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草种植经验在近3000年历史中是逐步累积,而至宋应星、方以智有所记录的近400年的历史,种植、打靛的方式方法基本未变。
(2)科学种植的尝试
试图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蓝草种植技术,开始于民国之初。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德的染料退出了中国市场,使中国蓝靛生产有了转机,这个转机使中国传统蓝染经验第一次有了科学的整理。
在东北三省和江南各省的农业科技人员远效欧美,近学日本,从科技角度介入了蓝的种植、靛的提取和蓝染的工艺作业。当时政府实业部的《农业周报》载“江西青靛制植调查”,条分缕析,已有科学的认识:种类:赣省青靛之种类有二:一为早熟种,名曰蓼蓝,乃草本植物。根细如须,叶如蓼而椭圆。
施肥后发育颇易,刈时留根稍长,略受雨润,即复滋生。有二刈三刈之收获,其功用较木蓝为佳。
一为迟熟种,名曰木蓝,乃木本植物。根粗条长,茎似决明,叶如槐叶而小。因条根之故,施肥不易见效。必施以根本肥料(如厩肥),始能收培壅之功。
种植:蓼蓝每于冬至前后下种,惊蛰时分秧,夏至后收制。木蓝中最早者,于立夏时可种。
自此连续可种至立秋者亦有之,但愈早愈佳耳。
下种时期之迟早,于地之高低极有关系:高地先种,低地后种,最低地先种即有水浸之忧。
播种之法,先犁地以耒耜平之,使成细粉状。
然后作畦,阔约一尺五寸。每棵之距离约八、九寸许,以种子二十粒播入畦间。薄盖泥土,复以耒压之,勿过紧。历三日苗出,经旬余以耙刮去畦中小草,暴日干枯,随以铁耙退开,半月后薄耙一次,务使畦间涵水滤出。又历旬余,培土壅于靛兜之上,畦中挖成四寸之沟,以流水通气,种植之工尽于是。若遇久旱,即须车水济之,以后预备收制。
《中华农林会报》有舒以泰“缙云靛青栽培及其制造法之调查”,对浙江省的山蓝、蓼蓝种植有更详细的调查:
山蓝栽培法
山蓝为宿根草,可插植其茎而繁殖之。属于湿性植物。性喜阴湿,土喜黏重。干燥砂砾质之地,往往不能得到生长而茂盛。故须先择定适宜湿黏重肥沃之地,耕起碎而松之。作四尺许之畦,耙平,行间距离一尺。于清明前后插之。活后施以液肥,如人粪尿等。蓝乃得以营养而生长。如逢干燥时须浇以水,使土壤润湿为度,但不可过度浸酿,与使病菌发生,变成枯黄。蓝分劣败,反为不善。倘水分蓄储太多时可行排水法。又须勤于检草,不致杂草有夺养分之虞。耕种得法则以获丰裕,每亩可收得蓝叶千余斤之多。即遇凶年亦可亩得六七百斤。比种谷者得利自倍。诚农业中一种最有利之副业也。
山蓝除草及施肥
山蓝插活后宜施肥一次。以后过一星期又宜中耕除草一次,以膨胀土壤,使作物根得以伸缩自如,易于发育,吸收养分之力强,生长速而茂盛。同时宜施肥一次,肥料以窒素为适。因窒素有滋长茎叶之效能。至除草施肥回数不定,须视蓝叶生长力之大小,及杂草之有无,随时酌量行之。
就普通言之,自插地后至成熟收获,则除草四次,施肥五次足矣。
(注意)幼苗时用肥宜薄,以水稀释之(半肥半水)。视其生长速度,渐渐加厚为要。
蓼蓝栽培法
蓼蓝本为暖地产物,适于高温多湿之气候,土宜中肥沃而于透水性者。于阴历二三月间播种。
若直播于本田者,须行条播法。行间距离一尺左右。出苗后将苗之两侧作成沟形,将根际之土培高,以便根旁浇水。用苗畦者先细碎畦内之土,然后撒入油饼、猪、羊粪等,作基肥。以铁耙耙平,加以稀释人粪尿,使油饼、猪、羊粪等基肥易发酵腐败,作物可得其养料,易于长大。乃撒下种子,种毕,上覆细砂土一层,或草木灰均可。又上盖稻草等类(凡草粪均可用)一层,以防烈日直射,及虫鸟啄食诸弊。如遇天气干燥时,须洒水于草止(所盖之草),湿润土壤,使种子易发芽。至发芽后要渐次撤去覆草,以免阻碍发育,俾得生长完美。至苗高寸许,即可疎删(与间拔同理),至长三四寸许,乃可移植于本圃也。
蓼蓝除草及施肥
凡条播者,中耕除草后行之。移植者,约一周后行之。至除草次数不定,随该地杂草滋生之迟速而异。有草即须除去之,可免消耗养分之虞,日光不足之患。普通自移植后至收获,除草三次。
但施肥宜除草后同时行之。宜用多含窒素肥者,如大豆饼、芝麻粕、菜子饼、人粪尿等。但余乡所用者,概以人粪尿、菜子饼、猪、羊粪居多。
(注意)凡作物欲以茎叶为目的者,概以窒素多者为宜,因其有促进茎叶繁茂之效能也。
这里说的“窒素”,是日本对氮肥的称谓,即今之尿素。
舒以泰调查论文中,从科学的角度概述了缙云县的靛青原料的两种蓝草:缙云靛青以山蓝居多。而蓼蓝次之,余者稀少。
山蓝属大戟科植物。蓼蓝属蓼科植物。茎高四尺余,叶椭圆形。茎有青赤,叶有大小。花红色。而山蓝茎高仅二三尺,叶丛而对生,椭圆而厚,呈浓绿色。叶面光滑富有蓝分。
他指出的“蓝分”,即是“靛”。缙云县位于温州西部,中间隔着括苍山脉。它的南面和丽水搭界,北面和永康相接,和外界交通并不方便。但缙云和括苍山以东的乐清、瑞安、永嘉等地一样,都有传统蓝染手工艺,也都有蓝草种植业。只是由于地处偏僻,蓝草种植和打靛手艺历来也都是家传经验,特别是沤泡蓝枝叶,搅动打靛等项环节,并不单纯是劳力活,更重要的是在打靛过程中对加入蛎灰量的掌握,全凭经验鉴别蓝水色度的合宜与否。尤其是传统的经验要求这种鉴别须在拂晓之际,天光尚无的状态下进行,在微弱天光下鉴定蓝水色度没有经验是不可能做到的。可见,这个时代的科技人员虽然已经初步把握了山蓝品质的科学鉴定方法,但是并没有能够普及这些方法,这些科学技能不得不停留在自生自灭阶段,最终湮灭在纷乱的社会变革中。
3.靛青的提取和蓝染原理
从各类蓝的茎叶中提取出“靛”,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各地对这一过程的称谓不一,江南一带种植者以称“打靛”为多。
(1)经验性的打靛
最早较详记录打靛的人是北朝贾思勰,他在《齐民要术》卷五“种蓝”中说:七月中作坑,令受百许束,作麦秆泥泥之,令深五寸。以苫蔽四壁,刈蓝倒竖于坑中,下水以木石镇压,令没。热时一宿,冷时再宿。漉去荄内汁于瓮中,率十石瓮着石灰一斗五升。急手抨之,一食顷止。澄清,泻去水。别作小坑,贮蓝淀着坑中,候如强粥,还出瓮中盛之。蓝淀成矣。
种蓝十亩敌谷田一顷,能自染青者,其利又倍矣。
文中的“蓝淀”,即“蓝靛”。他记录的制造蓝靛方法和后来乡村打靛者有所不同。首先是北朝的沉淀池只有五寸深,把蓝植株倒竖其中,只浸其叶茎。气温高时只浸一宿,气温低则再浸一宿。其次是把蓝靛贮入小坑前并不过滤,只是静候其自然沉淀,至稠粥状时才盛放瓮中。和后来的制靛工艺相较,略嫌粗糙一些了。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三有“蓝靛”条,说:暮春生苗,六月采实,七月刈身造靛。
凡造靛,叶与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
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靛信即结。水性定时,靛澄于底……其掠出浮沫晒干者,曰靛花。凡靛入碙,必用稻灰水先加,每日手执竹棍搅动,不可计数,其最佳者曰标碙。
上文中的“碙”,通今“缸”。“靛信”,指症候、消息。明末学者方以智在《物理小识》卷九“靛”条中,也有实地考察记录:蓝有数种,槐靛叶似槐,以五月种,畏水浸之。
蓝靛叶团,大叶蓝似苦蕒。唯山靛染易上青,叶似赛兰;三月插条种之。然大青难种,小青可数刈。
谚曰:“靛无胆。”愚者尝讯之田父,曰:“担干靛者,远路摇之,则复稀如粥。置之复坚。”成篓时以地灰充之,多是八成其浸靛者,对日取出。而撞水必力士,一气三百余杵则成。缓歇一杵,挏水无声,则靛不佳。
我在浙江所见的制靛程序与此大略相同,设备都是在田间临水处挖出窖坑。浙江白石附近清水垟镇的窖坑,是在山间小河流的岸边,河岸矗立,水面距岸高约3米。其中大窖坑的泻水孔洞一端就位于岸壁,距水面约2米许。大窖坑深约1米,直径约3米,一次可置蓝叶茎800斤。九、十月的天气,要浸泡七天,每天上下午各搅动一次,目的是使蓝茎叶浸泡均匀。茎叶颜色在七天中渐渐加深,变黑、变软,即捞放到小窖坑中。小窖坑往往位于大窖坑上端,两坑间有水道可通。捞放到小窖坑中的茎叶余汁仍然可以通过水道流入大窖坑。这样设计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取得茎叶汁水,减少浪费。
然后在大窖坑中再次放入新鲜蓝茎叶,再次沤泡七天。
如此一般浸泡过三次蓝茎叶的大窖坑中,就会有足够浓度的蓝茎叶汁水。
打靛时必须要在天亮前完成,零点开始,到5时太阳未出时结束。
为什么要规定这样的时间呢?
他们的理由是“天亮看不清颜色”。这种看似矛盾的说法,其实正是农民的自我“经验”总结。原来他们在搅动大窖坑的汁水时,正如方以智说的“撞水必力士,一气三百余杵则成”。水中的蓝靛素本来是不均匀分布在窖坑中,人工搅动水流快速转动,水声轰然,目的是促使蓝靛素在水中分布均匀。然后在其中取出一桶汁水,逐渐加入蛤壳粉,同时仍不停搅拌,泡沫逐渐生成、堆起时,更加快速搅动,白色泡沫聚集在水流周边,桶内水漩涡的中心即呈现出蓝色。此时没有太阳外光,水面无反光,也因此能看准蓝色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