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刀耕火种的古代农业(上)
73436700000003

第3章 农业的发起

一、古代农学(上)

人类刚从动物界分离出来时,并不懂得种庄稼、养牲畜。也就是说当时还没有农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是靠采集和捕捞现成的天然物为生的。我国如果从元谋人算起,经历的时间足足有200万年之久。大约到了距今1万年以前,原始人类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生活中,才逐步学会了种植和饲养。终于发明了农业。

农业的发明,是和原始人类对植物和动物知识的积累分不开的。长期的采集生活,使原始人类懂得了哪些植物能吃,哪些植物有毒不能吃。并认识了接触最多的那些植物的生长规律,这就有可能使人们去模拟自然界植物的生长,这种模拟开始不一定是有意识的,后来才发展到有意识的种植。在不断的反复过程中,学会了种植的方法,并将野生植物逐步驯化成了栽培植物。这个过程,又由于自然界现成的实物逐渐减少,难于满足人们生活最低需要的局面的出现而加速,种植业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

我国古代亦有不少有关我国发明农业的传说。

《淮南子·修务训》说:“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蜌之肉,时多疾病伤毒之害,于是神农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墝,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新语·道基篇》:“至于神农,……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

《白虎通·号》:当时“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这些古老的传说,可以说大致反映了我国从采集向农耕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可以看出这个过程是十分艰巨的。

作为农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畜牧业,是在狩猎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们在狩猎中,有时可能捕捉到较多的动物。其中有些可能是受伤的或幼小的动物,这些动物有时因为食用不完而被留下来。它们之中,有的因为性情比较温顺,便于看管,因而被人驯养起来。日子一久,逐渐为人驯化,而成了家禽和家畜。当然这个过程也是十分漫长的,据研究,它要经过拘禁驯养、野牧、定居放牧或游牧等阶段才能完成。

据考古学报道,在湖南道县寿雁镇玉蟾岩遗址发现了约一万年以前的栽培稻种。在广西桂林甑皮岩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已发现有9000多年前的石斧、石杵和家猪骨。在河南新郑裴李岗、河北武安磁山等新石器遗址中,出土了近8000年前的石铲、石锄等翻土工具,石刀、石镰、石磨盘、石磨棒等收获加工工具,以及粮食作物粟和家畜的骨骸如猪、狗、鸡、羊、牛等。由此观之,我国的农业可能在近万年前已经发生。保守点说,至少也已有8000~9000年有据可考的农耕历史了。

我国的原始农业和西亚及美洲等其他地区的古农业有所不同。在种植业方面,中国的原始农业是以种粟、黍、稻为主。而在西亚则以种大、小麦为主。美洲则以种倭瓜、马铃薯和玉米为主。在畜牧业方面,中国的原始农业是以养猪为主。而西亚则以养山羊和绵羊为主。中国又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的国家。这些情况说明,中国原始农业的内容和其他地区没有什么类似之处,它是在没有受外界影响的情况下,独自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