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也有很多妇女改嫁的事例。例如,孔子在儿子孔鲤死后,主动将儿媳改嫁到卫国;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与大将军卫青的结合,是第二次出嫁;东汉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死了丈夫,光武帝召集满朝文武官员,让她选择夫婿。由此可见,宋代以前的宫廷和民间,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允许妇女改嫁的。
到北宋时,一些理学家宣扬“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从一而终的贞节观,女子改嫁开始受到歧视,宋以后,经明、清统治者提倡,妇女改嫁更被视为非常越轨的行为。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亦有这样一个片断:有个叫王玉辉的秀才,他女儿死了丈夫,悲痛之时想寻短见。他对女儿说:“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反拦阻你?你就这样做罢。”于是女儿果真自杀了。
作者运笔写实,对所谓“节烈”进行了辛辣的嘲讽。由于“节烈”是特定历史时期,即家天下时代君臣关系的产物,其本质是约束、扼杀人性的,因此,随着传统社会的土崩瓦解,它也就不复存在了。
028古人为何讲究“男女授受不亲”
在《孟子·离娄上》里有一节: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孟子曰:“礼也。”淳于髡曰:“嫂溺,则援之与手乎?”孟子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
“男女授受不亲”是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俗,指的是在交际的场合下,男女应该依守礼节,做任何非礼的举动都是不恭敬、不严肃的。
上古时期,男女之间交际自由,没有过多的约束。随着人类进入宗法社会,加诸在人们身上的礼法越来越多,女性的地位开始急剧下降,沦为了男性的附庸。到了战国时期,儒家经典被更多人所接受,其中就强调男女隔离与疏远,严防非夫妇关系的两性有过多的接触,不允许女子与非自己丈夫的任何男子发生爱情与性关系。
这些看起来是合规范的,但是,后来发展到极致,即使在家庭内部,男女之间递东西也不允许。宋以后,士大夫家庭中的男女之分更为严格,不仅限制女性正常情感的表达,而且扭曲她们的思想、感情和欲望。市井小民也深受影响。
0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什么意思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语出《孟子·尽心上》。穷,指在仕途上不得志;达,指在朝廷居于高位。意思是说,一个人若有幸参与朝政,就应造福于天下百姓,这是积极的人生;若不能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那么,退而修身,洁身自好,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人生观。
儒家入世的主要方式是参政,称“学而优则仕”,“治国平天下”,但即使是学富五车的孔子、孟子,从政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孔子周游列国,碰壁无数;孟子则以布衣终老。人生阅历的丰富,让这些先哲对人生有了更透彻的了解。
孔子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又云: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孟子提出“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则是对我们正文的精炼概括,是对孔子人生观的补充。“兼善”(也作“兼济”)是进,“独善”属退,进退有据,人生设计虽不同,然均不离儒家圣贤之道。
030古人如何“服丧”
服丧是指为死者守丧的礼仪。指事办完后,亲属还要在一定时间内,在衣食起居等日常生活方面遵守一些特殊的仪节,以示哀悼。
服丧时,最重要的是服制,即守丧期间的服饰以及期限。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规定有“五服”,对于期限,古代礼制因死者对象不同而有相应的服丧期限,这些期限往往不十分确定,处在变动之中。其中,以“三年之丧”为最长。
三年守孝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其渊源可追溯至上古,《尚书》中记载:“帝(尧)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殷高宗)乃或亮阴,三年不言。”《礼记·三年问》载“三年之丧”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为服丧三年释义。
《孟子·万章》甚至记载了这种礼仪的顶真延续:“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此后,历朝历代,凡涉及守丧仪制几乎无不提“三年之丧”。
031古人“守制”的生活是怎样的
守制就是居丧服孝,是孝子居丧期间在衣食住行方面必须严格遵守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要求守制者的日常生活一切从简,要像苦行僧一样地过日子,不能享乐,并以种种自虐和压抑人性的极端方式来体现所谓的孝道。
所以,居丧也叫“丁忧”或“丁艰”。丁父忧又叫丁外艰,丁母忧又叫丁内艰。以下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看看孝子守制时的日常生活是如何一切从简和自虐的。
衣。亲人初死,服孝者就应除去华丽的服饰而换以素淡的衣服。大殓之次日就要换上正式的丧服,“五服之人,各服其服”。服期内一般不能洗澡,不能剃头,不能更换衣服等。
食。饮食必须严格节制。父母初终的三日之内,孝子不能饮水,也不得进食,必须空腹尽哀。大殓之后方可少量食粥。居丧期间,只能吃缺盐寡味的粥饭,禁食瓜果菜蔬,更不要说酒肉了。
住。住处必须简陋,不得奢华,未葬之前,应在中门外先搭个茅棚作为起居处,谓之倚庐。“寝苫枕块”,睡草席,枕砖头,泥块,身穿孝服守于庐中,深居简出,不与人来往,睡觉也要和衣而卧。下葬之后,则于墓旁搭棚而居,谓之墓庐。居庐守制期间不得与妻妾同房。
行。居丧期间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严禁娶妇嫁女,访亲会友也要受到限制,更不允许接受推举或参加科举做官。汉律规定,“不为亲行三年服不得选举”;隋唐时,有父母之丧的也是绝对不能去应举的,其他尚可酌情而定;北宋时,竟严到缌麻之丧也不得参加科举了。
032“夺情”现象是怎么回事
做官的如果碰到亲丧,一般应立即辞去官职回家守制。但若情况特殊,则可有所变通,这就是守制中的“夺情”现象了。
夺情犹夺服,就是终止守制,指官员不能回家去服孝,却要留在朝廷里办公。在正常情况下,官员遇到父母之丧是必须去职回家守制的,但遇到特殊情况,如军事需要或政务需要的时候,该守制的官员就必须在岗而不能回家守制,这就叫夺情,甚至在家守制的官员也会被召回强令出仕,这叫起复。
因为从封建主义的伦理来说,君臣之义是大于父子之情的。这正如孙权所说的:“孝父母是礼,忠君国是义,国家有事则杀礼以从,以义断思,尽节为先,先公后私。”
夺情起复的现象是屡见于史籍的,只是各朝的规定并不完全相同。唐朝的官员常因国事的需要而奉命夺情起复。丞相张九龄丁母忧,结果被诏令夺哀起复;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也是丁忧起复的。据说欧阳通被夺情起复后,每次入朝都是光脚走到朝廷的门外才穿鞋,并且很少说话,“非公事不言”,回家之后又“必衣衰垤,号恸无常”。
宋朝的夺情官员则多在官衔前冠以“起复”二字,如宋初宰相赵普丁忧起复后就自称“起复左仆射中书门下平章事臣赵普”,以示有孝在身。元明时期,一般不允许夺情起复,主张官员应该为父母守制。到了清初,则八旗官员若遭父母之丧,百日后即可起复授职。
由于丁忧守制的官员是没有俸禄的,而且守制期满后很难起复为原职,所以,常有贪图禄位而不报忧守制的。后唐明宗时的孟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母亲去世后不报忧奔丧,事发后被大理寺判为充军,皇帝却认为这是忤逆不孝的十恶大罪,结果被赐自尽。
也有不愿离职而自谋夺情的。例如,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在接到父亲的讣告时,正忙于一些改革和变法的工作,他不愿就此功亏一篑,因而迟迟不去奔丧。年幼的万历皇帝虽派官慰问,却又并不想留他。于是他就通过太后让皇帝诏令夺情,而他本人却在表面上一再上疏要求回家守制。虽说反对派和他展开了一场混战,但最终还是他自谋的“夺情”成功了。
001什么是封禅?封禅包括哪些仪式
封禅,是中国古时候统治者举行的一种祀典。“封”指筑土为坛祭天,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因此,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上祭上帝,表示受命于“天”。“禅”指祭地,在泰山下的一些小山如之云山、亭亭山举行。实质上封禅是一种具有政治目的、又带有神秘特点、非宗教性的祭祀活动。
封禅产生于什么时候,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里认为,封禅产生于伏羲氏以前的无怀氏。无怀氏曾封泰山,禅云云山。而马端临在他的《文献通考》中则认为,封禅是从秦始皇开始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巡行各地,率领车驾、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举行封禅活动。准备行封禅礼时,那些儒生议论纷纷,有人说古代天子封禅要用蒲裹车轮的“蒲车”,以免损伤山上的土木草石;有人说要扫地而祭,下铺用麦秸做的席。所说互相矛盾,难以实施,秦始皇由此将随从的儒生全部撤退,自定封禅的仪式。
封与禅一般都是同时进行的。但封的仪式重于禅的仪式。这是因为天在上,地在下,人们认为天为阳,地为阴,天高于地。
封禅的仪式不但复杂,而且神秘。传说时代及夏、商、周三代,虽有封禅之说,但无具体记载。进入君主专制社会,虽有记载,但各朝各代的封禅仪式不尽相同。
在封建社会,到泰山举行过封禅的帝王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但宋真宗以后,封建帝王在泰山的封禅活动基本上就废止了。公元1420年,明成祖朱棣建成了北京天地坛,此后,天地坛取代了泰山,成为帝王祭祀天地的地方。
002祭祀“社稷”有什么意义
在中国古代,“社”是土神,“稷”为谷神。中国向来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高度农业文明的国家,土地和庄稼被认为是人类世代赖以生存的根本。古语云: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意思就是说:如果没有土地,那么,人便没有立足之地;要是没有谷物,人就没有食物果腹。
没有了土地和粮食,人们便不能生存,也就更不可能有国家,所以,“社稷”一词便成了国家的象征,有时更用于指代“国家”。
封建帝王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社稷,每年都要举行祭祀土神和谷神的活动。北京中山公园内的社稷坛,就是明代皇帝为祭祀土谷两神而修建的。坛上划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并分别铺以青红白黑黄的“五色土”,立在坛中央的石柱,被称为“江山柱”。
003什么是宗庙
宗庙,在中国古代被当作天子、诸侯祭祀祖宗的场所。它对保持以家族为中心的宗法制度及其世袭统治有极大的维系作用。
宗庙中设有先祖的牌位,还供有祖先的遗像,以便后代子孙瞻仰。我国儒家文化以孝亲为人伦之本,孝亲又以崇拜祖先为基础。为祖先立庙,就是因为后人相信,祖先之灵可以保佑子孙,因此,立庙祭祖,代代相传。
在古代,立庙祭祖无论是帝王还是平民都可以进行,但庙制却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以体现尊卑秩序。《礼记·王制》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祭品也有差异,如天子祭祖用十八“太牢”(太牢指羊、牛、猪),庶人祭祖就只能选韭、麦、菽、稻等作物。
宗庙建在哪里也是很有讲究的,按《周礼》“左庙右寝”的规定,应设在宫室居处的东面。在称谓上,由于宗庙非帝王独有,因此,称谓也不同,天子庙称太庙,公卿大臣庙称家庙,民间则以宗族为单位设屋祭祖,称祠堂。
004古代礼器有哪些
礼器是中国古代在祭祀、宴飨、丧葬以及征伐等活动中使用的器具,其使用的规格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用以表明使用者的地位、身份、权力。包括鼎、簋、鬲、盂、俎(食器);盘、匜、鑑、盉(水器);爵、觚、觯、觥、彝、卣、尊(酒器);钟、鼓、钲、铎、铙、磬(乐器)以及玉帛(祭祀时用的璧、璋、琥、琮、圭、璜等玉器和束帛)。
礼器是在原始社会晚期随着氏族贵族的出现而产生的。进入商周奴隶制社会后,礼器有了很大发展,成为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秩序的象征。此时的礼器以青铜器、玉器为代表。其中,青铜器工艺精美,意义重大。以青铜鼎为例,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禹铸九鼎之后,鼎从一般的炊器变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
玉帛中,玉指玉器,帛指丝织品。从狭义上讲,是指古代诸侯参与会盟或朝觐天子时所持的礼物。从广义上讲,玉帛泛指举行礼仪时所用的礼器。据《左传》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史料中,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玉帛在后世于是又成了和平的代名词,俗语“化干戈为玉帛”便由此而来。
005古代宫室建筑要遵循什么格局
宫室中,宫一般指整所房子,外面有围墙包着,室只是其中的一个居住单位。上古时代,宫指一般的房屋住宅,无贵贱之分。秦汉以后,只有王者居住的地方才能称为宫。
在建筑上,古代宫室一般朝南。主要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分为堂、室、房。前部分是堂,通常是行吉凶大礼的地方,不住人。堂的后面是室,住人。室的东西两侧为东、西房。整栋房子是建筑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台基上的,所以,堂前有阶。要进入堂屋必须升阶,所以,古人常说“升堂”。
上古堂前没有门,堂上东西有两根楹柱。堂东西两壁的墙叫序,堂内靠近序的地方称为东序、西序。堂后有墙和室房隔开,室和房各有户和堂相通。
汉代文献中还常提到阁和厢,其指的是堂的东西两侧和堂毗邻平行的房子,和后世阁厢的概念不尽相同。堂东西有墙叫序。序外东西各有一个小夹室,叫东夹、西夹,这就是阁。东夹、西夹前面的空间叫东堂、两堂,这就是厢,厢前有阶。乐府诗《鸡鸣》篇:“鸣声何啾啾,闻我殿东厢。”东厢即东堂,殿是堂屋。
在统治者的宫室中必有台榭、观阙等华美的建筑。台,高而平,便于瞭望。榭,是台上的木构建筑,只有楹柱,没有墙壁。观,是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侧的高建筑物。两观间有一个豁口,叫阙。
汉代帝王宫殿和将相之家还有廊庑,一般人家是没有廊庑的。
006古代车马的礼仪有哪些
古代典籍中,常看到“车马”二字一起出现。这是因为在战国之前,车马是相连的。没有无车的马,也没有无马的车。所谓御车,即御马,乘马也就是乘车。驾车的马的数量会有所不同,驾二马为骈,驾三马为骖,驾四马为驷。
马车的车厢称舆,这是载人的部分。舆的前面和两旁以木板为屏蔽,人从舆后上车,站在车舆里。舆两旁的木板可以倚靠身体,称辅。舆前部的横木可以凭倚把扶,称式(轼),也有绳子可以手持。
一般车舆上有活动装置的车盖,主要用来遮雨。车轮的边框叫辋,车轮中心有孔的圆木叫毂(用来穿车轴),辋和毂为两个同心圆。连接辋和毂的木条称辐条。车轴是一根横梁,两端露在毂外,上面插着一个三四寸长的销子,叫辖。辖可以防止车轮外脱。露在毂外的车轴末端,称轨。辕是驾车用的车桢,后端与车轴相连,夹在牲畜两旁。车辕前端插上销子和轭相连,称作辊。
乘车也有一定的礼仪,由于古人有尚左(以左为尊)的习俗,因此,尊者通常在左,御者居中,右侧另有一人陪乘。陪乘叫骖乘,又叫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