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寒心妻负心汉
7553600000073

第73章 路遇道人

两人皆换好外出的衣服,看着彼此俊俏的男子模样,两人扑哧一笑。

“诸葛公子。”

“阿鑫兄。”

两人略施一礼,相视一笑。

之后是两人背起行李,出了文苑,直奔后院而来。幸好路上的人不是很多,没有人发现严府里出去的两个陌生的公子。即使发现了也无所谓。

因为今天来奔丧的人如此的多,不管是诗礼的朋友,还是景云的朋友都非常的多。

即使看见了,也猜不出这俩是谁,所以她们出门的时候大大方方。

春喜和景云一道往后门走。

在春喜看来,前门人多,今天的人几乎都集中在前门,理应走后门的,即使是景云不说,她也会走后门的。

但是对于景云却不是这样想的,她没有考虑那么的多,他只是觉得当日诗文带着她走的就是后门,所以理应顺着后门走。

两人的思路没有求谋,但是却是合了。

出了后门以后,景云一直往葫芦街的方向走,只要是陪着小姐开心,至于往哪里走,其实和春喜没有多大的关系。

反正里面的银两足足的够吃饭和游玩。

两人走了一段路,不远处一个石碑,豁然写着‘葫芦街’三个大字,大字是黑色的油漆而涂成,有些年头了,看上去那几个古老的大字,使人浮想联翩。

春喜抬头看了一下两面的槐树,古墓参天,直插云霄,两边的树来回交叉,在这里根本就看不见阳光,把这条长长的路全部的遮掩了起来。

走了几步,越过这个石碑以后,槐树下的感觉沁人心脾,使人忽然会想到海底的龙宫世界,清凉冰透。

两人这么走着,好像在通往另一个世界的路上。

景云此时没有任何的感觉,只是回忆着当时她和诗文是怎么走上了这条路的,他和她在这条路上都说了什么。

他说走上这条路要看缘分的,有些人虽然生活在葫芦镇,但是可能一辈子都有没有走过葫芦街。她生活在碧水城,为走过葫芦镇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这幽静而神秘的街上,几乎连个人影也没有。两人只是往前走着,不说话,只是彼此在想着心里的事情。

景云在想着严诗文,想着和她的点点滴滴,虽然有些画面不停地在景云的脑中循环往复,但是景云还是乐此而不彼。

春喜呢,看着自家的小姐心不在焉,则转过脸去干别的,她在数着身边经过的巷子,到底哪个是葫芦巷,不过,即使是她可以找到,她也不会过去,她也怕她的小姐找到。她只是没事的时候在这个地方数着。

看到小姐心不在焉的样子,好像巷子的事情她早就忘了,春喜便放下心来。

继续陪着小姐前走。

等到所有的巷子都走过之后,景云也没有提到哪条是葫芦巷。春喜乐在心里,可能是自己的小姐真的忘了。

可是,她自己也没有找到哪条是葫芦巷,也许这真的讲缘分,小西抬着银两,一下子就可以猜到葫芦巷,但是春喜却不能。

也许是她和它们的缘分太薄了。

“春喜,你觉着我们这样往葫芦庙走,要走多久才可以到呢?”景云问着,相同的话,她也问过诗文,可是两人走着走着就天黑了,只得再葫芦庙过夜。

今天的景云就是打算再葫芦庙过夜的,什么时候到,她才不管呢。她只是这么无休止的走下去,至于什么时候是尽头,她不会去考虑。

即使是这条路一直通往寻找严诗文的路上,她也会这么的走下去。

“小姐,我又没有走过,我哪里知道啊,不过,应该出了在各个葫芦街就快到了。”春喜说完,两人继续前走。这样子一直走到太阳落山,才刚刚出了葫芦街。

“小姐啊,这葫芦街够长的?我们从清晨一直走到傍晚,不知道还要走多久啊?”春喜擦了擦额上的汗水后,问着自己的小姐。

“我也不大清楚啊?”景云说着,擦了擦自己脸上的汗水,她也流汗了。只是没有觉着累。

她看着天边的夕阳,努力的寻找着和诗文走的路线。

“我们先拐弯吧。”景云说着,和春喜拐了几道弯,可是仍然走不出去,好像这里已经是一片荒山了,似乎又回到了那次遇见诗文的那个夜晚,一切是那么的像。

远处有着隐隐约约的茅舍的痕迹,自从严府里出来,景云还是滴水未进呢。春喜不知道路线,以为带上银两就可以,殊不知带上银两怎么吃啊。想买也没有啊。

春喜也似乎有点口渴,带点水,在路上都喝光了。此时看着自己的小姐似有疲惫,不觉心疼起来。

又过了几道弯,村子似乎又近了一些。

“小姐,你在这里坐着,我去去就来。”春喜说着,看着前面的大石块,让景云在这里歇息,自己去买点吃的,给自己的小姐。

景云点点头,痛快的答应了。她此时才感觉确实饥肠辘辘,可是无论对于什么都是没有胃口的。

春喜快速的走了,她打算早去早回,最好是在太阳没有落山之前回来,她怕这荒山野岭的,自己的小姐害怕。

春喜的担忧纯碎是多余的,景云毫无惧怕之色,她感觉她的目的地就要达到了。

不过,也确实是累了,此时在这个石头上坐着,忽闪着自己的袖子,天气不是太热,可是疲惫下来之后,才发现其实自己已经汗流浃背。

景云坐在这里不时的看看天色,不时的看看四周,希望有什么新的发现。或者在哪里的草丛中,诗文会凸地冒出来。

景云就这么环顾着四周,忽然从不远处的上坡路的地方,慢慢出现了一个人影,人影越来越大,直至完全出现在景云的视线里。

那个人道士打扮,虽然有些年老,但是步伐矫健,脚落地而无声,精神奕奕。

景云仔细地看着眼前走来的这个人,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张大师。

虽然她从未有见过张大师,但是出门的时候,她还在想着这个事情呢。况且人人都说过,见到张大师要看缘分的。

景云觉着自己还算有缘,没想到在这个地方可以碰见这么一个人。

于是在道士还没有走近的时候,景云站了起来。

道士看见前面站着一个女子,也忽然停住了。

“张大师。”景云叫着。看着眼前的道士,眼里是无尽的期待,期待大师的救赎,就是声音里都是颤抖的。

“施主,怎知贫道?”道士问道。

“久闻大师的大名,在下诸葛景。”景云说着,故意做了一个男人的扮相。

“施主不用装的,施主是个女子。”张大师说完,深施一礼。

“你怎知?”景云惊恐地睁大了眼睛问道。

“施主脸上布满了阴气。”

张大师说完,景云只是痴痴地看着他,之后是立即跪下。

“请大师救赎。”景云眼泪婆娑的说道。

“你我遇上只是缘分,况且在严府我们就应该有过交往。只是没有见到你。”张大师说着。

“你此时顺着山路往上走,走到你上次你想要去的地方,那里有人在等你。”张大师说完离去。

景云对着张大师的背影,扣了几个头,站起来顺着山路走去。春喜的事她早就忘了。

她知道再这里遇见张大师是命之所使然。机遇可遇不可求。

天色越来越沉,景云顺着小路往上走着,此时她脑中只有那****和诗文的事情,别的事情荡然无存。

果不出所然,景云在山顶发现了那座古庙,那座自己夜夜迷惑自己的葫芦庙。古庙依然如此,里面长满了荒草,到处杂草丛生。庙宇好像荒芜了很久,虽然可以看出它当时的雄伟和壮丽,但是依然有些潇凉。

景云没有干什么,直奔那个小木窝。院子里似乎有着人走的隐隐的痕迹,好像是那日两人踩的,还有着诗文拽下的干草的痕迹,就在院子的一角。

景云一边走,一边回忆着往日的景象,一边的落泪。

小木屋的一角好像有一个通道,景云不知不觉的走了进去,这个位置阿常早就帮她查过,她当时只是没有在意,这时候忽然有了感觉。

她慢慢地走进去。里面的阴气越来越重,直到底层她才发现,这里有着很多的陵墓。一座座宏伟壮观,气势绵延恢弘,占据着一大半北郊地盘。

这里与其他的陵墓不同,这是一座后修的精妙地下墓室,分里外三间。

寒玉为壁,冰水为池,这一小块空间一年四季都冷得让人发抖。

墓室中央的冰水池之中放着一个雕有凤凰的玉石棺,棺内四周摆满了做工精细惟妙惟肖的冰玉莲花,莲花中间平躺着一名男子,那男子面容纯净,美得不似凡尘中人,更像是莲花化身的花童。

景云静静地立在玉石棺前,一动不动像座雕像。他面容平静,唯有那双平日里聪慧的眼睛里此刻蕴含着深深的敬爱和怀念。

离开了他已经有些时日了,也是该好好陪陪他了。她如是想着。

看着他安详的容颜,她此时觉得心安。

她的一生,走到今天,一共只深爱过一个人。

她抬手轻触石棺,指尖在棺中男子的脸庞上方的玉石面上轻轻划过,墓室内的空气寒冷,几乎吐气结冰,四周高悬的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发出幽凉惨白的光,打在棺内棺外两焖目似的脸庞,不一样的阳引和静柔,却是一样的苍白如纸。

景云的眼中有浓烈的哀伤肆溢而出,那些平常被极力压抑掩饰的情感总是在自己最亲的人面前尽数流露,给自己一个喘息的空间。

她望着他的脸,在心中对他说着她埋藏在心底里那最深沉的不为人知的心事。

“我爱上了一个人……

他爱我的时候,我不知道我爱他。

当我知道我爱他的时候,我再也找不见他。

这就是我的爱情……”

景云在这陵墓一待便是一个月,好在他多年来常用寒池之水练功,对寒气的抵御能力较强,若是换作一般人,待上一天就会受不住。

终于有一天,景云身子微震,感觉到了痛彻心扉的疼痛!她太了解那种痛穿心骨生死不由人的滋味。她知道自己即将走向生命的终结……

封闭的地宫中,不知哪里来的阴风阵阵,她大吸气,任命地转身,朝着那地狱般的刑室而去。

阴寒之外,酷暑当空,小木屋依然依旧,外面依然是池塘,依然竹子苍翠。屋子里的小木床矮矮的,依然在那个地方。上面铺着厚厚的杂草。这是诗文当日抱上去的。景云清晰的记得,而后他背着她离开了这里,来到了河边。

此时这里一切依旧,依然没有诗文的影子。

那张小木床上还留有诗文的气息。景云在木床边站了很久。景云落泪了。

能不能让我陪着你走,既然你说留不住你。回去的路有些黑暗,担心让你一个人走。我想是因为我不够温柔,不能分担你的忧愁。如果这样说不出口,就把遗憾放在心中。把我的悲伤留给自己,你的美丽让你带走。从此以后我再没有,快乐起来的理由。我想我可以忍住悲伤,陪着你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