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共和国长子
7379700000015

第15章 航油提升了国防实力

龙显烈——新中国石油炼制技术第一人

一天上午,天空中突然传来轰隆隆的巨大声音,这响声惊动了整个兰州市西固区,当人们抬头观望时,只见一架超低空飞行的飞机正在头顶盘旋,那闪闪的银色在太阳照射下,愈加光芒四射。

飞机上坐着兰州炼油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龙显烈和车间主任张皓若。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次使用兰州炼油厂(简称兰炼)生产的95号航空汽油在试飞,飞机专程盘旋在兰炼的上空以表达对1万余名兰炼职工的感谢和敬意。

这个时间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前夕的1959年9月29日。

这次成功的试飞,结束了我们国家不能生产航空汽油的历史,打破了苏联专家关于玉门原油不能生产出91号以上航空汽油的论断。

和张皓若一起研制95号航空汽油的胡菽兰,此时正带着工人们站在兰炼高高的塔架上向着飞机使劲地舞动着小红旗,看见地面的红旗,飞机投下了一封封致兰炼职工的慰问信。

手捧慰问信,仰望着我们的飞机使用中国人自己研制的航空汽油翱翔在祖国的天空时,胡菽兰万分激动,无比感慨!她被一种空前的幸福感所包围。霎时,一股滚烫的热泪夺眶而出。她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受命研制航空汽油以来所经历的日日夜夜……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尽管我国石油产品自给率已提高到40%以上,但受当时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石油产品严重短缺的局面未能根本扭转,许多公共汽车只能使用煤气或水煤气做燃料,背负沉重的大包。军用油品进口困难,严重威胁着国防安全,我国迫切需要研制和生产品种繁多、性能特殊的配套油品。这是一场关乎民族和国家生存发展的硬仗,这是一场关系确保油品自给自足的奠基之役!

三年的自然灾害和国际上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政策,使得我国军用油品非常短缺,国家对兰炼抱以厚望。

据说,聂荣臻元帅着急得在电话里对石油部部长余秋里劈头盖面就是一顿火:“如果你再拿不出航空油来,我们的战机就要停飞了!”可见当时的形势是何等的严峻。

拿出航空油品,余秋里将军靠谁来完成?

答案不言而喻。当时新中国只有一座现代化的兰州炼油厂。

面对国家的困难,兰炼别无选择。

兰炼提出:“以军用油品为纲,大力发展新产品。”提出这样的生产方针,除基于形势考虑外,也是因为军用油品往往技术含量要求比较高,希望能够借助于通过军用油品的生产,来带动其他产品提高质量。

张皓若,清华大学毕业,兰炼炼油厂二车间主任。

胡菽兰,大连工学院毕业,兰炼炼油厂二车间副主任。

石油工业部部长助理兼兰炼党委书记、厂长徐今强神色凝重地说:“现在给你们俩一个任务,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庆前给我把95号航空汽油拿出来!如果有技术问题可以问龙总(龙显烈)。”

这是命令,不容有任何借口推辞!

军人出身的徐今强布置任务时一贯这么认真、严肃。

张皓若和胡菽兰一看日历,现在已经8月份了,国庆节前要拿出95号航空汽油来?

天呐!

航空汽油是当时苏联专家在援建兰州炼油厂时设计的,设计的牌号分别是70号和91号。张皓若和胡菽兰在试制中调和时遇到了两个比较大的问题:其一,第一次调试和实验时就要飞行,但油质安定性指标过高,这虽然不影响飞机使用,但影响贮存的质量;其二,原料中乙五烷纯度不够,这对飞机启动影响很大,也影响着飞机的抗爆性能。

围绕解决这些重大的技术问题,张皓若和胡菽兰等展开了一场兰炼历史上著名的攻关活动。

尽管实验的过程非常艰辛,在强烈刺鼻的环境中,干部和工人齐动手,身上的衣服溅满油污、烧成破洞,汗渍粘住了衣裤。他们用物理方法,用装置上操作法,用大桶筛洗法,用碱洗法……几乎想尽了一切能想到的办法,但还是拿不出来。

时间一天一天在逼近。

张皓若和胡菽兰着急了。

他俩做了分工,把白天和黑夜的时间都用上。张皓若是男的,上夜班;胡菽兰是女的,上白班。每班交接时,他们都要互相商量这一天的方案。

眼看马上就要到国庆节了,可研制工作还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徐今强也着急了。

他和胡菽兰住邻居。晚饭后,他走进胡菽兰家。

徐今强盯着胡菽兰:“你还有什么好的想法?”

胡菽兰很胆怯:“我,我是有想法,但不敢说。”

徐今强:“为什么?”

胡菽兰:“我怕!因为说出来就要牵动全局,就要重新换原料,就要改变原来的方案。”

徐今强:“说!要多少?我给你原料,我给你改变方案。”

胡菽兰壮大了胆子:“要500吨柴油。”

徐今强立即拿起电话就给总调度聂英华:“你必须用最快的速度给张皓若和胡菽兰500吨柴油,他们搞实验要用。”

第二天交接班时,胡菽兰把自己向徐今强汇报的方案告诉给了张皓若。张皓若望着她,惊喜地说:“我们真是不谋而合啊!”

原来张皓若也想到了需要改变原方案的做法。

终于,他们在国庆节到来的前两天,顺利地完成了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可以说,刚刚开工投产的兰炼,就书写了新中国石油炼制史上辉煌的一页,也书写了兰炼的光辉历史。

因了张皓若和胡菽兰,新中国军工史上多了两个闪亮的名字。

因了95号航空汽油,中国的石油炼制史长卷刻上了一枚清晰而隽永的印章。

此后不久,张皓若便调离兰炼。他先后任石油部生产技术处处长、化工部计划司司长、国家能源部科技局局长、中石化筹备组成员兼副总经理、国家外经贸委副部长和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以及国内贸易部部长、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等重要职务,他为国家继续做着更大的贡献。他于2004年逝世,享年7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