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胡康民党史研究文集
7376100000040

第40章 重振士气的斗争

重庆市城区区委书记李文祥为市委书记刘国定出卖,1948年4月,夫妻同时被捕,关在渣滓洞。开始表现还好,难友们对他们很热情。以后,李文祥移监到白公馆……与陈然关在同一牢房,陈然对他很好,互相结下了友情。但他却逐渐消沉起来……整天唉声叹气。他自称爱好文艺,陈然劝他读点文艺理论书籍,介绍他看蔡仪的《新艺术论》,他说:“懒得看这些理论的东西。”而特务又经常把他提到渣滓洞去审讯,利用他对妻子的儿女情长,不断进行软化。终于,在坐了八个月牢之后,李文祥宣告叛变,出卖了六个同志,以后又当了军统少校。这个叛徒既要当婊子,又想立牌坊,他扯起一张遮羞布,在稽押室讲了叛变的三大理由:“一……我叛变不该我负责,我是被上级出卖的;我还坚持了八个月,我交出名单中的人,他们早该转移,如果还不走,也不该怪我。二、我只有枪毙和投降两种选择……苦了这么多年,眼看胜利了,自己却得不到胜利,太惨了。三、组织已经破坏……我只有为自己打算,为妻子着想。”这就是叛徒的哲学,把无耻说成有理。

然而,李文祥的叛变却在两座监狱同志的心上涂上了一层浓浓的阴影:为什么一个老党员,一个负责干部,已经经受了八个月的考验,末了却又叛变呢?一时,狱中斗争的热烈气氛沉寂下来,不少人感到丧气。

在白公馆,陈然既愤怒又着急:恨叛徒的无耻、担心同志们的情绪受影响。想来想去,他决心自杀,以自己的死来谴责叛徒的怕死,以自己的死来抹去难友们心上的阴影。他作了各种准备。他不打算贸然一下死去,而是把自杀当做一个振奋狱中斗争的过程。他认为这,比任何言辞更为有力。正当他加紧准备的时候,1949年来临,蒋介石发表《元旦公告》,战犯求和,接着下野,局势迅急变化。于是,陈然的自杀计划没有施行。

在渣滓洞,人们的心情也是一样的。开始,大家给李文祥的妻子寄慰问信,献诗鼓励她坚持下去,画清界限。她后来却被接出去受了优待,只是没有跟李文祥叛变。

接着,1949年元月17日是彭咏梧牺牲一周年,渣滓洞各狱室都举行了追悼会,停止娱乐,传观诗文和制作的纪念品,向女狱的江姐致敬。江姐当即起草了一份讨论大纲:1)被捕前的总结;2)审讯时的应付;3)狱中学习心得。每项均有详细提要。大家都深为激动,在不泄密的情况下进行了讨论。由此,一个新的狱中学习和斗争热潮,便又重新掀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