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官规则
7209200000150

第150章 收起廉价的自尊(5)

张昭做不成丞相的原因之二是对上不恭、不善逢迎。而顾雍则能处处注意维护主子的形象和尊严。这样识趣省事的部下,做上司的谁不喜欢。

张昭做不成丞相的原因之三是为人矜持、过于清高,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

在古代的官场里,小人物能获得上司的赏识是升官的最直接的途径,坊间曾流传《官场二十条行为准则》,其中有三条是:上司的意见不能提;上司的看法就是你的看法;上司身边的人相当于上司。还有所谓《官场八条潜规则》也说:“要绝对相信拍马是一种不容易掌握的高级艺术”。在官场混,该当爷时你就当爷,该当孙子时你当爷那就完蛋了。

小人物在官场上不磕头多说话肯定会得罪上司,上司会信手拈来一条理由就可以让你官位不保。慈禧忙做60大寿时,翁同和等大臣上奏寿诞从简节约宫中开支以补充前线军费,慈禧说:“谁要是令我一时不快乐,我就要他一生都不快乐。”可见,上司的霸道与蛮横。从古至今,没有磕头就没有官位,这可以说是官场上致理名言。

常跪常拜常捧

摇尾之功是官场小人物的必走之道,但是能摇到位,、摇得成功,除了像司马相如,、李白之样的才子给上司唱高调外李白那样的才子给上司唱高调外,还要能收起自己的自尊心,对上司常跪、常拜、常捧。

蔡攸本是宋朝的大臣蔡京的儿子,可惜的是这个父亲并不喜欢自己的这个儿子,一心只放在蔡攸的弟弟蔡绦身上,让蔡绦当了在官,而因此,蔡攸只是京裁造院作监守这样的小官,但是蔡攸自己倒颇知抓住一切机会为自己的前程架桥铺路。当时蔡攸每次上裁造院时都能赶上朝臣退朝,他就算计好时辰出来,以便正好能和下朝的端王相遇。于是,端王每次下朝都能看见一个比自己略长几岁的眉目清秀的少年下马拱手立在一边,谦恭有礼,观之可亲。端王就问左右仆隶,少年是哪家的公子,左右说:“是蔡承旨的儿子。”端王便在心中暗记其人,这位端王也不是别人,他就是后来的宋徽宗。

讨好上司不仅是升官的妙方,也是为自己开脱罪责的最好计策。成化十五年成化15年(公元1479年)五月5月,西厂掌事太监、特务头子汪直奉旨巡视边防。离京之际,正值春暖花开之时,春气广布,阳光普照,春花卖笑,杨柳献媚,汪直带领大批随从,一路欣赏春景,一路向边地进发。沿途,御史、主事等官员都在路边迎拜马首。

汪直巡边的消息一传开,边地官员闻风而动,各自极尽巴结讨好之能事,张设应供、样样俱全,长达百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