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畜类养殖·如何科学饲养小尾寒羊
7568900000077

第77章 如何防治小尾寒羊胎衣不下?

小尾寒羊分娩后,一般在1~5小时内自行排出胎衣,如果超过这个时间胎衣仍然没有全部排出的,称为胎衣不下或胎膜滞留。

胎衣不下是小尾寒羊产后的一种常见病,长期舍饲、缺乏运动更易发病。此外,子宫炎、布氏杆菌等也可致病。有报道称,羊缺硒也可致胎衣不下。胎衣不下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进而可导致母羊不孕。

病羊常表现拱腰努责,食欲废绝,精神较差,喜卧地,体温升高,呼吸脉搏增快。胎衣久久滞留不下,可发生腐败,从阴户中流出污红色腐败恶臭的恶露,其中杂有灰白色未腐败的胎衣碎片或脉管。当全部胎衣不下时,部分胎衣从阴户垂露于后肢跗关节部。

胎衣不下的预防措施:加强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注意日粮中钙、磷、维生素A及维生素D的补充。舍饲小尾寒羊要适当增加运动。积极做好布氏杆菌病的防治工作。分娩时保持环境清洁和安静,分娩后让母羊自己舔干羔羊身上的液体,尽早让羔羊吮乳或挤奶,以防止和减少胎衣不下的发生。

胎衣不下的治疗措施:

(1)药物疗法。病羊分娩后不超过24小时的,可应用马来酸麦角新碱0.5毫克,1次肌内注射;垂体后叶素注射液或催产素注射液0.8~1.0毫升,1次肌内注射。

(2)手术剥离法。应用药物方法已达48~72小时而不奏效者,应立即采用此法。宜先保定好病羊,按常规准备及消毒后,进行手术。术者一手握住阴门外的胎衣,稍向外牵拉;另一手沿胎衣表面伸入子宫,可用食指和中指夹住胎盘周围绒毛成一束,以拇指剥离开母子胎盘相互结合的周边,剥离半周后,手向手背侧翻转以扭转绒毛膜,使其从窦中拔出,与母体胎盘分离。子宫角尖端难以剥离,常借子宫角的反射收缩而上升,再行剥离。最后给宫内灌注抗生素或防腐消毒药,如土霉素2克,溶于100毫升生理盐水中,注入子宫腔内;或注入0.2%普鲁卡因溶液30~50毫升。

(3)自然剥离法。不借助手术剥离,而辅以防腐消毒药或抗生素,让胎膜自行排出,达到自行剥离的目的。可于子宫内投放土霉素(0.5克)胶囊,效果较好。中药可用当归9克、白术6克、益母草9克、桃仁3克、红花6克、川芎3克、陈皮3克,共研细末,开水调后内服。当体温升高时,宜用抗生素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