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7554500000032

第32章 政制·吏制(4)

历代宰相之名与职权,各有不同。秦和西汉时,以相国或丞相为宰相,以御史大夫为丞相之副。到了东汉,司徒的权利相当于丞相,与司空、太尉共同掌政。当时的实权统归尚书,由尚书令主赞奏事,总领纪纲,无所不统。

魏晋以后以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尚书仆射等为宰相,并不固定。隋时,颁行三省六部制,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唐代,因袭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门下)、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

唐玄宗开元后,加衔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平章事)。宋代,直接以同平章事为宰相之官称。与其副职参知政事、枢密使等合称宰执。神宗元丰时,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南宋时,又改为左右丞相。

到了元代,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左右丞、参知政事为副相。明初沿袭元制,到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太祖废丞相,亲揽政务。明成祖时,以翰林官入值内廷殿阁,参与机务。此后,内阁大学士成为明代实际上的宰相。到了清代,雍正另设军机处于内廷,军机大臣逐渐成为清代事实上的宰相,但仍沿旧称,以授内阁大学士为拜相。

006“太尉”是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吗

太尉始设于秦代,时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军委主席,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为三公,汉代袭秦制。

太尉之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西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后不再设置,西汉早期,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有关,故带有虚位性质,不同于丞相、御史大夫等官职。

武帝时以贵戚为太尉,一变过去由力战武功之臣充任太尉的惯例,而又和丞相同等,这也和西汉早期有所差别。

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又将大司马改为太尉。东汉太尉实为丞相,与西汉早期掌武事的太尉名同而实异。每逢皇帝刚刚即位的时候,太尉与太傅同录尚书事,权位极重。后代的王朝或者设置,或者不置,设置的也往往只限于大臣的加官,此外,太尉也成为高级武官的尊称。元代以后再未设置太尉一官。

007“尚书”职权是怎样越来越大的

尚书,或称掌书,是古代官名,始置于战国。

汉朝时,尚书属皇帝的直接随员之一。六尚是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和尚书,属于皇宫的内臣,负责皇帝的日常起居和工作,类似于现在的秘书。

东汉光武帝亲政以后,以尚书台总领纪纲,职无不统,并且御史台也合并在少府下面,而不以实权交给三公等传统意义上的权臣。自此以后,尚书的权威日益高涨。

魏晋以后,尚书事务愈来愈繁杂。隋代设置尚书省,分为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以左右仆射分管六部。宋代以后,三省分立之制渐成空名,行政全归尚书省。

元代仅存中书省之名,而以尚书省各官隶属其中。明代初期,尚存此制,后来废去中书省,直接以六部尚书分管政务,六部尚书等于国务大臣,相当于今天的部长。清代相沿,末期改官制合并六部,改尚书为大臣。

008历代御史大夫都有哪些职权

御史大夫为秦代设置的官名,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

西汉时丞相、御史并称,丞相府和御史大夫府合称二府。凡军国大计,皇帝常和丞相、御史共同议决。《汉书·百官公卿表》谓“掌副丞相”。西汉丞相位缺,常以其递补。

御史和皇帝很是亲近,因此,群臣奏事须由他向上转达,皇帝下诏书,则先下御史,再达丞相、诸侯王或守、相,因而皇帝常常利用御史大夫督察和牵制丞相。

成帝绥和元年,仿古制设三公,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汉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复为御史大夫。元寿二年,又改名大司空。从此到东汉,遂延续不变。

汉献帝时,在曹操的专权下,又恢复了丞相和御史大夫的官制。值得重视的是,西汉晚期,从原来的丞相、御史大夫、大司马变为三公并立,是汉代官制中一大变革。到东汉初年,御史大夫的官属,由御史中丞总领,中丞替代御史大夫而成为执法和监察机构的首脑人物。

魏晋南北朝偶尔也恢复御史大夫的名称,或替代司空,或替代御史中丞。隋、唐以后所设御史大夫,除宋代为虚衔外,均为御史台长官,已经不再具有汉、魏三公的性质。明代改御史大夫为都御史,自此其官遂废。

009“三公”分别是指哪“三公”

古人做官将位列“三公”作为最高的目标,那么,这“三公”指的是哪“三公”呢?

周代时已有“三公”一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礼记》等书认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认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

秦代不设三公。西汉最初继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相和御史大夫,最高军事长官是太尉,但不常置。

而从武帝时起,因为受到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了。其时,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对丞相的权利有所削弱。

汉昭帝时,大司马之职权利较大,逐渐凌驾于丞相之上。汉成帝时,御史大夫被改为大司空,又把大司马、大司空的禄位提高到与丞相相等,确立起了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西汉末虽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马权力最大,如董贤、王莽均居此职而专擅朝政。新莽时,沿袭了西汉三公制。

东汉初仍设三公,改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三公各自开府置官属。如三公各置秩为千石之长史一人,又各置掾属数十人。以太尉为例,下有分管诸事的西曹、东曹、户曹、奏曹、辞曹、贼曹、金曹、仓曹等。三公府当时简称为三府。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

汉光武帝时,三公的实权开始削弱,逐渐归尚书台,但是三公的名位还在。和帝、安帝开始,外戚、宦官更迭专权。外戚窦宪、梁冀等,都拜为大将军,大将军开府置官属,位在三公之上,三公有名无实了。

东汉末年,汉朝的统治逐渐衰微,董卓自任太师、相国,居三公之上。公元208年,曹操罢去三公而又设置丞相、御史大夫,曹操自任丞相。两汉时,实行了两百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终止。

后来,曹魏建国,又重新恢复了三公制。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依然位居极品,且开府置僚佐,但实权则进一步向尚书机构转移。

至隋代,三公完全变成虚衔或优崇之位。宋代以后,往往亦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其虚衔性质不变,并渐次演化成加官、赠官。明、清沿袭不变。

010“九卿”是指哪些机构和官职

九卿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机构和官员的合称。

“卿”为官名。周曾以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前三卿专辅天子,后六卿分管政务,按其次序,相当于后来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

战国时期,一般以中央政务机关之首长为卿。秦以奉常(主管礼仪祭祀)、郎中令(主管宫外警卫)、卫尉(主管官内警卫)、太仆(主管车马)、廷尉(主管刑狱)、典客(主管内外客使)、宗正(主管皇族谱籍)、冶粟内史(主管盐铁钱谷)、少府(主管皇帝财产),这些机关首长为九卿。

汉承秦制,只是将奉常改为太常、郎中令改为光禄勋、典客改为大鸿胪、治粟内史改为大司农。秦汉九卿,隶属宰相,在其指挥下负责执行政务,且参与朝议,职权较重。

魏晋南北朝大体沿汉制,梁时曾增设机关,置十二卿,虽然增太府、大匠、太舟三卿,但仍以旧九卿为骨干。

隋、唐、宋诸代,仍有九卿之称,其官署改为寺、监,增减裁并,变化颇多,因六部执行政务,九卿仅为中央办事机构的长官,且要受六部的指导。

明代九卿有大小之分,一般以六部尚书和都察院都御史(主管监察)、通政司使(主管奏章)、大理寺卿为大九卿;以太常、光禄、太仆、鸿胪、苑马(主管御马)、尚宝(主管印玺)六机关首长和詹事府詹事、翰林院学士、国子监祭酒为小九卿。

清代则不把六部列入大九卿,除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之外,其余具体指某官并无明文规定。而小九卿则一般为宗人、太常、太仆、光禄、鸿胪五机关首长、詹事府詹事、国子监祭酒,左右春坊庶子、顺天府尹。

011两汉“郎官”地位很重要吗

所谓郎官,是指古代负责皇宫勤杂事务一种地位很低的小官。“郎”始设于战国,是帝王侍从官侍郎、中郎、郎中等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差遣等侍从之职。

到了汉代,郎官的位置日渐重要,可理解为皇帝的护卫。更为重要的是,它是汉代官员选拔的重要环节,因为汉代的郎官都是在贵族子弟中选拔的优秀人才。汉朝初年,二千石以上的大官僚任职三年以上,可以送子弟一人到京师为郎,叫做“任子”;拥有资产十万钱(景帝时改为四万钱)而又非商人的人,自备衣马之饰,也可以候选为郎,叫做“赀选”。

在皇帝身边做侍卫,其实就是学习做官,增加阅历,一般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都会被任命正式的行政职位。像曹操、袁绍这样的人都是郎官出身。

当然,西汉初年,因为多是地主阶级子弟为郎,在这种选官制度下,较高的官吏多数出于郎中、中郎等郎官和吏二千石子弟,选郎、吏又以财富为准,未必都是人才,所以,渐渐也难以适应日益加强的专制王朝的需要。后来的选孝悌或举贤良方正的制度就兴起来了。

012“侍中”就是皇帝的侍从吗

侍中为官名,始设于秦代,汉为上起列侯、下至郎中的加官,没有定员。加此官者可出入宫廷,担任皇帝侍从。由于侍中近在帝侧,常备顾问应对,地位渐趋贵重,等级也超过了侍郎。

东汉末年设有侍中寺,到了晋代或称为门下省,而到了南北朝时期门下省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更是政出门下,乃成了中央政治机构的重心。

应该说,从内廷侍卫发展到外廷权臣,这其中的过程可以和尚书作一个比较。以至于唐代,则与中书、尚书合称三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其间一度改称东台、鸾台、黄门省等,旋复旧称。其最高长官侍中,其下设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长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宋代沿置。但是整个宋代,门下省之主要职权为都政事堂(中书)所夺。元代以后则废,不再设置。

013古代将军有多大的权力

早期军队中没有将军这一职务,由司马来掌管军事。

那时候,国家军队的数量并不多,天子只有六军(每军2500人),诸侯最多不超过三军。各军的统帅叫卿,卿以下叫大夫,大夫以下叫士。

到了春秋时代,诸侯为了建立霸业,总是费尽心思来扩充兵力。大国诸侯,如齐、晋、楚等,常常拥有三军以上的兵力。可是在编制上,诸侯只能有三军,只能设三卿。于是,有些诸侯就把扩充军的统帅称作“将军”,即率领一军的意思。行军打仗时,军队得由一人统一指挥,方能发生效力。因此,便在将军中选拔出大将军或上将军来全盘指挥。

到汉朝时期,军队数量更多,单设一位大将军管不过来了,于是又出现了不同级别的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职位。

晋朝的将军名目众多,有骠骑、车骑、卫将军,还有伏波、抚军、都护、镇军、中军、四征、四镇等大将军,开府(所谓开府,是指官员可以成立府署,自选僚属)者位从公,不开府者秩二品。三品将军秩二千石。而晋诸州刺史多以将军开府,都督军事。

南北朝时,将军名号更多,权位不一。而唐代以后,上将军、大将军、将军,或为环卫官,或为武散官。到了宋、元、明三朝,多以将军为武散官;殿廷武士也称将军。明清两代,有战事出征的时候,才置大将军和将军,战争结束则免去。清朝,将军成为宗室的爵号之一,而驻防各地的军事长官也称将军。

014古代刺史有多大的权力

刺史,汉武帝元丰五年(公元前106年)始置。“刺”为检核问审之意。汉武帝时,全国共分为十三部(州),每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为“刺史”。

刺史巡幸郡县,“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对地方政事,实无所不包。刺史可乘传奏事,隶属于御史中丞。

东汉的时候,刺史的权力逐渐扩大,成为实际的地方长官。灵帝时期,改部分资深刺史为牧,刺使实际已为一州军政的长吏、太守的上级,州郡两级制随之形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刺史领州,多带使持节、持节、假节、都督诸军事衔。隋文帝废除郡,以州领县,则刺史与前代的太守无异。欧阳修撰《丰乐亭记》,自称刺史。撰《醉翁亭记》,又自称太守。可见,此时的刺史与太守已无区别。

晚唐五代时,节度使、观察使所领诸州不得径自奏事上计,节度使甚至自署刺史,最终导致刺史职任渐轻。宋代以朝臣充知州,刺史成为专供武臣迁转的虚衔。元以后,刺史之名废,清人用作知州的别称。

015知府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在中国的许多朝代中,都设置了“知府”这一职位。

“知府”这一官职,是由“知”和“府”两词结合而来。府作为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它的演变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在魏晋时期,州刺史兼任将军之职。州刺史是文职,将军是武职。州有州的衙门和幕僚,将军有将军的衙门和幕僚。将军的衙门,就叫做“府”。

到了唐朝,中央政府在首都、陪都以及皇帝登基前任职的州设置府,如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等。府的长官,统称府尹。

宋朝时,府的设置逐渐多了起来。府隶属于路(路是介于中央与州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划)。

明、清两朝,省、县之间的一级行政单位被称为“府”。除了首都、陪都所在地的府长官仍然称府尹外,一般的府长官,都称为“知府”,意思是“知(即主持)某府事”。

知府之下,设同知、通判等官员,辅佐知府处理公务,分掌粮税、盐税、江海防务、水利等。

在明朝,按照缴纳税粮的多少,“府”被分成三等:纳粮20万石以上为上府,20万石以下为中府,10万石以下为下府。当时,全国有150多个府。清朝时,各府因自然条件的差异、人口多寡、路程远近,相互间的差别也很大。

016什么时候开始称一州行政长官为“知州”

在中国,许多地方的名称,都带有一个“州”字。如杭州、福州、广州、永州、青州等。而且先秦时期还有刻“九州”于一鼎之说。这些名称都是历史上延续下来的,那么,州是如何得来的呢?

在西汉时期,州这一名词开始出现。但当时的州,并不是行政区划。据史书记载,汉武帝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将全国划分成13个监察区,称为“州”。每州都由中央派遣一长官,负责监察郡、县的官吏。这一长官,便被称为刺史。

到了东汉后期,州慢慢演变成一种地方行政区划。州辖郡、县,刺史又称州牧,就是州的行政长官,拥有行政军事权。

隋朝时,郡的建制被取消,只保留州、县。唐朝继承隋朝的制度,将地方分成州、县两级。当时州的行政长官仍称为刺史。

在宋代,开始把州的行政长官叫做“知州”,知州下属的官员有同知、通判,分别掌管财政、刑法、治安等。

明清两朝,州有两个级别:直隶州和散州。直隶州直属于省,级别与府相同;散州隶属于府,级别与县相同。

017“使节”的本义是什么

现在世界各地,“使节”是指一国派往常驻他国的外交官,或派驻他国的临时代办,是指人,但是“使节”一词,最初的意思却并不是指人,而是指物。

“使节”原来的本意,“使”是出使,“节”指的是“符节”,也就是信物。因此,使节就是指古代出使之人奉命去外国时手拿的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