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华——中国石油化工的开拓者
刚刚兴建投产的石化企业朝气蓬勃,人们干劲十足,恨不得一夜之间就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创造无止境的财富。然而,无情的自然灾害像洪水猛兽一般向阔步前行的拓荒者压来。我们的人民经历着历史上罕见的三年困难时期,我们的国家遭遇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全国出现了粮荒!生长在田里的玉米还没有来得及抽穗,就被冰雹打得披头散发。
然而对于化学工业来说,当时的情况就是要靠粮食合成的酒精和煤炭作为生产原料的。合成橡胶厂的生产工艺是用粮食制成酒精,再用酒精制造乙烯产品,即从3吨粮食中提取1吨酒精,再从3吨酒精中提取1吨乙烯,而乙烯是合成橡胶的主要原料。
兰化化肥厂则是以煤炭为原料。
在粮食奇缺、人民生活遭受极大困难的时刻,对于每年消耗2.5亿斤粮食的合成橡胶生产和以煤炭为原料的化肥生产,不能不受到空前严重的挑战!
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化肥限产,合成橡胶停产,职工到甘肃庆阳的子午岭林场开荒去”等主张。
一时,生产危急,兰化危急!路在何方?
这个刚刚诞生的共和国的“宝贝婴儿”难道就这样被扼杀在襁褓中?
在这关乎国家大型化工基地生存危机的关键时刻,在这关乎着数万人何去何从的危难之际,顽强的化工战线干部群众勇敢地直面现实。也就在这时,有一个人却要义无反顾地来到兰化,他似乎专为兰化而生。
这个人就是林华。
当一位80岁高龄的老人讲到林华时,讲着讲着他就情不自禁、泪流满面。这位老人名叫陈实,是我国化工工业发展历史的见证人,他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兰化工作,做过兰化公司的宣传部长。
笔者在采访中,有人说,林华是中国石油化工的奠基者;
有人说,林华是兰化成为中国第一个石油化工基地的创始人;
有人甚至说,没有林华,就没有兰化公司的今天。
由此,在接下来很长的采访日子里,笔者都在注意搜集林华这个人和与他相关的资料。笔者采访过几乎兰化公司所有健在的老领导、化工部的离休领导和中石油有关领导,没有一个人否认林华对我国石油化工事业和对兰化公司的贡献。
兰化公司原政研室主任刘尚俊说:“林华和夫人李新都是当年延安时期的老革命,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把林华的夫人李新亲切地称阿姨;中国工程院就是林华协同有关老专家们专门给党中央和国务院打报告之后才得以成立的;胡耀邦担任总书记后,曾专门把林华请到中南海商谈我国石油化工的发展问题……”
看来林华的确不同凡响!
新华社的报道显示,林华是从国家计委副主任的职位上离任的。他离世时,享年84岁。官方对他的评价是:我国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著名化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
1959年冬,年已46岁的林华仍然那么血气方刚,干劲正足。作为化工部技术司司长兼北京化工研究院院长的他,刚刚放下从欧洲考察归来的行囊,去北京化工研究院准备陈述、宣讲自己的石油化工设想时,便正好赶上反右找“典型”的运动。作为知识分子的林华本来就不会掩饰自己的观点,但他还是在有关会议上针对本院所谓的三天一“献礼”、两天一“报喜”等风气发表了个人意见。他认为:“科学就是科学,怎么会这样头脑发热呢?”不料,他这边的会议还没有结束,另外一个地方的会议又召开了。等他受命匆匆忙忙赶往另一个会场时,大会只开了5分钟,主要内容是,化工部一位副部长宣布:“林华院长立即停职反省。”
这猝不及防的炸雷,把林华惊得目瞪口呆。
北京的冬天,冷风刺骨、寒气逼人。林华一个人独自走在大街上,他抬头望着天空,天蓝得刚毅,蓝得坚强。林华眼前恍恍惚惚地出现了周恩来,出现了延安,出现了徐特立……
那是1940年秋,林华从上海光华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在国民党中国植物油厂重庆分厂任工程师的第4个年头。有一天,他很幸运地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意外地见到了周恩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南方局书记),初次相见,两人交谈甚欢,彼此好感有加,一个是中共大名鼎鼎的领导人之一,一个是老实忠厚且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英雄相见,惺惺相惜。在周恩来的劝说并亲自安排下,林华由重庆转赴延安,他要投身到革命圣地,用知识为劳苦大众带来福祉。
刚到延安,他就被时任苏区自然科学院院长徐特立召见。那时,正好也是冬天,十二月的延安异常寒冷。我们党的老教育家徐特立对林华说:“小伙子,你是延安少有的高才生,现在交给你一个制造玻璃的任务,组织上还想让你做厂长,有没有信心?”当时的延安,玻璃制品奇缺,教学实验、医院医用等都急需玻璃,还有晚上照明的煤油灯,也没有玻璃灯罩,既不够亮,又冒着黑烟,人们的鼻孔里、窑洞里都被熏得黑乎乎的,连毛泽东等领袖们用的煤油灯也是这样。27岁的林华初到延安,见领导交给自己这么重要的任务,一时间他没有把握,因为他在大学里学的是化学专业而不是化工,自己对玻璃一无所知。但组织的信任又使他激动万分。憋了半天,他只说了4个字:“不敢承担。”而徐老毕竟是徐老,他最善于发掘一个人的创造性,他只几句话就说得林华热血沸腾了。组织上给林华配备了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算是他的专用交通工具了。林华带着英文版的《工程师手册》,寻找制作玻璃的原料。就是这匹马驮着他“千里走单骑”,走遍了陕北的山山水水、沟沟峁峁。他终于知道:金盆湾和关中的石英最好,绥德的石灰石最多,桥儿沟出白土,火硝遍地有。林华拿回原料,进行配制,再调试炉温,反复实验,反复失败,再反复实验,终于烧出了玻璃!延安沸腾了。大多数人还没有见过什么是玻璃呢,更不用说使用玻璃了。《解放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咱们自己制造的玻璃》,专题介绍了林华研制玻璃的过程。《解放日报》也发表题为《模范工程师林华同志——与群众结合建立边区玻璃厂》的长篇通讯。一时间,林华名声大震!他当选为延安甲级劳动英雄,还作为劳模代表给朱德献旗,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这一幕幕往事在林华眼前浮现,他心头一震,终于有了主意。他不需要任何人口头的安慰,也不需要什么“反省”。他相信我们党是实事求是的,相信头上的乌云迟早会散去。
林华加快了回家的脚步。尽管这样,比往常回家的时间还是晚了不少。了解林华性格的爱人相信他,虽然能看出丈夫有些反常,但她还是没有多问什么。林华的爱人李新,也是奔赴延安的知识青年,她和林华一起去苏联留过学,他们是在从事相同的事业中一见钟情,遂结成伴侣,又是革命同志。
利用“反省”的机会,林华抓紧时间,把他从苏联留学时带回的一本俄文版《石油化工工艺学》翻译成了中文。手捧中文的专业书籍,他分析着我国的化学工业形势,最终把个人奋斗的目标锁定在了兰化公司!
林华对李新说:“咱们去兰州怎么样?兰化有一套全国唯一的裂解分离制乙烯的装置,要搞石油化工,只有去那儿。可以吗?”此刻,李新回想起延安时的林华,风度翩翩、温文尔雅,他是那么的执著、那么的富有才华,她敬佩丈夫的雄心,敬重丈夫的精神。作为妻子,她知道这时候自己的支持、安慰和鼓励对丈夫来说是多么得重要!李新没有半点犹豫就答应了林华。
有了爱人的支持,林华兴奋无比。他立即提笔给化工部写了一封很长的信,表明自己的意见。化工部立即同意了林华的请求。但条件是,行政职务由原正司局级降为副处级,连降3级,任命林华为兰化304厂(兰化合成橡胶厂)副厂长。
林华毕竟经受过多年的人生历练,经历过革命战争的洗礼,职位的高低尊卑对于他如浮云,他只看重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所热爱的事业。他没有上诉,也没有委屈,欣然接受了组织的安排。
历史就是这样,往往因为一份文件、一个思路,就不知不觉地翻开了一页。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单位的命运也是如此。
1960年9月20日,化学工业部决定,在兰州化工厂的基础上成立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后来人们简称“兰化”。10月1日,兰化将所属的兰州合成氨厂与兰州合成橡胶厂分别更名为兰化合成氨厂和兰化橡胶厂。
当时的兰化,既要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又要面对苏联撤走专家停止一切援助的困难,同时,还要面对把兰化党委错打成“反党集团”的局面。兰化的党委委员和各处室、各基层的绝大多数领导都受到了株连。
原化工部副部长、时任兰化合成橡胶厂副厂长的林殷才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神情凝重地说:“班子打烂了,队伍打散了,思想搞乱了。”
此时,满怀着对祖国石油化工事业一腔热血的林华来兰化报到了。
1960年12月17日,兰化领导班子成员集体为林华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也算是林华作为兰化合成橡胶厂副厂长的上任仪式。
会议一结束,他就一头扎进了合成橡胶厂的石油汽车间。他着手对每个车间、每台设备展开调查研究,和每个工人进行交谈,讲公司的前景,讲自己对石油化工的想法。他对工人说,虽然没有粮食是困难,而且是最大的困难,可是越有困难就越充满着机遇,这正好逼着我们改变原料的路线啊!当时的兰化,人们吃的是麸子皮与野菜和着做的饼子,就这样,还是每人每餐只能吃到薄薄的一小片。林华从北京来时带了点粮票,可在兰州这样的地方即使有粮票也买不到粮食,林华拿着粮票买了高价的点心和工人分着吃,这样凑合几顿还勉强,但要解决饥饿的根本问题还是不行的。饿得厉害站着就发晕的林华来到了甘肃省委找领导,他非常诚恳地对省委领导说,兰化不能就这样散了,国家当时花了那么多钱好不容易才建成这么大规模的一个化工基地,怎么能说不行就不行了呢?兰化的基础很好,现在关键就是工人吃不饱饭,目前稳定人心最重要啊!一次、两次,三次,他面带菜色,执著奔走,终于游说到了点粮食,他的行动让兰化工人们非常感动!
那些日子里,林华忍饥挨饿搞调研,正视矛盾抓技术。他把做事提升到事业上来,用自己的积极努力和人格魅力,带领工人们减轻自然灾害和“左”倾政治运动给新生的化学工业带来的损害。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艰辛工作,工厂有了很大的起色。
1961年6月4日,化工部萧桂昌副部长专程来兰,请林华回部里工作,萧部长宣布了化工部党组关于撤销对林华错误决定的文件。好运不知不觉地就这样降临了,多好的机会啊!既可以归还自己的名声,也可以顺理成章地进京,毕竟首都的条件比兰州要好得多!可林华没有任何犹豫就婉言谢绝了领导。他说:“兰化不翻身,我绝不离开!”此时的他,已经把自己的命运和兰化的命运紧紧地拴在了一起!
听到林华的表态后,当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