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护卫在统帅面前的四位华夏武林中的强者同时色变,他们的领域没有感受到这种仅凭目光就能发现的变化,鬼面人的气息完全脱离了他们的锁定,这只能代表一种情况,那就是对方强大到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目前的层次。更让他们震惊的是,这样层次的突破只在一瞬间之中就已经完成了。
没有了领域的帮助,他们再也没有办法感知到对方力量的变化,没有给他们任何思考的时间,鬼面人的攻击已经发动了,就在那些冲锋的骑士即将出现在他面前,完全封死他的视线之前,三支包裹在光辉之中的箭已经离弦而出。
第三支,一定是第三支,当三支光箭连成一条笔直的光束之后,四位强者做出了同样的判断,他们的领域失效,但他们的目光依然锐利。第一箭是起势,第二箭是攻坚,第三箭才是绝杀,是凝聚了过半内劲的绝杀之箭。他们几乎已经看到当他们费尽力气挡住前两箭的时候,第三箭势如破竹地射入大帅的胸膛,然后把平北要塞的最高统领彻底撕成碎片。
几乎仅仅依靠直觉,他们就做出了判断,完全不同于前两次防守,这次首先出击的却是来自皇极天的剑客,霸气,每一个从皇极天走出来的剑客都会有着那种令人侧目的霸气,在这个时候他更是霸气冲天,似乎要以一己之力硬挡这三箭。
而另外三人则是站定角度,绝学尽出,只有到达他们这样层次的人物才会发现,他们最强的攻击点完全重合在一起,而这一点也恰好是光箭必经之地。
皇极天的剑客从不畏惧挑战,却也不是只有血气之勇的莽夫,他很清楚自己和对手之间的巨大差距,四个人联手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光凭他一个人就更不可能完成了。他的气势虽一往无前,但目标只是前两箭,全力出手的他就算不能完全破开这两箭,也应该可以挡上一挡。
谁也没有想到,当他的剑就要对上那道光束的时候,满是霸气的他选择了逃避,而且是弃剑而逃,这样临阵退缩的行径就算是一个三流江湖人也不屑于去做,此时这位皇极天的剑客偏偏选择了耻辱的逃避。
逃避也是能力的体现,三流的江湖人自然不会察觉在剑与光束相遇前一霎那所发生的细微变化了。三支箭原本一致的速度在这一刻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变化迫使高傲的皇极天剑客只能退,因为他准备阻挡的第一箭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不退就只有死,就算是付出性命也阻挡不了这一箭的去势,他不能,他身后的三人也不能。
其他三人不比主动出击的皇极天剑客,当他们察觉到这一点的时候,发出的招数已经收不回来了。谁能想到气势磅礴的第二第三箭全都是虚有其表的幌子呢,第一箭,原本平凡的第一箭在这个时候才露出峥嵘面目。
三点重合的完美防御彻底破碎,三位大师级的强者同时受内伤,在这一刻他们只能感叹一声“这真是一力破百巧啊”,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他们只能无奈地放弃。
一个、两个、三个在足足贯穿了五位甲士之后终于出现在了那位平北要塞最高统帅的面前。此时此刻,在他身边的就剩下几位随从,与箭的速度相比他们的反应太慢了,而且精钢厚甲也无法挡住的箭自然不会在意他们单薄的身体。
只是,光箭面前的空气居然扭曲了两下,那支飞射的箭居然一滞,然后发出刺耳的磨擦声,似乎正在和一股无形的力量较劲。它周围的金光越来越盛,终于突破了阻碍,射入了那位统帅的胸膛。
鲜血飞溅,统帅千军万马的赵国名将在血色中直挺挺地倒下了,此时此刻那个神秘的鬼面人早已转过身去,当箭离弦而去的时候,他就再也没有看一眼,就算是最后时刻的那股奇异空气波动也没有让他的脚步缓上一缓,这是他的信心,对于这一箭的绝对信心。
他也不得不走了,若此时恐怕就再也走不了了,那些骑士虽然还不能给他带来太大的威胁,可赵军统帅身边的四位强者决不是浪得虚名之辈,更何况在最后时刻,他察觉到了一股连他这样层次的人物都要有所忌讳的力量。和正道争斗数百年的隐门对自己的敌人自然很了解,那股力量代表的是皇极天最巅峰的水准,当那股力量出现的时候,他就知道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平北要塞的赵军统帅从没有被刺杀纪录的原因了,原来皇极天的四大长老之一就混迹其中。
这位鬼面人正是隐门箭术方面的第一好手,号称“千里追魂”李残,能够在施展一遍大幅提升自己力量的“天魔解体大法”之后还能从容退却足以见证他的强大。只是,身受反噬之苦的他绝不会选择在这种场合,在这种状态下和强大的敌人交手。他不是海燕天那样如同神一样的存在,于是,他只有退,退得比任何人都快。
“师叔”四位强者之中状态最好的皇极天剑客朝着一位打扮成文士模样的行军幕僚说道,四人之中也只有他才知道在统帅身边还有一位皇极天最强大的剑客。
“不用追了,无论是谁想要追击李残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魔门烈阳道第一人的水准超出了我们的估计。没想到魔门居然出现在了这里,其中隐藏的阴谋显然已经和这场战争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我们还没有摸透他们的虚实,就已经输了一招”那位卫士一边用纯正的内力护住统帅的心脉,一边叹息道。
平北要塞赵军的最高指挥官并没有立毙于箭下,但如今的他绝对无法在短时间之内恢复神志,能够保住一条命已经是最理想的结果了。
远处的喊杀声越来越近,缺少了指挥官的赵军还能坚持多久呢?
一天,只坚持了一天,在胡族士兵蜂拥而入之后,赵军的溃败就已经不可逆转,没有整体的协调指挥,英勇的士兵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整座要塞很快被胡军完全占领,要塞的守卫着甚至来不及把堆积如山的军需物资化为灰烬。
北国的烽火一夜之间点亮了赵国国土,嘹亮的号角响彻北国,就算数千里之外的金陵在第三天也接到了确切的消息,此时此刻,深入华夏大地内部的一支胡族部队离开金陵已经有数百里路程了,即将进入赵国境内。
因为北线溃败而面无人色的赵王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大发雷霆,命令赵军不惜代价也要歼灭银狐部落的骑士以及随行的大批胡族高手。同时,也要求华国全力配合。
只是,显然华夏三国之中军力最为强悍、精锐的华军并没有全力以赴,军队虽然也进行了调动,围追堵截的态势也有模有样,却总是慢了半拍,数千胡族骑士在华国境内没有受到一次大规模的阻击。而华国的主流媒体也在强调一致对外,共同面对北方危机的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赵王的批评,对于他以国土为赌注的豪赌,以及为了获胜而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进行了批评,并且用隐讳的言语表达了赵王自取其辱的意思。
明眼人不难从这些主流媒体的言语之中看出赵国上层的态度,在许多人看来,这又是一场为了利益而展开的政治斗争,华国似乎期望通过这一事件打压赵国越来越嚣张的气焰,巩固华国在华夏三国联盟中的优势地位,甚至更进一步成为三国联盟的盟主。
但是,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华夏三国都不可能任由胡人的入侵,不管玩弄什么政治游戏,都必须建立在最后击退胡人的基础之上。
深入华夏大地的胡人骑士虽然不多,但是否能够将其歼灭关系着赵胡两军的士气。华人可以睁只眼睛闭只眼睛,但赵国却一定会全力以赴的。而华国军方虽没有太大的举动,可华国境内的武林人士却还是按照一贯的传统聚集在了一起,他们的目标正是那些胡人高手。江湖本来就是不分国界的,有许多门派的弟子遍布华夏三国,他们眼中的民族利益比那些政治家要强得多。
只是,大部分热血沸腾的江湖人并不知道,他们如今所面对的并不单单是胡部的高手。只有少数首脑才知道,在平北要塞一役中出现了魔门的影子,其中甚至包括李残这样的魔门中流砥柱。胡部再加魔门高手,这样的实力无疑是非常可怕的,所有知道这样消息的江湖人都不愿意承认这种可能。
但沧海阁却从弃暗投明的魔门逍遥道弟子口中确认了这个消息,她们甚至还推断平北要塞战役之中,除了李残之外,还有一名比李残更可怕的魔门刀客,刀客的身份足以令人遐想,有人立即认为那是出海燕天以外的魔门最强刀客,或许就是血煞道的当代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