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理健康自护手册
7220400000013

第13章 快乐学习走向成功(5)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不良,如起居不定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时间观念(既不懂得珍惜时间,也不会自主安排时间)等,在学习过程中抱无所谓的态度,缺乏刻苦精神、马虎、写字潦草,不听劝告与批评、自以为是等。这些不良的方法和习惯,长久下来,就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难以逾越的障碍。我们知道,21天的重复就能养成一个习惯,但是,习惯一旦养成,要改变就会很难,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机,有些习惯甚至是难以逆转的。所以,我们看到,许多学生,他们不会学习,也不想学习,他们明知许多事不能做、不该做,但是没有自控力,或者轻易就受他人和外界的影响和左右。这些都成为学业不良的主要原因。

(6)偏科

对某门学科不感兴趣、不爱学、不愿学,甚至因为不喜欢某一科目的老师而抵触学习这一科目。这样的问题在学生中间并不少见。还有一部分学生,完全从兴趣出发,从自己的内心感受出发,对学习的重要性不能客观和理性地认识,毫无学习动力,表现在行为上就是以各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对学习或某些科目加以抵触,如不喜欢某个老师,就在他的课堂上说话、打闹、看其他书籍(其他科目的课本或者课外书、小说等),还有的学生干脆和老师对着干,有的学生不愿意上某课,就逃课去玩或者上网等。

(7)青春期困扰

主要是性的萌动、好奇,对异性的好感、爱慕导致的情绪不稳定,恋爱中的问题不会处理或处理不当,尤其中学生心理不成熟,难以理智对待情感问题,受控于情绪,遇到问题不顾后果,不惜代价,导致冲突、暴力事件等,这些对学习的负面影响非常大。

以上我们谈到的这些学习障碍问题,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也可能呈现出相互交叉的现象。

其实,中学生学习心理的发展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从学习稍有困扰到失调,再到形成心理障碍是一个发展过程,如果能够及时关注、仔细分析、恰当对待,并采取适当的形式进行调节、辅导,是能够得到有效缓解和调整的。

2.缓解和调整学习心理障碍的策略

(1)良好的班风和学风能有效减少和缓解学习心理障碍

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围和学习风气,对班级内部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起到约束、激励、影响的作用。良好的班级环境包括两部分:一是窗明几净的教室,班级文化建设以积极、奋进、向上为主题,班级成员自觉热爱和维护班级各项设施;二是班级同学之间相互帮助、互相扶持,同时又能够良性竞争、你追我赶、力争上游,这样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气氛,能够有效地减少厌学、依赖、自卑等心理,克服个别学生不良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是核心,是灵魂,建立同学间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氛围,是班主任不可推卸、也是任何其他人难以替代的责任,或者说,是班主任工作职责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优秀的班主任善于创造一种和谐、奋进的班级学习氛围,使学生处于积极向上的影响之中,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2)加强意志品质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喜欢做“白日梦”,喜欢幻想自己的理想实现后的美好情景,但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抗挫折能力,得意时沾沾自喜,自以为是,高估自己的能力,一旦出现停滞、退步,或者困难和打击,就难以接受,可能会转向另一个极端:意识范围变得狭窄,冲动下很难冷静分析问题,不经思考采取简单过激的手段解决问题,或者就是消极地忍受挫折,压抑情绪情感,接受教训,一味消沉,逃避、退缩,自暴自弃,失去进取的信心,进而产生各种形式的学习心理障碍。

我们说,对待挫折的合理方式是,认识到“有成功就会有失败,有失败才会有成功”,把挫折当成是一件平常事,情绪低落,内心痛苦,都是人在遭受挫折时的正常心理感受,关键是要积极面对挫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合适的方法,尽量减低心理压力。最重要的是要思考造成挫折的原因,重新调整自己的认知和目标,以良好的心态、坚持的勇气面对挫折。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抗挫折能力,这需要家庭、学校、学生三方面共同努力,并且是一场“持久战”,要克服一蹴而就和速成的不合理的心理期待,把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平时的生活、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加以锻炼和强化。只有坚持这样的原则,并且持之以恒,才可能逐渐培养顽强的毅力和应对挫折的勇气和能力。

(3)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

家庭教育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同时又是起关键和不可替代作用的。因此,家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尤其是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不过分溺爱孩子,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准确的评价和合理的期待,尤其要注意经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使父母和老师的联系畅通,使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保持一致,发挥家庭与学校之间和谐统一的教育力量,对孩子是一个极大的外界的辅助和推动。有很多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就认为“督促孩子的学习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了,家长可以轻松地喘口气了”,还有的家长认为“我们家长管不了了,交给学校就行了”,等等。无论何时,家庭是孩子最温暖和安全的港湾,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是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所以,为人父母,要尽职尽责,更要尽心。

(4)加强心理训练,掌握和运用科学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① 了解情绪的ABC理论,克服消极和非理性的观念和看法。

消极和非理性的观念和看法有:

绝对化要求:“我必须考好,否则,我无脸见人”;

过分概括化:“这么简单的事都干不好,我一无是处,”“这个社会一点也不公平,为什么让他成功了,而我没有”;

糟糕至极:“这次考得这样差,我以后肯定都没希望了!”

两极思维:“除非我考第一名,否则就是失败。”

个人化归因:“我真是太笨了,太丢脸了。”“我就是不行,就是干不好。”

我们可以加强心理训练,有计划地创造适宜的挫折情境,帮助他们改变这些不合理的观念和看法,正确对待挫折,在处理失败中学会容忍挫折的技巧,从而克服自卑、焦虑、厌学等学习心理障碍,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② 自信心训练。

自信心是可以培养的,通过积极的、长时间的自我心理暗示,同时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尤其是要着眼自己的长处,多读书,尽可能把精力投入到某件事情中,当发现自己能够很好地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自信心也就逐渐建立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学会如何用自信来战胜怯懦,从而不断强化信心。

③ 强化好的行为,以抑制或抵消消极想法和行为。

可以这样做:当自己取得一些进步和成绩的时候,就适当地给予自己一些奖励(也可以请家长、同学或朋友帮忙,及时给予鼓励和奖赏),当出现懈怠时,及时给予提醒和惩罚。我们知道,惩罚能够抑制不良或错误行为,而鼓励和奖赏能够强化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正确行为。所以,奖励和惩罚是必要的,但要适当和适度。

总之,学习心理障碍的缓解和克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关键是当学生出现了一些学习心理障碍的时候,不要气馁,更不要放弃,用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去面对,一点一滴去积累和改变,相信会逐渐取得良好的效果,并逐渐提高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