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仁家
杨东仁家现居三和镇巫塘村巫烂七组,属猪。杨家的木构房屋建在山南斜坡上方,下方邻居家屋脊与他家地板高度齐平。五间木板房中有中间的堂屋,两侧卧房及后面的厨房、储藏兼染房,都相当宽大。厨房外面是一片菜地,菜地边缘用石块似不经意般堆起矮墙,墙下有三、四级石阶。
杨家祖上何年何月迁徙至此,已不可知晓。杨家蓝蜡花技艺由他的两个媳妇张红英、李明芬传承。张红英1981年出生,在娘家就跟着母亲学会点蜡花;李明芬1983年出生,从小上学,读书之外,还要放牛,没有机会跟着妈妈学。出嫁到了杨家,才有机会跟着婆婆,以及遇到左邻右舍的大妈、媳妇在点蜡花的时候,就跑过去跟着学起来,现在已经可以独立点蜡花了。只是浆布等工艺还须婆婆带着指导。
张红英先跟着婆婆走到屋后菜地里,看婆婆怎样从叶面上选择,再怎样完整挖出一颗拳头大小的魔芋。张红英接过魔芋舀水冲洗干净后,拿到堂屋里,剖开魔芋,取一根竹片,就着脸盆刮起来。一会儿工夫,魔芋就成了稀碎的糊粒。张红英拿起斧头,用斧头把子捣压成糊粒,不断捣揉,直至糊粒渐渐成了烂糊糊。这时候她的婆婆拿起一块白布兜住脸盆边,张红英则把脸盆里的糊状魔芋浆汁慢慢倒进白布,从布上端兜起四角,抓紧成一个盛满浆糊的布袋。张红英把要点蜡的坯布放在小板凳上,在婆婆指导下,抓住布袋上端,在坯布上不断来回揉擦,浆汁沁出布袋,浸润到坯布上,这就是她们在给坯布上浆,她们认为上过浆的坯布点蜡好画。这时候小媳妇李明芬已经生好一个火盆,婆媳两人把浆好的坯布绷平,放在火盆上方烘烤,使坯布快速干燥。
坯布经过浸润再烘干,表面会起皱,因此还要砑平。婆婆把布平放在小板凳上后,即拿出一只已经磨得光滑的牛下颌骨,抓住牙床部分,就在坯布上刮擦起来。一排排反复刮擦过去,不出5分钟,坯布平整了。砑布要用力,施力要均匀,算得上技术活。显然,两个媳妇还不能完全掌握这项工艺,要靠婆婆来完成。
从浆布到砑布、魔芋、竹片、牛颌骨,所需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废物利用。之后的画蜡蓝染,也全在家中2个80厘米直径的染缸中完成。
(3)从江西迁入的布依族
石头寨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镇宁现属于安顺市,出安顺西南向就是镇宁境内。
石头寨地质是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多,地下水系发达。
贵州黄果树瀑布的上游不到10公里是白水河支流,从桂家湖流来的河水,水质清亮,被称作白水河,属珠江水系。白水河从北往南穿山漫岭而过,也流过石头寨的寨门前。
按布依族自己的说法,他们的语言分三区,第一区和壮语相近,第二区已略有区别,第三区差别最大,镇宁石头寨布依族在语言上属第三区,因此被认为比较多地保留了原始的族群文化。
在生活方式和生活礼仪方面,布依族和苗族,壮族的共同的偏尚,就是对酒的热爱。待客用酒,送客用酒,餐餐不离酒,只是语言不同,发音有别,布依人把喝酒,叫“格脑”;喝完酒,互相道谢,说“亮伪”;分别时不说再见,说“拜拜”-和英语发音相同。
镇宁是布依、苗族自治县,但石头寨全是布依族,布依族自述原本并不住在此,明代洪武年间才从江西迁入,这一个迁徙时间提示我们:明初洪武年间发生的动乱牵涉甚广,明洪武11年(1378年),贵州黎平侗族吴氏称“刬平王”,洪武14年(1381年)傅友德出击云南,洪武15年(1382年)置贵州都指挥使司。自此至洪武25年(1392年)之间,据相关族谱记载,湖南五溪的苗族首领蜡尔因不满江夏侯周德兴而发生过武装冲突,而后冲突规模越来越大,引发汉族有所谓“赶蛮托业”的民谚。汉族官绅、豪强借助政权和军事力量,扩展地盘,很多原本居住江西的少数民族及汉族的客家人都有举家外迁的情况。而向南外迁的一支,就有擅长蓝染点蜡花的布依伍氏一族,辗转迁徙,来到石头寨。
当时这里并无人烟,起伏不断的扁担山脚下,白水河穿山而过,河床浅而平坦,水量充沛稳定,终年流淌不息。这支来自江西的布依先祖在长途跋涉中早已疲惫不堪,看到这一片地势较高的山水环境,当即决定作为自己的生息之地。
在外族压迫下的逃离,总伴随着血与火的过程。据说当初他们的祖先新来乍到的时候,这里还没有被其他族群开发,自然也没有人居住。今天的石头寨附近有一个苗族的分支族群,名称“布依苗”,她们的服饰和形制与布依族相近,可见在当地布依族的影响大于苗族。
石头寨因为靠近安顺市,成为安顺地区对外宣传和推荐旅游的窗口式村寨,已是远近闻名。全寨200多户人家,只有一个伍氏大姓。伍氏女性全会画蜡花,有的伍氏走南闯北,见过大世界,和一般僻守一隅的其他族群不同,走进她们的住宅,常可看到墙上挂着的就是女主人在国内外大都会、大城市的留影,让你感觉到你面前的点蜡能手早就是闯荡世界的艺术家了。
布依族的支系没有苗族多,各支系都有显示本族群来历的“标志”性图案,这种标志性图案共有5种形象:一种是青蛙,表示是当地原住族群;另一种是燕子或喜鹊,表示是从外地迁徙新来的新族群;第三种是虎头或武器,表示不但是外来族群,而且是以武力攻伐才占有住地的剽悍族群。这个标志图案出现在每年只用一次的铜鼓足部位置,铜鼓平常由指定的人保管收藏,不轻易拿出来向外人展示和使用。5种标志图案表示着布依族的三种历史生存形态:也就是成为领地主人的三种方式。至于石头寨伍氏布依族当初属于哪一种性质的“来历”,当地人并未明确,但言辞之间似乎表示了他们是最早来此的开发者,只是在某些时候大概也发生过一些争斗,其结局都是布依族胜利。
姑嫂伍仁花和马向芳
伍仁花曾在2002年作为贵州布依族点蜡花的能手,在台湾举办的蓝染展会上作示范表演。她为人腼腆,性格文静。
在石头寨已经为世所知的现状下,她还没有独自出过远门,更没有独立闯荡江湖的经历。大概因为生活历练较少,在气质上似还带着不少学生般的单纯。伍仁花的点蜡花技艺来自母亲。她有一帮年龄相仿的姐妹,都是点蜡花的能手,她们点蜡花的时候,往往有大家聚在一起,边说笑边点蜡花的习惯,这种习惯客观上便于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她们的坯布并不上浆,放在膝盖上,用指甲压划出浅痕,作为点蜡花的位置根据,然后用蜡刀一刀一笔,逐个完成。
布依族蓝蜡花中常见的4个圆点为一簇的纹样,是由专用工具完成的。这是一个形同印章的戳子,方形或圆形木质把手一端插入5根中空铜管。点画时,把铜管放入蜡碗蘸入蜡汁,即在坯布上捺压,坯布上就留下4个规整的小圆点。布依族蜡花中有一种大涡圈,形如同心圆。要画出这种相当规整的同心大小圆,是有一定难度的。她们采用的画法之一,是布动笔不动,有点类同于漆艺中圆形的画法。这种改变描绘方法,其实也就是工艺上的设计。如果说那种多根铜管的印戳是工具的设计,那么这种大涡圆的描绘方法就是制作工艺的设计了。由此可见,在有蓝染蜡花的各民族中,布依族是唯一能够在工艺、工具上加上创造的族群。
马向芳是伍仁花的嫂嫂,从外寨嫁过来之前,在娘家就学会点蜡手艺,技艺相当超群。她去过香港表演,也在广州开过服装店,是寨子里的成功人士。她的擅长之处在定色,自称在染液配方上解决了防褪色问题。她的染缸里除了蓝靛之外,还有当地出产的各种草果,总其数,共有25种之多。
马向芳有相当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她多多少少了解到自己掌握的定色技术的重要性,对具体问题都是避重就轻,语焉不详。她说曾有港澳记者来石头寨采访,其中一位记者跟了她一天,想确切核准她掺用的各种草果。结果她带着记者在山间河畔跑来跑去,记者累得够呛,最终也不知所以然。她为了证明自己的染缸中不止是蓝靛,还有防褪色的草果,随手从缸底捞出各种草果有十几种之多,草果早已沤烂,连陪同的当地人都莫辨其名,马向芳为此很得意。
2.花版技艺家族迁徙和市场的兴起
蓝印花布技艺最晚出,和蜡染不一样的是:蜡染是母女个体传承,而蓝印花布的图形花样是由设计花版的匠师决定。
一种情况是从花版设计、制作到生产都由一家染坊完成;另一种情况是专业匠师设计、制作花版,再售卖给染坊生产。
而作为产品的蓝印花布是由布号商贩在市场推销的,他们会根据供需信息向供应花版的“主顾”提出设计要求。花版通过买卖,流传四方。只要能买到花版就都能印染出同样图形花样的蓝印花布。所以,设计花版的人就决定了该地市场蓝印花布的基本艺术风格,可见在某地流通的那些蓝印花布的图案设计又都未必出自当地艺人之手。在交通远不发达的时代,同一家设计的花版流通市场地域范围往往围绕以原创花版设计匠师的生活地为中心,也因此造成各地域市场之间蓝印花布的风格差异。
大多数情况下,染房的生意对象是各地布商,清代中期以来,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运输能力不减,是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达的原因之一。对蓝印花布而言,这种水上交通的便利和廉价,直接导致了市场的扩大,也导致了不同风格花版的交流,诸如四川的花版不独成为两湖蓝印花布的所本,而且产品甚至流向上海。
蓝染市场的实际操控者是布号布商,布商又各有其相对固定的市场份额和销售地理范围。当他们对供货的染坊提出新的图案样式要求的时候,完成这些要求的花版原创匠师的存在与否就成为关键。所以,当这些原创匠师的居地发生变动的时候,那些原创花版的版样也随之转移,这种转移的结果是新版样的蓝印花布出现在另一个区域的蓝印花布市场。
蓝印花布花版家族的迁徙虽不像少数民族迁徙那样的大规模,但自明代开始的相关事件,却似乎造成这样一种史实,那就是蜡染技艺跟随族群南去,蓝印花布技艺则留存在汉族手工技艺中,并且随着汉族家族性迁徙而不断转移花版设计制作中心,造成至上世纪50年代大规模工商业改造、“公私合营”运动时期为止的蓝印花布市场地域分布格局。
(1)江苏的药斑布
蓝印花布是现代防染型蓝灰缬的俗称,历史文献上叫做“药斑布”、“浇花布”,如《古今图书集成》“松江”条下这样说:“药斑布俗名浇花布,今所在皆有之”。由此可见,在《古今图书集成》的年代,“浇花布”是民间对今天的“蓝印花布”的通俗叫法,就像夹缬在浙江有的地区被叫做“敲花被”、“夹纱被”一样。今天称作蓝印花布,在当时的正式名称却是“药斑布”。这本来是清楚的关系,在《中国民间美术辞典》解释中却十分混乱,不得不加以辨明,以正视听。该辞典对“药斑布”的解释是这样:药斑布,古代棉织物。又名“浇花布”。源于宋代,是一种适用于生丝织物的碱剂防染法。它主要是用草木灰或石灰等碱性较强的物质,使花纹部分的生丝丝胶膨化润胀,然后洗掉碱质和部分丝胶再进行染色。织物上有花纹地方的丝线脱胶后变得松散,染上去的颜色就深一些。因而整个布面就会产生深浅不一的青白相间的花纹来。
《古今图书集成》卷六八一“苏州纺织物名目”说:“药斑布,出嘉定及安亭镇。宋嘉定中归姓者创为之。以布抹灰药而染青,候干,去灰药,则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诗词各色,充衾幔之用。”以后这种防染技术经过不断发展,改用石灰和豆粉调制成浆,这种浆呈胶体状,更便于涂绘和防染,也容易洗去。由此可见,药斑布即是近代民间流行的蓝印花布的前身。
前面说药斑布是“古代棉织物”,后面又说“是一种适用于生丝织物的碱剂防染法”,棉织物、生丝织物竟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