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甘肃,秃山荒野、经济落后,尤其是工业基础很差,技术力量薄弱。基础差、底子薄、人才缺的甘肃何以担当如此重任?
1955年7月,在兰州检查大工业建设情况的中央工作组向中央紧急报告,“兰州地区建设任务是艰巨的。许多项目(如炼油厂、橡胶厂等)是国内从未做过的技术复杂的工程。以兰州和其他城市比较,它的特点是工业配合条件很差”,“这些都增加了将来建设的困难”。(资料来自甘肃省档案馆)
然而,多少代中国人实现工业化的梦想是坚决的!
党和国家的支持是一贯和坚定的!
党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运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集中动员组织全国的资源优势来支援甘肃。
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调配全国技术力量支援兰州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的方针。
甘肃、陕西等省把支援大工业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全力以赴配合建设。
人们终于看到,一场规模浩大的中国工业区建设在兰州西固掀起高潮。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工业建设开始了,人们无不为之振奋!
1956年3月20日,兰州化肥厂和合成橡胶厂破土动工了。
4月28日,兰州炼油厂也举行隆重的开工典礼。
空旷寂静了几千年的西固城一下子沸腾了,鞭炮轰鸣,鼓乐冲天。在党中央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下,来自祖国各地四面八方的建设大军,纷纷奔赴黄河岸边的建设工地。
在兰州炼油厂的开工典礼仪式上。石油工业部副部长李范一、甘肃省省长邓宝珊、兰州军区政委冼恒汉及1万余名群众参加了典礼仪式。下午1时,一条长龙似的拖土机群轰隆隆地驶进了工地现场,各路大军在观看盛况的群众的高呼声中进入了工地,顿时,工地现场变成了人的海洋,在欢呼的巨浪中,建设兰炼的序幕拉开了。
当时,我国经济建设专业技术人才奇缺的现象,在兰州新建工厂的过程中便很快地显现了出来。中共甘肃省委紧急请示中央组织部,需要在甘外招收大量工业建设急需的技术人才。中央组织部很快批复了甘肃省委的请求,并积极和有关省、市协调。当年,甘肃在河北、河南、陕西、四川、天津等地招收了16000名初中以上的青年知识分子支援“两兰”建设。同时,甘肃省委、省政府也做出举全省之力援助兰州工厂建设的决策。
国家建筑工程部决定,抽调东北一公司7000名工人、3000名干部支援兰州;曾经转战大西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工程师等建筑单位奉命调来兰州,组成兰州工程总公司,承担新厂建筑施工。
化工部决定,从吉林省抽调吉林第八机械安装公司70%的力量来兰,组成兰州第一机械安装公司,负责兰州氮肥厂和兰州橡胶厂的设备安装。
石油部决定,从玉门、大连、上海等地集中数百名专业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组成石油部第二安装公司,承建兰州炼油厂设备安装。
全国300多家厂矿企业决定,为了兰州工厂建设加紧生产,数以千计的配套设备和配件设备源源不断地运往兰州。
将军出身的邓宝珊省长带头来到了建设现场,他率领5万军民赶赴兰州工厂建设场地,挥舞撅头,推着土车,一个月的时间,挖运土方6.8万立方米。
甘肃省各族人民支援建设的劳动力达30余万人次。
不仅如此,国家副主席朱德、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彭德怀等开国元勋们也亲临视察新中国第一个炼油和化工基地的建设进展,既见证历史,又鼓舞那些为民族工业化的梦想而战斗着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在经济落后的西北,首先开始推进我国民族工业化进程,而且又是重要的石油化工事业,这不能不让国家领导人牵挂啊!当彭德怀元帅看到工人们住简陋的竹板房、喝着能沉淀半碗黄泥沙的水的时候,这位铁骨铮铮的开国元勋眼中泛起了泪花。将军曾经南征北战、马革裹尸,历经了多少战役,经过了多少生死,都很少流过泪,但见到了工作在条件极端恶劣的荒郊野外仍然满怀建设新中国豪情的劳动者时,他竟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
一支石油大军为了中国人的梦想在忍饥挨饿中创造着历史。
国家领导人的视察和指导,给予一线建设者以巨大的鼓舞,激发了他们的干劲,点燃了他们建设国家的激情。在几百个施工现场,但见车水马龙、焊花飞溅,处处洋溢着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施工条件差,机械化程度低,干部、工人齐上阵,人拉肩扛,砌房子,铺管道,修油架,搭设备。铺设输油管道时,没有挖掘机,工人们就用铁锹挖出了几公里长的管道沟。“早晨三点半,出工两顿饭,晚上看不见”,“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赶上大风天,个个都是灰头土脸”……这就是当时的工作场面。虽然生活很苦,但来自天南海北、操着不同口音的数十万劳动大军勒紧腰带,咬紧牙关,不讲条件,不发牢骚,他们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干好工作,勇于争当先进,以实现祖国的工业化为荣!在这样极端困难的年代,在人与自然和人与物资匮乏的斗争中形成了独特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即使今天也鼓舞着石油人前行。
炼油、化工装置以大型设备居多,在那个没有大型吊车的年代,工人们就发明了“多段安装一次找正法”,使单件体重260吨重的两台大型卧式往复压缩机只用了28天就安装到位;工人们创造的“预先组合整体吊装法”,在一夜之间,就将一座高达100米的钢铁巨人——硝酸尾气排气筒竖了起来,让现场协助施工的苏联专家也惊叹不已:“天哪,中国人太不可思议了!”
在成千上万的劳动者队伍中,工人白恩海的事迹仅仅是一个侧面。长期的加班致使白恩海腰部患上严重的疾病,但他仍然穿着钢背心坚守在工地,在那个充满理想和奉献的年代,他的行为带动和激发了工友们建设的热情,人们尊称他为“白钢人”。回忆起当年的这一情景时,老人仍然难掩内心的激动,他说:“当时条件非常简陋,吊装设备只能靠人力往上拉,身上穿的工作服一个补丁压着一个补丁,当时兰化流行的一个口号‘活着干,死了算’就是我提出来的。”白恩海自1957年从锦西化工厂调到兰化公司机械厂以来,在起重工这个岗位上默默地干了一辈子。自1958年至1962年,他先后曾10余次荣获公司级以上荣誉称号。1981年6月30日,他又喜获国务院科学技术干部局授予的“起重工程师”专业技术职称。
一个已经站起来的东方大国正怀抱国家工业化盛大的理想,一群人就集结在这个理想之下。
兰炼、兰化的建设,从一开始就形成了多家队伍联合攻关、协作会战的壮观局面,社会主义举全国之力办大事的优越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和尝试。这为我们党率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新中国石油化学工业的建设,就这样牵动了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工矿企业和商贸物资及交通运输部门的目光。正是全国各个行业无私的支援和奉献,经过建设大军艰苦奋斗和创造性的劳动,才使得石化企业的建设工程进展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