,其原因是盐类富含金属元素,如钠、钾、钙、镁等阳离子,这些金属离子是神经传导的重要介质,也可以说是理性思维活动的重要环节,因此喜欢高盐食物的人工作更具有计划性和条理性,更加冷静。喜欢吃清淡食物的人则注重交际,善于接近别人,个性随和,但独立性不强,不愿意单枪匹马地行事,这是因为喜食清淡的人往往新陈代谢相对较慢,因此不属于思维特别活跃的类型,处事多能泰然,但缺乏统帅才能和决断力。而喜欢辣味的人性格外向、活泼热情、做事具有积极性。但究竟是味道偏好影响了人的性格还是某种性格的人选择了特定口味的食物,这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饮食通过性格这个中间变量影响人的幸福感,Heady和Wearing(1989)提出的动力平衡模型也支持这一观点。他们认为,每个人有一个幸福感的基线水平,外部时间对幸福感的影响是短暂的,而内在的特质对幸福感才起着关键作用。张兴贵等人(2007)的研究表明,外倾性和神经质对幸福感有间接效应。比如喜欢吃辣的人性格比较外向,外向的人与积极情感呈高度正相关,具有外向这种特质的人,可能经常处于快乐的状态,进而提高其幸福感水平。

饮食还经常通过社会比较这个中间变量影响人的幸福感,有些食物其实并没有那么的美味,营养价值也并不高,但是“物以稀为贵”。能吃到别人吃不到的食物,会让人体验到一种幸福感,所以人们常常把能经常吃到鲍鱼、鱼翅等珍馐美味当作是幸福生活的指标。如果人们在饮食上的差距过大,那么意味着在金钱上贫富差距过大,通过社会比较的心理机制,会让人们产生不公平感,影响社会的稳定。

Brickman等人(1978)认为,当人们已经习惯了改善了的饮食之后,会对原来渴望的美食习以为常,并且从中得到的幸福感减少。尽管现在人们能吃到更多珍馐美味,得到了一些新的快乐,但是适应使人旧的快乐减少了,现在的人并不像原来期望的那样幸福。其次,在自己有条件经常享受美食的时候,那些美味带给我们的兴奋会随着时间而逐步消退,很多以前非常中意的美食就没有那么好吃了。因此,这种美味带给我们的幸福感在短期内会被对比效应所削弱,从长远看会被适应过程削弱,所以适应可以解释为什么物质生活的丰富不一定导致幸福感的增加。

饮食对幸福感的影响,并不一定是哪一种心理机制就能解释清楚的,各种心理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着交互作用,另外,饮食与幸福感的关系还借助于文化这个中间变量发挥作用。

二、服装与幸福感

1.服装与幸福感

人们通常可以通过服装看出来一个人的生活状况。如果一个人非常邋遢,衣着不整,很难说这个人的生活幸福,而人们看到一个衣着光鲜的人,往往会认为他生活得很满意。服装是一个人的“第一名片”,我们已经习惯通过衣着来判断这个人的背景、学识、个人性格等,当然,服装也是我们主观判断一个人幸福与否的标志之一。

每一个人都按着自己的情感需求设计、制作、选择、购买、搭配能表现自我的服装,传递出自己的美的感受。同样,每一个人也按着自己的情感评价别人的服装,抒发自己的对美的见解。因此,地域不同、时间不同、地位不同、文化概念不同则人们的服装审美不同,进而人们从中体会到的幸福也不同。

早在20世纪初期就有人研究过服装线迹的情感效果。

调查结果中,75%的人认为A表示安静,65%的人认为C表示悲伤,38%的人认为E表示愉快。对于N,29%的人认为表示愤怒,22%的人认为表示兴奋。对于Q,29%的人认为表示兴奋,24%的人认为表示愤怒。分别有58%和49%的人认为大锯齿线表示粗犷和有力,分别有83%和76%的人认为大波纹线表示静态和伤痛,45%的人认为小锯齿线表示兴奋。关于线的倾斜方向,90%的人认为水平表示安静,分别有90%和60%的人认为下倾斜表示悲伤和软弱,分别有76%和68%的人认为上倾斜表示愉快和兴奋。随着时代的发展,线迹的情感表示尽管有所变化,但服装在设计师的巧妙安排和新颖诠释下正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我们知道选择什么样的线条能够给我们带来正面的情绪,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我们还要根据服装的其他要素来看服装带给我们的整体感觉。

服装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穿着者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面貌,也代表着一个人的个性和感情,它不是简单的穿戴,而是灵魂的独白。比如,巴勒斯坦前领导人阿拉法特常年裹着头巾以表示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厚意。无论是持重的老者还是青春少女;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每一个人的着装总是千方百计地显示自己的情感。不同国家、地区、民族、职业的不同服装款式都体现着各自的生命和情感。对于款式,我们不能评价它好或不好,只要是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就是好的,就会给我们带来幸福的感觉。

服装色彩具有时代的特征和审美的原则。因为时间、地域、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因为性别、年龄、体形、肤色、修养、性格、学识和兴趣爱好的不同,人们对色彩各有偏爱。即使是同一个人也因遭遇、场景、状态、条件的不同而显示出情绪的差异,造成色彩追求的审美变化,每种颜色都有其丰富的联想,构成情感的基础。色相有冷暖之别:暖色是温暖、兴奋、刺激、前进、活跃的象征;冷色给人凉爽、冰冷、理智、安静、冷漠的感觉。彩度有高低之别:彩度高令人兴奋、愉快,有外向、快节奏和很强的时代感;彩度低显示朴素、悲哀、冷漠、沉静、内向和沉默寡言的表情。比如,中国传统婚礼和喜庆服装崇尚红色,戏剧舞蹈服装则色彩缤纷,这些都是服装色彩的鲜明情调(孙静,2005)。

图案是比色彩表现性更强的服装符号,其与人类生活相伴,经历代发展,已积淀成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我国历代服装都有吉祥如意的图案,或织造,或印染,不仅色彩美观,而且寓意深刻,如龙凤呈祥、麒麟送子、喜鹊登梅、松鹤延年等。吉祥图案表达喜庆、欢乐的情绪,表达了穿着者的美好愿望,这类图案不断变化,在色彩和谐、时代气息和印制规范的约束下,明显向象征性、抽象化方向发展。纵观今日服装面料,千姿百态、琳琅满目。

材质在服装审美中也是重要的情感传递符号(胡秀琴,1999)。不同面料形成疏密、厚薄、刚柔、飘垂、光毛等不同质感,形成涩滑、轻重、软硬、冷暖、松紧的不同触觉,形成雅俗、贵贱及精干与否、性感有无等视觉印象。着装者选择面料,实际是选择一种面料的情感表达的内容,比如,质地柔软的棉麻类针织物给人以轻松、随意、亲近的感觉;风格挺括的毛织物有庄重、严肃、典雅、威严的感觉;轻柔薄透的丝织物有舒适、华丽、飘逸、凉爽的感觉。这种无声的语言融合了服装文化的信息,表现了着装者的心理诉求。近年来,服装设计师又采用刺绣丝线、镶嵌光片、装饰羽毛、连缀珠宝等方式把高贵的感觉推向极致,或者用反季节、反传统的着装和抽丝、镂空、烧花等破坏面料的方法寻求刺激,从而体现标新立异的思维,以期引起人们的兴奋和激动,这种极端的情感宣泄也从材质的选择上获取了充分的效果。

服装是一个经常地、灵活地表现自己情感的道具,它与着装者的面部表情、形体动作和语言表述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思维的洋洋大观。现代服装的功能已从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向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方向发展,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服装而获得美的感受,从而获得自己的幸福感。

2.服装影响幸福感的心理机制

在解放前,“吃饱穿暖”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现在服装在我们生活中仍然占有重要的位置。人们通过服装来显示自己,张扬个性以获得满足感。事实上,服装对人的幸福感的影响是相对的,它只能起一个“催化剂”的作用,并不能决定人们的幸福感,服装通过人们的内在心理因素来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

人们对服装色彩的选择偏好可以显示人的性格特点。古希腊曾将四种不同类型的气质对应于不同的色彩:胆汁质为红色;多血质为黄色;粘液质为绿色;抑郁质为蓝色。例如喜欢黄色的人大多都具有多血质的特质,而多血质的人往往对幸福感有间接效应。这种特质和积极情感呈高度正相关,幸福感可能会经常处于快乐的状态。另外,如果一个人经常穿着鲜亮颜色的衣服,那么这种颜色会对他自己有潜移默化的自我暗示,会让人感染到快乐的情绪。而且其他人看到自己穿着漂亮的衣服,也会给我们一个积极的反馈,这也会让我们快乐起来。

自从人类社会中有了财富拥有者和权力拥有者以后,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便有了高低贵贱的差异。特别是拥有特权的人,为了拉开与一般老百姓的距离,以维护自己的尊严,便想方设法显示自己的特殊,而服装就充当了表明人们社会地位的、显而易见的、物化了的精神必需品(华梅,2005)。现代社会中,那些腰缠万贯的巨富或者地位显赫的人,当他们觉得有必要标明自己地位时,就选择上等的衣料,选择世界知名的昂贵品牌,其款式还要新颖、庄重或者奢华,通过社会比较机制,他们会感觉到优越感,进而体验到幸福感。而普通人在结婚等重大活动的时刻,精心打扮一番,也会更有自信,更有幸福感。

另外,适应也是服装影响幸福感的中间变量,以前人们都期盼过年能穿上新衣,穿上新衣之后,会沉浸在幸福感中很长时间。而现在,人们随时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漂亮衣服,但是体验到的幸福感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强烈了。

服装对幸福感的影响,是由很多复杂的心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目前还没有建构服装、心理变量与幸福感的关系模型,在研究方法上,无论是纵向研究还是横向研究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