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咖啡除了是一款美妙的饮品,还有别的附加值吗?
这个还是有的,主要集中在咖啡渣上。
(1)咖啡渣能去死皮。
我自从发现咖啡渣的这个功能后,就再没买过去死皮膏。
绝对是纯天然,无副作用,无过敏现象。大家要是喜欢搓泥,也可以用咖啡渣浑身上下地搓一遍,效果相当明显。
(2)咖啡渣能去水垢。
强调一下,是轻微水垢,重度水垢还是用专门的去垢粉吧,咖啡渣搞不定的。
煮完水后,壶或锅的表面有一层白的东西,这时可以用咖啡渣或五洁粉(在我的家乡浙江被称为“去污粉”)擦拭,那层白的东西就会消失。五洁粉是化学物质,容易伤手;咖啡渣是纯天然的,对皮肤无害。
咖啡渣的劣势是流入水管后,不会溶化,如果积攒太多,水管有可能堵塞,这是大家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
(3)咖啡渣能吸味。
这个功能也由来已久,是靠谱的。
咖啡和茶都很容易吸味,贮存的时候常让人顾忌,比如不宜放在冰箱这种气味杂乱的地方,但一旦成为咖啡渣,这就成了可以发挥的余热。
切过大蒜之后,可以用咖啡渣去除手上残留的“蒜香味”。
有人说,吃了糖醋蒜,满嘴蒜味,可以喝杯咖啡,让口气清新。不好意思,我对大蒜的兴趣仅限于“蒜蓉油麦菜”之流,生吃这么猛的事,我吃不消的,所以咖啡能否除口臭,我还真不知道。
二、那些和咖啡有关的文艺作品
1.绘画
梵高《夜晚的咖啡馆》
不懂画,不敢胡八。
简单说说吧。
室内景那幅,我越看越觉得心里瘆得慌。大绿的吊顶,大红的墙面,感觉里面每个人都压抑得快要爆了。
我比较喜欢外景那一幅。幽蓝的天空,璀璨的星星,橙黄的灯光,安静而美好,而夜间喝咖啡的人们则展示了一种活力与热情。一静一动的对比之下,整个画面充满了张力。
还是把康德的话改巴改巴变成配画的诗吧。
“有两种东西,
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
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
一是我们手中热气腾腾的咖啡。”
这话将来可以作为我的墓志铭。
夜间露天咖啡馆荷兰 凡·高 1888年
夜间咖啡馆荷兰 凡·高 1888年
2.文学作品
痞子蔡《爱尔兰咖啡》
我最开始可喜欢可喜欢这部小说了,还要求来学咖啡的同学务必找出来仔细阅读,北京人艺小剧场上演同名话剧时,我因故没看成,当时遗憾得差点掉眼泪。
不过自从怀疑酒保的男性激素分泌有障碍后,我对这部小说的热情就一落千丈了——最看不惯人家憋得满脸通红大肠破裂屎尿迸发就是不肯表白了。你说句“老子就是喜欢你这样的妞”会死啊?
再后来“小清新”流行于世,我觉得这部小说可以划入此类,厌恶之心就更重了。
现在再翻出来看看,感觉也没那么浪漫,也没那么矫情,就是一部关于咖啡的小说。想了解爱尔兰咖啡的同学,可以把它作为资料好好看看。
3.纪录片
(1)《品味咖啡》
强力推荐TVB(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的这部纪录片。
本书中说到的那些欧洲的咖啡馆,有一部分在其中有所展示,我们也能形象地看到传说中的麝香猫以及世界上最贵的屎和最贵的咖啡——就是它们屙的猫屎咖啡。
每集前面都有一句关于咖啡的名言,我觉得这个很浪漫,就借鉴到本书了,大家看到本书每一章都有一句名言,这种设计的创意源自《品味咖啡》。
另,《品味咖啡》已经出第二辑了,网上依然可以找到资源,同样值得一看。
(2)《野咖啡的故乡》《黑金——不公平的咖啡》
强力推荐!
每次看到埃塞俄比亚农民贫穷的生活,我心中都会五味杂陈。
对于我们来说,咖啡是浪漫,是文化,是情调,对于他们来说,只是谋生的手段,他们但凡有选择,都不会去种咖啡,大多数的利润都流入了中间商的腰包。当我看到他们干瘦的双手,为子女学费操心的神情,真有种说不出的难受。
人和人的命运为什么会差这么远?
即使我有这样那样的不顺,始终有疼爱我的妈妈,有支持我的朋友,有书念,有学上,有各种展示自己的机会。
可是他们呢?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赤条条地活在这个世界,最后赤条条地离开这个世界。
活着,为什么永远在生活的泥淖中苦苦挣扎?
活着,难道仅仅是为了延续这些咖啡明星的辉煌?
我不知道这些农民有没有问过自己那三个经典的哲学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更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思考和探讨过生活的意义。
我只知道,我应该向每一位辛苦种植咖啡的农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3)《云中的咖啡》
想了解云南咖啡状况的同学看过来。
“云”既是彩云之南的云,也是天上的云——前面我们说过,咖啡树种植地的海拔都比较高,当天空中有云彩飘过时,那些树就处在云中。
我看到本片的主角邬特——雀巢在云南收购站的负责人,那么认真努力地工作,那么热爱咖啡,我发自内心地认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为咖啡事业付出了很多、很多。
总有一些情绪容易激动的“左派”同学,认定跨国公司是在赚中国人的钱,在剥削,在不公平交易,在巴拉巴拉……这些问题怎么看,见仁见智,但是每一个敬业乐业的工作人员,都是值得尊重的。我在网上搜了下“邬特”,发现这个高个子的比利时人深得中国人民的喜爱。
邬特在片中说道,他曾在非洲的一个咖啡生产国坦桑尼亚工作过一段时间,感到当地农民不思进取,不图改变,他喜欢云南的农民,他们愿意接受新知识新技能。
这下我死难看了!
我刚刚在上文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非洲人民表达了深深的怜悯,对价值与价格严重不匹配的咖啡交易进行了强有力的抨击,对不公平的命运发出了悲怆的质疑……
原来一切都不能怨天尤人,只能怪自己不努力!
这让我情何以堪、情何以堪啊?
4.电影:
(1)《走出非洲》
闷而不骚的美国电影。
男女主人公谈恋爱,那个磨叽劲儿看得我都能吐血!
眼看着离影片结束越来越近,眼看着芬奇同志就快死翘翘了,而不知好歹的卡伦同志还在没完没了地跟他谈理想、谈人生……作为早就知道结局的观众,已经急得不行了,这俩熊孩子,在干啥子呢?恋爱不是这么谈的好不好?人生短暂,要迅速把关系庸俗化……
我比较欣赏有话快说有屁快放的风格,搞得这么“肉”干什么?
不过,当肯尼亚咖啡种植园在影片中出现时,我依然觉得欣喜若狂;传说中的水洗法也以优美的形式表现出来,咖啡生产和剧情完美结合。虽然镜头并不太多,但也足以让我们对肯尼亚咖啡种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看在这电影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看在导演是西德尼·波拉克,看在主演是风华正茂的梅丽尔·斯特里普和帅得让我死过去又活过来的罗伯特·雷德福,看在肯尼亚咖啡的份上,我勉为其难地推荐一下。
不过大家看之前先喝杯咖啡提提神吧,影片时长3小时,我打了3小时的哈欠,我家的狗早已鼾声如雷,也就剧中咖啡出现的时候,我能清醒一小会儿。
(2)《蓝莓之夜》
可以专门八一八我深爱多年的家卫(香港导演王家卫)的电影,我感到很荣幸。
首先要说的是影片中那段点睛之笔的吻戏,实在是光芒四射,美得炫目,我眼睛都快睁不开了。据说为了拍这场戏,演员从各种角度吻了150次,最后导演选取最美的一个角度。
家卫呀,不愧是我深爱多年的家卫呀!
我突然想起中学时语文老师问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看文艺作品?”记得我当时的回答是:“因为我们可以从中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从而在生活中创造美。”
时隔多年,我的看法没有改变,我们看文艺作品,首要目的不是去概括中心思想,不是提炼重大意义,而是去寻找美,用美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并且在美的熏陶中,越来越热爱生活。
《蓝莓之夜》是一部美极了的电影。
另外,我相信每一位在咖啡馆工作过的同学都会对这部电影深有感触。
在咖啡馆里,我们不停地听别人的故事,不停地参与别人的故事,又不停地从别人的故事里走出来,同时还上演着自己的故事。
在咖啡馆的世界里,有身家过亿一掷千金的财富英雄,也有为生活所迫年近五十而不得不抛头露面的风尘女子,有一夜暴富的神话,也有遭遇事业滑铁卢的惨剧。每个人似乎都想折腾折腾,而每个人在夜深人静时回味往事,似乎又有着无尽的伤痛与喜悦。
人,可以如此高贵,也可以如此卑微;人生,可以如此精彩绝伦,也可以如此平庸无奇;生活,可以这么幸福,也可以如此悲伤。
如果想拥有一番见识,却懒得行万里路,那就来咖啡馆工作吧。
(3)《咖啡时光》
台湾导演侯孝贤,为纪念日本著名导演小津安二郎诞辰100周年而拍的。
不好意思,我没看完。
大学四年,我看了一千多部电影,其中不乏枯燥得要死的作品,但毕业之后,不知为什么,一部都看不下去。
小津安二郎我是蛮喜欢的,甚至是越来越喜欢,他传达的那种浓厚的家庭伦理观念我上学时不理解,现在则非常认同。至于侯导,我以前还愿意看他的《风柜来的人》《冬冬的假期》,现在已经没力气探究他深奥的思想了,小津电影中那种隐忍、恬静之美在侯导的电影中,看着有点费劲。
喜欢小津安二郎或侯孝贤的同学,还是可以看一看此片的,了解下导演和导演之间的那种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