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读课外书,尤其是小说。
读小说时,我常不自觉地将自己跟书中的角色结合起来,把自己当做是书里的人物。这似乎并非我的个人情况。金庸先生在“三联版”序中也说过:“阅读小说有一个作者和读者共同使人物形象化的过程,许多人读同一部小说,脑中所出现的男女主角却未必相同,因为在书中的文字之外,又加入了读者自己的经历、个性、情感和喜憎。你会在心中把书中的男女主角和自己的情人融而为一,而别人的情人肯定和你的不同。”
正因为这份投入,我常为书中角色的经历或悲伤或欢喜。在读《倚天屠龙记》的时候,周芷若、赵敏、殷离、韩小昭四位女子中,我最喜爱的是小昭,然而最终她却没能跟张无忌在一起,其时我心中颇感难受,哪怕是好长一段日子以后,每每想到这情节,心底总有些惆怅。我甚至想过,如果我是张无忌,我会如此轻易放弃小昭么?
但我不是张无忌,也不是小说的作者,自然没有改变这一情节的能力。我隐隐约约地想道,为什么读者一定要跟着作者的思路走、一定要接受作者早就安排好的情节呢?
只是这念头在脑中一闪而过,我再没怎么想下去。读者必须遵循作者的思路、难以改变小说的情节,这好像是天经地意的事。
高中时我开始创作小说,掌握小说人物的命运,让读者遵循我的思路、接受我安排好的情节。心里总依稀觉得我在创作时能采用一种新的写法,却又说不清其中的大概。直到几年以后,有一次跟一位友人闲聊,他对我说:“你常写小说,是否有想过一部小说能同时有两个结局?”当时我听了这句话,心头一震,多年来脑中一个若隐若现、似乎就在眼前却总捉摸不透的想法,脱缰之马一般被打开了。
一部小说难道只能有一个结局?不光是结局,即使是小说的情节,有且只能有固定的一段?读者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改变小说人物的命运、小说情节的发展么?
这样一个异想天开的怪念头,却足让我莫名地兴奋了一整天。我在想:“如果我写下这样一部小说,小说中读者能根据各自不同的决定来选择阅读不同的情节,从而改变人物的命运、引出不同的结局,那可是十分新颖、有趣的事。”于是我有了“支线互动小说”的构思。三个月后,“支线互动小说”——《德恒高中谋杀档案》初稿完成。
所谓“支线”,是指小说情节的分支。而所谓“互动”,是指读者和作者的互动。小说中数次出现了情节的分支,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决定,阅读相应的情节,而不同的情节发展将会引出不同的结局。
整部小说中,不同的决定,能引出六段不尽相同的情节和四个完全不同的结局,换句话说,六个人同时读这部小说,如果他们在分支情节中都选择了完全不相同的支线,那么他们能读出六段不尽相同的情节、四个完全不相同的结局。这也是作者所以为这部小说的新颖之处。至少之前我没有见过这样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