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胡康民党史研究文集
7376100000013

第13章 夫子池的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

随着勤工俭学运动的开展,重庆的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于1919年春开始筹备。

社会各界集资数万元,并组成校董会,由重庆商会会长汪云松任董事长,巴县教育局长温少鹤等任董事。校址设在夫子池。

夫子池是宋代至清代重庆府学(也就是府文庙)前“泮池”的俗称,即现在的重庆越剧团和渝中区川剧团所在地。早先有一个周长82丈(1丈为3.3333米)的水池,1932年才平为公共体育场。这里原为府文庙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心建筑“大成殿”在现在的市第二十九中学内。后来修建马路,从中隔开,分为两处。“泮池”旁的一些房屋建筑就用来开办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

学校于1919年9月正式开学,只办了一期,学员100多人,是从附近27个县招收来的,其中以巴县、江津两县为最多。学员分两班上课:初中毕业者为高级班;同等学历者为初级班。一年以后,通过结业考试、法国领事馆的口试和体格检查者即为合格者。合格者有邓小平、周贡植、冉钧等83人;另有未经预备学校,直接考试选拔的1人,共84人。这批学生于1920年8月28日乘法商“吉庆轮”离渝东下……经上海转乘法国邮船“昂得莱蓬”号,航海30余日,才抵达法国马赛。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本身不是共产主义运动,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也算不上是一所革命的学校。但在留法学生中有一批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列主义真理,成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中坚力量,在中国革命中起了重大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这所学校在中国现代史上是值得一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