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官规则
7209200000187

第187章 唯上是从(18)

古代在做官上总是讲究一个“忠”字,这是也是上司最看重的一方面,这让当下官的也统一这观念,比如司马光与欧阳修也一致认为:“君有过则强谏力争,国败亡则竭节致死”才算得上忠(《资治通鉴》卷二九一臣光曰,以下同)。君死臣也死这种要求似乎太高,于是又说,不要求大家都在国亡时殉葬,所以又提出了一个“智士”的标准:“邦有道则见,邦无道则隐,或灭迹山林,或优游下僚”。”

冯道既没有去殉国也没有隐居,而是选择了不做“忠”于一个上司的官员,这是乱世里小人物的一个明智选择。一个小人物、,尤其是一个生在乱世的知识分子,除了要活命,也还要实现自己的入仕理想,常说“识实务者为俊杰”,冯道生活的几十年,天下纷纷扰扰,戎夷交侵,民如倒悬之急,冯道却怡然自得地做他官场上的“不倒翁”。”,实属识实务的官场高明人物。

迎合上司:喜上之所喜

上司的观点就是小人物的观点,在古代官场上这是必遵的宝典,这种思想的顺从对下官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官场上还有一句话,就是喜上司之所喜,这一官场要求又从情感上规定了下属。也就是说在这种人类无法自主的情感上,也要和上司一致。对这一要求看似很难,事实上下官常常如此委屈自己的情感,以求和上司一致。;即使自己内心的喜好与上司完全相反,也要做到和上司一致。

与上司情感上的同一与上司情感上的统一,其实是一种官场心理学,人们的意见、观点一致时,彼此就会相互肯定和信任,反之,就人就会相互否定并产生敌视。所以,那些溜须拍马在溜须拍马,、谄媚巴结上司之前,最好能细细揣摩上司的喜好、,然后尽量迎合上司,满足上司的欲望,更妙的是,有的拍马馅媚高手有的拍马谄媚高手,不只特别注意研究他所谄媚的对象,还能够抢先一步,将上司想说而未说的话先说了,想办的而未办的事先办了,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这是拍马者中的高手,是最被上司所赏识的角色。隋扬帝杨广就是值得一书的主儿隋炀帝杨广就是值得一说的主儿。

谁都知道,隋炀扬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奢侈荒淫的一个皇帝,可他为了能登上龙位,还曾经在他的老父亲隋文帝面前讨好卖乖,装了一次生活俭朴的形象。

隋文帝作为一个开国之君,生性节俭,对于已被立为太子的大儿子杨勇衣饰的华贵很是不满,曾告戒他说曾告诫他说:"“自古帝王,从来没有生活奢侈而能长久的,你是太子,要以俭约为先。”"并送给他一件当年的旧衣服和打仗时所吃的臃菜一盒,让他不要忘了创业时的艰难,。隋文帝的老伴儿独孤皇后又最憎恶男人亲近女色,对太子嫔妃如云也很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