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食品工厂设计
7393000000010

第10章 食品工厂工艺设计(5)

下面就输送设备和干燥设备的选型加以介绍。

(一)液体输送设备的选型

泵是实现供、排水要求的主要设备,同时它又是其他设备和建筑物选型配套的依据,是主要的液体输送设备。

泵在选型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满足泵站设计流量、设计扬程及不同时期供排水的要求,同时要求在整个运行范围内,机组安全、稳定,并且具有最高的平均效率。

(2)在平均扬程时,水泵应在高效区运行;在最高和最低扬程时,水泵应能安全、稳定运行。排水泵站的主泵,在确保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其设计流量宜按最大单位流量计算。

(3)由多泥沙水源取水时,应计入泥沙含量、粒径对水泵性能的影响;水源介质有腐蚀性时,水泵叶轮及过流部件应有防腐措施。

(4)应优先选用国家推荐的系列产品和经过鉴定的产品。当现有产品不能满足泵站设计要求时,应优先考虑采用变速、车削、变角等调节方式达到泵站设计要求,亦可设计新水泵,但新设计的水泵必须进行模型试验或装置模型试验,经鉴定合格后方可采用。采用国外先进产品时,应有充分论证。

(5)具有多种泵型可供选择时,应综合分析水力性能、考虑运行调度的灵活性、可靠性、机组及其辅助设备造价、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以及主机组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等因素择优确定。条件相同时宜选用卧式离心泵。

(6)便于运行管理和检修。

泵的选型步骤如下。

(1)确定排灌保证率。

(2)制定泵站排灌流量及扬程变化过程图。

(3)计算泵站设计扬程和设计流量。

(4)从水泵综合性能图或表中,查出符合设计扬程要求的几种不同型号的水泵。

(5)根据选型原则,确定最适宜的水泵(包括型号和台数)。

(二)气体输送设备的选型

气体输送设备选型的方法步骤如下。首先列出基本数据,通常包括:

(1)气体的名称特性,湿含量,有无易燃易爆及毒性等;

(2)气体中含固形物、菌体量;

(3)操作条件,如温度、进出口压力、流量等;

(4)设备所在地的环境及对机电的要求等。

然后确定生产能力及压头。选择最大生产能力,并取适当安全系数;按要求分别计算通过设备和管道等的阻力并考虑增加1-05~1-1倍的安全系数;根据生产特点,计算出的生产能力、压头以及实际经验或中试经验,查询产品目录或手册,选出具体型号并记录该设备在标准条件下的性能参数,配用机电辅助设备等资料。对已查到的设备,要列出性能参数,并核对能否满足生产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安装尺寸,计算轴功率,确定冷却剂耗量,选定电机并确定备用台数,填写设备规格表。最后为订货依据和选择设备过程的数据汇总。

(三)固体输送设备的选型

常用的固体输送设备分为机械输送设备和流体输送设备两种。其中,机械输送设备包括带式输送机、斗式输送机和螺旋输送机;流体输送设备包括埋刮板输送机、气流输送设备、液体输送设备等。

固体输送设备在选型上需要注意:应尽量选用机械提升设备,因其能耗,视不同类型,比气流输送要低3~10倍。皮带输送机、螺旋输送机,以水平输送为主,也可以有些升扬,但倾角不应大于20度,否则效率大大下降,甚至造成失误。

(四)干燥设备的选型

干燥类设备在选型时的要求如下。

(1)适用性:干燥装置首先必须能适用于特定物料,且满足物料干燥的基本使用要求,包括能很好的处理物料(给进、输送、流态化、分散、传热、排出等)加热设备,并能满足处理量、脱水量、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2)干燥速率高:仅就干燥速率看,对流干燥时物料高度分散在热空气中,临界含水率低,干燥速度快,而且同是对流干燥,干燥方法不同临界含水率也不同,因而干燥速率也不同。

(3)耗能低:不同干燥方法耗能指标不同,一般传导式干燥的热效率理论上可达100%,对流式干燥只能70%左右。

(4)节省投资:完成同样功能的干燥装置,加热设备有时其造价相差悬殊,应择其低者选用。

(5)运行成本低:设备折旧、耗能、人工费、维修费,备件费等运行费用要尽量低廉。

(6)优先选择结构简单、备品备件供应充足、加热设备可靠性高、寿命长的干燥装置。

(7)符合环保要求,工作条件好,安全性高。

(8)选型前最好能做出物料的干燥实验加热设备,深入了解类似物料已经使用的干燥装置(优缺点),往往对恰当选型有帮助。

四、非标准设备的设计

非标准设备,是指生产车间中除专业设备和通用设备之外的、用于生产配套的储罐、中间料池、计量罐等设备和设施。

(一)起贮存作用的罐、池(槽)设计

设计时,主要考虑选择适合的材质,相应的容量,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在此前提下,尽量选用比表面积小的几何形状,以节省材料、降低投资费用。球形容器当然是最省料的,但加工较困难,因此多采用正方形和直径与高度相近的筒形容器。

设计基本步骤如下。

如有的物料易沉淀,还应加搅拌装置;需要换热的,还要设换热装置,并进行必要的设计。

(二)起混合调量灭菌作用的非标准设备设计

这类非标准设备有:酒精生产的拌料罐、味精生产的调浆池等。为了使混合或沉降效果好,选择这类设备的高径(或高宽)比小于等于1是有利的。其设计步骤与上述基本相同。

(三)起计量作用的非标准设备设计

这类设备如味精生产的油计量罐,尿素溶液计量罐等。为使计量结果尽量准确,通常这类设备的高径比(或高宽比)都选得比较大。这样,当变化相同容量时,在高度上的变化比较灵敏。而把节省材料放在次要地位。设计步骤大体同前所述。所不同的是要有更明显的液位指示或配置可靠的液位显示仪表。

五、食品工厂主要设备的选用

凡是为食品工业服务的各种加工、包装、储存、运输等机械设备,均可称为食品机械设备。但通常所说的食品机械指的是与食品加工生产直接相关的机械设备。

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的特点如下。

(1)不允许破坏原料固有的营养成分,还应增加营养成分。

(2)不允许破坏原料原有的风味。

(3)符合食品卫生。

食品工厂机械设备的选用要求如下。

(1)设备的生产能力应满足生产规模的要求。

(2)该设备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应符合标准。

(3)性能可靠,具有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该设备还要能够尽可能减少原料和能量的消耗,或有回收装置,保证生产具有最低的成本。对环境污染小。

(4)为了保证食品生产的卫生条件,这些机械设备应易于拆洗。

(5)一般来说,单机的外型尺寸较小,重量较轻,传动部分多安装在机架上,便于移动。

(6)由于这些机械设备和水、酸、碱等接触的机会较多,要求材料应能防腐防锈,电动机宜选择防潮式,自控元件的质量良好且具有较好的防潮性能。

(7)由于食品工厂生产的品种罐型较多,要求其机械设备易于调节、易调换模具、易检修,并尽可能做到一机多用。

(8)要求这些机械设备安全可靠,管理方便,操作简单,制造容易和投资较少。

食品工厂生产的产品种类多,使用的设备各式各样。设备生产厂家普及国内外,其型号、规格不一,设计者应正确选择设备,满足工艺要求,确保食品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六、食品工厂设备安装调试

食品工厂设备规定的安装调试步骤如下。

(一)开箱验收

新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管理部门会同购置部门,使用部门(或接收部门)进行开箱验收,检查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有无损坏、丢失,附件、随机备件、专用工具、技术资料等是否与合同、装箱单相符,并填写设备开箱验收单,存入设备档案,若有缺损及不合格现象应立即向有关单位交涉处理,索取或索赔。

(二)设备安装施工

按照工艺技术部门绘制的设备工艺平面布置图及安装施工图、基础图、设备轮廓尺寸以及相互间距等要求划线定位,组织基础施工及设备搬运就位。在设计设备工艺平面布置图时,对设备定位要考虑以下因素。

(1)应适应工艺流程的需要。

(2)应方便工件的存放、运输和现场的清理。

(3)设备及其附属装置的外尺寸、运动部件的极限位置及安全距离。

(4)应保证设备安装、维修、操作安全的要求。

(5)厂房与设备工作应匹配,包括门的宽度、高度,厂房的跨度,高度等。

(三)设备试运转

设备试运转一般可分为空转试验、负荷试验、精度试验三种。

(1)空转试验:是为了考核设备安装精度的保持性,设备的稳固性,以及传动、操纵、控制、润滑、液压等系统是否正常,灵敏可靠等有关各项参数和性能在无负荷运转状态下进行。一定时间的空负荷运转是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磨合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

(2)设备的负荷试验:实验设备在数个标准负荷工况下进行试验,在有些情况下可结合生产进行试验。在负荷试验中应按规范检查轴承的温升,考核液压系统、传动、操纵、控制、安全等装置工作是否达到出厂的标准,是否正常、安全、可靠。不同负荷状态下的试运转,也是新设备进行磨合所必须进行的工作,磨合实验进行的质量如何,对于设备使用寿命影响极大。

(3)设备的精度试验:一般应在负荷试验后按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既要检查设备本身的几何精度,也要检查其工作(加工产品)的精度。这项实验大多在设备投入使用后两个月后进行。

(四)设备试运行后的工作

首先断开设备的总电路和动力源,然后做好下列设备检查、记录工作。

(1)做好磨合后对设备的清洗、润滑、紧固,更换或检修故障零部件并进行调试,使设备进入最佳使用状态。

(2)做好并整理设备几何精度、加工精度的检查记录和其他机能的试验记录。

(3)整理设备试运转中的情况(包括故障排除)记录。

(4)对于无法调整和消除的问题,分析原因,从设备设计、制造、运输、保管、安装等方面进行归纳。

(5)对设备试运转做出评定结论,处理意见,办理移交生产的手续,并注明参加试运转的人员和日期。

(五)设备安装工程的验收与移交使用

(1)设备基础的施工验收由修建部门质量检查员会同土建施工员进行验收,填写施工验收单。基础的施工质量必须符合基础图和技术要求。

(2)设备安装工程的最后验收,在设备调试合格后进行。有设备管理部门和工艺技术部门会同其他部门,在安装、检查、安全、使用等各方面有关人员共同参加下进行验收,作出鉴定,填写安装施工质量、精度检验、安全性能、试车运转记录等凭证和验收移交单,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签字方可竣工。

(3)设备验收合格后办理移交手续。设备开箱验收(或设备安装移交验收单)、设备运转试验记录单由参加验收的各方人员签字后及随设备带来的技术文件,由设备管理部门纳入设备档案管理;随设备的配件、备品,应填写备件入库单,送交设备仓库入库保管。安全管理部门应就安装时严重的安全问题进行建档。

(4)设备移交完毕,由设备管理部门签署设备投产通知书,并将副本分别交设备管理部门、使用单位、财务部门、生产管理部门,作为存档、通知开始使用、固定资产管理凭证、考核工程计划的依据。

第六节劳动定员

一、劳动力计算的意义

劳动定员,即劳动力计算,主要用于工厂定员编制、生活设施(如更衣室、食堂、厕所、办公室、托儿所等)的面积计算和生产生活用水、用汽量等方面的计算。同时对工厂设备的合理使用、人员配备,以及对产品产量、定额指标的制定都有密切关系。

食品工厂职工按其工作岗位和职责不同可分为生产人员和非生产人员两大类。其中生产人员包括基本工人和辅助工人;非生产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通过合理人员配置和劳动定员,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并节约操作费用与管理成本。

二、劳动定员的依据

在对食品工厂进行劳动力定员的时候,通常按以下几方面考虑。

(1)食品工厂和生产车间的生产计划。如产品品种和产量。

(2)劳动定额、产量定额、设备维护定额和服务定额。

(3)工作制度(连续或间歇生产、每日班次)。

(4)出勤率(指全年扣除法定假日、病、事假等因素的有效工作日和工作时数)。

(5)全厂各类人员的规定比例数。

三、劳动力计算的步骤

劳动力的计算主要是根据生产单位重量的产品所需要的劳动工日来计算,一般是按生产车间来计算。

(一)劳动力计算基础

对生产车间的劳动力情况进行计算时,首先需要确定车间工艺流程,确定各单元设备的生产能力,人员配备情况及岗位操作要求;同时确定辅助岗位人员需求情况,管理、后勤人员配备情况;并明确各岗位人员在生产车间中的作用,为劳动定员奠定计算基础。

(二)确定班产量

根据产品方案,结合实际生产情况确定班产量。劳动力的需求应按最大班产量进行计算,合理配置生产与管理人员,使生产需求和人员供应达到动态平衡。

(三)各生产工序的劳动力计算

(1)对于自动化程度较低的生产工序,即基本以手工作业为主的工序,根据生产单位重量品种所需劳动工日来计算,用P1表示每班所需人数,计算如下:

P1(人/班)=劳动生产率(人/产品)×班产量(产品/班)

大多数食品厂同类生产工序手工作业劳动生产率是相近的。若采用人工作业生产成本低,也经常选用该种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