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语文教学的趣味作文设计(下)
72699400000002

第2章 作文教学起步的趣味体现

第一节 提高作文教学趣味性的指导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前提。没有兴趣,就没有内驱力,学习就没有效果。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其实为了实施这个目标,最关键就是要调动孩子的写作积极性,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兴趣。

那么在作文起步教学中,怎样才能把兴趣这种神奇而又巨大、不可估量的能量诱发出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呢?下面我就根据我的教学实践,谈一谈作文教学起步的趣味体现。

帮助学生激发兴趣

学生写作文就像小孩子学走路一样,有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初学时,需要老师扶着上路,上路之后才放手让他们走或跑,到了一定时候,他们才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健步前行。这里说的“帮扶”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要让学生在作文中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出彩,乐于表达。那么如何做到帮扶呢?

(1)观察提问,引导思路作文,离不开观察。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目的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教学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引导学生观察。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自己的耳闻目睹,并教其观察方法,注意细节;善于抓住瞬间的灵感想象,思考观察所得。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于是我在有趣的观察中提问,有意思地扶,让学生领会习作思路。

例如:我在指导三年级上册园地的习作——写一篇观察日记时学生几乎没有什么思路,于是我是这样做的:我叫孩子们把家里养的金鱼的带来,孩子们一听,欢呼雀跃,同时让他们收集了有关金鱼的资料。我们大家一起观察。

在课堂上孩子们兴趣高涨,我便有导向地布置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去观察,叫他们注意有什么发现?你产生了什么疑问?于是就放手让他们去观察。回报交流时,我便用问题导向的形式,让他们说边说边板书问题。

我从以下四个问题进行展开:第一个问题是,你是怎样观察的?你发现了什么?孩子们通过安静地看、拍鱼缸、喂鱼食、捞鱼儿等方式快乐地观察,发现了很多现象。

第二个问题是,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呢?你有什么猜想。这次孩子们的问题可多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发现提出了好多疑问,谈了自己的猜想。有的说:“为什么金鱼不眨眼睛呢?是不是太累了”。有的说:“为什么鱼儿能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呢?难道他是天生的游泳家吗?”有的说:“为什么金鱼还会把脏东西从鳃里漏出来呢?”有的说:“为什么鱼儿要在水中才能生活呢?”……

第三个问题是,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你自己用不同的方式找找答案吧?

孩子们拿出了资料,寻找答案,十分认真。过了一会儿孩子们有的找到了答案欣喜若狂,有的没有找到就问我,我也不厌其烦地解释。

最后我问:“今天我们一起观察了金鱼,你有什么启发或感受呢?”

孩子们有的说:“金鱼的秘密真多啊!我很喜欢金鱼。”

有的说:“今天我观察了金鱼,知道了金鱼的一些秘密,我很高兴。我以后还要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还有的说:“今天我学会了一些观察方法,我以后要观察各种动物,想当一个动物学家。”

把四个问题引导交流后,我就进行写作思路的引导。好,现在按老师刚才的问题,你知道怎样做了吗?于是学生开始说,我也开始板书。

观察日记写作思路是:先是多样观察,接着是发现特点,接下来是产生疑问,而后是猜想查询,最后才是启发感受。这样在有趣的观察提问中,扶着孩子们明确了思路,动起笔来就很轻松了。同时孩子们的作文也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2)选材真实,个性表达习作最重要的是要挖掘属于学生个体的最真实的材料,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材料的真实性与个性。学生有了这样的材料,他们的习作才能真正做到有话可说,有话能写。进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在表达中更能体现个性。如,三年级下册第5单元习作时,习作内容是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别的感人的事。为了让学生写好这次作文,我进入这个单元时,就看了整个单元内容,让他们在趣中去进行习作准备。

我根据这个内容在习作前根据综合性学习,进行了三次有趣、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先收集了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并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接着思考如何回报父母的爱,并用行动表现出来;最后收集称赞父爱、母爱的名言进行读和记。这三次收集学生积极主动,并在早会课上让学生交流。由于全是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学生发言滔滔不绝,学习积极主动。

接着在口语交际课上,我主要引导学生把父母爱他们的事说具体,引导说出最能体现父母爱你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等。

(3)快乐活动,乐于写作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活泼是他们的一大特点。为了让学生在趣中习作,教师应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直接经验与独特感受,从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创造性表述的教学过程。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德育或思品教学,引导他们习作训练,同时让他们在活动中知道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习作的素材。

如,教学三年级思品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家人的爱》中,有一个活动是护生鸡蛋一天,我觉得这个材料非常有趣,同时又进行了思想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他由一个小婴儿成长到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学生,父母为之付出了不知多少艰辛。于是安排学生周六保护生鸡蛋一天,然后让他们写写保护生鸡蛋的过程和感受。学生们一听这个有趣的活动,十分乐意去写。他们就在周末写出了极为真实的护蛋体验作文。

当学生的作文写出来以后,作文的内容十分精彩。有的保护成功了,更多的学生是保护失败了。他们有的把蛋放在兜里,去滑滑板摔倒了,蛋也摔坏在兜里,流的满身是蛋清。有的在做作业时,把蛋放在桌上,调皮的蛋滚到桌下摔坏了,还有的小心呵护,连睡觉都用毛巾把蛋包好,没想到半夜被自己压坏了,弄的床上脏兮兮的……

经过这次活动作文,学生有了深刻的体验,明白了呵护一个小生命是何等的艰难,对父母的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文也写得真实具体。

这就是活动中的扶,也就是要让孩子写出好文章,教师就要用心打造情境让他们去亲历,去体验,那独到的体验就能就能化为佳作。

巧用方法培养乐趣

怎样让学生得法形成乐趣呢?在这里我主要谈在有趣的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表达方法。

因为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组织成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阅读,架起了由模仿到创作的桥梁。”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此,我想,千万别忽视了我们身边最好的资源,即课文,也就是阅读教学。课文,就是一篇篇优秀的范文,是习作的最好蓝本。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要借助课本,通过典型课文或片断讲解,不仅是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的真实性以及表达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方法。

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趣地渗透习作表达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从以下三点去说说。

(1)学会运用标点符号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已有运用标点的基础,但标点在作文中常常遗漏,特别是对话中的引号冒号的用法。于是我们在学习了《灰雀》和《小摄影师》我便安排了一次小练笔请学生回家后把自己和家人说的话写下来,写几句对话片断,注意用好冒号和引号,同时请他们写清楚怎样说的说了什么话加上一些词语帽子。

这样练笔,学生写起来很容易,也感到了乐趣,同时充分体现作文不拘形式写的目标。

(2)学会积累文中词语是啊,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指导多读多背,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有些文章语言优美,描述生动,特别是一些写景抒情的文章,其语言值得学生学习和积累。

如《花钟》这一课中的第一自然段描写花儿开放的不同的表达方法,词语丰富,生动形象。又包含作者的喜爱之情,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钟面,把花儿花在钟面上,让学生反复看钟面朗读成诵,于是我让学生也学着模仿和积累文中花儿开放的不同的表达方法。让学生按时间顺序,说一说春、夏、秋、冬不同季节里的花儿开放的情景,并用上课文中的词或拟人的方法。因为学生看着钟面朗读成诵以后,写起来得心应手。我给大家念两个精彩的句子,比如:

春天桃花绽开了粉红的笑脸,和小蜜蜂打招呼。杜鹃花欣然怒放,红的似火、粉的如霞,黄的似金,白的如雪,一朵朵花儿争奇斗艳,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夏天,黄角兰从梦中苏醒,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一朵朵雪白的栀子花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白衣仙子,正迎着风翩翩起舞。瞧!这个环节的小练笔,让学生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同时在第六单元我们指导写四季的峨眉山时,又一次积累运用。

学生在运用已学的词语,用起来很轻松,举一反三,体会出作文的快乐。另外,可要求学生在平常摘录课文中或课外的优美词句,并熟读成诵,在以后的写作中就可以信手拈来。

(3)学会训练细节描写阅读教学中会有很多好的练笔机会,我们在教学课文时一定要抓住契机,指导作文,让学生想写,会写。我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抓住重点段的训练,很多文章都根据课文特点安排了“小练笔”,让学生模仿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行小练笔,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一步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如我在教学《绝招》一文中,我随机设计了小练笔。当读完文中三个小伙伴的绝招时我便问,你们有什么绝招呢?谁也来表演一下。于是学生纷纷举手,争着上台表演。我分别请了两个同学,表演完一个,就让学生说一说表演者的动作,表情、语言以及心理等。在快乐有趣的气氛中,孩子们从说到写十分轻松。学生在仿课文的细节描写,写的生动具体,非常成功。

认真评价提高兴趣

小学生作文是练习之笔,能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其心理就会得到满足,也更能激发其对作文的兴趣与爱好,从而把作文写得一次比一次好。我很重视作文后的评价。尽量做到:评价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建立良好的习作志趣使不断地延续。具体做法如下:

(1)讲评课激励为主作文讲评课上,要把重点放在介绍、交流本班学生好的习作方面。从整篇到某个段落,从精彩的句子到优美的词语,只要符合本次作文要求的,尽量多给一点好评和赞扬。

让写得好的同学上讲台大声读,哪怕有一个好句,也鼓励他们上来读。孩子们都希望登台展示自己的作文,在鼓励的读中,孩子们激动不已,体验成功的乐趣。

同时也要鼓励差生。如有话可说了、用了一个好词,语句通顺等都要鼓励,哪怕是记了流水账,我也会首先肯定他的劳动。记得我们班有一个平常作文很差的同学,每次作文只有半页纸,有一次他的周记居然写了一页,于是我便在全班表扬他,“王冬写了一页,真不错,下次也这样行吗?你在改一改就会有更大的进步。”他听了自信地点点头。从那以后他尽头十足,他的作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2)评语中多写闪光在给学生批改作文后,我喜欢用一些富有激情的语言,延续学生的习作兴趣。如:“这个词用得妙极了”、“这句话把……写得十分具体。这次作文我特别欣赏你哦。“你用笔下出现了一只调皮可爱的小猫,我也喜欢。”“你会用好词了,我为你骄傲。”“山青、水秀、花红、草绿,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老师陶醉其中。”等这样的话语,学生读之身心愉悦,真切地感受了作文的快乐。我几乎每次都拿着放大镜找它们的进步。

(3)全年级互相学习每次作文以后,我把其他班的优秀作文拿到我们班来读,充分汲取其他班的精华,激发班上的优生更优。整个年级都互相学习,洋溢着学习佳作的热潮。

(4)发表文章形式多另外每次的习作或周记凡是写得好的我们都发了表扬信,以此鼓励。并把好的作文张贴在教室里。有的还发在学校网站上,让大家学习。有的还在红领巾广播站进行朗读,让大家欣赏。因而学生经常盼望评价作文课,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表扬信能有机会展示。

作文,其实是我们真实思想的负载,是我们真实情感的沉淀,是我们真实自我的释放。如果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也能够坚守那份真,那份实,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将别有洞天,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