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法律的严厉举世闻名,取得的效果也很显着。比如严重破坏社会治安,有时要判90年的徒刑。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但鞭子重重地举了起来,打下去却比较轻。那些犯人在服刑期间,经过训练和反省,表现良好即可假释出狱。出狱的这些人,往往慑于法律的威严而很守规矩。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现代的企业管理中。
在惩罚方面,企业领导者不能过分仁慈,否则领导者不能树立威信,企业管理制度无法得到切实的执行。松下说:“根据我自己的体验,用人之道,贵在顺乎自然,千万不可矫揉造作。该生气的时候就生气,该责备的时候就责备,越自然越好。”因此,作为领导者,当员工没能完成任务,或者将工作做得一团糟时,可对其进行指导。但是,如果指导无效或者员工依然我行我素时,就不能再纵容员工的这种态度了,一定要对其进行适度的惩罚。
惩罚有轻有重,领导在实施这一措施时要把握一个度,因为惩罚过轻,起不到作用甚至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惩罚过重,则可能会使员工难以承受甚至跳槽。所以,在惩罚员工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1)先主动承担责任。作为领导,你在惩罚失职的员工时,可以先真诚地对他说:“事情到这一地步,也有我的责任。”并且说明之所以会出现今天的局面,和自己用人失误、检查不严或监督不力等有关。如此,不仅能显示出领导的独特魅力,还能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努力弥补。
(2)在必要时试试“杀一儆百”法。很多人都不同意运用“杀一儆百”控制法,但是对于那些因玩忽职守、人为因素造成履行责任不力的错误,必须给予严厉的惩罚,或单独告诉责任人辞职,或开会宣布失职的责任并给予惩处的决定。但是,此举不到万不得已时最好不用。
(3)执行企业管理制度时必须一视同仁,一丝不苟。领导在惩罚员工时,千万不能待己(包括亲信、亲戚)以宽,待人以严,否则即使是再严厉的制度,也不能保证企业正常运转。
把惩罚变为一种激励
对于企业来说,惩罚的目的在于让员工改掉对工作不利的缺点,其本意就是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早在20世纪初,工人怠工就是一个令工厂主防不胜防、极为头痛的问题。福特汽车公司也不例外,为了杜绝工人怠工,公司雇了工头监督工人,发现怠工即开除,惩罚够重的了,但作用并不大。总不能每个工人一个工头,即使这些工头再敬业,也监督不过来。后来,福特汽车公司采用了远远高于市场工资的效率工资,怠工行为奇迹般地消失了。
从福特汽车公司用效率工资的方式来看,有时候惩罚得当,就可以变成一种激励。激励之所以能够比惩罚更容易激发员工的斗志,是因为激是激发人的热情,激发人的动机,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创造性;励是鼓励人的正确行为,励是一种评价,一种反馈,一种正向的行为强化。激的重点是人的行为动机,励的重点是人的行为结果,所以激与励要一致。一位知名企业的老板说:“我不是因为钱多而奖励员工,而是因为奖励员工而钱多。”由此可见,学着把惩罚变为一种激励,对于领导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现代管理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惩罚变为一种激励。特别是对那些屡罚不改的员工,优秀领导者的惩罚方式是变惩罚为奖励,这样达到的激励效果甚至比单纯奖励更好,这就是惩罚的艺术。
处罚是一种负激励。负激励在特定的环境下也会收到有效的激励作用,能化被动因素为积极因素。把批评和惩罚变成激励,是领导者应该采用的批评原则和方法,也是领导要懂的管理艺术。
领导在管理员工时,如果能够把惩罚变为激励,就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这是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通过激励能够把员工身上积极的一面激发出来。而惩罚则会把员工身上消极的一面控制住,比如通过严惩规范员工行为,使员工在外在制度规范的约束下,集中精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事实上,在具体操作中,激励和惩罚,二者往往可以并用、相互转换。可惜的是,有的领导在管理中不善于惩罚,只善于激励;有的领导只善于惩罚,不善于激励。特别是具体到一件事情当中,比如员工犯错误时就只有惩罚,他们认为,不惩罚不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不惩罚就不能体现规章制度的严肃性,不惩罚就不能显示管理者的威严。
罗方是一位业绩一直居公司第一的优秀员工。一次,他认为一项具体的工作流程应该改进,为此他找部门总监来沟通,但没有受到重视,总监认为他多管闲事。
有一天,罗方因为违反工作流程被总监发现,总监带着情绪批评了他。他听后不但不改,反而觉得总监批评他是存有私心,于是便和总监吵翻了,还退出了工作岗位。
总监大为光火,反映到了部门经理那里,经理严肃地批评了罗方,但罗方对这些批评置之不理。于是经理决定严惩,总监提议开除他,但经理觉得他工作能力出色,虽有错但不至于被开除,就扣罚了罗方四个月的奖金。罗方拒不接受。经理只好去找老板。
对这位业务尖子的大名老板早有耳闻,就把罗方叫到办公室谈话。老板没有像总监和经理那样一上来就批评他,而是先听他叙述事情的经过。在和他交换意见和看法后,老板惊讶地发现,他的想法确实很有思路,他违反的那项工作流程确实应该改进,听着他谈的许多现行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完善之处,老板频频点头,以朋友的方式平等地和他交流。
罗方没想到老板如此真诚地聆听他的意见,这让他感觉受到了重视和尊重,起初的抵触情绪渐渐平息下来,从最初的只认为总监和经理有错,转变到承认自己也有问题。老板就趁机试探性地问他,如何惩罚他才合适,他立刻说了自己的错误应该受到的处罚,最后高兴地离开了老板的办公室。
接着,老板把总监和经理叫来,在与他们交换了意见和看法后,一致认同“人才有用不好用,庸才好用没有用”的道理,大家讨论决定以罗方自己认为应受的罚金减半扣罚,让他在班前会上公开做了自我检讨,并补一个工作日。
对于这个处罚结果,罗方十分愉快甚至可以说是怀着感激之情接受了。而老板也以最快的速度改进了那项工作流程。
这件事情过后,大家发现罗方变化非常大,不但改变了原来的傲气和不服的情绪,而且积极配合总监的工作,工作热情大大增加。
由此看来,处罚绝不单单是冷酷无情的,只要大胆创新思维,掌握惩罚的艺术,处罚完全可以变得和表扬一样激励人,甚至比表扬还要积极有效。所以领导和管理的艺术就在于化被动因素为积极因素,把批评和惩罚变成激励。罗方之所以能愉快地接受处罚,最关键之处是,他认为不正确的问题得到了改进,证明他的意见被采纳了,自己的才能得到了肯定。最终的经济处罚比他的心理预期要轻,也让他在感到庆幸之余受到了激励。
身为领导,如果在惩罚方面有错不咎,赏罚不明,或是简单地照章办事,罚款了事,就有可能造成该人才的流失。因此,对于犯错误的员工,在必须处罚的前提下,不仅要留住人,更要留住心,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领导者惩罚员工时,不能一味严厉,而是要加上富有人情味、文化味、教育性、启迪性的劝说。当领导处罚员工时的面孔由严肃、冷酷、无情变得慈祥、平静、企盼和充满着希望时,员工就会由本能的反感、抵触、反抗到理解、认知、接受,再到改进错误,这样的处罚就能变成正面教育,激励员工向正确的方向前行。
教会员工从错误中获益
对于领导来说,在管理工作中,对员工最有效的处罚,就是让员工从错误中获益。这里所说的“益”,就是指当员工犯错误后,领导者能帮助他们认真反思一下所犯的错误,总结失败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确保今后不会再犯。“火中取栗”并不容易,但这样所得到的栗子才是最美味可口的;同样,从错误中获益也不容易,但这样的收获却最有价值。
领导者要懂得,惩罚只是一种强化手段,而不是目的,惩罚的目的是帮助员工改正错误。认识错误是改正错误的前提条件。如果员工连起码的认错态度都没有的话,又何来改正错误呢?
在现代企业中,许多领导者在对待犯错的员工时,都会根据相应的制度进行惩罚,但有些领导却很少考虑惩罚后员工对错误的看法。如此一来,这样的惩罚就很难达到公司所要的结果。
惩罚的目的是让员工彻底改掉错误,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索罗斯曾说过:“承认错误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我能承认错误,也就会原谅别人犯错。这是我与他人和谐共事的基础。犯错误并没有什么好羞耻的,只有知错不改才是耻辱。”领导者认识到这一点就要通过各种渠道,让员工认识错误并且承认错误。
实际上,要想让员工主动认错,必须是员工在内心里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试想,如果员工在犯错之后能主动找到你,向你检讨他的过错,这就说明他真正意识到自己错了。否则,即使处罚再严厉也是无效的。很多员工之所以不敢主动承认错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害怕承担责任,害怕被处罚。更准确一点说,是害怕自尊心受到打击,老板的训斥是员工最不愿意听到的。
优秀的领导者在惩罚员工时都有自己的风格,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尽量给员工一种和善的感觉,长此以往,员工即使犯了错误也会主动承认,因为他们的内心没有受到伤害,尽管物质上受到了一些损失。此外,还要以制度的形式将“宽容犯错”固定下来,让员工意识到,在组织里有些错误是可以被原谅的——如果下次能做得更好的话。而这同时也可以约束领导者自身的行为。由此可见,要想让员工主动认错,还需要领导者掌握一定的技巧,基本的处理原则是要依据员工心理来实施,只有把握住员工的心理,才可能打动他们。
在西门子,员工有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工作一段时间后,如果表现出色,都会被提升。即使本部门没有空缺,也会被安排到其他部门。优秀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志向设定自己的发展轨迹,一级一级地向前发展;对那些一时不能胜任工作的员工,西门子也不会把他们打入另类,而是在可能的情况下换一个岗位让他们试一试,许多时候,不称职的员工通过调整,找到自己的位置,会干得跟别人一样出色。
但这并不意味着西门子公司的员工都很优秀,不犯错误。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说,我们允许下属犯错误,如果那个员工在几次犯错误之后变得“茁壮”了,那对公司是很有价值的。犯了错误就能在个人发展的道路上不再犯相同的错误。
每个人都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精明的领导者会帮助员工从错误中发现优点,从错误中获益。员工从错误中汲取的经验教训才是最深刻的,也是受益最大的一次失败的经验远远胜过数十次教条式的说教。
微软公司在解释自己招聘人员的原则时说:“我们招聘那些爱学习、适应能力强、善于从错误中学习的人。在招聘面试时,我们总是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有过什么大的失败?你从中汲取了什么教训?”这正是因为他们知道,错误或失败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财富,是他今后收获成功的基石。
对于员工犯错,领导者要给予宽容。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从不断犯错中成长的。如果员工一犯错就批评的话,员工就不敢去做没做过的、不熟悉的、没有经验的事情,久而久之,员工得不到成长,企业将变成一潭死水;没有创新,没有活力,领导就很辛苦,什么事都要操心,什么事都要自己去做。所以领导者应当鼓励员工大胆工作,员工不怕犯错,企业才能有创新有进步,充满活力。但是员工不能重复犯错,每犯一个错误,大家就要借鉴经验,避免重复犯错,共同学习和进步,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和分享的环境。
员工所犯的每一个错误,领导都应该及时地帮助他们分析和改正,这样员工才能在错误中成长。
有些领导认为,他们批评员工是想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记住这次错误,让他以后不敢再犯错误;有些领导觉得老是犯错的人太笨了,所以只能教训;有些领导觉得批评员工可以超前增长员工的智慧,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形象和威信。
但事实上,只知道批评而不去帮员工分析错误,员工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他们怎么可能得到提高呢?怎么知道怎样才不会再犯错误,怎么知道怎样才能长智慧呢?这样只会使员工做事变得小心翼翼,不敢主动,员工最终只能学会如何去应付领导。所以领导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加以改正。事实证明,只会批评员工的领导,他的员工只能增长经验,却得不到智慧成长;只有在错误中反思,才能得到智慧成长。所以领导应该帮助员工分析错误,帮助员工反思,这样才能提高员工成长的速度,减少再次犯错误的概率。
领导者最大的失误就是总盯着下属的失误。将下属的失误变成指导员工成长的机会,教会员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激发工作灵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员工智慧及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