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静脉曲张,顾名思义就是腿上出现的粗大“青筋”,血管像蚯蚓一样迂曲突出,表层凸出皮肤曲张呈团状或结节状,并且腿部伴有酸胀感、疼痛感,有时下肢有异样的感觉,如患肢变细,变粗,肢体发冷,肢体潮热,皮肤有针刺感,奇痒感,麻木感,灼热感等,晚上感觉偏重,早上较轻。随着病情的发展,皮肤色素沉着,颜色发暗,并且脱屑、瘙痒,足踝有水肿,并且非常容易疲劳、乏力。
孕妈妈患有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血液蓄积下肢,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使小腿的青筋隆起。
小雨是一家超市的收银员,职业性质决定她很少能够坐下来休息,每天要站7、8个小时。为了维持生计,怀孕6个多月了,还舍不得请假。最近她发现小腿皮肤表面,像蚯蚓一样,疙疙瘩瘩,弯弯曲曲。于是在有一天上完早班后,她到医院来就诊。
做了检查之后,我初步断定这是典型的静脉曲张。
于是我对她说:“你现在小腿有什么感觉吗?”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有点酸胀不适和轻微的疼痛。医生,这不会对宝宝有什么影响吧?”
我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对她说:“这是孕妇下肢静脉曲张,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老烂腿’,一般来说孕妇下肢静脉曲张都是单纯性的,经过休息和睡眠后,静脉曲张的程度可减轻,并且你现在还是小腿静脉曲张,生活中稍微注意一下,过几天就会有所好转,但是很难愈合。现在暂时不会对小宝宝有什么影响。”
“我的小宝宝已经六个多月了,不吃药行吗?我担心吃药对宝宝不好,还有没有其他的治疗方法?”
“你的心情我很理解,不管怎么治疗,你现在要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因为静脉曲张经常发生在下肢,大多数患者都是由于长时间站立或保持同一个姿势而造成的。如果不加注意,曲张血管增多,小腿就会出现水肿,特别是站立过久或劳累后较明显,随着程度的加重,水肿会逐渐向大腿、会阴部、腹壁,甚至全身发展蔓延,并伴有高血压和蛋白尿,有的还出现皮肤搔痒,严重者还会出现湿疹、淤积性皮炎等皮肤病变。这个时候不仅孕妈妈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而且对胎儿的成长也很不利。”
小雨听了我的介绍,紧张地问:“那我现在怎么办?”
“别紧张,孕妇静脉曲张只要是治疗及时,并且生活中能够注意一点,一般对你的小宝宝没什么影响。比如每晚睡觉前,养成用热水洗脚的习惯,忌用冷水洗脚。用热水洗脚,能消除疲劳,有利睡眠,更能活血化淤;另外注意勤洗溃疡面。下肢静脉曲张的溃疡地方,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液湿敷,或用1∶5000高锰酸钾液浸泡患处,有利于消炎杀菌,每天2—3次;还要注意,不能一直站着,也不能一直坐着,如果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小腿肌肉就不能很好地收缩,使小腿血液及时回流。”
临走前,我告诉小雨,如果外出,要尽量穿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可以减轻患肢症状,还能避免意外原因伤及皮肤及血管。另外。注意调理饮食,不要吃辛辣以及油腻的食物,以防加重病情。
牙痛不是病,味精花椒就搞定
怀孕期间牙痛是很普遍的现象,主要是因为胎儿的成长需要从母体身上摄取大量的钙,而母体本身由于日常生活中摄取钙量不足,但是必须要先满足胎儿的需要,于是,母体身上的钙会大量亏空,而牙齿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所以当缺钙时,牙齿首先就会感知到。要从根本上解决牙痛的问题,就要适量的补钙。
韩英今年29岁,怀孕8个月。她对我说:“夏医生,由于我在妊娠期间酷爱甜食,导致我在妊娠32周时,患上了龋齿,牙龈肿痛,半边脸都肿了起来,坐不下躺不了,我老公带着我走遍北京大小医院,没有一家愿意给我治疗,都担心会引起早产,就让我回家挺挺。可是牙痛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疼得我头晕脑胀的,但也无可奈何。就在这时,朋友小柔介绍我来您这里,您说我该怎么办呢?”
我微笑着对她说:“在孕期,较常见的牙周问题有以下几种——
“妊娠牙龈炎:孕期常见的牙周问题是牙龈发炎,这是由于怀孕时期内分泌改变,使得牙龈充血肿胀,颜色变红,刷牙容易出血,偶尔有疼痛不适的感觉。这些症状并非每个孕妇都会发生。若发生的话,通常在怀孕第二个月开始出现,在第八个月时随激素分泌浓度达到高峰变得较为严重。
“妊娠瘤:这种病症较少见。一般多发生在怀孕中期,这是由于显著的牙龈发炎与血管增生而形成鲜红色肉瘤,大小不一,生长快速,常出现在前排牙齿的牙间乳头区(两相邻牙齿间的牙龈尖端)。妊娠瘤通常不须治疗,或只给予周牙病的基本治疗(洗牙、口腔卫生指导、牙根整平),这是为减少牙菌斑的滞留及刺激,肉瘤会于生产后随激素恢复正常而自然消失。
“因此,在孕期,为了防止缺钙,孕妇还可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的食物,同时补充维生素C以及钙锌等微量元素,牙疼的时候可以切生姜一小片咬在痛处,必要的时候可以重复使用,睡觉的时候含在口里也无妨。或者含一口水(温度接近体温),用力漱口。”
我告诉韩英,“由于胎儿的原因,牙痛的孕妇在用药和饮食时候必须有一些禁忌。”我给韩英推荐了几个治疗牙痛的小偏方:
第一,夹一粒味精放在疼痛的牙齿上,用棉球覆盖,等待味精含化,很快就能止痛。
第二,取10克花椒倒进茶杯里,倒入半杯开水,再盖住泡上5分钟,然后倒入一两白酒,再盖住,等其冷却并过滤掉花椒后,喝一口含在嘴里。
第三,按压合谷穴(在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间,离虎口边缘大约2—3厘米)。或直接用大拇指用力按压牙痛的那侧脸颊。
我还提醒韩英,“孕妇牙龈肿痛不能轻视,一定要注意改正平时的不良生活习惯。”
首先,不要贪凉,不要吃辛辣的食物,睡前不宜吃糖、饼干等淀粉之类的食物。饮食上要注意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很重要。另外,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及蔬菜,也可服用维生素C片,以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降低其通透性。在平时,可以适量多喝牛奶,补充钙质,坚固牙齿。
其次,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发现蛀牙,及时治疗。每天用淡盐水含在嘴里消炎消肿,一天三次为宜。对于牙痛较严重的患者,如牙龈炎症肥大明显,龈袋有溢脓时,可用1%过氧化氢液和生理盐水冲洗,可使用刺激性小,不含抗菌药的含漱液,如1%过氧化氢液。也可以选用孕妇金花胶囊,有清热、安胎之效,可用于孕妇头痛、眩晕、口鼻生疮、咽喉肿痛、双目赤肿、牙龈疼痛等。
最后,在孕期,孕妇应保持心胸豁达,情绪宁静。平时就火气大的人,可以喝些加盐的豆浆,清凉下火。
四招让你快速远离牙龈出血、口腔溃疡
得过口腔溃疡的人都知道,那是一种多么让人痛苦的病症。吃饭时痛,喝水时痛,刷牙时痛,大笑时也痛。无论溃疡的部位是在口腔还是在舌头上,动一下都会痛。
晴儿今年26岁,阳光开朗的她最近有一个小烦恼,“我怀孕4个多月了,最近一个星期出现了口腔溃疡的情况,刷牙后牙龈还会出血,吃饭都难,张口就觉得很痛。前两天变得更严重了,还掉了一小块肉。请问我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我告诉晴儿,“不要慌张,孕妇牙龈出血和口腔溃疡,都是比较常见的孕期反应。”
我首先向晴儿讲述了孕妇出现牙龈出血和口腔溃疡的原因。
由于孕妇体内的雌、孕激素增多,使牙龈的毛细血管扩张、弯曲、弹性减弱,导致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引起牙龈炎。妊娠期牙龈炎会随着妊娠的进展而加重,产后由于体内雌、孕激素减少,症状会自行消失。另外孕妇在怀孕期间缺乏维生素C也会导致牙龈出血,因此孕妇在妊娠期间要保证维生素C的摄取。
孕期由口腔局部因素引起的牙龈出血也比较常见,一般这种情况多是因为口腔不洁,使食物残渣、牙垢、牙石堆积在牙体周围,口腔内的各种细菌在此大量繁殖,导致牙龈炎而产生牙龈出血,病人常常伴有口臭。另外,刷牙方法不正确,残根(烂牙根)、制作不良的牙套、不良充填物等锐利的边缘刺激牙龈肿胀,均可引起牙龈出血。
我对晴儿说:“女性朋友们在准备怀孕之前,应该先做好口腔检查,以免孕期出现牙齿疾病导致治疗上受限。”
患牙龈炎的孕妇除了勤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外,平时还要多喝牛奶,补充钙质,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及蔬菜,也可服用维生素C片,坚固牙齿。
?而孕期妇女的口腔溃疡多是因为过于进补导致的虚火上升,或是因胎儿分去营养使得母体缺乏维生素和叶酸、孕期孕妇的精神比较紧张且起居规律改变造成的。
我建议晴儿,“首先应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其次是饮食的调节。”
情绪不良的人应善于自解烦恼,宽容自慰,与人和睦共处,生活乐观。饱餐过度与口疮有不解之缘,尤其是消化不良者,应限食或少量多餐,不可偏食,多吃蔬菜水果,注意营养搭配。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且要避免刷牙时伤及溃疡。
孕妇应适当补充叶酸,不仅可起预防、治愈口腔溃疡的功效,还有针对性缓解妊娠反应的作用。孕期切勿盲目用药,尤其是抗生素等消炎药,一些传统的治疗口腔溃疡的药很多都有抗生素等消炎成分。
在孕期,牙龈出血和口腔溃疡的妈妈们应该忌食辛、辣、炸、炒、热性食品,严禁烟酒、咖啡、口香糖等食物,还要改善生活习惯,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损伤口腔黏膜。要注意饮食均衡,起居作息科学规律,避免便秘。每天保持心情舒畅很重要,乐观开朗,避免心事繁重和急躁。
我又向晴儿介绍了几种孕妇可安全使用的小偏方:
1. 取金银花5克,放入500克水中浸泡加热,煮熟后冷却即可饮用,严重时一天可多喝几次,睡前效果更好。
2. 蜂蜜涂咽、蜜汁口漱。可将口腔洗漱干净,再用消毒棉签将蜂蜜涂于溃疡面上,涂擦后暂不要饮食。15分钟左右,可用蜂蜜连口水一起咽下,再继续涂擦,一天可重复涂擦数遍。然后用蜜汁含漱,能消炎、止痛、促进细胞再生。
3. 将鸡蛋打入碗内拌成糊状,同时取绿豆适量放入陶罐内,用冷水浸泡10多分钟,再煮沸约2分钟,在绿豆未熟时,把绿豆水倒出冲鸡蛋花饮服,每天早晚各一次。
4. 木耳山楂。取白木耳、黑木耳、山楂各10克,水煎、喝汤吃木耳,每日1—2次,可治口腔溃疡。
晴儿回家试用之后打电话告诉我,“用了您说的方法,牙龈不再出血,溃疡的地方也不再剧烈疼痛,面积越来越小,看样子真的快要好了。”
其实良性的口腔溃疡一般采取措施后就可很快的自愈,如不愈反重,或2周以上未改善的,需注意,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或是恶性口腔溃疡,应及时就医。
三、孕晚期小偏方
小便不通,大葱救急
下班了,送走最后一个病人,我正准备脱下白大褂,忽然传来一阵嘈杂声,紧接着一家人搀着一位大肚子孕妇急急地进来。
“医生,麻烦您赶紧给我老婆看看,她今天一下午都觉得小腹涨,可是在厕所蹲了好久,愣是没排出什么。之后她就去躺着睡觉,谁知肚子反而更涨痛了,又非常心烦,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看她这么痛苦,我们就带她来看看,以防有什么意外。”丈夫焦急地说道。
我赶紧给这位孕妇做了个简单的腹部检查,也让家人搀着她去做了相应的辅助检查、导尿管引流及留取尿液检查,检查结果初步排除了可引起排尿困难的器质性病因,也显示体内胎儿一切正常。在之后中医的观察诊脉中,我发现这位孕妇面色苍白,精神疲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这明显是气虚的表证。
“这样的状况以前出现过吗,这段时间饮食如何?”我耐心地问孕妈妈。
“前些日子开始的,好像宝宝越大我这感觉越明显,但前些天好歹还能勉强蹲厕所排出一些,今天可要命了,你看我刚刚这肚子胀痛得,真是活受罪啊!”孕妈妈痛苦地说道。
我安慰她,“别担心,小便不通是孕晚期常常会遇到的症状,又叫‘转胞’,多是由于怀孕中晚期盆腔淤血,宝宝胎体逐渐变长,增大的子宫和胎头将膀胱向上推移变位,胎气下坠压迫膀胱,以致膀胱气化不行,水道不通,所以很难排出。”
“原来是这样,老婆,这是咱们宝宝大了在淘气呢,你可一定得挺住啊!”丈夫给太太打完气,转而问我,“医生,那我老婆总不能一直这么下去吧?也不可能每次憋得实在受不了才来医院‘放’些尿液。”
“从你太太的脉象上看,她有些气虚,需要补气升陷,举胎化气,也唯有这样可以改善因气虚引起的小便不通。由于她现在正值孕晚期,不适合口服药物,我先给你们开个外用的小偏方,你们先试试吧!”
“好好,您开吧,我们一定照做!”
“这个方法又叫热熨疗法,原料特别简单,你去菜场买一斤连须的大葱,用手折断,放入锅中热炒,分两轮使用,每次50克。炒热后趁热放用布或毛巾包裹,热熨下腹部,顺脐部依次向耻骨部熨烫,冷后换掉它,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本方通过温热刺激肌肤,能疏通经脉、流畅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相信过不了多久就能改善。”
“真的特别简单方便,那我们回家就去试试,希望有用吧。” 丈夫拿着方子心疼地带着妻子离开了诊室,我收拾东西也准备回家了。胎位不正,膝胸卧位操来纠正 所谓胎位,就是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从头的朝向看,胎位分为头位和臀位,头位是指胎儿头在下方,臀在上方,而臀位则是指臀在下,头在上。从胎位的性质看,胎位又分为正常胎位和不正常胎位。
正常胎位是指枕前位。宝宝背朝前胸向后,两手像抱了一只足球,在胸前交叉,两腿弯曲,头俯曲,枕部最低,医学上称枕前位为正常胎位。只有头位中的枕前位,在分娩时,宝宝才能像一位娴熟体操运动员,顺利的自行完成“儿头回旋”的一系列动作,顺利离开母体,安全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正常胎位是指除了枕前位,其他臀位、横位、枕后位、颜面位、额位等都属于不正常胎位。如果宝宝的胎位不正,那么宝宝在离开妈妈温暖的身体时,就有可能出现各种意外情况,严重者还有可能危及母子健康,所以如果宝宝胎位不正,就要引起孕妈妈足够的重视。
我有一个在银行系统工作的闺蜜,自从怀孕之后,就很少再出来和我们聚会,下班后就安心在家养胎。前几天给我打来电话,说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宝宝有点胎位不正,是枕后位,并要她平时通过睡觉的姿势来纠正胎位。
我听了忙问:“你不是刚刚六个月吗?怎么就胎位不正了?”
“是的,医生说有点胎位不正,要我睡觉的时候注意点,并且要我做个什么操,你说这可怎么办?”
“别担心,实际上宝宝现在的胎位还不是最后的位置,一般情况下胎位要到七个多月才能确定是否正常,你现在先按医生说的,通过膝胸卧位操来纠正,过一段时间再到医院查查。”我安慰女友说。
我这个闺蜜年近三十才怀孕,本身就是大龄产妇,所以全家人对她都是呵护有加,现在听说胎位不好,一家人都特别着急。其实,胎位不正一般是指妊振30周后,宝宝在子宫体内的位置异常,常见于腹壁松弛的妈妈,和曾经生过宝宝的妈妈。大约有3%的孕妇可能胎位不正,其中以臀位最为多见,而横位危害性最大。
如果胎位不正发现的及时,那么通过妈妈和医生的共同努力,一般都可以纠正过来。最合适的纠正时间为孕30—32周之间。妊娠28周以前,由于羊水相对较多,宝宝又比较小,在子宫内活动范围较大,像小鱼一样在水里游来游去,所以这个时候宝宝的位置不容易固定。妊娠28周后,如果检查为异常胎位,妈妈就要注意了,一定要按照医生的指导,来纠正宝宝的位置。纠正胎位不正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可以通过膝胸卧位操来纠正。具体做法是,孕妈妈在做膝胸卧位操时,先排空膀胱,把腰带松开,最好在硬板床上,作俯撑状,撑着床,臀部高高抬起,使大腿和床垂直,同时胸部要尽量接近床面。每天早晚各1次,早上起床时做一次,晚上睡觉前再做一次,每次做l5分钟,连续做1周,然后去医院复查。
如果胎位不变,可让医生为妈妈施行“转向”。如果在孕32—34周时,宝宝的位置仍未转向,医生就要考虑为孕妇实行外转胎位术了,借用外力让宝宝翻转过来,使孕妈妈和宝宝能顺利的分开。但外转胎位术有一定的风险性,操作时,可能导致脐带缠绕或胎盘早剥,所以在实行外转胎位术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引起其他的不适症状。
另外,针对胎位不正,还可采用针灸治疗的方法。用针刺至阴穴(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治疗胎位不正,每日1次,每次l5—20分钟,5次为一疗程。这种针灸疗法特别适用于臀位、横位、斜位的孕妈妈,不过还是请专业医师操作比较安全。
在孕32周以后,如果胎儿还是“胎位不正”,就不太好纠正了,当然也不排除极少数胎儿来个“意外之举”。因为妊娠32周以后,胎儿生长迅速,此时羊水相对减少,宝宝的活动空间逐步变得狭小,此时宝宝的姿势和位置相对固定。
如果经过产前仔细检查,预先诊断出胎位不正,经过及时治疗后仍未转为头位,则需要在预产期前1—2周住院待产,由医生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决定分娩方式。
胎位不正,事关宝宝和妈妈的健康安危,应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腰酸背痛怎么办,靠墙立正站一站
怀孕晚期,随着胎儿的长大,孕妇的负担也越来越大,同时因为马上要做妈妈了,孕妇也变得小心翼翼。这个时期很多孕妇会出现腰背疼痛或者肋下疼痛,这让很多孕妇担心不已,担心是不是自己体质不好,担心会不会对胎儿产生影响。那为什么孕妇会出现腰背痛、肋下痛呢?
前几天我的一个好朋友姗姗来我家找我,她已经怀孕8个月了,最近觉得腰背痛特别厉害,有时候肋下也会痛,特地来找我咨询。
她对我说:“记得小时候姥姥、妈妈总说‘累死了!腰疼死了!腰快断了!’有时我也跟着凑热闹,她们总是笑着说:‘小小的人哪儿来的腰?’那时的我总是不服气,现在怀孕了可真体会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腰痛、腰断’了,有时候右肋下也会痛,现在一直困扰着我。这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啊?是不是我体质太差了?要怎么治啊?”
我告诉姗姗,许多女性在怀孕期,尤其在分娩前的三个月,常会出现腰背痛。中医上说大多是因为气血不足;从生理上说这是由于日趋增加的胎儿体重改变了怀孕女性的身体重心,为了让身体获得重新平衡,只能将身体后倾,而这种姿势加重了腰背部的韧带和脊柱的负荷,再加上妊娠后体内的激素分泌发生变化,为了分娩时胎儿能顺利通过产道,人体内分泌一种激素,可使连结骨盆的韧带松弛,这种激素同时起到松弛肌肉的作用,使脊椎的弯度加大,所以容易导致腰背痛。至于肋下痛,则有可能是子宫增大压迫脏器引起的,安全起见可以去医院做下检查。
姗姗又问我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改善这情况。我就告诉她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控制体重。现在,一个孕妇往往会被全家所有人照顾,成了名副其实的“熊猫”孕妇。一切家务活都不碰,一日三餐均由家人精心烹饪。她想吃什么开个口就行,家人总会满足她的要求。但是,其实整个孕期中孕妇的体重增加应控制在12.5公斤以内,体重增加过多会加重孕妇的负担,留下营养过剩的后遗症,还有可能使胎儿体重过重,对大人小孩都不好。
其次,要适当运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每次散步或走路时间不宜过长。孕中期和孕晚期,绝对不能从事重体力活,否则,引起腰扭伤,恐怕会伤及胎儿。像洗衣服、登高放东西、提重物等,都会“殃及”腰部。这些尽量让家里的其他人代劳。
第三,保证身体舒适。必要时可以使用孕妇托腹带,孕期穿着合适的托腹带,可以减轻孕期腹肌、腰背肌肉力量的支撑负担。穿舒服的鞋子,最好穿平底鞋。坐姿也要正确,坐着的时候,要确保后背得到很好的支撑。可以把一块小毛巾卷起后放在背部,每20分钟站起来活动一下。
第四,要注意保暖。腰背痛轻微者,可以洗热水澡,也可以局部热敷,用热毛巾、纱布和热水袋都可以,每天热敷半小时,都可减轻疼痛。同时要注意腰部保暖,双足和双腿的保暖也很重要,如果双足和双腿着凉,可引起腰痛。
第五,可以做必要的按摩或保健操。我建议她按摩这三个穴位:承山穴(委中穴与脚后跟之中点,也就是收缩小腿肌肉时,可见到一“人”字形的交点)、阳陵泉(膝关节半屈,腓骨小头前下方,正当胫腓关节处)、太冲穴(第一趾与第二趾的趾缝上两寸)。
另外我教了她一套简单的保健操:立正靠墙站好,双目平视,不要昂头,用力将颈部往高处拉,每日几次,每次2—3分钟可有效缓解背痛。
“好的,我记下了,谢谢你。”姗姗站起来告辞,却又突然停下,扶着腰无奈地说道,“唉,又痛了,希望你说的那些有用!”
“会的,相信我。”我起身扶着姗姗出门。希望她能按我说的小偏方去做,让腰背痛的烦恼离她而去。
下肢水肿走路难,揉捏两下可缓解
秋燕是个体服装店的老板,体形原本丰腴,现在怀孕七个多月了,像只憨憨的小熊,特别是最近小腿及足背浮肿得厉害,一摁一个小坑,穿鞋时感到涨麻,连走路也明显笨拙了些。
还记得前几日秋燕第一次来医院就诊的情景:那日,秋燕拖着沉重的步子来到我的诊室,脱下鞋后,露出一双肿胀的双腿,皮肤好似一层膜布覆盖在水面上,看上去油油亮亮透着光,用手一摁马上出现一个小坑,良久才能恢复。我当即意识到这就是孕妈妈的典型下肢浮肿。
“医生,我这个水肿每天早上好点,晚上就严重。现在是上午,水肿不是很严重,但是到了晚上,还是有点肿,这是不是和我白天站立时间太久有关系?”
“当然有关系,到了孕晚期,许多孕妇的脚和手都会明显浮肿,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孕妈妈站立太久,下肢血液回流不及时,才引起浮肿。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比如孕期血容量增加。在怀孕34 周左右会达到高峰,这时候的血容量可比非孕期要增加了40% 左右,但是红细胞和血浆蛋白增加不多,主要是血浆增加较多,所以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移向组织间隙而水肿;再比如怀孕后,内分泌功能发生变化,雌激素、醛固酮分泌增多,体内水、钠潴留较多,引起水肿;另外,由于孕妈妈怀孕期间子宫会慢慢的增大,这样就会让骨盆内的压力慢慢的增高,从而使下肢的静脉血流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也是造成下肢浮肿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医生,听你这么说,我以后会多注意休息的。那还要不要吃药?”
“不用吃药,孕期浮肿如果休息或者是睡眠之后变得轻微了,或者仅有小腿浮肿,说明浮肿是属于生理性的,一般不需要治疗。只要多加休息,避免站立时间过长,适当抬高下肢,少吃盐,水肿就会减轻。”
考虑到她是孕晚期的准妈妈,我没有给她开利尿的药物,只是告诉她几个消除下肢水肿的小办法。
运动消肿
适当散步,可以促进小腿肌肉的收缩,使静脉血顺利地返回心脏。所以,消除水肿,要适当散步。睡觉时,把脚抬高,坐着时,把脚垫高,最好与身体成90度角,使腿部的静脉血能更好的回流到心脏,防止水肿。要注意多休息,每天至少9—10个小时,中午最好也能休息一小时。卧床休息尽量左侧位,这样更有利于水肿小腿。
按摩消肿
准爸爸可以用双手拇指从准妈妈小腿向上推,然后用两手掌围着腿部来回推。再用双手握着准妈妈的腿,由足裸向上搓揉。捶捶脚面,从每个趾缝向趾尖轻搓,然后轻拉脚趾。适度按摩有助孕妇将积存在脚部的水份循环,减轻水肿现象,同时轻按小腿,可舒缓肌肉不适,减少抽筋现象。
饮食消肿
如果是由于营养不良引起的水肿,可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如肉、蛋、奶等;要多吃足量的蔬菜水果,每天不少于500克;少吃含盐量高及难消化、易胀气的食物,以免引起腹胀,使血液回流不畅,加重水肿。还要控制水分的摄入,特别是水肿严重的孕妈妈,应适当控制水分的摄入。
另外,我告诉她一个小偏方:荸荠加海带适量煮汤,可以很好地防治妊娠期间的水肿、缺碘、妊娠高血压及痔疮便血等症。
今天是她第二次过来检查,一坐下就惊喜地说:“看,医生,我的腿现在好多了,走路、穿鞋也比前些天舒服了,谢谢你的方法,很管用呢。”
我让她挽起裤子,摁了摁她的小腿,果然摁下去没有特别明显的小坑了。孕期痔疮最烦人,熏洗坐浴都安全
现代社会,久坐族越来越多,因而患痔疮的人也越来越多。据调查发现,80%的孕妇患有痔疮。为什么原来没有痔疮的女性,到了怀孕晚期就会出现呢?而曾经有痔疮的人,经过怀孕变得更加严重?得了痔疮,孕妈妈该怎么办呢?
两个月前,有个病人小张来到医院。当时她挺着肚子痛苦万分地想坐又不敢坐,我基本已经猜到了,她得了痔疮。
果然,她开口就问我:“医生,我怀孕前明明没有痔疮的,为什么现在有了,而且越来越严重?”
“这是因为怀孕引起腹压增高,随着子宫逐渐增大,下腔静脉受压日益加重,特别是胎位不正时,压迫更为明显,直接影响直肠下端、肛管的静脉回流,致使痔静脉充血、扩张,从而诱发痔疮,就有了像你所说的原本无痔变有痔、本来有痔更加重的情况。”
“那像我这样怀孕了能不能做痔疮手术啊?我怀孕7个多月,现在痔疮发作起来坐都不敢坐,站着又吃不消,痛苦死了,能做我就去肛肠科预约了。”
“不可以,”我告诉她,“痔疮的确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治疗,但你目前处于妊娠晚期,一般不宜手术,否则有引起流产或早产的可能。”
“啊,这样啊,那痔疮栓什么的能用吗?没问过医生我也不敢用。”
“还好你不敢用,”我替小张庆幸,“治疗痔疮的药物很多,有些在缓解症状方面效果很明显,但不少药物中常含有麝香、明矾、甘露醇及抗菌素等成分,这些成分对胎儿都是有影响的,孕妇绝对不可以使用这些药物来治疗痔疮。药物对于宝宝的影响不容小觑,因此哪些药物能用,哪些不能,必要时可以咨询医生,千万不要以为只有口服药才对孕妇有禁忌。”
小张听了后松了一口气,但又马上担忧起来,“医生,那怎么办啊?手术不能做,药不能用,难道就这么痛着?”
我建议小张进行保守治疗,并提出以下几点:
1.健康饮食。忌辛辣刺激的食品,如酒、辣椒、花椒、胡椒、姜、葱、蒜等;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防止引起便秘,加重痔疮;多吃含纤维素、有润畅通便作用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黄花菜、木耳和苹果、桃、梨、香蕉、瓜类等。若有排便困难,可食用蜂蜜或一些含植物油的食物,如芝麻、核桃仁等。
2.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便秘和腹泻。不要久忍大便,要养成定时良好的排便习惯,大便时不要在厕所看书读报,避免久蹲厕所,每次蹲厕所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如果一次排不出来,可起来休息一会儿再去,不要用泻药,更不应用压力较大的灌肠等方法来通便,以免造成流产或早产。
3.适当运动。孕妇应防止久坐不动,提倡适当的户外活动,如散步、做操及打太极拳等。每日早晚可做两次缩肛运动,每次30—40遍。这样有利于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排便和预防痔疮。还可经常做肛门按摩,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方法是:排便后先用温水清洗肛门,再用热毛巾按压肛门,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15次。
4.中医治疗小偏方,熏洗坐浴?。
(1)可用大黄、黄柏、黄芩、苦参煎水,每日便后或早晚两次,趁热先熏后洗患处,每次15—20分钟。?
(2)用温盐水坐浴,注意不要采用挤压腹部的坐姿,效果很好。?
小张听得很仔细,甚至还做了笔记。最后我根据她疼痛明显的症状及脉象,给她配了几剂熏洗药方。
最近我又遇到小张,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