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妆时光带不走优雅
7381200000045

第45章 从单品到整体升级装扮(8)

“帽”美如花

贵族出身的现英国第一夫人萨曼莎卡梅伦素来以品位出众广受媒体赞赏,曾入选《名利场》杂志最佳衣着、当选政治圈最会着装女士、并于2011年起担任英国时尚代言人。然而,在2011年5月英国威廉王子大婚上,“最会着装”的萨曼莎却一下子被推到风口浪尖,备受媒体和大众猛烈抨击,甚至有民众骂她“不爱国”。难道萨曼莎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怎么风向说变就变了呢?

作为英国时尚代言人,萨曼莎还是非常敬业的。王子大婚那天,她就穿了英国老牌巴宝莉(Burberry)的蓝绿色礼服出席的婚礼,只不过,她没像其他女宾那样戴着隆重夸张的帽子,而是戴了一款简洁别致的头饰。问题就出在这儿!堂堂的英国第一夫人出席尊贵的英国王子的大婚,竟然没有戴上一顶高贵的帽子!

事后,也有西方礼仪专家站出来从礼仪角度为第一夫人辩护。说如今的社会,帽子在婚礼或葬礼上已经不是必须,宾客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定夺。言外之意,第一夫人何罪之有?然而,这样的专家意见显然不能平息持不同意见的其他礼仪专家和民众之怒火,有人就不客气地反驳:“难道英国的第一夫人不应该带头尊重英国的传统么?故意不戴帽子是在显示第一夫人对传统的超然么?”

听起来,部分专家和民众有些胡搅蛮缠。既然,现代礼仪中帽子已经明明白白不再是婚礼的必须,第一夫人选择不戴帽子至于引起如此轩然大波么?这其实跟英国的传统有关。据传,帽子是从18世纪初开始进驻英国的,最初镶嵌着珍稀鸟类的羽毛或宝石,是身份和权力的显赫象征。爱德华时代,一顶华贵的帽子售价甚至可高达120英镑,显然戴帽者非富即贵。20世纪初,帽子逐渐走向民众,成为日常服饰的不可或缺。作为当时社会的文明和礼仪象征,法律规定除路边乞丐,男女老少无论贫富出门必须戴帽,尤其是女人胆敢不戴帽子出门基本与忤逆无异(历史上曾记载一名年轻女子,因没戴帽子就到家门口信箱取信而被冠上“衣冠不整”之名,受到严惩)。无怪乎以制帽起家的香奈儿大呼:“帽子是人类文明的开始”。

遗憾的是,帽子给人类带来的优雅文明从1930年之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社会飞速发展就基本戛然而止。如今,人们戴帽可真是“穿衣戴帽个人所好”,全凭兴致与喜好。只不过,传统的英国还愿意像保留自己的皇室那样重视戴帽的“文明”遗风,特别是在皇室典礼和Ascot皇家赛马会等盛典上,女士戴上时尚高贵的帽子依然是必须的必须,得体的得体。而第一夫人在皇子大婚上有意无意的遗戴帽子在很多人眼中显然不仅仅是帽子的问题。

当然,我们无须深入探讨大学时期就前卫、叛逆和不羁的第一夫人到底为什么没在皇室婚礼上戴顶帽子。若是从时尚角度或换做我,就非常愿意在头顶上精心捯饬一番,戴上菲利普崔西(Philip Treacy)或史蒂芬琼斯(Stephen Jones)的设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女人没有貌美如花的容貌,是不是更该有“帽”美如花的自信呢?选择一顶适合的帽子,即使不是名师设计,也一样有成为“头”号美人的机会。想想用帽子做整体搭配的亮点和陈述独特的时尚观点难道不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么?况且,帽子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宣言。戴上一顶帽子,就是亮出一种自信:“看,这就是我!”

金玉梁言:

★帽子的形态尺寸各异,只要用心挑选,总有一款适合你;

★帽子虽有修饰脸型的作用,也得根据自己的脸型进行选择。如:长脸型的人不适合戴高帽,戴帽时可向侧面适当偏斜,以缩短脸长;而脸短的人则可选择尖顶高帽,戴帽时稍向后戴,以拉长脸型;

★帽子也得与个人身材和肤色及着装风格相协调。具体方法参考相关书籍或咨询形象顾问;

★戴帽子需要注意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