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行走的花朵
73201600000002

第2章 为父母做鞋

我没有豪车名宅、华服玉食给父母享受,但一定要每年给他们做一双鞋,让他们从脚暖起,过个暖和、幸福的晚年。

——题记

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鞋,全家人的鞋都由母亲一双粗糙的手完成.做鞋时,母亲把洗干净的旧布用米汤浆过,打成袼褙晒干,做成鞋底的样子,再用自家的苎麻细绳一针一线地纳.纳鞋底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针脚要密要平,密是为了经久耐穿,平是为了美观.鞋底纳好后,做鞋面,鞋面的布是做新衣时剩下的边角料,裁剪好的鞋面经滚口缝合后,缮到鞋底上,一双鞋子就算大功告成。

大年初一这天,母亲会早早地把新鞋拿给我们.拿着母亲新做的还留有她手上余温的新鞋,感受到母亲的爱,暖暖的,浓浓的,像春日明媚、灿烂的阳光,一下子把寒冬驱到千山万水之外去了。

母亲很辛苦,那时的妇女要出工,为了挣工分要跟男人一样下地干活,所以只能在晚上做鞋.快过年时,一家人的鞋子还没做好,母亲就要加班加点.寒冷冬夜,屋外狂风怒号,我躺在暖暖的被窝里探着头看母亲在煤油灯下低头纳鞋底.静静地坐在床前的母亲,左手拿鞋底靠在大腿上,握锥子的右手,用力地一锥,把厚厚的鞋底刺穿,形成一个小洞洞,然后用针线穿过.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妈妈,脸上漾出的微笑像一簇美丽的康乃馨.暗淡的煤油灯,把母亲的身影投在墙壁上,像圣母的画像.有时,我忍不住问:“妈,冷吗?”母亲把有点儿僵硬的手放到火笼边烤烤,笑着说:“做事不冷的.”

母亲做的鞋样子很一般,但每一双鞋都很结实,耐穿.母亲做的鞋就像她的为人一样实在、敦厚,穿着暖和、舒适。

读中学时,年少不懂事,看官家子女穿着从商店里买来的各式各样的漂亮鞋子在校园里摇曳出一抹抹流动的风情时,我羡慕得不得了.也曾向母亲要过胶底鞋穿.记得有一年冬天,母亲真的为我买来一双黑底红花的北京布鞋。

后来工作后当自己买到一双喜欢的鞋子时,倒怀念起母亲做的布鞋来。

一次,我只随便说了句:“这买的鞋穿起来真累,还是妈妈做的鞋好穿.”没过多久,一双黑色灯芯绒的千层底布鞋就悄悄地放在了我的床头,上课时换上它,感觉讲课特有精神.此后,母亲几乎每年都要为我做一双鞋。

光阴似箭,母亲越来越老了.岁月在我身上刻下了痕迹,沉淀了年华,褪去了青涩后,我懂得了珍惜父母的付出.怕妈妈受累,我故意把一双鞋一直闲置在那儿,并有意无意地在母亲面前说,再也不穿布鞋了.母亲才没有再为我做鞋。

几年前,村子里的女人开始时兴做鞋,我发现,现在做鞋没有当年母亲做鞋那般烦琐和艰难了.鞋底是从商店里买来的泡沫底,鞋面是穿旧的衣裤、废旧的毛线……

都说鸦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而我无法给父母最高的物质享受,唯有凭借童年的记忆,给他们做一双温暖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