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0
7550300000052

第52章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构成

6.1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定义与特点

6.1.1行业定义

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之总称”。国际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有轨电车及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一般定义要满足如下5个条件:必须是大众运输系统;必须位于城市之内;必须以电力驱动;大部分需独立于其他交通体系(如马路和其他铁路)以外;班次必须频密。

城市轨道交通既属于城市交通的范畴,但又与以公共汽车为主的城市交通有所区别,通常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运输量大、速度快、准时

轻轨单向小时经济运能可达1万~3万人次,市郊铁路列车单向小时经济运能可达2万~5万人次,地铁单向小时经济运能可达3万~6万人次。当地面交通高峰小时单向客流超过1万人次时,城市轨道交通将成为公共客运交通的主体,发挥骨干运输的作用。地铁速度在60km/h左右,轻轨的速度也可达到40km/h以上。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平面交叉较少,运行相对独立封闭,不受城市地面交通拥堵的影响,准点率高。

2.行程为中短途,停车点多,客流波动大

城市轨道交通一般在居民点与工作场所之间往复运行,乘客乘车距离与城际交通相比相对较短,且客流量是逐远递减。与大铁路系统相比,城市轨道交通站距短、停车点多,从而方便乘客,客流量很不均衡,潮汐特征明显,早晨和傍晚往往形成高峰,周末及节假日的客流量更是大幅度增加。

3.各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技术特点也存在差异

6.1.2行业特点

轨道交通属于基础性产业,其系统构成复杂、具有建设投资规模大、工程建设周期长、运营管理内容多等,涉及土木建设、运营管理、车辆运用、牵引供电、通信信号控制等多个方面,因而会从建设、运营、设备采购等不同角度影响到多个产业。比较直接相关的产业主要包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业、工程建筑业、工程机械制造业和机电设备制造业。间接的产业主要有:房地产业和服务业等。

它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具有以下明显的行业特点。

1.城市轨道交通是准公共产品

城市轨道交通的行业性质属于准公共性。轨道交通是公共客运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特性。这种特征决定了一方面轨道交通的发展必须有着政府的支持,但另一方面其产品服务价格受国家政策控制较强,有着公益性等特点。

2.城市轨道交通的外部效应巨大且主要是正外部效应

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显着改善区域交通条件,诱发沿线土地升值,促进沿线房地产、商业等行业的加速发展。即,城市轨道交通能增加城市的社会经济福利,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到达地区房地产升值,城市轨道交通的畅通给人们带来时间成本的节约,城市轨道交通的建成对城市交通及环保的贡献等,呈现出巨大的正效应。尽管城市轨道交通也会引起噪声等污染问题,但基本可通过噪声设施加以控制。

3.城市轨道交通具有网络经济性

轨道交通的行业基本特征表现为网络经济性。轨道交通的网络经济性,指只有当轨道交通网络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作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选择,客运量会显着增长,从而消化各种建设成本,降低平均成本。

一般从轨道交通网络的经济性而言,一个城市的可经营网络具备80~100km的线网长度,就具备赢利条件。根据目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各城市已建和已规划将建的轨道线网长度,大多数都已超过100km,因此中国的轨道交通已具备网络经济性。

4.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限长,但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强

城市轨道交通的资产专用性极强,有着很高的固定成本和巨额运营成本,这使得单线生产的平均成本居高不下,加之较强的社会公益性及公众对低票价的要求,导致主营业务的财务收益率差,拉长了项目的静态和动态投资回收期,形成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限长的特点。

但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资产价值具有放大性,保值增值能力较强。随着社会发展、人口流动增大、路网增加及服务水平的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将吸引更多的客流,票款收入从长期看,具有一定的增值趋势。

6.1.3影响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及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强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强区域交流与协作等有着积极的作用,其发展一直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运输需求、政策体制、产业技术、行业替代等方面。各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1.运输需求

中国城市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化水平的逐年提高直接带动了各个领域的发展,包括城市轨道交通。截至2008年末,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5.7%,拥有6.07亿城镇人口,形成建制城市655座,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18座,超大城市39座。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口将达到峰值的16亿,届时,城镇化率将达到70%,城镇人口将超过11亿。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交通需求也会急剧增长,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交通环境,引导居民使用公共交通系统是国外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唯一途径。

2.政策体制

国民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特别提出,要统筹兼顾,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促进城市合理布局、强化城市(区域)间协调发展、实现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制定轨道交通发展政策的首要选择。

在轨道交通市场化政策上,政府主管部门将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依法对轨道交通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为企业提供服务,让轨道交通企业享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依靠现代管理手段和技术装备提供优质的服务。城市公共交通市场要进一步开放。国家有关部门下发了通知,要求城市公共交通行业要进一步打破垄断,开放城市公共交通市场,实行城市公共交通特许经营制度,逐步形成国有主导、多方参与、规模经营、有序竞争的格局。

2008年11月,国家出台了“拉内需、促增长”的积极政策。各城市以此为基础,大部分都调整了轨道交通线路建设,加快了线路建设速度,增加了投资。

3.行业技术

轨道交通技术对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影响,主要是表现在如何降低轨道交通造价成本,提高轨道交通的快速、准时、安全、舒适上。运营方面,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与交通运营系统技术的进步,能够提高轨道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度,有助于提高轨道交通相对于公共汽车、出租车等其他交通方式的竞争优势。

4.行业替代

与公共汽车、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相比,轨道交通具有快速、准时、安全、节能、运量大、无污染、占地面积小等特点,运输效率高、能够解决高密集度客流的出行问题,是一种大容量运输服务的交通方式。同时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公共汽车都是服务于城市公共交通,其竞争性更强。公共汽车票价、运输线路、运营效率的变化都将影响到轨道交通的票价、流量和运营收入。

在不同类型的城市中,轨道交通的竞争力各不相同。在大型城市中,轨道交通的准时、高效率优势更为明显,比公共汽车具有竞争力;但在中小城市,票价较高成为轨道交通的劣势所在,公共汽车则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

6.2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构成

6.2.1系统构成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项目建设管理对其进行分析,可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构成划分为土建工程子系统、列车车辆子系统、牵引供电子系统、通信系统子系统、信号控制子系统、环控子系统、运营管理子系统、综合管理子系统和轨道交通前期规划子系统等。

6.2.2系统构成索引

为了方便使用者对系统内的构成进行查询,课题组对系统查询做了一个索引。本索引按照汉语拼音进行排序,查出系统中的编号,方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