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胎教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心理发展、个性完善有着许多积极作用。通过有目的地与胎儿交往和语言交流,帮助胎儿做体操、听音乐等,婴儿就会聪明而健康地生长发育。
情商胎教
胎教中的科学
胎儿对富于节奏感的音乐、儿歌等可形成较强的记忆。
胎儿在子宫内就已经具有了对外界声响的记忆力,不过从大脑皮层尚未达到的发达程度这点来考虑,这一过程还不能等同于成人的记忆,它仅仅是动物对声光所产生的那种条件反射水平上的记忆。一般几个月这种记忆会消失,需长期巩固才能持久。婴儿大脑较稚嫩,具有可塑性,记得快忘得也快,半永久性记忆一般在3岁以后才形成。
胎儿、新生儿的记忆虽然难以持久,可孕育环境仍不可忽视,孕妇的抑郁情绪对将来孩子有不良影响,一时的精神不振倒无关紧要,长时间的精神压抑,孩子出生长大以后就会表现为群体意识差,活动能力提高较慢。
正确认识胎教
生育一个健康伶俐的胎儿的基本条件就是要给予胎儿大脑发育足够的、适当的刺激和良好的环境及氛围。这期间胎教便是胎儿智力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何谓“胎教”?简单地讲就是指孕妇对胎儿心理上的良好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受精卵着床到一朝分娩为止。在10月怀胎的整个过程中,孕妇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等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以及客观环境中的一切声、色、形、味等通过感官直接或间接影响母体的各种客观事物均能影响胎儿,以至于影响胎儿终生的性格和智力,而这种影响在某种意义上是后天的教育所无法弥补的。
许多即将做父母的人对胎教不屑一顾,认为:混混沌沌的胎儿能懂什么?再早的教育也该等胎儿生出来。其实,胎儿在20周即能形成条件反射,并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经过早期教育,完全可以提高胎儿的身心素质水平,促进其多种心理潜能的发展。胎儿期接受听觉早期训练,对出生后的早期语言训练具有积极的先导作用。胎教能使胎儿出生后学习更容易,有助于使胎儿智力高超,使他们发育得更快,同时可以使胎儿在精神方面得以顺利、健康地成长。
胎教内容
胎教的基础
现代医学凭借其先进的医学手段证明,环境对孕妇的生理会产生一定的激进作用,进而会影响到胎儿的身心健康,所以,为胎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既是为了优生优育,同时,这也是实施胎教的基础。
为胎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必须重视以下几点——注重居室色彩的配制居室的色彩具有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
针对在噪杂纷乱的环境里工作的孕妇,回家后,应使她的神经尽快松驰下来,以便体力和精力尽快恢复。这样,就应该用淡蓝色和白色来布置房间。因为白色给人清洁、朴素、坦率、纯真的感觉,蓝色给人安静、深远、冷清、高洁的感觉。
另外,绿色使人感觉到春意、健康、活泼、祥和,粉红色使人感觉到秀丽、鲜艳、悦目、轻柔、希望等。
同时,还可以在房间适当放置几盆花卉、盆景;在墙壁上适当贴上几张孕妇喜爱的婴幼儿图片或风景画以及油画等,这些都可以使劳累了一天的孕妇尽快从疲劳中恢复过来。
重视声音对孕妇的影响
经研究证明,音乐对人的情绪具有安定作用,易使人进入宁静状态,所以,也可以通过母亲间接作用于胎儿,使胎儿安静下来。
同时,音乐的声波还可通过母亲的腹壁直接传达到胎儿的听觉器官,并刺激脑细胞,达到完善大脑的目的。
追求高尚的精神享受
孕妇应追求高尚的精神享受,如听音乐、弹琴、下棋、写字、绘画、读书,与友人谈话等等,这些都能调节神经,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便对胎儿产生良好的刺激,促其大脑发育完善。这正是高尚精神享受的优点。
十六字方针
孕妇因为生理上的变化,心理上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对于孕妇发生的这些正常的生理、心理反应,正确的对待方法应该是“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宽广胸怀”这十六字方针,认识到在大约10个月的时间里,孕妇可能会遇到许多麻烦、不顺心的事情,甚至某些严重的痛苦。
这时,如果孕妇思想上丝毫没有准备,就会变得神经质,怕这怕那,烦这烦那,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要谨记这“十六字方针”,正确对待、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胎教的具体操作
胎教的起始时间大约在孕妇怀孕六个月起,因为这时胎儿的器官已基本发育完备,操作方法如下:
给胎儿听音乐
实施此项操作时,最好将耳机贴于母亲的腹壁,不要贴得太紧,也不要离得太远,每次贴放的时间不要过长,一般以5~10分钟为宜。
帮助胎儿运动
孕妇仰卧或侧卧在床上,平静均匀地呼吸,双眼平静地注视着前方,全身肌肉充分的放松,孕妇双手从不同方向抚摸胎儿,或用双手手心紧贴腹壁,轻轻做旋转动作。
这种帮助胎儿运动的做法坚持一段时间后,胎儿也就习惯了,会形成条件反射,只要母亲用手刺激,胎儿很快就会进入运动状态。如果此时有适当的音乐伴奏,则胎儿的运动效果更佳。
帮助胎儿运动的时间也应该固定,一般在晚上8点左右较为适宜。每次运动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以5~10分钟为宜。这对胎儿极其重要。
对胎儿讲话
母亲仰卧或端坐在椅子上,父亲把头俯在母亲的腹部,嘴巴离腹壁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一般以3~5厘米为宜。
父亲同胎儿讲话的内容一般由父亲编写,应该以希望、祝福、关心、要求等为内容,话语应该简练,语调应该温和,内容应该健康,切合实际。
父亲同胎儿讲话的时间也应该有规律,一般选在晚上睡觉前的9:00~9:30为好,每次讲话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以5~10分钟为宜。
EQ教育对父母的要求
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无非有三种类型:独裁型、纵容型、权威型。
独裁型
独裁型的父母设定了严格的限制,孩子们必须遵守,他们坚信孩子必须“呆在该呆的地方”,反对他们发展自己的观点。而许多情况下他们过分强调秩序和严格控制,反而成为孩子的负担。
麦卡是个从小就生活在“条条框框”里的孩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从小起,父母就给他制订了一系列的条条款款,并从小培养他的服从意志,让孩子绝对服从父母意见。
比如,麦卡放学的时间,被父母限制在五点三十分,也就是说麦卡必须在五点三十分到达家中,而下课的时间为五点二十分。
又比如,麦卡每天必须向父母汇报他的所见所闻,对父母讲述一天的经历。
同时,除了老师要求之外,节假日中麦卡不能与伙伴们一同玩耍,只能呆在家中,打电子游戏,看电视。
这仅仅是麦卡必须遵守的规定中的极小极小的一部分。
三十年后,麦卡过得并不好。他不快乐,离群独居,难以信任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最低,最缺乏自信。
纵容型
与独裁型相反,纵容型父母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想尽可能地接受孩子,尽力去培养孩子,但却不能为孩子确定一定的限制,孩子不服从时也束手无策。他们对孩子没有强烈的要求,甚至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相信孩子应该任其天性自然地发展。
有这样一个事例:
小珠宝店的女售货员和顾客都惊呆了。今天是假期里最忙的一天。一名五岁的男孩正在大发脾气,到处乱踢,乱扔东西。尖叫嘶喊,眼看他就要踢到贵重的珠宝柜台了。
他的母亲和他一样,忘了周围的环境,不顾其他人的一脸惊愕神情,还是安安稳稳地坐在一旁,两腿交叉,对孩子说:“凯特,你不要光顾哭,告诉我出了什么事,如果你只顾哭,我就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我知道你情绪不好,但如果你希望我帮助你,你就得告诉我究竟什么事让你心烦。”
“我真想告诉你什么事让我心烦。”女售货员低声咕哝了一句,不知道是否有勇气和能力让这母子离开。她最后只是静观着,心里在琢磨这位母亲怎样看待这次事件对孩子的影响。
这就是一位很典型的纵容型母亲。她犯了一个错误,认为总该劝导孩子,给他机会,即使他的调皮捣蛋已经超出了社会的现有接受标准。
权威型
在这三种类型的父母当中,权威型父母是应该效妨的。他们既尽力为培养孩子创造标准的成长环境,又确定明确的限制。他们指导孩子,但并不意味着控制。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解释,同时允许孩子有自己的主见。他们对孩子的独立性很欣赏,同时又培养他们对家庭、同伴及社会的责任感,反对孩子的依赖性和幼稚的行为,鼓励和赞扬孩子的能力。
显而易见权威型的父母必定更有可能培养出自信、独立、想象力丰富、适应能力强、很受欢迎的孩子。这也就是高情商的孩子。
作为父母,应依照上述标准,事实地核实一下自己,自己究竟属于哪一类型的父母?
一般在实际生活中,家庭中父母的一方是独裁型的,另一方是纵容型的。这样,在培养孩子方面,父母可能相互弥补对方的不足。
希望父母从实际出发,对孩子进行EQ教育。把父母在教育中必须牢记的情商要点归纳如下。记住这些EQ要点:
道德情感
鼓励孩子的同情心
要让孩子关心爱护他人,亲身经历是必不可少的。某些了解中的情商技能,尤其是人际关系只有通过亲身经历、体会才能有效地在情感大脑中发育出来。
尽管思维中的语言和逻辑能力对培养孩子的价值观非常重要,但它们不能塑造孩子的行为,而这一任务只有成为照顾帮助他人活动中的一员,拥有了自豪感和归属感才能完成。
诚实与正直
诚实和正直是必不可少的良好品德,所以,从小就应该教会孩子具备这两种品德,而且要始终如一地要求下去。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对诚实的理解会有所改变,但标准不应该有任何改变。
孩子很小时,就可以和他共同欣赏某些图书和电视节目,玩建立信任的游戏,了解孩子隐秘内容的变化,并不失时机地与他们讨论诚实和伦理道德问题。
培养负面道德情感
羞愧感和内疚感不是坏的情感,只要使用恰当,便能有助于培养有道德的孩子。
如何恰当使用羞愧感和内疚感,要根据孩子的性格而定,但它们的恰当使用可以使全家成为一个新的整体。
情商思维技能
现实地看待、思考
现实地看待、思考是自我欺骗的对立面。
正面故事是培养孩子现实地思考能力的最好方式,不管是你自己编的,还是读现成的。
如果你能现实地思考自己的问题,你的孩子也绝对能学会这种本领。不要向孩子隐瞒真相,即使那是件极端令人痛苦的事情。
培养孩子的乐观主义
孩子们应该养成乐观向上的性格,从而能更有效地对付忧郁症等身心疾病。
只有通过现实地思考、经历过与自己年龄相适应的挑战后才能养成乐观性格。
与孩子相处时,父母必须乐观一点,孩子们最容易学到父母的言行。
帮助孩子改变行为
6岁以上的孩子能够自我对话,自我充当教练,可借此扩大注意广度,提高能力。
要让自我对话实用有效,必须通过不断重复与强化训练,使之成为孩子思想、行为的一部分。
可以选择特定的意象法指导孩子对付身心痛苦。
越早教孩子这些技能,就越有效。
要让孩子掌握这些技能,重复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应该以十足的热情并参与其中使这一枯燥无味的工作变得饶有趣味。
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言传身教教会孩子解决问题
孩子们能通过自己的经历学会解决问题。因此,父母应为他们创造问题,并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不要总是插手其间。
通过家庭会议,在孩子面前展示解决问题的技巧,从而在家庭中营造解决问题的氛围。
要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语言
孩子到四岁以后,你就可以教孩子使用解决问题的语言。
从简单的字词游戏入手,然后用这些简单的字词解决孩子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训练
孩子入学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用多种办法解决问题。
孩子到八、九岁后,便能够权衡各种解决方法的利弊,选择最好的。
把注意力放在解决办法而不是问题上,有利于孩子克服障碍。
较大的孩子与青少年需要与父母建立支持性的关系,父母需帮助他们解决更多的问题。但只能充当脚手架,为他们解决问题提供一个框架,决不能干涉。
培养孩子的社会技能
教会孩子掌握说话的技巧
社交技能是可以学会的。
谈话技能可以帮助孩子得到社交门票,从而为他们和社会接轨。
说话技能包括介绍自己的情况、询问别人的情况、表达你的兴趣和接受对方等等。
给孩子快乐的源泉——幽默感和愉悦感
幽默是处事的法宝,也是医治伤口的一贴灵药。
尽管孩子们讲笑话和使别人发笑的能力因人而异,但每个孩子都有欣赏幽默的才能。
不同年龄,幽默的作用也不一样,但它在人的一生中,自始至终都有助于与别人相处,应付一系列问题。因此,学会幽默是必要的。
交友——必须教会孩子的
交友对孩子来讲,绝不仅仅是有同玩的伙伴那样简单,这为他今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尽管大人不可强迫孩子与别人相处,但可以用实例来告诉他,朋友在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保证让孩子有机会掌握与自己年龄相适应的交友技巧。
让孩子在团体中发挥作用
与同伴、团体相处,是孩子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将会影响孩子进入少年和成人后的人际关系。
虽然无法强迫孩子与他人相处,但可以通过以身作则告诉他朋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确保孩子有机会与年龄相适应的、兴趣特点相近的同伴相处,以便能掌握与同伴相处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