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家的论著,今存《鬼谷子》13篇、《战国策》33篇,另有《苏子》31篇、《张子》10篇。这些著作言论无不精妙,有些已从单纯的外交领域走进了更广泛的社会生活,对今天的世界格局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010兵家主张以武力统一国家
兵家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术流派,主张运用武力通过战争来达到统一国家的目的,故称。
兵家原出古司马之职,是“王官之武备”。就思想渊源而言,兵家实出于道家,因为道家最讲“沉机观变”,而兵家则讲究用谋出奇。此外,兵家的观风云气色又与术数相近,二者互相出入;而其权谋机变,又与纵横家相类。
《汉书·艺文志》中,兵家不入《诸子略》,而别立《兵书略》。《汉志》说,上古以木为弧矢,“以威天下”;其后则金为刃、革为甲,“以师克乱而济百姓”;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奇设伏,变诈之兵并作”。
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春秋末有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有孙膑、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等;汉初有张良、韩信等。
今存兵家著作有《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司马法》等。
这些学说虽有异同,然其中包含丰富的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使之在后世得到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了许多兵学名家和兵学名著。
011杂家:兼儒墨,合名法
杂家,为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哲学学派,其特点是:“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杂家虽只是集合众说,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称为一家,故称。就其无统一宗旨而言,本不该称家,但为归类起见,视其为一家,并名以“杂”,属于九流之一。
杂家出于古时的“议官”。他们兼儒墨、合名法,杂采众家之长,阐明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目标服务。也有学者指出,推其渊源,杂家出于道家,其学说以道家为本,兼采诸家。
《汉书·艺文志》载有杂家著作“二十家,四百三篇”,今大多不存,现存杂家代表著作有《吕氏春秋》和《淮南子》。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共同编写的著作。该书编写的目的是指导秦国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并能长治久安。
《淮南子》又称《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编纂。全书原有内21篇,外33篇,今只流传内21篇。书中糅合各家,而明显倾向道家,编纂初衷亦是为皇帝提供治国之道。
杂家为先秦学术思想的融合做出了贡献,对汉代早期的政治也有重要影响。
012农家的主张反映了农民的什么理想
农家为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术流派,九流十家之一。据称,农家出于古时的“农稷”之官。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旨在播百谷、劝耕桑,以使人民丰衣足食。农家又分为两派:一是专门探讨种谷树木之事,关注的是人伦日用;二是由人伦日用而进入政治。
农家学派在社会政治方面主张推行耕战政策,奖励发展农业生产,代表农民的利益和要求;同时他们还注重研究农业生产问题,探讨和总结农业科学和农业生产技术。
许行是农家的代表人物,楚国人,约与孟子同时代,其生平事迹可见于《孟子·滕文公上》。许行假托神农氏之言,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市贾不二”,提倡人人平等劳动、物物等量交换,要求社会“均平”合理。
他的主张反映了古代社会农民的一种理想,在当时产生了较强的影响,连儒家门徒陈相、陈辛兄弟二人也都弃儒学农,投入许行门下。许行有学生数十人,他们生活极为简朴,皆穿粗布衣服,以打草鞋、织席子维持生活。
农家著作有《神农》、《野老》、《宰氏》、《董安国》、《尹都尉》、《赵氏》等,均已佚。农家没有一部完整著作保存下来,其思想和活动多散见在诸子著述中。虽星星点点,但仍然值得重视,尤其对于现在解决农业问题,也有很多可资借鉴之处。
013小说家只是一个著述的流派吗
小说家为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术流派,属十家之一,不入九流。当时,小说家只是一个著述的流派,并无独立系统的学术思想,但在后世则长足发展,广有影响。
小说家出于古时的“稗官”。小说家的著作,是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创造的。这些作品多是故事传说、遗闻轶事,而且大多有补于政教。因此,孔子说:“虽小道亦可观矣”。但孔子又说:“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这就是说,如果失去了政教意义,只是搜奇猎艳、传奇语诞,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君子不为。
《汉书·艺文志》著录小说家15家、1380篇。其中,如《鬻子说》、《伊尹说》、《青史子》、《虞初周说》等。虞初是西汉小说家,曾根据《周书》改写为《虞初周说》(亦称《周说》,已佚),被视为小说家的鼻祖。张衡《西京赋》也云:“匪唯玩好,乃有秘书,小说九百,本自虞初。”
014黄老之学是否本源于道
黄老之学是道家的一个支派,形成于战国时期,由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些学者倡导,以黄帝、老子为祖师,故称之为“黄老之学”或“黄老学派”。
黄老之学本源于道,但又将儒、墨、名、法,特别是儒家的仁义思想和法家的法治思想引入了道家学说。它的基本宗旨是自然无为,讲究人的行为、治国方策要顺应自然。
黄老之学把“道”视为宇宙法则,认为道无形无象、虚无空廓,眼看不见,手触不及,耳听不到,鼻嗅不着,但却决定着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轨迹,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法则,什么东西都不能脱离它。
在社会政治思想上,黄老学派认为,道作为法则,在宇宙中犹如度量衡,天地万物都要在它面前接受检验,都要按照它的要求动行静止。人与天地万物一样,也要遵守大道,除了要遵守自然法则以外,还须遵守社会法规和道德规范。社会法规主旨在律人,而道德规范主旨在诱人。正因为如此,所以,治理国家就要文武兼用,德刑并行。
黄老之学是在人们动极思静、乱极思安的情况下,应时而生、逢时而盛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道家学说的缺陷,引导人们更客观、更全面地看待事物,在这一点上对后人颇有启示。
但是,黄老之学并没有兴盛多久。到汉武帝“独尊儒术”时,黄老之学退出了统治思想领域。不过,此后每个朝代初期战乱之后需要与民休养生息的时候,黄老之学就又会被提倡。此外,黄老之学后来还发展出了另一个方向,形成了以黄帝、老子为神仙的原始道教。
015宋学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宋学,又名新儒学,是经学的一个流派。“宋学”名称成于清代。
“宋学”的兴起与“汉学”的衰微相关。西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五经于是成为经世致用的法典,成为儒生们探索和研究的重要对象。
但是,由于文字的更迭、衍变,加之秦时的焚书坑儒事件,很多古代经典都已散佚,一些儒学宗师不得不重新辑补、校正、训释,从而形成了汉学训诂的独特研究方法。
但这一研究方法又有其固有的缺憾,即墨守成规、故步自封,非常繁杂琐碎,往往注释一两个字,就要写上洋洋三五万言,以致不少学者虽白首而不能通一经。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两宋时期,宋学的兴旺终使儒学迎来了转机。
汉学治经,从章句训诂入手,着眼于细微处,以达到通经的目的。宋学则不然,它摆脱了章句的束缚,反从经的要旨、大义、义理入手,即从宏观方面着眼,来理解经典的涵义,达到通经的目的。由于宋学有别于原始儒学,给人焕然一新之感,所以,被后人称为新儒学。
到了清代,受政治环境的影响,考据学再兴,汉学又尊,一些经学家对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的弊病大肆攻击,遂呼之为“宋学”,以示与“汉学”相区别,“宋学”一说遂著。
宋学流派很多,南宋时,其分支理学兴起,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学派。宋学大家中,开山祖师是周敦颐;理学的开创人物则是邵雍。宋学发展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张载和“二程”;理学的集大成者则是朱熹。
宋学整合了佛道两家的思想,是从学问变为人生信仰的一种尝试。然而,由于多谈性理,解经空疏,到了清代,随着考据之学大盛,它的地位不再稳固,然而它的影响却没有消失,直至晚清、近代,仍有不少学术大家为其忠实的信徒。其间的联系可谓从未断隔过。
016经学就是对儒家经典的解读
所谓经学,就是解释或阐述儒家经典之学。
儒家经典,是中国封建政权法定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长期传播,历代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官僚对儒家经典加以阐发和议论,形成经学。
经学主要有如下两个特点:
一是“唯上”,就是皇帝怎么讲,就怎么解释。经学家每每揣摩皇帝的意旨言事。
二是“唯经”,即书上怎么写,就按照书上的去解释。
“唯经”是从,“唯上”是听,导致窒息学术,禁锢思想。封建主义的经学,名为研究,实为注疏,而且越来越烦烦,陷入了死胡同。
经学肇端于孔子删定经书,形成于汉初推宗儒术、设立五经博士,并全盛于两汉。此后各代经学,都显示出各自的特色:魏晋经学玄学化;南北朝经学南、北殊异;隋唐经学走向统一;宋代经学衍化为理学并影响元、明、清三代经学;明清之际古文经学兴盛;乾嘉时发展为汉学;晚清则今文经学活跃。
017董学是谁的思想学说
所谓董学,就是西汉董仲舒提出的一些思想学说。
西汉时期,儒学逐渐宗教化,道教正式诞生,佛教也已传入中国,这些足以表明汉代对宗教的需求及适宜的宗教发生环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由董仲舒代表的汉代经学家开始热衷于构建国家的宗教理论。
董仲舒指出,《春秋》所体现的道,就是崇奉上天而效法上古。上天,是百神的大君主。崇奉上天不周到,再怎么崇拜百神都是没有益的。明白提出了宗教的特性,从而确立了国家宗教。
他又说,接受天命的君王,天道会在他身上得到大大的彰显。因此,委屈百姓从而伸张君王,委屈君王而伸张上天,就是《春秋》所表现的大义。从中可看出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和神道设教观念,一方面抑制地方诸侯势力,从而树立天子的权威;另一方面用天道来制约天子的权力,使之奉行儒家仁政。
在西汉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董仲舒借重国家宗教观念和《易传》的“圣人以神道设教”思想来表达他的政治理想,是值得重视的人本内容。
018魏晋玄学是否“玄之又玄”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一种学术思潮,因盛行于魏晋时期,故亦称“魏晋玄学”。所谓玄学,并不是指一种“玄之又玄”、“神秘莫测”的学问,而是指中国古代以解说、阐述、发挥三玄(《老子》、《庄子》和《周易》)为主要形式,以探求事物之所以产生、之所以存在、之所以变化的根据为主旨的一种学说。
东汉王朝瓦解后,统治思想界的儒学失去了以往的魅力,人们对荒诞的谶纬之学、烦琐的汉代经学及为统治者服务的纲常伦理深感厌倦,于是转而寻找新的精神归属,正是这一特定背景,让玄学走到了前台。
玄学思想的骨架是老庄思想,但又糅合了儒家经义。其中心论题是本末有无——宇宙最终存在的根据;目的在于解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从而调和儒道。
玄学的代表人物有魏晋时期的何晏、王弼、嵇康、郭象等。其发展又可分为四个阶段:正始玄学、竹林玄学、西晋玄学、东晋玄学。
正始玄学出现于曹魏正始年间,属玄学的开创阶段。代表人物是何晏、王弼。主张贵无,以老子学为主;竹林玄学,以阮籍、嵇康为代表,主张超越名教而任其自然,以老子、庄子学为特征,是贵无向崇有的过渡时期;西晋玄学,以郭象为代表,主张独化,自生,崇有,以庄学为主;东晋玄学,张湛是其代表。张湛综合崇有、贵无学说,把世界和人生视为无常,主张采取“肆情任性”的纵欲主义人生观。
东晋以后,玄学与佛学趋于合流,张湛《列子注》,显然受佛学影响:般若学各宗,则大都用玄学语言解释佛经。于是佛学渐盛,玄学渐衰。
019理学为何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理学,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理学家们认为,合乎自己愿望的事物就是“理”,就是一种自然。在这一点上,“理”与老庄学派的“道”有点相近。
理学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最高原则,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很多理学家将“理”规定为宇宙万物本原,认为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一切都是从“理”而来,这个“理”是自己存在的,是永恒的,它“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封建的伦理纲常也是“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实际上就把封建伦理关系神圣化、绝对化、永恒化。所以,理学为宋以后的历代统治者所推崇,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强迫人们信奉。
理学流派纷纭复杂,主要包括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后者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
020道学提倡“道统”说吗
道学又称“程朱理学”,为理学的一派。其代表人物是宋代二程、朱熹,因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理”,故称程朱理学。该学派肇端于北宋的周敦颐,奠基于二程,完成于南宋的朱熹,是理学中最大的学派,影响极为深广。
“道学”之名始于北宋,然而早在唐代时,就已有了“道统”的说法。韩愈在《原道》中云:“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一不得其传。”就讲述了历圣相传的道统,且自汉代以来的儒学都已非圣贤真传。
韩愈为文有其特定的背景,当时佛、道二教盛行,唐宪宗一度还要迎佛骨入朝。韩愈的文章有为儒家说话,与佛、道二教抗衡之意。
北宋时,大儒们如法炮制,亦抛开汉唐烦琐的考据注疏,要直接上承孔孟德千载不传的道统,如此一来,开辟了儒学发展的一片新天地。这一时期的学者名家辈出,如周敦颐、邵雍等。
程颢、程颐早年受业于周敦颐,接受其道德性命之学。他们又自家体会出“天理”二字,认为“天下只是一个理”,就是君臣、父子、夫妇等人伦道德之理。他们以理为最高范畴,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在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二程以洛阳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学派,即洛学。
到了南宋,朱熹集诸儒之大成,对北宋以来的理学思潮进行了一次全面总结,将儒学的发展送至顶峰。
朱熹殁后,由于其思想体系的内在矛盾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程朱学派在发展中发生分化。一部分人继承和发展了朱熹的心性学说,统理于心,把朱熹哲学发展为心学;一部分人批判朱熹的理学体系,改造其理气论和格物致知说,发展成以气为本的哲学。
明清之际,王夫之等人全面地批判总结了朱熹哲学,陆世仪、张履祥等人批判改造了朱熹的心性说,李光地、陆陇其等人坚持正统理学,但无重要发展。之后,程朱理学逐渐退出学术舞台,“道学”二字也成了古板迂腐的代名词。
021陆王心学怎样与理学分庭抗礼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二字,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故心学又被称为“陆王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