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守望美丽家园
7376700000022

第22章 成果篇(5)

生态环境建设是个重头戏

完成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申报工作,并推动前期各项工作的开展。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后,建区前期各项工作正顺利开展,自然保护区协调小组和办公室也已成立。完成了总体规划汇编(初稿)并组织编制了《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推动农村生态示范建设。指导和组织集美区灌口镇和东孚镇参加“全省十佳生态乡镇”评选活动并顺利通过评审。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深化完善试点镇工作。抓好岛外各区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集美区后溪镇被评为“全国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先进集体”。

加强矿产资源环境管理。积极向有关部门宣传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关规定,参与杏林高岭土开采管理、制定山体保护规划和采石场选址以及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工作。

开展禁止销售和使用发菜及发菜制品工作。有关部门联合对发菜销售市场开展执法检查,共对辖区内的67个市场、主要街道和旅游景点的1124户经营商家进行了全面清查。

做好保护规划,组织编制了《九龙江流域(厦门段)水环境与生态保护规划》。完成《福建省九龙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管理办法(试行)》的起草工作并已上报。推广同安区半岭村农村户用沼气的成功做法。继续抓好湖边水库综合整治工作。组织了库区专项执法检查,限期治理工作也已基本得到落实。

加大环境建设投入力度

在巩固和提高的基础上,厦门市对生命之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不遗余力。到2000年,投入50亿多元,加强坂头水库、北溪引水等饮水工程的管理和保护,完成了北溪引水明渠管道和暗涵工程;进行湖边水库的环境整治,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建成了污水处理二厂、杏林污水处理一期、集美污水处理厂和海沧污水处理厂;深入进行筼筜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结合城市道路的改造,逐步实现雨污分流。全市全面禁止销售、使用含磷洗涤剂。仅2000年,厦门就投入10亿用于市政、交通、污水处理、园林绿化、市容整治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并投入运行。10万吨石胄头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正在抓紧建设,并着手完善城市污水管网的配套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通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减少了工厂的治理负担,有效地保护和改善了地面水环境质量。

着手清理和限制海上水产养殖,减少海域污染。着手开展马銮湾污染治理工作。2000年,市环保局、杏林区政府与25家污染物排放到马銮湾的工业企业签订责任状,实施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全部接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目前管网改造工程已按期完成。

在改善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大气方面,厦门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控制与治理大气污染。扩大了城区烟尘控制区范围,进一步调整燃料结构,到2000年3月,厦门岛内从使用水煤气全部改用空混气,使城市燃料清洁程度进一步提高,减轻了大气污染负荷。同时,厦门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汽车尾气污染。

在祥和、安逸的环境中,更需要这个“海上花园”保持宁静。厦门重拳出击、有效执法,在巩固禁止销售和燃放烟花、爆竹的基础上,继续巩固禁鸣喇叭工作,从而有效地改变了生活、交通噪声超标的现状。

发挥耳目作用加强环境监测

在开展环境因素的各项调查中,厦门对全市环境空气、地面水、海洋、噪声等环境要素开展了例行监测,继续开展对酸雨、赤潮等监视性工作,共获取数据量约50万个,其中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量约47万个。对全市近十年来的环境质量状况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完成了相应的分析报告。按时完成了向国家传输空气质量日报工作,制定了全市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初步方案。新建立“溢油指纹鉴定”、“油烟监测”两项监测分析方法,完成了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调研工作,并编写了相应的调研报告。

同时,厦门实施了《厦门市环境功能区规划》、《厦门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厦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进一步规划城市布局,按照功能区实行环境质量分类标准管理和污染物总量控制,严格禁止在环境敏感区域建设污染型工业,保证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从闭门造车到公开政务的环境监理

环境监理担负着厦门市环境监理、排放收费、处理环境纠纷、“110”联动投诉、“一控双达标”和巩固环保模范城市成果的重任。在强化现场监理,保障排污费的全面、足额征收的工作中,他们一方面执行并遵守国家法令,另一方面改革收费措施。从1998年开始,他们在全国率先推行排污费“银行代收制”,严格使用厦门市统一行政收费票据。

同时坚持政务公开,增强排污费征收、管理和使用的透明度。在污染源战略治理资金的使用上,坚持企业申报、处室审核、局务会研究决定、市财政审批的制度,形成互相监督制约的机制。2000年全市排污收费入库4007.77万元,其中超标排污费1876.21万元,二氧化硫收费516.77万元。2000年环保“110”联动共出动近6000人次,快速处理了大量的群众投诉,及时解决多起污染问题。

做好绿色通行证

1996年,当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颁布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以来,一套全新的环境管理模式应运而生。清洁生产、环境审核、生命周期分析、环境行为评价等当今世界污染预防技术在这个管理框架下得到充分应用。厦门捷足先登,广泛宣传环境标志产品(绿色产品)以及清洁生产审核的知识内容。目前,厦门已有戴尔计算机(中国)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通过ISO14001认证,鼓浪屿区从2000年9月1日起也正式启动实施环境管理体系,12月通过认证并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ISO14000认证的行政区。集美北部工业区的认证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全面启动。厦门市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中心与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联合国中国国家清洁生产中心合作开展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和清洁生产审核。厦门市已有厦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通过绿色产品认证。这些令同行们刮目相看的企业不仅得到了通往世界的通行证,而且,得到企业信用这块无形的“双赢”资产。

环保产业协会发挥作用

消除和降低产业污染,改善城市环境是每一位市民关心的问题。靠污染产业搬迁等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环境污染,研究和发展清洁技术替代污染技术是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厦门市环保产业协会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对外宣传活动,不断有环保相关产业的企业申请加入,现有正式会员80位。应“中国——加拿大固废暨危险品废物示范项目”的需要,成立厦门市固体废物处置专业委员会这一分支机构,目标是在厦门工业企业中建立科学的固体废物管理模式,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目前,固废专业委员会吸纳了包括柯达、戴尔、翔鹭、固废管理中心等一批涉及固体废物典型种类的企事业单位在内的14家会员。为方便查找和使用有效的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协会秘书处将目前有效的环保法规、标准编集成册,印成《法律、法规、标准汇编》发给有关单位。协会还为会员单位出具经营能力证明、查找资料、信息咨询等,并承接环保局的部门工作,如示范工程的推荐审核工作,政府信息的发布等。

加快工业固废暨危险废物处理场筹建步伐。固废筹建处成立后,于今年4月份起人员陆续到位,完成了基础调查工作,并将全市工业固废调查表切换成电脑数据库管理。开展了综合处理场和安全填埋场的选址工作,编写并上报了项目建议书及工程可行性报告。

公众参与的进行曲

环境管理是一种政府行为,但其政策的制定、贯彻和执行过程中离不开公众广泛和积极地参与。长期以来,厦门市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结合了巩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一控双达标”成果等中心工作,以提高市民环境意识为目标,结合环保节日开展了内容多样、形式活泼的教育活动。同时,开展了“创建绿色学校”评选活动。厦门市第一中学、双十中学、实验小学、英才学校、霞溪小学等5所学校成为厦门市首批绿色学校。联合九龙江流域三市环保部门、电视台组织拍摄制作的大型环保电视片《共饮龙江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较大反响。

(原载《中国环境报》2001年11月8日)

六大模式推进厦门由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生态城市转变

生态旗舰 领航厦门

10月4日,联合国人居奖颁奖典礼和世界人居日全球纪念大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厦门市获“人居奖”。这是该市近两年来继“国际花园城市”之后所获得的又一个重要奖项。

自1997年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之后,厦门市继续快马加鞭,提出城市建设工作要逐步实现由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生态城市的转变。2002年以来,厦门市环保局对厦门市的环保工作进行新的定位:要在环境管理体制和环境管理机制创新方面继续起到标杆的作用,要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和持续改善环境方面上新的台阶,要在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农业等方面继续为中国的环境保护做出表率,要在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方面大踏步向前进,同时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建设发展与环保相统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前进,用这艘生态旗舰,继续带领厦门扬帆远航。

推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2002年以来,厦门市以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为重点,对全市现有的56万头存栏生猪进行综合整治。厦门市采取“赶猪出岛、赶猪上山、生态治理、绿化荒山”等措施,推行“猪——沼——草——猪、猪——沼——菜、猪——沼——竹”等生态型种养模式,通过近两年的努力,拆除养殖场建筑设施面积23万平方米,到目前为止,恢复了已拆除的养殖场原貌,大大改善了市民的生活居住环境。同时推行生态型生猪养殖示范点,已达到污染物资源化和生态型零排放目标,实现了畜禽养殖业环保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同时,在狐尾山开展引污上山工程,在同安区大嶝镇和集美区明达工业园进行生态示范工程;利用无害化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直接渗灌绿地(林木、花草),从而避免了山体土地过于贫瘠、水体过于富营养化,为城乡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或中水回用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改革创新管理模式。厦门首先对城市污水和医疗垃圾实行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加强政府监管的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全市医疗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提出“能散不集、就近回用、动态建设、由上转下”的新区污水处理新思路,处理新建区域的污水。采取分散和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依靠技术创新积极探索乡镇垃圾处理的资源化,推行环保审批制度改革,公开程序方便群众,取消事项简化手续,缩短时间提高效率,提前介入跟踪服务,不断提高办事效率。

在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模式方面,厦门市对长期以来威胁着“厦门生命线”的西海域进行了大规模综合整治工作。西海域原本航道畅通,海面洁净,生态环境良好,由于缺乏科学指导和规范,过量的投饵养殖导致海域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2002年初,市委、市政府做出综合整治西海域的决定,投入资金达2.7亿元,拆除了网箱养殖和滩涂围网养殖,向海湾型生态城市迈出了有力的一步。投入资金20多亿元建成8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污水干管376公里、污水提升泵站31座。目前,厦门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72.08%。

在生态概念的推行模式方面,厦门市把“生态城市”理念纳入政府宏观政策的制定和城市总体规划之中,推行以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为基础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大嶝、东孚、莲花和新圩4个乡镇环境规划方案的编制工作已经通过专家评审。今年厦门市环保局计划再完成5个乡镇的环境规划,为厦门海湾型生态城市建设打下基础。

在进行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方面,2003年,采取有力措施抗击非典,确保了全市环境安全。对所有医院、隔离场所、机场、港口垃圾全部按医疗垃圾进行严格处理,污水达标排放,加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的检查监督,编制发生大疫情时的紧急预案。针对影响厦门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施工工地、道路扬尘、工业粉(烟)尘、汽车尾气等问题,厦门市制定了对各行业、各区域、各时段空气污染控制的考核指标、考评标准及考评办法,有效地控制空气污染,使厦门市污染指数继续名列各环保模范城市之首。

在接轨国际的创新模式方面,厦门市率先开展环境标志绿色产品的检验和认证,推行清洁生产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从而使环境保护管理提升到一个新台阶,鼓浪屿也成为国内第一个实施ISO14000标准的行政区,还有40家工业企业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为打造一个新的海湾型生态城市,厦门市政府要求在厦门岛内134平方公里的思明、湖里两个行政区全面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在今年9月8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厦门团签约总额达到27.6亿美元,合同项目利用外资达到2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3倍。

最近,厦门市政府就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专门下文,提出实施意见,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的发展观,集中力量先行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全面提升和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

(原载《中国环境报》2004年11月5日)

厦门要建生态型园林城市

2005年,福建省厦门市确定了三大环境目标:将发展循环经济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撑体系;全面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推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清洁生产审计工作;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厦门市今年将依据“规划先行、生态先导”的原则,重点抓好《厦门生态市建设规划与实施纲要》、《海洋经济发展和综合管理规划》、《厦门市“十一五”环保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和《鼓浪屿循环经济试验区规划》等规划的编制工作。在编制和实施规划的过程中,要将发展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环保工作的各个方面,在全市实现电力行业煤灰、感光材料业废物、印染废水、家禽养殖业的污水、泔水和电镀废水等的零排放。积极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清洁生产审计工作;全力抓好思明区、湖里区、大嶝镇和集美台商投资区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并确保年底前通过认证;加快清洁生产审计步伐,建设一批国家级环境友好企业、生态工业园区,促进循环经济和循环社会模式在厦门早日形成。

同时,厦门将努力提高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做好厦门城市生态园林发展规划、生态林保护利用总体规划、湿地保护利用规划、绿地系统和城郊生态旅游建设规划,将厦门市建成分布合理、植物多样、空气清新、景观优美、人居和谐的生态型园林城市。

(原载《中国环境报》2005年1月13日)

潮起海西 扬帆厦门

——厦门经济特区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初春时节的八闽大地,山青水碧,处处焕发勃勃生机。

“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就是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福建省厦门市旅游的游客接待总量为104.3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9.6亿元,双双获得福建省第一。而中国旅游研究院和携程旅行网发布的2011年春节黄金周人气内地城市排行榜显示,厦门排名第一。

为什么厦门“人气”如此之旺?在许多市民心目中,厦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早已是令人羡慕的“文明城市”了;即使在外地人眼里,一提及厦门,不少人也会立刻联想到“城市文明”、“环境优美”、“街道干净”等一连串的关键词。似乎,“文明城市”就是厦门,厦门就是“文明城市”。

诚然,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站在“中华文明的最高领奖台”上,厦门市分别在2005年、2008年以测评总分第一的成绩,两度捧回“全国文明城市”金灿灿牌匾,完全无愧于“文明城市”这个光荣的称号!

一长串的2010年终统计数据勾勒了一条上扬的轨迹,厦门主要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厦门经济特区进入全面发展最好的一个时期。这一年全市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到2050亿元,增幅居福建省第二位;外贸进出口总额566亿美元,比增30.6%;财政总收入突破500亿元达到526亿元,比增1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38亿吨,空港客运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年接待海内外游客突破3000万人(次)。一幅科学发展的“全景图”,已经在厦门经济特区面前展开。

编制生态文明实施纲要

多年来,厦门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实践,并重视从实践中总结具有厦门特色的发展经验和模式创新。2006—2008年,中共厦门市委与中共中央编译局历时3年共同完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厦门的理论与实践》的课题成果,为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做了理论铺垫。厦门市环保局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全面参与了这项工作,原创性编制了“生态文明(城镇)指标体系”,并启动了《厦门市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纲要》的编制工作,研究和探索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目标和指标体系,为厦门市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厦门特区建设30年来,厦门环保工作坚持“生态立市、文明兴市,保护优先、科学发展”的基本方针,坚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原则,以建设生态城市、全面提升和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等统筹考虑,促进和保障全市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厦门,放怀于创新与创造,执著于进取与开拓,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成效,献上一份亮丽的成绩单。近年来,全市环境质量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继续保持优良水平,局部得到明显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每平方公里产出GDP超过1.1亿元,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超过26%。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2.0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6.66%;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为85.2%;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达86.41%;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走在全国重点城市前列,为全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之一。

2009年,厦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0.579吨标准煤,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0.43吨标准煤,远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厦门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了优良水平,饮用水和地表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区域环境噪声和主要交通干线噪声基本保持在功能区标准范围,生态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得到加强,主要污染物减排改善了全市环境质量,为厦门市经济高速发展腾出了环境容量、做出了贡献。

制定30个地方性法规

特区建设30年来,厦门努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去年以来,是厦门紧紧抓住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的历史机遇,加快推动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全力推进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关键时刻。

厦门坚持产业布局与基础设施建设并行,努力实现“双轮驱动”,以城市化促进产业化,实施以港立市,构筑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增强综合承载和服务功能;以产业化支撑城市化,建设产业园区,不断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充实新城区的产业内涵,实现开发一片、繁荣一片。厦门火炬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全国第一个每平方公里突破百亿元产值的高新区,聚集了一批台资软件企业。

厦门经济特区不断发展进步的历程,充分体现了特区人思想观念的不断创新。设立特区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形势和要求,适时转变发展观念,逐步提高发展质量。2005年,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形成了《厦门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并批准了《厦门市生态功能区划》,提出了建设生态型城市的目标和任务,合理划分生态功能区,正确引导产业布局,逐步形成了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在经济和社会建设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持续关注如何维系厦门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提出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扎实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风景旅游城市和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并围绕这一城市定位,要求“努力创建生态型城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生态文明”。

在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过程中,重视制定相关地方性法律规章和政策。1994年,《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出台,这是厦门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颁布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此后为进一步加强环保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市人大先后两次修订《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制定了近30项配套管理规定制度,增加了新的条款和内容,在如机动车污染防控等许多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不断加重,厦门市还先后出台了《厦门市沙、石、土资源管理规定》、《厦门市城市绿化条例》、《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等30余个涉及生态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政府规章。这些法规和文件的出台,对国家环境保护法律和行政法规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细化,并与国家有关规定相配套和衔接,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依据和保障,使厦门市的法制环境建设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厦门市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坚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努力开拓国际市场,1980—2009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36亿美元,外贸进出口额年均增长21.8%,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厦门通过要素集聚促进发展提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体制政策环境,促进资金、人才、项目、资源、信息的集聚。每年在这里举办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成为外资进入中国最重要的窗口,有将近1/6的外国直接投资是通过在厦门举办的“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引进我国落地的。

创建循环经济百家工程

根据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着力抓好“四个百家企业”专项行动,厦门市开展了循环经济“五个百家”工程建设;厦门市在企业中推行环境管理体系及清洁生产技术,降低能耗物耗,最大限度地实现流失物料回收和废弃物回用,建立生产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体系。在行业内推动形成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鼓励石化、电力等行业开展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与链接技术。在社会中重点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广泛开展如每年一日的“不用塑料袋日”等自发性的群众环保活动,完善多层次的资源循环利用系统,逐步探索出“政府引导、市场推动、法律规范、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运行机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全力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制定并实施了《厦门市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和《厦门市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办法》,培育了一批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企业,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完成150多家企(事)业单位污水回用和节水工程建设;近150家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其中25家通过验收;近200家企(事)业单位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台商投资区、大嶝镇都建立了区域性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360多家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污水实现了生态型“零排放”。

近几年来,厦门坚持把推动循环、绿色和低碳经济发展作为环保工作的动力,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在全市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工业园区全面开展循环、绿色和低碳经济试点工作,全面推进环境友好企业、环境友好工程等一系列创建活动。目前,全市重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4.26%,100多家工业企业污水实现循环利用零排放。积极推进狐尾山、仙岳山“引污上山”工程建设,为厦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夯实了基础。

从2007年1月开始,厦门市政府成立了“节约能源办公室”;先后出台了《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和《厦门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细则》及《厦门市“十一五”重点节能工程行动方案》;通过全社会的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开发新能源、利用再生能源以及资源集约化利用等措施,努力突破资源缺乏的制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培育百亿产值产业链(群)

在工业生态化建设进程中,厦门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强调区域环评、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的重要性,强化了企业监管和环境安全保障。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岛内工业向岛外产业分工明确的工业区转移和聚集,引导企业运用先进的前沿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招商模式从“招商引资”转变为“招商选资”,以产业方向、科技含量、投入强度、产出效益、环境影响、就业机会、资源消耗为标准,引进光电、电子信息、软件、生物医药等高科技、高效益、低污染、低消耗的项目进驻高新区和工业园区,高科技企业产值已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近60%。

近年来,厦门市重点培育和发展13个制造业百亿产值产业链(群),包括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的新型“绿色”光源——半导体照明产业,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产业,生物与新医药产业等,着力推动生态工业建设。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规划环评工作力度,完成厦门市海沧分区、同安(凤南片区、五显科技研发中心、汀溪镇开发区、四口圳片区)、翔安(大嶝小商品交易市场、火炬产业区下潭尾片区)和集美新城区等规划环评工作。积极参与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工作。继续坚持以环境影响评价为抓手,从源头上控制排污总量,申报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100%。

近几年来,为改善水环境质量,制定了《厦门市关于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和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意见》。开展了一江(九龙江)、两海(环东海域和西海域)、三湖(筼筜湖、杏林内湖、海沧内湖)、四库(坂头水库、汀溪水库、湖边水库、古宅水库)、五湾(马銮湾、杏林湾、同安湾、五缘湾、大嶝湾)、六溪(同安东西溪、官浔溪、集美后溪、深青溪、翔安九溪、海沧过芸溪)等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并得到明显成效。全面推进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全市筹集近10亿元投入辖区内“五湾、六溪”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杏林湾、五缘湾和筼筜湖综合整治成效明显。

统筹兼顾,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力度。农村的点源、面源污染逐渐成为环境热点、难点问题。厦门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力度,改善农村环境。结合新农村建设、环境优美乡镇创建、生态村创建活动,持续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开展生活污水处理试点工作。全市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和生态修复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开展“四个一案”[即一村一案、一沟一案、一(排污)口一案、一(污染)源一案]的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全面整治农村和主要流域。持续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在实现了岛内禁养生猪目标的基础上,海沧区也完成了生猪禁养任务;集美、同安、翔安等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现生态型“零排放”模式已经得到国家、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已在全国推广。

实施五大环保工程建设

长期以来,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工业项目大量增加、资源能源消耗成倍增长、污染物产生量直线上升的情况下,厦门市环境质量保持了优良水平。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动因和根本保证。特区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注重保护和发挥生态环境优势,通过不断建设和发展环保项目,改善和修复生态环境,提高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使厦门从特区成立之初的一个边防小城发展成为现今基础设施较为齐全、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生态城市。30年来,全市生产总值增长了253倍,建成区面积扩展了约18倍,常住人口增长了约两倍。特别是近几年,厦门坚持“两高两低”(高科技、高效益、低污染、低能耗),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循环经济,以占全省1.3%的土地面积、6.95%的常住人口,创造出了全省生产总值的13.6%,财政收入的15.8%。2010年,厦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1万美元,已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2009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厦门综合竞争力在全国200个城市中名列第16位,其中环境竞争力位居全国第6,凸显了厦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成效。

多年来,厦门坚持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通过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宁静、洁净”五大环保工程,集中力量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全面提升和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致力于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了全市空气、水环境、海域环境和城乡生态环境质量的逐步好转。

为了满足市民亲水、近山的需求,全面开展了西海域、环东海域、五缘湾、杏林湾、湖边水库综合整治与开发等生态修复工程,加强了对珍稀海洋物种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的巡查管理保护力度,使厦门市受保护地区国土面积达525.95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7.4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含暂住人口)达到18.42平方米,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先后获得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厦门被海内外客人誉为“中国最温馨、最适宜居住的地方”,尤其是近几年连获殊荣:2007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旅游城市,2009年创成全国节水型城市,同时,厦门市成为全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之一,不久前又获国家批准开展低碳城市试点工作。

“十二五”实现华丽转身

“一年之计在于春,五年之计看头年。”大干开局之年,就能为“十二五”奠定坚实基础,凝聚强大动力;干好开局之年,就能为“十二五”打开良好局面,夺得先机,赢得主动。站在“十二五”规划的起点上,厦门用“五个翻番”和“五个厦门”加以概括。“五个翻番”,就是到“十二五”期末,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均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民生与社会事业投入,均比“十一五”翻一番以上,人均生产总值稳居全国先进城市前列。“五个翻番”主要体现在定量上,“五个厦门”,则是对未来厦门发展的形象描绘。“五个厦门”,即大力打造“创新厦门”、“宜居厦门”、“平安厦门”、“文明厦门”和“幸福厦门”。“五个厦门”,着眼于未来厦门发展的动力与活力,着眼于提高厦门人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打造“五个厦门”,厦门将进一步华丽转身,更有魅力、更富吸引力,更加英姿勃发、挥洒自如,吸引五洲宾客。

“五个翻番”和“五个厦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现“五个翻番”,是基础、也是前提,突出科学发展、又好又快这一主题主线,是打造“五个厦门”的重要保证;打造“五个厦门”,是目标、也是必然结果,突出为民惠民、公平公正这一根本目的,有力推动落实“五个翻番”。落实“五个翻番”,打造“五个厦门”,两者辩证统一,生动体现了厦门未来的发展,是科学发展,是跨越发展,更是为民发展。因此,理所当然地成为今后5年,全市人民团结奋进的宏伟目标和行动指南。

落实“五个翻番”,打造“五个厦门”,厦门市环保局局长谢海生认为,未来5年,厦门市要按照厦门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追求更高层次的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打造具有厦门城市特色与人文特色的宜居城市。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的要求,全面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和发展,拓展发展的新平台新空间,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享宜居幸福生活。要抓住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国家低碳城市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契机,走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之路。要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上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和污染整治,提升城市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彩化水平。要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社会管理,营造文明风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

东风浩荡又一春,科学发展新跨越。“五个翻番”与“五个厦门”,体现了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体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统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如此系统完整的论述,大气磅礴,催人奋进。

(原载《中国环境报》2011年3月1日)

为什么这里的居民越来越幸福?

厦门市思明区建设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现代国际海湾风景城区

数字思明

●城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3.6%和45%

●噪声达标区总面积已达32.33平方公里

●40家企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2010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评选进入前15名

1.提升品位建立全方位城市管理新机制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坚持高、精、优的发展思路,按照国际化标准,采用最先进的理念建设和管理城市,在特区科学发展新跨越中发挥核心城区的先锋引领作用。

思明区是厦门市的经济、政治、文化和金融中心,位于厦门市南部(含鼓浪屿全岛)。北面与湖里区毗邻,三面临海,与小金门诸岛和漳州大陆隔海相望,面积75.31平方公里,人口81.17万人。

这里有绵长的深水岸线,碧海、蓝天、沙滩、奇石、绿树、新鲜的空气、宜人的气候,绵延10公里的环岛路、蜿蜒的金色沙滩、盆景式的道路绿化。它不仅是厦门人理想的休闲之所,也最受观光客青睐。2010年,思明区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904.7万人次,占全市的80%。2010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31亿元,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5亿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累计引进内资812亿元。

按照厦门市委和市政府的要求,思明区全面推进LED夜景工程、山地公园和绿化美化建设,城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3.6%和45%,环境质量始终位居全市前列,城区面貌日新月异。

值得一提的是,总投资1500万元的数字城管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它兼具投诉处置、安防资源共享、移动执法、数字化办案等多种功能,形成了全方位、全动态的城市管理新机制,有力提升了思明区城市管理的品位。

在海峡两岸交流合作方面,思明区不断有所突破,精心打造了郑成功文化节、海峡春节焰火晚会、海峡两岸元宵民俗文化节、海峡两岸亲情联谊会等品牌活动。对台湾地区的交流渠道不断拓宽,经贸、文化、旅游、教育等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

过去5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居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5年。思明区不断加大环保、文化、卫生、教育、体育投入,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全区人民。居住在思明区的居民越来越觉得幸福,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居住到思明区。

过去5年,思明区社会保持安定稳定,让百姓更加舒心。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稳居全市第一,思明区连年荣获全市综治考评第一。

“我们用不到厦门5%的土地面积,创造出约占厦门市25.9%的GDP和17.8%的财政收入,单位面积土地贡献量分别为全市平均水平的5.4倍和3.7倍。‘十一五’期间,思明区着力优质优化、提升提高,全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等取得新进展,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在‘2010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评选中,历史性地进入了前15名,这就是思明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动诠释。”思明区区长张灿民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