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强梁者
74003400000015

第15章 谋生

灵昌,位于黄河河畔南方,是中国北部的一个大型县城。然而,在历史上,它并没有在安禄山南下的攻势面前坚守多久,安史之乱爆发后,灵昌不久陷落,作为安禄山占领区以外的边缘城市,灵昌成为了最先进入沦陷区的城市之一。

不过,对历史不甚知晓的黄三并不知道这些,对于安史之乱的爆发也只有模模糊糊的印象,但具体爆发年份并不记得。而居住在灵昌的人们自然更料不到三年后,天宝十五载,即至德元载,会有一个跳的一手好胡旋舞的痴肥胖子挥师南下。从此神州大地,烽烟四起,胡人铁蹄过处,一片生灵涂炭。

因此,至少现在,灵昌依旧歌舞升平,民众安乐。

黄三,就在这样的环境情况下,走进了灵昌。

守卫城门的士兵没有为难黄三,简单的搜了下他的随身物品,确定没有武器后就放行了。

黄三走在灵昌县城里,从繁华闹市一直走到市井街头,熙熙攘攘喧闹的人群和上一世的都市无甚区别。贩夫走卒,小姐公子,达官贵人,儒生乞子,正如后世的城市白领和街头摊贩,行走在路上,用着或高雅或低俗的方式生活着。几千年来,人们的表情都没有变化过,也未曾产生过新的情绪,无论平安喜乐还是坏事连天,都写在人们的脸上,只是有的人选择了藏起来,在心里感受,而有的人则溢于言表罢了。这世间古往今来都是这样,人们用着低俗的方式寻求温饱,富贵后又去追求高雅的生活,而至于那些饿着肚子去追寻高雅的人,则往往活在自怨自艾和求而不得的失落中。

而上面提及的最后一种人,正如现在黄三面前的这个落魄书生一样。

落魄书生姓李,名有才。然而,虽有国姓,李有才往上翻十八辈祖宗都找不到和皇族的关系;虽名有才,却三十好几了依然只是个秀才功名。随着人到中年,记忆力退化,眼看继续考取更高的功名已逐渐艰难,李有才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以前靠着亲友乡人资助些钱财,他还能够不用劳动就继续读书。然而随着他的前途逐渐渺茫,那些曾经对他报以期望的人也大多失望了。

这样一来,李有才的经济来源就断掉了。在恨的牙根痒痒,暗中赌咒发誓,要中个举人让那些家伙好好瞧瞧的同时,李有才也不得不开始劳作了。

可是能干什么呢?

李有才从小到大所有时间都拿来读书和幻想书读好了,有功名后怎么炫耀了,其他生活技能几乎是完全不会,加上脾气不好,学问不高还经常摆谱,去当有钱人家的教书先生,没做了几天就被辞退了。

就这样咂摸来咂摸去,李有才想起来自己还有一门“手艺”:作画。

理论上,当街卖画也是一门好手艺,往后数几朝,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赫赫有名的卖画书生唐寅,靠着作画倒也风流潇洒。因此,李有才应该很早想起来才是。

只是,李有才的作画手艺却是掺了水分的,他的画工只是当初自己照着些同年的同学画作大致临摹的。后来,学了一段时间后的李有才觉得作画太麻烦,自己也能够画个差不多的样子,形态上的相似度八九不离十了的时候,李有才也就再也没有碰过丹青。作画水平当然不高。

想不到,后来寻求别的工作的时候处处碰壁,最后竟然只剩下作画卖画为生这一条出路时,李有才才觉得世事难料。终于长叹一声,准备游历不同城市,卖画为生,积攒些盘缠,就这样一路缓缓进京赶考。

此时的黄三站在李有才面前,看着他面前的摊子上,少有人问津的画作,却想起了别的事。

谋生。

贩夫走卒要谋生,李有才要谋生,他黄三也需要谋生,无论处于主动还是被动,想要继续一个个城市的走下去,黄三总是需要些许银钱和城市中的居所的。

在进入灵昌之前,黄三并没有想好靠什么谋生,但眼前的卖画的落魄书生给了他灵感。

他不会作画,但是他会认字啊。

有唐以来,中国的常用文字就逐渐变成了楷体,也就是后世书面文字中最为常见的字体之一。尽管可能会有些繁体,但只要能认出一部分,黄三想要猜出整段话的意思想必不难。

而且,古代的文盲率奇高无比,几百人中往往才有一个识字的人出现。这注定黄三的这门技巧并不多见。

那能认字之后呢,怎么靠着认字谋生呢?

黄三想到的答案很简单,就是把他认出来的字读给那些不认字的人听。具体到现在的环境中,一个主要的方式就是:读信。

古代通讯不发达,远途交流就靠一封可能已经延迟了数天乃至一月的信件。只是,往往收到信的人中,有很多都并不识字,只得寻求识字者的帮助。

至于李有才为什么不靠读信为生?自然有他的道理,古代写信很耗费人力物力,因此往往都是能不写就不写,一定动笔写的信,大多都是坏事居多。于是,做替别人念信的差事,就意味着信中的灾祸出于念信人之口,听者在悲戚的同时,自然对带来坏消息的念信人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不过,李有才计较这些,黄三倒是并不在意,只要能谋生就行,名声什么的对他没有意义。再者,信中的悲喜到底和念信人无甚关系,相比他上一世的职业,读信反而是个干净的活计了。

那么,确定了谋生的方式,接下来,黄三需要的,就是谋生的工具了。

除了嘴,黄三还需要一些能够让别人知道他的职业的道具。望着面前的李有才,他心中有了主意。

快步走到李有才面前,黄三学着影视剧中士子间打招呼的方式,两手置于胸前作揖后,道:“这位兄台,不知能否借张纸和笔一用,稍后自会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