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钱理群作品系列
7453000000005

第5章 高中生眼中的“经典”(5)

此外,还有一个教师自身素养提高的问题。今天的问题是,孩子不读书,老师也不读书,更不读经典。这自然有客观的原因:第一线的老师工作的忙与累,几乎没有时间读书,都是需要给予理解的同情的,也是教育领导部门要解决的问题。但这里依然有一个认识和主观努力的问题。学校应该成为一个以经典阅读为主体的书香家园,教师又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引导人,而最重要的引导就是教师自己的阅读,阅读兴趣和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应该说,现在中学教师中的“爱读书人”为数并不少。像前面提到的北师大两位女生的语文老师何杰就是其中的一位。在我看来,他对鲁迅的理解,就不亚于一些鲁迅研究者。他连续两年在两个班进行“鲁迅散文、杂文单元教学”的实验,从几十位学生的专题研修报告看,学生对鲁迅的认识所达到的深度,让我吃惊。问题是,这样的真正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点点滴滴、扎扎实实地为学生的经典阅读引导、铺路的老师,却往往被忽略。

有必要设置必读书目吗?

在调查中,对于“你是如何知道这些经典图书的”这个问题,得票最多的是“老师在课余推荐”,其次是“在书店里看到”,紧接着是“同学和朋友互相推荐”,而且三个选项的得票相差无几。这恰恰说明了中学生了解经典图书的两个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

由于学校环境是最主要的了解途径,老师的推荐就变得格外重要。不过,目前各个学校的老师推荐很难有准绳。“推荐”在不同学校甚至同一个学校的不同班级,同一个班级的不同课程上都是不一样的。由于不同老师的阅读倾向会影响学生的选择,所以这推荐背后自然含着不少的弊端。

而且,很多老师也反映,由于推荐书单通常都是以寒暑假作业的面目出现,希望学生们读了之后写读后感,所以有时候还会引起反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那么,社会推荐机制是否对孩子们有帮助呢?在美国,费迪曼的《一生的读书计划》流传甚广,在我国也有《青少年必读书手册》等类似书。但很多孩子对这种社会机制推荐出来的书单不以为然。“太程式化了吧,每个人兴趣都不同的,怎么能跟从这样的书单呢?”166中学的高二8班的丁贯雍说。他的观点得到很多同学认同。只有少数同学认为,推荐的书目起码让自己知道还有这些书可看,翻开之后才知道是不是自己喜欢的。

究竟要怎样介绍一本好书给同学,恐怕还是个等待解决的问题。

点评:

这里所提到的“社会推荐机制”问题,正是各种社会力量:新闻媒体、出版社、志愿者……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但一定要防止炒作,特别是商业性的炒作。这是一个需要静下来,认真研究、调查,从一件件具体小事做起的,需要的是鲁迅倡导的“泥土精神”和“韧性精神”。

学生的相互推荐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外地有教师在网上组织读书会,一个月集中读一本书,在网上交流心得。我以为这样的方式是可以推广的,中学生自己也可以组织这样的网上集体阅读。

相关链接:

中学生列出的经典图书书单

第一名:《史记》

第二名(并列):《古文观止》、《论语》、《鲁迅全集》、《三国演义》、《红楼梦》

第三名(并列):唐诗、宋词(涉及多个版本的选集)

第四名(并列):《一九八四》、《巴黎圣母院》

第五名(并列):《基督山伯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活着》、《围城》、《韩非子》

点评:

看到这样的书单,我很高兴。因为我一直在提倡中学六大经典阅读,即《论语》、《庄子选读》、《老子选读》、《唐诗选读》、《红楼梦》、《鲁迅作品选读》。我称这是民族精神源泉性的经典,分别处于民族古代文化开创期、高峰期、总结期和现代文化的开创期,是每一个中国人,不管他们以后从事什么工作、如何发展,都必须在义务教育阶段熟读的经典,这是真正为每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打底子的,也是一个基本的民族文化建设。

感到不足的,是外国与当代经典的阅读不但量太少,质也成问题。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的教育的问题,应引起注意。

图表:

1.语文课本里的文章是经典吗?

A.全部都是经典的,2%

B.大部分是经典,但也有少数不是的,85%

C.大部分不是经典的,10%

D.几乎都不是经典的,3%

2.学习过课文里的名家名篇后,在课下阅读过该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者该篇课文的原著全文吗?

A.读过很多,3%

B.读过一些,72%

C.想读,但是没有机会,20%

D.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兴趣,5%

3.阅读经典图书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

A.提高自身的修养,56%

B.更好地应对考试,1%

C.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3%

D.一种放松和休闲的方式,40%

4.常阅读下列哪个领域的经典图书?(可多选)

A.文学89%

B.历史43%

C.哲学19%

D.政治19%

E.科学16%

5.每年大约会阅读多少本经典书籍?

A.2本以下28%

B.3至5本28%

C.6至10本25%

D.10本以上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