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皖江一带的家庭餐桌上,最风行的是鱼头炖豆腐。鱼头一样劈开,先在油锅里两面煎焦黄,盛起,洗净锅,爆香红尖椒和姜葱蒜还有酱板等调料,倒入满满一大碗水,放齐料酒和盐糖醋,烧沸,放入煎好的鱼头,大火猛烧入味。再将鱼头连汤带水倒进一只大号胖沙锅里,放火上继续烧。豆腐切小块放入——豆腐若先在沸水里汆一下可以去豆腥气,直接放入则更白嫩,也有人将豆腐在冰箱里冻酥,似更容易串味儿。同样,豆腐在鱼头锅子里炖老一点,入味;短时炖,则鲜嫩适口。若是嗜辣的,辣椒可放到红艳四射,就像馆子店里以“开门红”和“红翻天”命名的鱼头那样。起锅前,不要忘了撒上香葱、芫荽或是青蒜叶。对着这样一沙锅鱼头炖(本地人将“炖”发音为“笃”)豆腐,几个朋友把酒且饮且聊,可以倾诉尽人生所有得意和失意。
鲲子尾为什么好吃?首先你要了解到鲲子是鱼中力气最大的猛士,在水里,鲲子一尾扫来能轻易将人扫扒倒。大名称做鲩鱼的鲲子,有草鲲与青鲲之分,二者都是鱼雷一样的流线型身材,只是前者灰白色,稍有肚腩,爱群聚凑热闹;后者青黑色,肌肉更结实饱满,为独行侠。嘴前突的草鲲吃草,连草根和硬邦邦的草梗都吃,生活在水的中下层,太阳晒得到,为灰白色;青鲲口在唇下,便于搜索螺蛳吃,平日里都在阳光照不到的深水底层独来独往,潜龙在渊,故颜色青乌。若论肉质鲜美,吃螺蛳的当然要胜过吃草的……所以人家腌鱼都挑青鲲,青鲲腌晒得好,肉里能出油。以此类推,青鲲的尾自然也比草鲲的尾好吃了。
鲲子在水中,尾巴是它们一招制胜的武器,尾巴轻轻一搅,哗一下,就是一个超级大旋涡。鲲子的精气神全都集中在尾巴上,它的尾部是一种胶质肉,细嫩鲜滑,肥厚而香腴,你用筷子夹进嘴里,只管顺着骨头一吮,肉就下来了。特别是尾鳍上那层灰黑的肉膜,滑溜爽口,真是旷世奇才。还有尾梢,脆嫩可嚼,那滋味不比鱼翅差多少。
我在菜场只要看到有分解开的一段鲲子尾,不管多贵都买下来。有一次,买到了一条长老级的从长江里捕上来的特大青鲲的尾巴,先用红油炸香,再下配料,煮了一大锅,煮到汤水全部变成了醉生梦死一般的浓厚胶质,黏滞得筷子都扒不开……叫来三个朋友,美美吃了一顿。
除了头和尾,鱼鳞也是鱼身上的好东西,忽视了真是太可惜。我们常说的大鳞鱼,通常就是指青、草鲲和鲤鱼,它们身上的鳞既大又厚,却被视为糟粕而弃之,想起来就叫人痛心。若是将这些刮下的鱼鳞收集起来洗干净,加上剪下的鱼鳍,用料酒、花椒、红尖椒以及盐和姜末腌一下去腥,然后放锅里,丢进一大块拍裂的姜,加满水大火烧开,改小火熬两个小时,直熬至汤汁黏稠后,捞净鳞片及杂物,往汤里加一点鸡精搅匀,待凉后,入冰箱冷固。取出,以刀切成条,条切成片,入碟码齐了端上桌。放眼望去,晶莹剔透若玉脂……喜欢味酸的就在上面浇点醋,颤颤地夹了入口,满嘴鲜香,一点不输于镇江肴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