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胡康民党史研究文集
7376100000005

第5章 《中共重庆地方党史大事记》前言

重庆在很早以前便是长江上游重镇,为川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世纪末,英帝国主义强迫清朝政府辟重庆为通商口岸,英。

日、法、德、美等帝国主义势力相继侵入,民族工业也有所发展,重庆工人阶级随之诞生。重庆的文化教育事业比较发达,革命思想易于传播。辛亥革命中,重庆成立蜀军政府,对策应武昌起义、推翻清王朝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辛亥革命没能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在重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盘剥有加无已,而四川特有的军阀防区制,更加加深了人民的苦难,阻碍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和青年知识分子继续向国外和沿海地区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

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共产主义思潮在重庆传播。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重庆的革命先驱者们终于找到了党,开始了共产主义运动在重庆的实践。1922年,社会主义青年团重庆地方组织成立,在相当一段时期,它代党工作,发挥着党组织的作用。1925年初,着手发展党员,1926年初建立第一个支部;2月,成立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为全川党的统一领导机关。

自那时起,广大党员和党外志士、人民群众一道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英勇奋斗……前赴后继,党的组织屡扑屡起,逐渐成长壮大,经过20多年曲折艰辛的斗争,终于在1949年底,配合人民解放大军,迎来了重庆和全川的解放。民主革命时期……党在重庆地区的地下斗争和武装斗争可歌可泣,有着丰富的经验。

大革命时期,“五卅运动”带来的革命洪流涌进夔门,推动了重庆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四川的实现,推动了工农运动的蓬勃开展。中共重庆地委还领导了泸顺起义,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浪潮,震撼巴渝大地。可是,当时党还处于幼年,缺乏经验,敌我力量相距悬殊。重庆地方军阀首领刘湘与蒋介石相勾结,制造“三三一”惨案,地委书记杨闇公等壮烈牺牲,大革命在四川重庆遭到失败。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组织在曲折中奋斗、发展。1931年以前,四川省委在重庆领导了数十次武装起义,在市内进行了形式多样的英勇斗争。由于三次“左。”

倾路线错误的影响,特别是王明路线错误的影响,这些武装斗争和地下斗争均告失败;党的各级组织也屡遭破坏,先后有四任省委书记,一任川东特委书记,四任巴县县委、重庆市委书记和两届江巴中心县委的多数负责人,以及许许多多共产党员光荣牺牲在重庆。到1935年初夏,重庆党组织全数遭受破坏。

“一二·九”运动以后,在中央正确路线指引下,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在重庆救国会的基础上,重庆党的组织重新建立,空前壮大。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驻在重庆,就近直接领导,重庆党组织健康成长,把“合法”与“非法”、公开与秘密、上层与下层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贯彻执行“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和“隐蔽精干”政策,实行“三勤”、“三化”,在国民党的历次反共高潮和不断的破坏高压中,保存了党的组织和骨干力量,在社会上立住了脚,在群众中扎下了根。

在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党组织进一步发展,配合解放战争,开展民主运动,投入“第二条战线”。但到1948年,上下川东三次武装起义失败和《挺进报》破坏事件,使重庆党组织又一次遭受严重挫折。共产党人在白色恐怖下总结经验,聚集力量,坚持战斗,恢复发展组织,贯彻“迎接解放,配合接管”的方针,最后迎来了重庆的解放。

《中共重庆地方党史大事记》就是反映重庆地方党组织在民主革命时期所走过的这一历史进程。

在编撰中,我们作了以下考虑和安排:

第一,《中共重庆地方党史大事记》以重庆地方党史为主线,把现代革命史结合起来,从“五四运动”开始,对重庆建党前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活动,以及以后各个时期与党史有关的重大革命活动均择要予以表述。

第二,鉴于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的中共中央南方局、1930年以前的各届四川省委和1946年公开的四川省委,以及历届川东特(临)委均设在重庆,重庆的党的工作几度由这些领导机关直接领导,或重庆市委由省、特委兼任,因而对南方局、四川省委、川东特(临)委在重庆并与重庆直接有关的重要活动均作了表述;对国内外,党内外特别重大的事件,也作为历史背景予以反映。

第三,《中共重庆地方党史大事记》按四个时期,即从“五四运动”到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来表述。但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各个年代反映的分量却很不相同,这是由于党在各个时期,各个年代的工作发展本身不平衡所致。

第四,在编写体例上,按时间顺序,对问题和事件采取适当集中叙述的方法,以免史料显得零乱。

我们希望,通过《中共重庆地方党史大事记》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民主革命时期重庆地方党史的主要进程,说明共产主义运动的最后胜利乃是历史发展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