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安全教育读本
7391600000002

第2章 校内学习安全(1)

2.1 实验实训 严守规程

知识要点:

1.实验实训 严守规程

2.体育运动 严防伤害

3.课余活动 切莫哄闹

4.暑期军训 充分准备

实验实训是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有助于职校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是校外实习的“前奏”。实验实训在安全规程、操作规范、组织管理、制度纪律等方面都与企业要求相一致,来不得半点马虎大意,否则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2.1.1 实验操作 谨记安全

安全实验的关键是要按照操作规定进行实验。实验时要熟悉操作规定、了解实验对象的反应规律,不懂要问,不可蛮干。否则,实验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将可能危及在场师生人身安全。

案例警报

【案例1】操作不当被烧伤

化学实验课上,小赵同学在烧杯内倒入少量酒精点燃后,进行火焰观察。由于天气晴朗光照过强,同组同学没有看清楚,要求他再做一次。小赵一时疏忽,就又拿起酒精瓶往烧杯内直接添加酒精。随即“嘭”的一声,他手中的酒精瓶爆裂,出现一片大火,灼伤了周围的几位同学,小赵的头、手等多处被严重烧伤。

小赵操作过程中什么地方做错了?应按什么步骤去操作?

【案例2】恶作剧伤人伤心

小秦同学完成课内实验后,觉得无聊,趁老师不注意,将实验用的硫酸滴在前排小钱同学的衣服上取乐。硫酸中的水分蒸发后变成浓硫酸,就会腐蚀纤维与皮肤。小钱的衣服上随即出现了十多个点状小洞,皮肤也被灼伤。这给小钱的身体、心理均造成伤害。小秦不仅受到学校纪律处分,还赔付了相关费用。

化学试剂多具有危险性,怎能用来开玩笑?你知道还有哪些化学试剂具有危险性吗?

安全警示

明确实验要求 树立责任意识

有效防范各类实验伤害事故是学校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操作不当是引起实验事故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实验前,必须认真听清楚老师讲解的正确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思想,注意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避免事故发生。对于没有把握的实验,一定要请教老师,在得到指导有把握后才能进行。另外,个别学生不遵守实验纪律,出于贪玩、好奇的目的,擅自做规定以外的实验也是引起实验事故的主要原因。此外,还应该爱惜实验仪器设备,不私带实验物品出实验室,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危机预防

避免实验伤害的“十点”要求

1.进入实验室不准带零食,不准乱扔杂物,不准打闹,要注意保持室内安静、整洁。

2.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熟悉方法和步骤,掌握基本原理。

3.实验前,认真听实验指导老师讲解实验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实验时,按实验步骤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事求是填写实验报告;实验课后,及时送交实验报告。

4.进入实验室后,按编组在指定位置就坐,并先检查所用工具、仪器及器材是否完整无损,如有损坏或不全,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处理,否则易引发实验事故。

5.实验仪器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调节时要耐心细致、轻拨缓旋,决不可养成盲目地、随心所欲乱调仪器的不良习惯。不得动用与实验无关的仪器,也不得随意取用其他实验台上的仪器设备。

6.注意用电安全,不得在带电情况下改接电路或拆装元器件。电源线要最后连接,拆除时则应首先断开电源,再拆除电源连线。测量、调节时,手不可触及带电部分。

7.连接电源前应先按电路要求调好稳压源的电压值。连接时电源极性切不可接反。

8.随时注意安全,当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或事故时要立即停止实验,并报告指导老师。

9.实验完毕后,必须清点仪器,摆放整齐,并做好清洁工作,经教师许可后才能离开。

10.室内物品一律不得私自带出室外,损坏丢失仪器设备应按规定赔偿。

危机应对

实验中各种伤害的应急救护方法

1.烫伤或灼伤

烫伤后切勿用水冲洗,一般可在伤口处擦烫伤膏或用浓高锰酸钾溶液擦至皮肤变为棕色,再涂上凡士林或烫伤药膏。被磷灼伤后,可用1%硝酸银溶液,5%硫酸铜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洗涤伤处,然后进行包扎,切勿用水冲洗;被沥青、煤焦油等有机物烫伤后,可用浸透二甲苯的棉花擦洗,再用羊脂涂敷。

2.受(强)碱腐蚀

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清洗,然后再用水冲洗。若碱溅入眼内,可用硼酸溶液冲洗。

3.受(强)酸腐蚀

先用干净的毛巾擦净伤处,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饱和碳酸氢钠(NaHCO 3)溶液(或稀氨水、肥皂水)冲洗,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甘油。若酸溅入眼中时,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严重者必须尽快送医院治疗。

4.遭液溴腐蚀

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甘油或酒精洗涤伤处;遭氢氟酸腐蚀,先用大量冷水冲洗,再以碳酸氢钠(NaHCO 3)溶液冲洗,然后用甘油氧化镁涂在纱布上进行包扎;遭苯酚腐蚀,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4体积10%的酒精与1体积三氯化铁的混合液冲洗。

5.误吞毒物

常用的解毒方法是:给中毒者服催吐剂,如肥皂水、芥末或水等。也可以给中毒者服鸡蛋白、牛奶或食物油等,以缓和刺激,随后用干净手指伸入喉部,引起呕吐。注意:磷中毒的人不能喝牛奶,可用5~10毫升1%的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开水内服,引起呕吐,然后送医院治疗。

法规链接

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管理工作的通知》

一、各级各类学校对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及其他危险物品,须明确有一个部门归口统一管理并选配责任心强,工作认真并具有业务能力的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五、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发布的《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学校要经常对师生开展安全方面的教育,切实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安全小贴士

做好实验的安全事项

1.要爱护实验室内任何仪器设备。不得玩耍、随意摆放、碰撞损坏。

2.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按操作步骤、规程进行实验,不准随便摆弄设备和药物。

3.搬动沉重设备注意手脚安全。使用有毒药品注意做好防护工作,事先穿戴好防护用具,事后要清洗消毒,防止发生中毒事故。

4.实验室内严禁违章带入火种,避免危险隐患。

5.使用电器时要注意人身安全,掌握正确的电器设备使用方法,严防触电事故发生。

6.实验结束后,应做好实验仪器设备的归位摆放,不要私自将仪器设备,甚至有毒物品带出实验室,否则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2.1.2 遵守纪律 规范训练

在校实训是指职业学校在校内开辟实践基地,开展以培养专业技能为目的的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过硬的职业技能。校内实训是职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技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实训前,认真学习实训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会有很大帮助。

案例警报

【案例1】实习哄闹自酿苦果

学生小赵和小钱在校内实训场所追逐哄闹,被老师批评。两位同学不思反省,反而趁老师不注意,继续追逐打闹,结果小赵不慎被机加工车间的长铁屑割破小腿,送到医院共缝了18针。

校内实训场地设备多、器具多、危险性大。实训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案例2】违规操作自己受伤

学生小王在进行空调安装实训时,因操作不当,将制冷管路折断,致使制冷剂突然大量泄漏,造成手指被严重冻伤脱皮。事后调查发现,小王在进行管路弯道处理时,没有使用弯管专用工具,而是自己随意用手进行折弯操作。由于弯曲半径太小,造成铜管开裂,制冷剂泄漏。

什么是操作规定?为什么要按规定操作?请就所学专业举例进行说明。

安全警示

安全是实训第一要务

实训一般是在一定的范围、条件下进行的实地操作。影响实训安全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客观因素,主要是实习场所的环境、设备、工具等本身的安全,例如采光是否充足,电气设备能否正常使用,机器零部件装置是否完整,各类工具是否符合使用要求等。另一类是主观因素,包括机械安全的检查、生产技能的掌握、防护措施的落实、安全教育的实施等。树立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应是上岗实训的第一课。无论是校内实训还是企业实习,安全是第一要务,一时的疏忽都有可能影响一生的幸福。

危机预防

思想重视 准备充分 遵守规章

1.实训前,应该认真参加安全教育,注意防范实训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同时,积极参与到实训小组的活动中,做好实训前的准备,明确分工,尽职尽责。

2.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人身、财物安全放在实训首位。

3.要随时注意实训现场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妥善处理。

4.要遵守实训纪律和工作纪律。未经允许,不擅自离开岗位。

5.讲文明、讲礼貌,尊重指导老师和技术人员,遵守实训场所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指挥,服从分配,同学之间相互关心照顾。

危机应对

校内实训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

1.在实训期间发生一般安全事故时,应及时将情况报告给现场老师,并积极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防止事态恶化。

2.如果自己不幸受到严重事故伤害,应保持镇定,积极配合现场老师的救助,尽量不要让情绪失控。

3.指导老师要及时通知家长事故情况,协助解决,不推托、拖延。

4.在相关法律政策指导下,通过协商方式处理解决事故相关事宜。

法规链接

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第六条 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在不同的受教育阶段,应当根据自身的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避免和消除相应的危险。

第七条 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下称为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但法律有规定的或者学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担相应监护职责的情形除外。

安全小贴士

安全实训别大意

实训安全很重要,良好习惯不可少;

设备运行先检查,防止故障跟着跑;

熟练操作不违规,安全程序要记牢;

提高水平靠训练,忙中千万别大意;

安全实训靠大家,时时刻刻要牢记。

2.1.3 爱护设备 切忌大意

为了提高职校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几乎每一所职业学校都建有规模较大的实训基地,并配备了各式各样昂贵的实训设备。如何正确使用专业设备,爱护设备,保障人员安全是校内实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案例警报

【案例1】在实训车间疏忽大意 损失数千

职校生小胡进行更换汽车前挡风玻璃雨刮器的实训,就在即将完成整个更换程序时,由于疏忽大意,没有进行最后的检查,就随手放下雨刮器。由于橡胶刮板没有和雨刮器完全吻合好,造成金属架突尖处重撞汽车前挡风玻璃,致使汽车前挡风玻璃破损,造成经济损失数千元。

实训安全仅仅是保障人员的安全吗?还有哪些方面的安全需要保障呢?

【案例2】三心二意 自食其果

职校生小陈在进行更换汽车轮胎训练中,由于思想不集中,一边操作一边与旁边同学讲话,在拆卸完最后一个螺帽后,由于疏忽大意,轮胎直接从离地面一米多高的汽车上滑落到地上。不仅造成轮胎紧固螺栓螺纹牙齿严重变形损坏,而且导致轮胎直接砸在自己的左脚脚面上,使左脚拇指严重骨裂,花费了医疗费数千元。

实训中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容易产生怎样的恶果?

安全警示

校内实训除了要求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养成爱护设备的操作习惯,学会如何使用与保养实训设备。如果在校学习期间没有养成爱护设备的习惯,那么就会像上述两起案例那样,在工作中造成损失。因此,在强化技能训练的同时,必须牢记安全要求与细节,做到滚瓜烂熟,杜绝因违章操作所造成的实训事故。

危机预防

1.树立爱护国家财物、爱护实训场内的设备和设施的责任意识。爱护实训器材是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的开始,在实训中应始终使工具摆放有序,便于使用。

2.培养拆装实训用品时有条不紊的习惯,克服盲目或乱使用工具的操作习惯。

3.在实训的过程中如出现设备异常,实训学生须及时向老师和设备管理人员反映,不能隐瞒不报,以免留下事故隐患。

4.如出现设备损坏,应实事求是反映设备损坏的情况,由故障鉴定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判定属于正常损坏还是属于非正常损坏。

5.不能恶意破坏实训设备,否则不但要按章赔偿,还要受到学校纪律处分。

危机应对

1.触电

首先切断电源,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手拉触电者,也不能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如果触电者在高处,则应先采取保护措施,再切断电源,以防触电者摔伤。然后将触电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若出现休克现象,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治疗。

2.吸入毒气

中毒很轻时,通常只需把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松开衣服(但要注意保温),使其安静休息,必要时让中毒者吸入氧气,但切勿随便使用人工呼吸。若吸入溴蒸气、氯气、氯化氢等,可让其吸入少量酒精和乙醚的混合物蒸气,使之解毒。吸入溴蒸气的,也可用嗅氨水的办法减缓症状。吸入少量硫化氢者,应立即送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中毒较重的,应立即送到医院治疗。

3.划伤(碎玻璃引起的)

伤口不能用手抚摸,也不能用水冲洗。若伤口里有碎玻璃片,应先用消过毒的镊子取出来,在伤口上涂上龙胆紫药水,消毒后用止血粉外敷,再用纱布包扎。伤口较大、流血较多时,可用纱布压住伤口止血,并立即送医务室或医院治疗。

法规链接

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第二十二条 学校应当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并将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置于实验室显著位置。

学校应当严格建立危险化学品、放射物质的购买、保管、使用、登记、注销等制度,保证将危险化学品、放射物质存放在安全地点。

第三十六条 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期间,应当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服从学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不得从事危及自身或者他人安全的活动。

第四十条 学校应当针对不同课程实验课的特点与要求,对学生进行实验用品的防毒、防爆、防辐射、防污染等的安全防护教育。

安全小贴士

校内实训的规范步骤

1.课前5分钟应到实训场所集中整队,做好点名、规范着装、书本笔记等检查,对不符合着装要求或不带笔记本的应马上予以纠正。

2.学生应在实习指导老师带领下,整齐有序地排队进入实习场地,并按规定的安全路线行走。

3.实习中要积极遵守实习实训场地管理制度。不能串岗、早退、嬉戏、乱动设备。违反规定行为造成后果的,由当事学生承担必要的责任。

4.要爱护实习实训设备,每次实习结束后应恢复设备,并认真填写设备使用记录单。交接班必须做到五清(看清、讲清、问清、查清、点清)、四交接(场地交接、实物交接、站队交接、工作交接)。

5.实训课结束后应做好场地和设备的检查与保养,做好5S工作(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态度)。开展5S活动,可以帮助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职工素质,确保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6.实训结束后,应排好队有序离开实习场地。

自我检测

1.实训期间,学生着装有哪些要求?

2.什么是交接班的“五清”、“四交接”?

3.5 S管理活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应急模拟

1.在实训场所如果突遇停电,你将如何处理?

2.在实习过程中,当你发现同学操作中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时,你将如何处理?

2.2 体育运动 严防伤害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有利于处在青春期的职校生身心健康发展。但在体育课、运动会和课余锻炼中,经常会出现因运动不慎造成运动伤害的事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2.1 体育课安全要点

体育课是同学锻炼身体的重要途径,但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动作错误及冲撞摔到等原因,常会发生踝、腕、膝关节扭伤,韧带、肌肉组织损伤等事故,严重的会导致骨折。

案例警报

【案例1】课前准备不足受伤害

学期末上最后一节体育课时,班长小亮帮班主任做成绩单姗姗来迟,他没来得及换上运动鞋和运动裤,穿着皮鞋和西裤就来到运动场。体育老师正在组织100米补测,小亮不顾体育老师嘱咐,没做准备活动,就参加测试。在冲刺时,突然摔倒不起。医院诊断为股骨骨折,需要手术治疗。经近一年的治疗后才基本康复,可三年后还需再手术,医疗费高达四万余元。

你认为造成小亮受伤的原因有哪些呢?

【案例2】课中不遵守规定要求被砸伤

某体育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掷实心球练习。练习前,老师把学生分为两组,相距15米面对面站在安全线后,要求大家集中注意力,听从指挥统一出手,统一捡球。小兵思想不集中,在大家听到口令将实心球掷出2秒后,才慢吞吞掷出实心球,而对面的小强偏又没听口令,提前上前低头捡球,结果被实心球砸中头部,导致昏迷不醒。通过医院抢救后转危为安,但留下了后遗症。

你若也在场练习,你会注意哪些安全要求呢?

【案例3】课后大意砸脱视网膜

体育课结束时,本应去送还篮球的小俊出于好玩,将一个篮球投向球筐,没想到砸中了小民的后脑勺,造成右眼视网膜脱落。经手术治疗,小民右眼几乎失明,被鉴定为十级伤残。通过法院调解,小俊支付了赔偿金两万余元。

课后还球时,你看见过类似的情形吗?应该如何安全地还球?

安全警示

小亮课前准备不足,不穿运动鞋、运动裤,不做准备活动,猛然运动造成骨折;小兵和小强思想不集中,不遵从教师安全要求,造成运动伤害;小俊一时兴起,随手扔球砸得小民视网膜脱落,视力不能恢复正常,留下永久性伤害。

学生缺乏防范运动伤害的必要认识,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技术存在缺陷、体能欠缺、练习方法与比赛方式有缺点、动作粗野违反规则、场地设备不安全等因素,都是造成运动伤害的主要原因。

危机预防

课前:思想重视 准备充足

1.穿好运动服装要牢记,检查佩饰要仔细。课前要穿好运动服装和运动鞋;不能穿底被磨光的运动鞋、不适合运动的便装及皮鞋等。要摘除别针、徽章(如校徽、团徽)等尖锐物;不戴手表、耳环等饰物,口袋中不放手机、钥匙、小刀等杂物,部分运动不能戴眼镜。足球、轮滑等运动戴好护膝、护肘等护具。

2.适应场地要尽早,检查器材别忘了。许多学校都有塑胶运动场地,这类场地比我们平常走的水泥地更具弹性。课前要尽早到塑胶运动场地上去做些轻微的准备活动,让肌肉、韧带适应跑道的弹性,避免运动伤害。

雨后场地湿滑,运动前要认真检查,避免摔伤。不要在过于光滑的地砖、大理石地面上运动,避免滑倒受伤。查看运动场地周围是否存在不平坦、有坑洼、有障碍物的情况。发现问题要提醒老师及时解决。

养成运动前检查器具的好习惯。运动器具在多次使用后,易损坏和松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避免发生伤害事故。曾有一位同学出于好玩,使用拍柄已经晃动的羽毛球拍,结果打球时球拍飞出伤及同学。

3.准备活动要充分,专项准备不可省。准备活动是体育运动的首要环节,也是预防运动伤害的第一关。准备活动要全面,它能使各个关节、部位逐渐进入运动状态;准备活动还要充分,达到热身和调动心肺等器官功能的作用。一般做到身体发热,微微出汗即可。准备活动不能做得太早、太猛、量太大。

不要省略专项准备活动。如跑、跳运动中易发生下肢肌肉拉伤和膝、踝关节扭伤,投掷项目易发生腰、背、手指和手腕的损伤,体操运动易发生颈部、腕部和肘部扭伤。要针对运动项目,选择有实效性的专项准备练习,活动开易拉伤的深层肌肉群和关节。

4.既往病史要告知,选修免修要自持。学生应主动向老师报告既往病史,不隐藏自己运动伤害史;患有心脏病等不适合运动的同学要申请免修或选修;身体不适的同学要及时向老师请假,便于老师合理安排休息或见习。

休息或见习的学生应严格遵照老师的要求,不参加其他运动,以免出现意外。有一位患有心脏病的免修学生小鑫,一时技痒,趁老师不注意,在下课前五分钟上场与同学比赛篮球,结果在争球时突然发病,被送医院抢救。

课中:思想集中 遵从要求

1.揣摩示范要看清,动作要领要记明。要集中注意力,认真观看老师的动作示范,理解技术要领,明确技术的重点与难点。如单双杠练习中,有的动作要正手完成,有的要反手完成,千万不能出错,否则就会脱杠摔落。

尝试练习某个动作前,必须熟悉技术要求,循序渐进完成,不鲁莽、不盲动;不做老师没有教过的动作、非教学内容动作及危险动作。曾有一学生在跨栏练习中违反规定跨反栏,被绊倒,导致大腿粉碎性骨折。

2.比赛游戏不嬉闹,安全要求要明了。在比赛和游戏时,学生兴奋性高,场面热烈且较混乱,相互间身体接触多,如忽视安全注意事项,极易造成伤害。如学生在追逐游戏中,拍打对手用力较重,常会出现推倒对方的现象。又如在双人互助练习中,若任保护帮助的学生开玩笑,对练习者“挠痒痒”,嬉闹很容易造成伤害。

3.自我保护要加强,注意位置和间距。前面案例中,小兵和小强不遵从教师安全要求,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造成实心球伤人事件。在投掷练习前,要观察前方有无人员。进行其他项目练习前,也要观察前面练习者是否离开了练习场地,避免造成冲撞。前后两名练习者同时练习时,要保持适当的间隔距离。“左撇子”同学在练习前,要告知老师与同伴,便于老师安排场地和保护帮助,协调与同伴的练习方式,避免发生肢体相撞。

常见的接力赛也易发生危险。接力棒的传接要规范,最好在传接处竖立一标志杆,应绕杆传接,避免接力棒伤人;起跑线后3米,应设立准备线,成为缓冲区;传、接棒的两位学生应各跑一道,避免相撞;等待的和已赛完的同学应站在规定好的跑道上,不要挡住奔跑学生的前方,避免撞伤。

练习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时,要请有经验的老师与同学做好保护与帮助,避免与身体条件悬殊大的选手发生正面对抗,要注意保护好自己较弱和易伤的部位。

4.自我控制运动量,争强好胜不可取。体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老师应注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因上课人数多,老师难免有疏漏,所以,学生更需自己掌握运动规律,根据自己健康状况、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与水平、运动情绪等因素,控制运动量与强度。

比赛是体育运动常见的方式。不论是两人间的还是小组间的比赛,都应量力而行,切忌强人所难、勉为其难。

课后:及时放松 注意恢复

1.放松运动要及时,对待损伤要慎重。剧烈运动后要做些放松操、深呼吸与慢跑,以便肌肉放松,心率逐渐恢复正常。特别是快速跑后,不能立刻坐下休息,那样会对心脏有害,对健康不利。

2.归还器材要有序,防止拥挤与哄闹。

3.课后饮水要合理,补充能量要科学。运动后可以适当饮水,但不能大量饮水,以免增加心脏负担。最好适当饮用盐开水,补充体内电解质。不要立刻吃冷饮,以防出现胃痉挛。

危机应对

1.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指肌肉过度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导致肌肉纤维损伤或断裂。这在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时容易发生。受伤部位会出现肿痛,肌肉紧张或痉挛,摸起来有发硬的感觉,常伴有皮下淤血,活动时疼痛加重。轻者需立即休息,抬高伤肢,局部冷敷,加压包扎,另可服用一些止痛类药物,24~48小时拆除包扎后,根据伤情可贴消肿活血类膏药,适当热敷或用较轻手法进行按摩。严重者应加压包扎并立即送往医院诊治。

2.关节韧带扭伤

关节韧带扭伤指在外力作用下,使关节发生超常翻转活动,造成关节内外侧韧带部分纤维断裂,易发生于踝、腰、腕和颈椎关节。以常见的急性踝关节扭伤为例,应立即停止踝关节运动,局部冷敷,加压包扎。这些措施可有效地减少韧带断裂部位出血,缩短愈合时间。踝关节扭伤超过24小时,则需改为热敷,每次30分钟。严重者应冷敷、加压包扎并立即送往医院诊治。

3.骨折

运动中身体某部位受到暴力撞击易造成骨折。患处会立即出现肿胀,疼痛剧烈,常伴有皮下淤血,肌肉紧张或痉挛,肢体失去正常功能。骨折部位常发生变形,移动时可听到骨头摩擦声。严重者,伴有出血、神经损伤、发烧、口渴甚至休克等全身性症状。骨折后须暂勿移动伤肢,应用夹板或其他代用品固定伤肢。对伤口出血的,应立即止血包扎。对休克的,应立即点按人中穴,并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或心脏胸外按摩,并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法规链接

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第十条 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由于过错,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

(二)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三)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

(四)未成年学生的身体状况、行为、情绪等有异常情况,监护人知道或者已被学校告知,但未履行相应监护职责的;

(五)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有其他过错的。

安全小贴士

心脏性猝死的预防

1.心脏性猝死的原因

心脏性猝死是指由于各种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发病突然、发展迅速,一般死亡发生在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病发后心脏停止收缩,失去排血功能,医学上称为心脏骤停。这类心律失常自行转复可能性很小,但如能及时救治,部分患者可成功复苏。

常见的心脏性猝死一般有以下3种情况:

(1)有心脏方面疾病隐患(如冠心病、心肌病等)的人在运动时可能会出现心脏性猝死。

(2)心脏功能较弱的人参加体育锻炼时,选择了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体育项目,承受了较大的运动负荷。在运动时,如果感到身体不适,要停止运动,在休息中让心脏逐渐恢复,一般不会发生问题。但是,往往在运动时,有的同学们逞强好胜,不能量力而行,结果导致心脏没有能力供血,造成突然休克,心脏和大脑缺血、缺氧性猝死。

(3)心脏比较健康的人,在大强度连续工作、“开夜车”没有休息好或患有感冒发烧等疾病后,心脏的疲劳没有恢复,功能已经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参加强度较大的体育锻炼活动时,也容易发生意外,导致猝死。

2.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方法

(1)应对自己的心脏功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通过医学检查,了解自己是否有先天性的心脏疾病隐患。除了医学检查之外,还可以通过人体运动负荷的生理检查,对自己的心脏进行一个评定。

(2)参加体育运动时应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果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心率变化稳定,说明处于健康的状态中;如果脸色发白,身体感觉不适,嘴唇发紫,心率不齐,就应该停止运动,避免发生意外。

(3)参加体育锻炼贵在坚持,量力而行。运动负荷量应该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只要能够长时间坚持锻炼,增强了心脏功能,有一颗健康的心脏,就可以避免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4)健康的人也需要很好地休息,保证自己的心脏通过休息恢复到最好的工作状态后,才能参加激烈的体育运动。

(5)在参加较大强度运动时,不要突然停止,避免在运动时血液较多集中在腿部肌肉中而使大脑短暂性缺血,发生突然昏厥休克。在夏季气候炎热的条件下锻炼,身体出汗较多,要及时补充水,防止体液流失后补充不足造成失水过多后的运动休克。

(6)多选择一些户外有氧运动,多吸入一些新鲜空气,对保证心脏为人体供血、供氧充足,避免发生运动中的意外猝死也有一定的帮助。

2.2.2 运动会安全

学校运动会是学生展示体育才能的舞台,也是为班级争光的良机。安全参加校运会,应该做好哪几方面的准备工作呢?运动会有哪些安全注意事项呢?

案例警报

【案例1】感冒长跑 易发猝死

高职学生小姜参加了学校秋季运动会,但他在获得男子3000米冠军后,却昏倒在跑道上。校医急忙把他送往医院抢救,但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经法医鉴定,小姜患有感冒,带病参加运动会,并发病毒性心肌炎,加之3000米长跑比赛剧烈,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

小姜带病参加比赛的做法值得学习吗?运动能治疗感冒吗?

【案例2】临时代跑 韧带撕裂

运动会进入最激动人心的男子4×100米决赛。体育委员小亮刚跑完3000米,实在没有体力参加4×100米决赛。为了力争班级团体冠军,小刚自告奋勇代替小亮比赛,完成至关重要的最后一棒。在全场欢呼声中,小刚遥遥领先。眼见胜利在望。突然,小刚减慢了速度,跌跌撞撞摔倒在跑道上,抱着右腿痛苦万分。

原本没有比赛任务的小刚,在运动会前没有身体放松练习。许久不运动的他,临时代跑,用力过猛,造成腿部肌肉拉伤和韧带撕裂。运动要讲究科学性,这样的教训值得大家引以为戒!

【案例3】加油陪跑 铅球砸伤背部

小丽参加校运会1500米比赛,好友小霞为给她加油与送水,违反规定进入运动场。她一边陪跑,一边大声给小丽“加油”!兴奋的小霞在快跑中,眼睛只顾看着小丽,误入铅球比赛场地,连铅球裁判员也没来得及拦住她。结果小霞背部被铅球砸伤,当即倒地不起。

作为非参赛人员,应该用何种方式为朋友加油助威呢?

安全警示

运动会是同学们展示运动才能的盛会,是日常锻炼成果的集中汇报。同学们要提前锻炼,做好充分准备。小刚为了力争班级团体冠军,不讲究运动的科学性,临时代跑,导致腿部肌肉受伤,导致了“痛苦一生”的惨痛教训。

讲究科学,参加运动会要量力而行,不勉强,不逞强。小姜患有感冒,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是潜在的危险,带病参加运动会,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

运动会是大型体育活动,人多场面大,需要每位学生的配合。运动员要崇尚“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作为观众的同学们也需“文明观看,科学助威”,遵守运动会纪律,以避免出现小霞陪跑串场地,被铅球砸伤的伤害事故发生。

危机预防

赛前:端正思想加强训练 整装待发

1.“我的比赛我做主”。选定自己强势项目去参赛,不要做陪衬或凑数。若参加自己不熟悉的项目,一定要提前加强训练,千万别“失分、丢人还伤身”,否则得不偿失。

2.“打好有准备之仗”。比赛需要好的竞技状态,加强训练,才能提高运动成绩。对于需要专门器材的跳高、铅球等项目,要严格安排好场地与器材,在老师的帮助下安全练习。长跑等项目特别要加强练习,不能有“平时不锻炼,咬牙拼命一次”的错误思想,这有悖于运动会宗旨。

3.熟悉场地,理好装备。提前熟悉比赛场地是取得运动佳绩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平常不穿钉鞋的同学,更要预先多次试穿钉鞋,到比赛场地进行适应性练习。另外,要选择适合运动成绩发挥的比赛服装,备好比赛所需物品(如别针、标志贴等),且别忘了带一瓶饮用水。赛前不要过于兴奋,注意休息,养精蓄锐。

赛中:安全参赛 公平竞争 文明助威

1.健康是运动的目的,安全是竞赛的保障。不要带病参赛,特别是有慢性病、运动损伤的同学不要参赛,患有感冒的学生不能参加激烈的竞赛。没有充分准备的同学不要勉强参赛,逞强好胜极易导致运动伤害。

2.运动员赛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增加肌肉、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提高内脏器官功能水平,调节运动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进入“最佳”状态。参赛时,必须服从裁判组的安排,一切行动听指挥。要遵守运动会规则,严格按运动项目的动作顺序进行。要顾及周围同学的安全,谨防铅球等器械伤人,防止钉鞋踩伤他人。

3.全体学生必须遵守运动会要求,服从班主任安排,听从执勤人员劝告,在指定的地区观看比赛,不进入危险区域。比赛期间,非参赛人员一律不得进场为运动员“加油”或穿越赛场,要做到“文明观看,科学助威”。

赛后:积极放松 合理补充 调适心理

1.比赛后,要主动、及时地进行放松运动,缓解运动疲劳。

2.合理补充水分与盐分等,不要立即进食,不要立即大量饮水和暴食冷饮。

3.比赛总有胜负之分,“胜不骄,败不馁”。取得佳绩,不要妄自尊大,趾高气扬;成绩不佳,也不要妄自菲薄,诋毁对手。要尊重自己,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

危机应对

长跑运动:闯过“极点”,迎来“第二次呼吸”

许多同学都很怕长跑。因为在长跑过程中,有一段时间身体感到特别难受,出现胸部发闷、呼吸困难、心跳、腿软、头晕恶心、步子发沉等现象,这就是生理学上所指的“极点”。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极点”是怎样产生的呢?它是人体从安静状态转入到运动状态时,身体的各个器官未能很好配合,尤其是心脏和呼吸器官的活动未能适应肌肉、骨骼等运动器官活动的需要,引起大脑皮层工作的紊乱;同时,由于人体在活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乳酸等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氧化和排除,越积越多,为了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此时人的呼吸越加急促、心跳更加频繁,大脑皮层受到这种过度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性遭到破坏,因而出现了上述“极点”现象。

“极点”出现之后,经过一个很短的时间,由于内脏器官的活动逐渐适应了运动器官活动的需要,大脑皮层工作正常起来,上述各种难受的感觉便随之消失。此时,跑步的动作就会转为轻松自如,这就是运动生理中的所谓“第二次呼吸”。

“极点”出现的迟早与人体反应的强弱、持续时间的长短、人们的体质、锻炼水平和运动强度紧密相关。运动强度大、锻炼水平低、体质较弱的人“极点”出现早一点,反应强一些;反之,则会出现迟一点,反应小一些。

减轻和克服“极点”的办法,首先要在长跑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平时应坚持刻苦锻炼,持之以恒。出现“极点”怎么办?既然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就不要害怕和紧张,更不要中途停止运动。可以适当减慢跑速,有意识地加大呼吸深度,减少呼吸次数,调整呼吸与动作节奏,并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坚持跑下去。

法规链接

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第十二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

(一)地震、雷击、台风、洪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

(二)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偶发性侵害造成的;

(三)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学校不知道或者难于知道的;

(四)学生自杀、自伤的;

(五)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

(六)其他意外因素造成的。

安全小贴士

锻炼能治感冒吗?

有些人认为,得了感冒后不用吃药治疗,只要打打球或跑跑步,运动一下,出一身汗,就会好转。其实,这是不对的。

有些青年人在感冒后打打球、跑跑步、出些汗后,感冒症状确实会减轻一些。这种情况,多见于少数体质较强、发病在感冒初期且症状较轻的人身上,但对于多数人来说,是有害无益的。

因为,感冒病毒通常首先侵犯上呼吸道,故感冒初期多有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咽喉痛等症状。如果坚持体育锻炼,呼吸势必加速;体内产热速度加倍增快、代谢旺盛,势必造成体温过高,进而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中枢神经过度兴奋,氧气和营养过度消耗,这不仅加重心肺负担,也会削弱病人的抵抗力。当感冒为细菌引起时,由于致病细菌大多为一种溶血性链球菌,少数为肺炎双球菌,在全身症状较重时,如不及时休息和治疗,就有可能使局限于上呼吸道的病毒与细菌轻易地通过防御“关卡”而进入下呼吸道,除了可继发鼻窦炎、支气管炎外,往往会导致严重的支气管炎,甚至肺炎,还有可能引起风湿病、肾炎等,少数可继发病毒性心肌炎。

因此,感冒时不宜参加体育锻炼,而应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注意多休息,不宜带病运动或劳动,待感冒痊愈后休息几天再参加活动为好。

(魅力体育网)

2.2.3 课外锻炼安全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晨练一般在半小时左右,以徒手操等轻缓的运动为宜,让心脏从“晨醒”到运动逐步适应;课间十分钟,不要进行激烈的运动与比赛,可以做做伸展运动,缓解疲劳;下午的课后锻炼可进行1~2小时自己所喜爱的运动与比赛。课外锻炼是学生自发进行的,需要自我把握时间、强度和协调人际关系,确保个人运动安全。

案例警报

【案例1】为争一分 赔偿一万

某高职校两班举行篮球赛。离比赛结束还有1分钟,两队实力旗鼓相当,仅一分之差,比赛在呐喊声中达到“白热化”程度。最后7秒钟时,小军运球上篮,小俊上前去阻截。在抢球过程中,小俊把小军撞倒。小军倒地未起,后医院诊断为“左腿腓骨骨折”。小军认为小俊在关键时间,为了阻止自己得分,动作粗野,明显恶意犯规,以致将自己撞伤。小军请求法院判令小俊承担医疗费等2.2万元。经法院调解,最终小俊支付了赔偿金1万余元。

你认为小俊该赔钱吗?为什么?

【案例2】中小学生安全事故中溺水占三分之一

2006年全国各类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中,溺水占31.25%。从2006年6月7日到7月12日,短短35天时间内,竟有37人因溺水不幸死亡。

2006年5月31日,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况场小学3名男生放学后,在回家途中私自到双河水库游泳,不幸溺水身亡。2006年5月31日,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高新二小两名学生放学后到枫叶新都市小区泳池游泳时不幸溺水,经抢救无效死亡。2006年6月1日,海南省儋州市雅星中心学校新村小学3名女生到离村三公里的山塘水库游泳,溺水死亡。2006年6月4日下午,北京市房山区交道中心校和交道中学3名学生结伴到小清河游泳,因水情不明,3人不幸溺水死亡。2006年6月7日下午,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乌烈镇一小22名学生(12名男生、10名女生)一起到乌烈村不远的昌化江玩水。男生在下游游泳,女生在上游涉水到河中心沙洲玩耍。当她们手拉手从沙洲下游另一处涉水回来时,由于河水较深,水流较急,10名女生在过河时被水冲走,两名获救,8名不幸溺水死亡。

安全警示

1.友谊比赛,“宁失一分,不伤一人”。

体育比赛比较激烈,会发生身体接触与碰撞,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易出现人身伤害,参与者都要自担风险。课外体育锻炼有别于正规比赛,因此要提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要进行友谊比赛,不打赌气赛,不打拼命赛,不恶意犯规。赢球重要,赢得对手的尊敬更重要。

2.在每年发生的中小学生安全事故中,溺水是造成广大中小学生,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杀手之一。

每当夏季来临时,中小学生的溺水事故就进入了高发期。有的是学生在上学途中到池塘边捉鱼虾时失足溺水,有的是在双休日学生到桥上玩耍时不慎掉入水中溺死,有的是学生在放学路上到池塘游泳时溺水。这些溺水事故的发生,给死亡学生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伤害和无法弥补的损失。谨防溺水,要做到“四不游泳”:一不在无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二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三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四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在水库、大江大河、水草繁杂、有钉螺分布的危险水域戏水、游泳。尤其要教育学生,在发现同伴溺水时应立即呼喊大人去救,不宜盲目下水营救,避免发生更多伤亡。

3.不在恶劣天气环境下锻炼身体

在大雾、尘霭、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不要在室外锻炼身体,更不能在室外进行运动比赛。

危机预防

游泳安全注意事项

1.去有救生条件、卫生设施、管理严格的游泳场,要与懂水性的成人结伴而行。

2.入水前应该先做准备活动,活动身体。按规定清洗身体,适应水温,然后再下水游泳。

3.学习游泳时一定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初学者可以选用救生圈和潜水镜等辅助器材。

4.遵守游泳池规则,严禁在水中打闹、嬉戏。冒险跳水,容易“呛水”。呛水后气管被水堵住,人体失去呼吸的条件,很容易造成大脑缺氧性休克,直接导致死亡。

5.量力而行,不要因比试而误入深水区。若身体不适,应该马上离开水池,上岸缓解或接受救护。

6.饭后1小时内不要游泳。

7.空腹易导致身体热量不足,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激动都不宜游泳。

8.在海水中游泳时,由于海水的浮力比淡水大,游泳时会感觉比较轻松,但是海水的水域情况比较复杂,一定要正确估计自己的水性,量力而行。体力和技术不强的,不要到深水区域游泳。只能在固定开放的海水浴场游泳,不要到情况比较复杂的浴场外游泳。在海水中游泳时,要充分了解水域的水底情况,了解潮汐情况。

9.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癫痫、传染病等疾病,以及有开放性伤口的人都不适宜游泳。

10.游泳时间不宜过长。游泳后要及时淋浴。一般人不宜冬泳。

危机应对

溺水急救常识

为水上运动“龙舟”比赛。

溺水急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镇静自救

要大声呼救,但不要惊慌失措。要尽量放松身体,使自己能漂浮在水面上,顺水漂流,等待救援。其次,要尽量将头伸出水面呼吸空气。另外,要配合他人救援,不要抱紧救援者以妨碍施救。

2.尽力他救

可抛绳、木板、竹杆和救生圈给靠岸较近的溺水者。若溺水者离岸较远,可下水进行救护,最好从其身后接近,一手迅速托其腋下,使其头部露出水面呼吸空气,缓解紧张。为防止溺水者挣扎中抱紧救援者,妨碍施救,可用臂压住其一臂,而手抓住其另一臂,避免其乱抓,然后将其头部托出水面,用反蛙泳或侧泳托带上岸。施救者需量力而行,不宜盲目下水营救,避免发生更多伤亡。

3.岸上抢救

(1)清除溺水者口腔、鼻腔中的淤泥及分泌物,拉出舌头,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

(2)将溺水者俯卧,下腹部垫高,使其头及上身尽量下垂。救护人员可用手压迫或拍打其背部,控出溺水者胸腔、腹腔内的积水。

(3)检查溺水者的呼吸和脉搏,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现场抢救要争分夺秒,切不可忙于倒水而延误了抢救时间。要耐心地、不间断地坚持抢救,直到医生到场。

法规链接

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第九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教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

(二)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未及时采取措施的;

(三)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的;

(四)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五)学校知道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患有不适宜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疾病,但未采取必要措施的;

(六)学校违反有关规定,组织或者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未成年人参加的劳动、体育运动或者其他活动的;

(七)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的;

(八)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

(九)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

(十)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十一)对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学校发现或者知道,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监护人的保护而发生伤害的;

(十二)学校有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其他情形的。

安全小贴士

游泳时请带瓶水

在很多人眼里,游泳是在水中进行的,没有出汗,身体不会失水。但实际上,游泳后常常会感到口渴,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游泳用嘴呼吸,造成唾液量减少,嘴里发干、发黏,咽喉干燥;二是游泳时呼吸加深,气体通过潮湿的口腔环境呼出,从而使水分排出增多,体液变得黏稠,在人体内引发“口渴”生理现象。

一般来说,为了减轻运动时的缺水程度,应该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分别给予补充。建议在游泳前15~30分钟,补足水分250~500毫升;运动过程中多喝水会引起胃部不适,因此在游泳间歇时可适当少量饮水,每次饮水量最好不超过100毫升;运动结束后,也不应一次饮用大量的水,可根据游泳时间的长短,分几次补足250~500毫升水。运动中掌握饮水量的简单办法是:在满足解渴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水量,少量多次,以胃部不产生胀感为宜。饮用水温度应在5~10℃之间,不可饮用冰水,以免影响消化系统。

运动前后的补水,最好选择富含钙元素和镁元素的矿泉水,以补充身体对无机盐的需求;也可选择一些补糖、补电解质和多种维生素的运动饮料,以减轻因身体失水和能量消耗造成的不适。

(《科技信息快报》2006.11.8)

自我检测

1.请你按体育课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默写出相关安全注意事项。再对照书本,检查你遗漏了哪些?请记住你所遗漏的内容。

2.说一说:感冒时能锻炼吗?为什么?

3.考考你的同桌,说出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扭伤的应急处理方法。

应急模拟

1.请找5位球友讨论一下:假设两班篮球友谊比赛中,因裁判误判导致你班比赛失败,你们会怎么办?若是你班赢了,你们又会怎么办?因对方恶意犯规,双方产生激烈冲突,这时你会怎么办?为什么?

2.邀请同学共同模拟岸上急救溺水者的各个步骤与环节,对照上述相关内容,提出改进意见。两人再交换角色,重新模拟一次后,再互相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