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寒心妻负心汉
7553600000078

第78章 不同命运

京城王太守,年过四十,家财万贯。因生的俊美倜傥,所以自然少不了美女,为人极善,经常的接济一下周围的百姓,是百姓心目中的好人。

王太守妻妾成群,说也奇怪,没有一个生出儿子,七房老婆,每一房都是女儿,或者干脆不生。

此时,三老婆庞氏怀有身孕,即将生产。

每日太守都要去进香拜佛,希望给自己一个儿子。几乎是散尽了部分的家产,接济给远处的百姓。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概是苍天终于被感动。

这日,庞氏感觉身体不舒服,家里早已经有了专门的接生婆,几经折腾之后,终于在门外的王太守听见了一声和其他以前的几个孩子不一样的哭声。

王太守终于有了个儿子,那个月家里一直喜气洋洋,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这个小城里的上空一直晴空万里,好像京城的喜庆气氛也渲染到了京城的上空。这里喜气连连。

同一个城的韩老三,平常没有事情,虽然开了一个馒头铺子,但是经济上仍不是颇宽裕。家里的娃娃多,老婆连着生了三个带仔的,这不又怀上了,而且马上生产。

韩老三天天忙于自己的铺子,没有时间打理,妻子即使是怀有身孕,也要过来帮忙。两人希望生个女儿,可以帮着干活,这个男孩子怎么着都不如女孩子好使唤。

虽然当时的社会是重男轻女,可是已经有三个男孩子了。自然韩老三夫妇是都希望生个女孩。

可是天不遂人愿,生产的那天,韩妻在忙完以后,感觉身体不适,回家便生产了,这第四胎仍然是个男孩。

虽然夫妻不是很喜欢,毕竟孩子到来了,也只能接受。

家里又添丁,韩老三还是很开心的,虽然不像王太守府上那样锣鼓喧天,倒也笑了几声。

韩妻看着自己的虎头虎脑的第四个儿子,对着韩老三叹了一口气。

“哎!生这么多,以后找媳妇都麻烦,家里不宽裕,哪个女孩子愿意嫁到咱们家来啊?”韩妻这么担心的说着。

“是啊,还是四个儿子,如果有个差不多门户的可以定一个娃娃亲,日后就省事了。”

“亏你想的出来?谁给咱家定娃娃亲啊?虽是开了个馒头铺,也是省吃俭用的,那个姑娘来了,还不是一样的受罪啊。”韩老三接过妻子的话茬说道,并不时的训斥妻子几句,为妻子的痴心妄想和异想天开。

韩妻一看见自己家的男人训斥自己,眼睛扑闪扑闪的躺在床上不吱声,不停地在物色人家。

“哎,我说当家的,咱不远处的李铁匠家如何了,她的媳妇可是和我差不多的日子,也好生了?”韩妻忽然想到这里,眼睛放光的看着韩老三,并满含期待的问着。

“呵!亏你想的出来,这李铁匠这么大了刚刚娶了个老婆,正希望传宗接代呢,盼着生儿子,如果这胎不是,还要继续的生下去。你既然打人家的算盘。”韩老三在门外看着自己的妻子,娇嗔的吼着。

“不是我想着,我是怎么看怎么觉得她老婆怀的是个闺女。”韩妻躺在床上反正没事,这几天也不能下铺子,这么寻思着和自己的丈夫说着。

“越说越能了,你还能隔皮猜瓜啊?你知道人家肚子里怀的是是男还是女啊?”韩老三对着自己的婆娘说着。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倒也和和美美。

“我说的是真的,我看见她走路的姿势和肚子的形状和我的不一样,我的要是男的,她的就是女的。我们现在不是生出来了吗。”韩妻这么放彩的说着。

“假如人家是女孩,你想怎么着?”韩老三忽然问着。

“如果真是女孩啊,我们是不是可以定个娃娃亲啊?”韩妻这么开心的试探性的问着韩老三。

“我可不敢,这个李铁匠,偷鸡摸狗,正事不干,家里不仅是穷的叮当响,连个朋友几乎都没有。穷倒是不可怕的,万一生个女儿也是这样子,到咱家里来,不也乱了一家子吗?”韩老三似开玩笑的说着,反正也没有当真,只是当做两口子开玩笑了。

不过呢,虽然李铁匠不务正业,她的老婆李妻确实是勤快的。只是没有办法,毕竟是女流,这万一要是生个女儿和李妻那样,这个儿媳妇还是值得考虑的。

虽然自己不富裕,这个韩老三也是希望自己的每一个儿媳妇可以拿得起放得下,个顶个的,都很能干,把这个家过起来。

此时经妻子这么一说,这个韩老三也不是没有想法,也是有想法的。

他出门没事的时候也在想这件事情。

李铁匠长得高高瘦瘦的,其丑无比,而且游手好闲,经常还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若不是祖传的铁匠铺子,恐怕连个老婆也讨不上,即使是这样,也是很大了才娶妻子。和韩老三相同的年纪,韩老三上面都三个儿子了,他才是头一胎。

李妻不算很漂亮,但是也还能干,铁匠铺现在就是她一个人撑着,一个女人整天在铺子里忙着。

看见妻子,快要生产了,实在不能再在铺子里呆着,干那种活了。终于有邻居看着不顺眼了。

“李三啊,你能不能不让你家的媳妇进那个铺子了,这样很危险的,再说孩子马上就要生了,也不能生在铺子里吧?况且里面的温度也不适宜孩子啊。”好心人无心的话,终于打动了李铁匠。

李铁匠小的时候,排名老三,大家不是很记得他的名字,都叫他李三,于是名字忘了,李三这个称呼就传下来了。

李铁匠终于动了心,在妻子快要生产的时候,让妻子回家歇息几天,铺子里的事情,自己暂且管着,自从妻子进门他可是没有看管过。无论什么都是妻子打理。幸亏有了一个能干的妻子,不然这个铺子早就要关门了。

大家也许是照顾她一个女人,生意还是不错的,偶尔可以赚点钱,但是也仅仅是填饱肚子。

李妻只是在家里歇了两天,这几日城里的接生婆都不知道去了哪里,很贵的自己又请不起。

李铁匠只是在妻子很痛的时候,痛得受不了的时候,去一家接生婆处找人。敲了半天门才开。

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站在门的中央。

“你找谁?”她问着,淡淡的语气,找她们的太多了,所以她没有什么好的语气,即使如此,来这里的人仍然是趋之若鹜。

“我找王接生婆。”李铁匠结结巴巴的说着,他虽然不务正业了这么大,但是还没有和这种人打过交道,即使是这样的事情也是第一次碰到。他不知道如何办才好。

虽说李铁匠平日里不是很痛自己的媳妇,如今碰到了这种事情,看着妻子那痛苦的表情,和一声紧似一声的呼喊,李铁匠心里还是有所感触的。

快速的来找接生婆。

至于是谁告诉他的这里的接生婆姓王,而且收费很低,他感觉自己可以请得起。

便跑了过来。

当开门的女人问他找谁的时候,他直接说出了王接生婆的名字。

“我师父不在,被人请走了。”女人淡淡地说着,似乎要关门。

“这样子啊,我的女人要生孩子了,在家里异常的痛苦,你看看可不可以帮一下忙?费用我不会少比他们给的。”李铁匠的这番话说出来,终于算是有良心。

可惜这只是一个徒弟,看见有钱赚,便也跟了过去。

在几经痛苦和折磨中,这个王婆的新来的徒弟只看见师傅生过一次孩子,便把这个孩子接生了出来。

估计李妻的高喊的声音,比隔壁宰猪的声音还大,大家不知道她生的是几个孩子。

接生婆看着刚生出来的孩子,撇了撇薄薄的嘴唇。

“见过丑的孩子无数,但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丑的,尤其还是个女孩。”她的这句话说完,李铁匠倒是没有在乎,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个人给他干活,他才不管呢。倒是李妻忽然一下子不开心起来。

生这么个丑的女儿,以后怎么嫁人啊?

这个丑的不行的女孩子就是景云,其实在落地的一刹那,她是很开心的,她终于可以见到她的诗文了。她可以和他活在同一个世间,同一个城市。

她愿意和他调换归宿,她相信外在的东西只是皮囊,只要有爱,两人终会相见,终会在一起。

想到这里,景云笑了,笑的那么开心,那么的甜蜜,她将和他幸福的一起长大,再也不会像在严府里的时候那样,整日里思念他了。

她的笑容发自内心,像一朵花。

“不笑还好点,这一笑啊,更难看!”接生婆还没有走,正在看着那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忽然间说道。

李铁匠也跑过来了,直直地看着那个女婴,这真是自己的孩子吗?虽说自己丑,而且其丑无比,可是比起眼前的这个小女孩还是好的。

妻子比自己漂亮,生的孩子应该适中,比两个人漂亮才是,为什么偏偏都是缺点的集合呢。

想到这里,听着接生婆刚才的话,李铁匠也觉着不好意思起来。

那黑乎乎的脸蛋就像个铺子里的铁蛋,不会真是打铁的缘故吧?下次再怀孕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妻子再在铺子里呆着了,为了下一代的缘故。

这李铁匠虽然平日里吊儿郎当,但是真的到了事情上还是说的过去的。

“既然阿嫂把孩子生下来了,不妨再送个名字给孩子。”李铁匠说着,真诚的看着接生婆。

确实是这样,李铁匠估计大字识不了几个,小时候虽然读过几年的私塾,但是都忘记了,那时候哪有学习读书的想法啊,整天只知道怎么玩,自是不知道如何起名。

李妻也是,更是一天的书没有读过,不然也不会这么晕晕的嫁给李铁匠了。自是出身贫寒。

接生婆听到这里,掂了掂手里的碎银,觉着给的费用也不少,虽说自己是个新手,但是李铁匠并没有看出来,还是按照师傅的价格给的。既然是送个名字,也没有什么损失。

虽说接生婆读书也不多,但是她见得孩子多,在邻村还刚刚有个孩子出生,叫什么玉珠的。想到这里,接生婆忽然灵机一动。

“哎呀,这个孩子长成这样,日后怎么嫁人啊。怎么着也得给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吧。”接生婆撇着孩子看着李铁匠说道。

“说的是。”李铁匠点点头,其实对于这个像泥蛋一样长不开的孩子,还是挺喜欢的,初为人父的感觉。

“就叫玉珠吧!以后也好嫁人,人家一听名字还是不错的,说不定还是个美女呢。”接生婆说到这里,看着李铁匠。

“不错,不错,就这么着叫了。”李铁匠拍着手乐起来。

就这样,景云被唤作李玉珠。

开始的时候,她真的不能接受,好长时间以后,她才适应过来,她叫李玉珠而不是以前的景云小姐。她是李铁匠的女儿,而不再是以前的那个诸葛太守家可以呼风唤雨的大小姐了。

当她可以第一次拿起铜镜的时候,她惊讶了,看着镜子中面目全非的自己,她差点把铜镜摔碎,镜子中的自己已经没有了往日惊人的容颜,而是那个毫不起眼、微不足道的容颜,估计在人群里,都把人拉走,也不会有人发现她。

她很普通,普通到没有人可以看见她,甚至没有人会正眼的看她一眼。

这个时候,她终于明白了自己,她真的已经不再是哪个倾国倾城、才华横溢的诸葛景云,而是这个京城的毫不起眼可以说丑的不行的李铁匠的女儿。

这种日子她还真的没有经历过,家里可以说可以勉强度日,这还需要在母亲的努力的工作之下。一家六口人,除了景云,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能活着就已经不错了,何谈其他啊?

景云从来没有拿她当过自己的母亲,但是即使不拿,那也是,她可是一口一口的把她拉扯大的。

虽然景云依然会想起碧水城,想起自己的母亲诸葛夫人,但是,这些事实都是她不可能改变的。

她要接受这个事实。

她已经是李玉珠,李铁匠的女儿;而不再是那个绝世容颜的诸葛景云,也不再是太守的女儿。

她已经明白了自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