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官规则
7209200000097

第97章 缩头、收臀、摆尾(19)

生性豪爽,、喜欢结交英雄豪杰的唐国公李渊自然更容易被猜忌,这让很多闻风归顺他的人都很担心。俗话说:树大招风。声望高了对李渊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就在此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行宫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产生了猜疑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李渊从王氏那里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非常惶恐,。他觉得自己早晚会被隋炀帝多不容他觉得自己早晚会被隋炀帝所不容,但是现在起义还不是时候,只有忍耐。为此,他处处小心谨慎,开始故意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到处惹事生非,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这样,才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有时候,为官者必须要自己败坏自己的名声为官者需要自己败坏自己的名声,因为你处于某个职位,举足轻重,就很容易引起别人的猜疑,而一旦过于清廉,就很容易遭到别人的诽谤,被人无端怀疑。象李渊这样像李渊这样,能够故意败坏自己的名声,大肆张扬,反而是好事,一个人把缺点展现在别人的面前,就会掩盖另外的阴谋。别人只注意你外在的表现,而忽略了你内在的计划就忽略了你内在的计划。

这是隐忍的一种手段,历史上许多人都曾经使用过,如孙膑,为了活命只好装疯卖傻,与猪同食,声名狼藉,然而最终建功报仇。

中国的文化,从道教讲究人的超脱、,佛教劝人忍耐行善到儒家讲仁义道德,都把“忍”字作为人生的第一核心。即便是在太极拳中也讲究圆转如意、意劲合一、以守为攻,要求在习武打斗时也要内敛含蓄。

《唐国史补》记载了一则关于唐末宰相陆象先的轶事。陆象先早年在陕西大荔一带做地方小官,即同州的刺史。有一次家里的仆人当街碰见他的下属参军(一种地方军事官职),没有下马。这在当时虽然算是一件没有礼貌的事儿,但也并不过分严重。参军仅仅是刺史下属负责军事的官员;,况且,刺史的仆人也未必认识他。;但是,这位参军为了扩大事态,大发雷霆,命人鞭打仆人,血流夹背。

然后,参军到陆的官府中禀告说:“下官冒犯了大人您,请免去我的官职。”

对此,陆象先早已知晓,从容答复说:“身为奴仆,见到做官的人不下马,打也可以,不打也可以。做官的人打了他,罢官也可以,不罢官也可以。”

参军揣摩不透陆刺史的态度,悄然退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