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强梁者
74003400000188

第188章 丢脸

胡发强在《唐代的书肆》中记载,唐代书价偏高。作为读书应考的士人,书却成了必需品,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文化消费项目,也是他们接受教育和参加科考的文化资源。徐汇《温陵记事》有言:“早年师友教为文,卖却渔舟网典坟。”有卖掉了渔船等家产来买书的。也有许浑寄诗云:“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可知,“书”这个东西,对于读书人来说,是绝对的圣物,卖是不可能卖的。

很多读书人即使饿死,也会抱着书裹着草席躺倒乱葬岗上,然后再被人把手上抱着的书拿出来,卖给别的读书人。“骨气”稍微差点的读书人也都是到了绝对的紧急关头才会卖书,而且卖书时会感受到极端的痛苦。即使是书商,卖书时也带着一股对着书籍的尊敬,再破旧的书也都是轻拿轻放。因此,像是沈浩这样轻松的就将这样的一本《老子》卖掉的“浑人”,徐书商还是第一次见。

好在,书商尽管和“书”字沾边,但仍旧是个商人,这样保存良好的《老子》,沈浩开出的价格几乎算是贱卖了,转个手就有好几钱银子的利润,何乐而不为。

“成交。”于是,徐书商没有犹豫多久,就同意了。找出了银子放在台面上,推给沈浩,另一只手就伸向桌上躺着的《老子》。

就在这时,斜刺里忽然多出了一只手,牢牢地按在了桌上那本《老子》的封面上。

“不能卖。”沈浩吓一跳,转头看过去,发现身旁不知何时站了一个中年人,胡子拉碴,但身上穿的却是读书人习惯的长衫。长衫,包括他脚上的草鞋,都有些破旧。背后还背了好多东西,小锅,干粮什么的。除此以外,让沈浩有些惊奇的,还有他腰间还有一个包着厚厚粗布的剑鞘。

其实“中年人”实际年龄并不算大,只是邋遢的打扮让他看上去比真实年龄要大上不少。沈浩估摸着把他扔到澡堂里再捞出来,应该会是个不过而立之年的人。不过现在,暂且就用中年人称呼他吧。

“这副又是书生,又是侠客的流浪汉打扮...难道是...我刚刚来古代,就看到奇人了?”沈浩心里想着。

旁边的徐书商倒是没怎么吃惊,跳起来骂道:“你个家伙,这几天在书市这边晃悠几天了,什么都不买就算了,竟然还在这边打扰我做生意,赶紧从哪来死哪去。”

“宁欺白须公,莫...莫欺少年穷。”那人听后涨红了脸,手却按着书不放,支支吾吾的道。

“哈,还莫欺少年穷,话是挺好的,可你是少年吗,这么大了,看你这样子还什么共鸣都没有吧。”徐书商嗤笑出来。

倒是沈浩若有所思,注意力也从当前的交易上暂时离开。

他之前还以为“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这句名句是来自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没想到唐代就有人早早的说出这句话了。

“哎,兄台,可否讲讲这本《老子》缘何不能卖呢?”沈浩学着古代读书人文邹邹说话的方式问道。

“不能卖书,就是不能卖书。”

“兄台讲讲原因啊。”

“你卖了就是败家子了。”

“我怎么就不能卖了,我不卖书我就饿死了。”

“那也不能卖,书比人重要。”

“那你说说,书怎么就比人重要了?”

“书就是比人重要,你就是不能卖。”

“得,是个读书读傻了的傻子。”沈浩兴奋劲没了,之前自己算是想多了。

摸了摸旁边的驴头:“三两,喷他一口唾沫,把他恶心开,就这原因打扰我卖书。”

“嗯昂。”三两晃晃驴头,不负众望的喷了沈浩一手唾沫。

好在沈浩知道三两指望不上,刚才那句话也就是分散下这人的精力,另一只手拍了一下他的关节处,力气不大不小。然后趁着吃痛收手的工夫,沈浩顺手便摸到了桌上的书,扔给徐书商后,摸走银子就往回走。这是他高中打架时候的惯用手段。

徐书商手忙脚乱的抓住书,认真的翻看了几遍,确认无误后,小心的收了起来。这时再抬头,才发现那两人都不见了。骂骂咧咧了一句“败家子,还是愚蠢的败家子”后,便哼着小曲悠然的躺在那里,等待下一个顾客的来访了。

至于这边,完成了交易,沈浩牵着驴子往家里走,走到一半就愣神结束后追上来的中年人被拦了下来。

“你怎么能卖了,那些人都看到你卖书了,肯定都在说你是败家子,说不定还在说你是个愚蠢的败家子。”他背着好多东西,气喘吁吁,说话一顿一顿的道。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我卖我的东西,关你什么事?”沈浩瞥了一眼他,牵着三两,他或许一辈子都无法接受这种“书比命贵”的思想,在他眼里,书不过是精神生活的滋养品。

“当然关我的事,你这是在丢读书人的脸。”

“哦?卖书丢脸了?街头卖文卖字画的多着呐,你也没觉得那些人丢脸啊。”

“那不一样,你卖的是书。”

“书又如何,书还不是人写的,和字画本质上是同一个东西。书商能卖书,我怎么就不能卖了?”

“就是不能卖。”那人挠挠头,感觉沈浩的歪理似乎是错的,但又暂时找不到纰漏,于是也不辩论了,开始重复最开始的内容。

“那你这就不讲理了。如果我是书商,出一百两黄金来买你的书,你卖吗?”

“当然不卖。卖了我怎么考取功名。”

“那功名对你又有什么用呢?”

“能当官。”

“那当官有什么用呢?”

“能有钱...不对,你别晃我,能报效君王。”

“那为什么要报效君王呢?”

“因为君王给了我官当。”

“那你现在又没官,又谈什么当官的动力呢?说到底恐怕还是你刚才说漏嘴的那句话吧。”沈浩讽刺道。

“...你嘴皮子好,我饶不过你,但你就不该卖,你卖了还怎么考取功名?”

“我当然能考取,《老子》我倒背如流。”沈浩索性不说了,他除了听过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一些风花雪月的故事,没什么报效君王的心思,自然也没兴趣再继续和这人扯下去,撑起油纸伞,牵着三两往回走。

谁想到那人听了沈浩最后一句话,比听到沈浩揭穿他“当官是为了钱”时还要激动,跳起来又拦住了沈浩的去路,神色鄙夷。

“你除了卖书,没想到还信口胡诌。”

“呵,我会不会背,你不知道就不要妄下断言。”

“《老子》那么长,你怎么可能倒背如流。我问你,第四十七章内容是什么?”

“我凭什么背给你?”沈浩牵着三两绕开他,继续往前走。

“那你就是不会。”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沈浩继续往前走,头也不回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