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一般规定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应极力避免和防止灾害的发生,一旦发生灾害性事故,不仅延误工期、大幅度地增加工程费用,极易造成人身伤害;处理不当也会遗留工程质量和安全隐患,给后期维修养护带来极大困难。由于水文地质条件的不断变化,当动态施工中出现了不同类型问题,必须快速查清原因,果断采取针对性的应变措施,紧急控制事态发展,相对稳定后拿出可靠的技术方案,予以永久处理,消除潜在质量安全隐患。这种预计或不能预计到的突发问题的应变处理能力,是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动态施工控制极为重要的保障。由此,监理机构、施工单位、设监控量测单位从监控量测、施工方法、辅助措施、优化设计角度,针对易发边仰坡失稳、地层松弛、洞内变形、掌子面失稳、富水等施工问题,提出处理措施,及时报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组织专家组研究审核批复后参照以下处治方法执行。对于应急问题,施工单位在报告的同时,优先划定控制区域,疏散人员和设备,经建设、设计单位许可后可采取应急处治,监理负责人要现场指挥,监理人员做好现场影像记录。
12.2边仰坡失稳的处治
12.2.1明槽段路基开挖后,即使形成了洞顶及两侧永久截水沟,完成洞门套拱和超前支护椎127mm大管棚,以及锚喷坡面,正进入洞口掌子面开挖,往往因边、仰坡土体天然含水量饱和,自然水位过高,切坡后自然坡过陡,洞口偏压,无法约束仰坡等因素影响,易出现边、仰坡坡面滑坍,洞口初始段初支拱腰挤压变形。
12.2.2处治措施
1.动态监控变形趋势。从问题发生到各处理措施的逐步实施,需进行地表和变形部位的全程动态监测,观测沉降、位移变形,随时掌握变形趋势,判断稳定与否,弄清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2.保障明槽段和掌子面排水畅通。利用洞顶、两侧截水沟,检查明槽段两侧永久或临时纵向排水是否通畅,是否符合就近排水原则,保障洞口仰边坡坡面排水,引出明槽段路基以外,达到边仰坡降水干燥的目的,提升围岩自稳能力;同时对保障洞口施工运输道路干燥,利于出渣、调运设备、供应材料、应急抢险。遇掌子面于倒坡开挖,除加深永久或临时纵向排水沟,还须考虑洞内分级抽水措施,保障掌子面干燥。
3.平衡洞口偏压。视地质和地形情况,可选取增设挡墙及反压填土,削坡减载,受地形限制则考虑粉喷桩、抗滑桩等措施,平衡山体土压力。一般偏压可选择:
(1)横向偏压造成的坡体滑坍,应反压填土,必要的配套设置挡土墙加反压填土,平衡土体压力。
(2)因切坡失稳造成纵向土体滑坍,宜采取加长明洞,于原设计洞门向外延伸增设明洞,顺坡改削竹式洞口,反压填土,约束土体滑坍。
4.缓解边、仰坡切坡失稳。视具体地形情况,具备削坡减载条件的可放缓坡比,高差过大可设置多台阶逐级缓坡;受地形限制过陡的边仰坡,可考虑接长明洞,增强反压填土对坡面支撑力;通过清理坡面,重新布设锚喷,恢复坡面加固。遇边坡整体流坍,可增设椎500mm水泥搅拌桩或椎600mm钢筋砼抗滑桩抵抗坡体滑移;当为椎600mm钢筋砼抗滑排桩,顶部加设冠梁整体连接,分层补打斜向椎25mm 砂浆锚杆(杆长以滑移面、边坡高度和岩层条件确定)。
5.治理坡面饱和水土体失稳。经(2)、(3)处理仍存在局部坡面渗水,引起溜坍,需视情况采取固化土体与引排水综合治理。可实施椎42mm小导管梅花状布置,视程度单液或双液注浆,固结坡面松软土体,同时于水量集中处分布大于注浆小导管1m 的排水,引排土体渗水,减小坡面水压。
6.消除洞口初始段挤压变形。当套拱、大管棚施作后,洞口刚开挖,即出现两侧或单侧挤压变形,应及时停止其他作业,采取封闭或反压方式,及时稳定掌子面;对已施作工字钢,及时实施临时仰拱支撑或仰拱带斜撑,甚至就地利用20b 工字钢实施全断面扇形支撑,控制挤压变形的事态扩大。结合地形条件和施工条件,实施双侧或单侧三角区大管棚补打增强措施,或垂直地表注浆,约束外侧松散土体对初支的推力。
12.3地层松弛的处治
12.3.1该地区隧道洞口加强段多数段落处于浅埋(覆盖层厚臆1耀2倍最大开挖洞跨D),部分处于超浅埋(覆盖层厚臆6m);洞身围岩多呈软塑状,拱部软土地层自稳性极差。当洞口设置位置不当,地表无加固措施,超前支护悬臂支撑力不足,开挖工法选择不当,遇持续降雨饱和或冻融软化,洞内变形控制不及时,均易引发地表沉降,甚至出现崩坍、陷穴、冒顶。
12.3.2处治措施
1.优化浅埋段的洞口施工方案
尽管设计已确定洞口位置,实际仍应根据地形起伏情况,进行洞口加强段施工前的经济技术比选,选择减短洞长、暗洞明作或地表预注浆。
(1)减短洞长。适合缓坡地形浅埋洞口加强段。当洞口加强段的洞顶覆盖层厚臆1D,在没有地表加固的情况下,采用大管棚或小管棚超前支护方式直接进洞,极易出现洞顶坍塌,后期处理地表耗时耗费过大,得不偿失。若具备推移后的洞口加强段围岩整体性和自稳性相对较好,应优化为明挖路堑,选择缩短洞长,推移洞门和洞口加强段位置,直接开挖路堑。此法有工艺简化,施工安全风险小,工程造价减少,工期缩短的优点。
(2)暗洞明作。适合缓坡地形浅埋洞口加强段。当洞口加强段的洞顶覆盖层厚臆1D,有治理偏压或切坡失稳需求的,应优先考虑暗洞明作。即先明挖路堑,将洞口加强段优化为明洞施作,再回填土反压。此法避开坍塌风险,有施工可靠性高、与地貌结合性较好的优点,仅施工耗时受仰拱、填充和外模搭设影响较大,但比洞顶坍塌处理的时间短。
(3)地表预注浆。对不适合前述两种方法的洞口浅埋段,不能单纯依赖大管棚超前支护,应考虑开挖前地表注浆加固。往往在大管棚实施后,正常进洞才出现洞顶地层松弛特征,反映出大面积的同心圆多层地表裂缝和中心区陷穴,后期加固处理等候时间长,工程造价因处理范围扩大反而增大。因此应在实施大管棚的同时,进行地表预注浆,加固洞顶松弛地层,提高洞顶围岩自稳性。
2.选择可靠的开挖工法
3.严格控制掌子面、初支封闭和二衬跟进的作业步距往往掌子面掘进过快,初支下断面仰拱封闭不及时,赶工造成仰拱交替开挖作业面过长,扰动过大,引起沉降大变形或险情,应控制遇级围岩、吁级遇水围岩、吁级浅埋围岩的上断面掌子面,与最近的初支封闭段距离不超过10m;上断面掌子面与下断面掌子面距离不超过3m;左右侧作业步距差控制在5m以上,以免相互扰动过大;初支与二衬最远距离不超过30m。当作业步距失衡,应果断停止掌子面作业,调整为正常大循环作业。遇二衬施工速度过慢,应急时可采取跳仓施工。
4.综合治理坍陷、塌方和冒顶
(1)掌握洞内收敛沉降、地表沉降变化,判断抢险时机。暂停止作业,利用监控量测手段,随时掌握洞内的拱腰收敛变形、拱顶沉降变形和对应地表沉降变形,重点检查最新变形记录三个拐点的变形趋势,变形速率是否超过警戒值或危险值,当前累计变形量,定量判断当前趋于稳定否,是否处于暂时的相对稳定状态,辅助观测洞内裂缝发育特征、发育趋势和分布范围,进一步判定问题类型、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确定抢险时机,避免施工人员盲目冒生命危险实施抢险。
淤当变形速率在警戒值范围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应组织实施加固作业,控制变形加剧。
于当变形速率在警戒值与危险值之间,处于变形发展状态,应实施抢险加固作业,控制事态发展,赢得永久处理时机。
盂当变形速率处理危险值,应疏散作业区人员,撤离洞内主要作业设备,设置洞内和地面危险区安全隔离线,专人管制安全,限制人员进入危险区,由警戒人员观察裂缝发育状态,若出现钢筋断裂声必然出现坍塌,警戒人员立即撤离隧道,封闭洞口和管制洞顶危险区,等待应力释放完,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再行观测处理。
(2)实施洞内变形段的扇形支撑和围岩加固。按沉降段落长度加两榀距离布设20b 工字钢临时扇形支撑,纵向间距取1耀1.5m(视变形严重程度取初支型钢拱间距1或2倍,对应型钢拱布置),扇形支撑两侧拱脚处设纵向底托梁,逐榀连接椎22mm 纵向钢筋构成支撑系统;再由变形影响段向变形剧烈段和开裂严重段逐步推进径向椎42mm注浆小导管(影响段管长3m,环距40cm;剧烈段和开裂段管长5m,环距40cm;各段纵距均75cm;布设范围为拱脚以上断面),形成围岩自承力环。
(3)固化洞内堆体,反压支撑塌体。向三角形塌方堆体全表面逐层堆码1m厚沙袋反压,进行堆体全表面喷射厚10耀30cm 砼封闭;固化表面形成止浆墙后,纵向水平均布椎42mm注浆小导管(梅花状布置,纵横间距75cm,管长4m)进行双液注浆,固结松散堆体,形成反压掌子面完整体系。
(4)大、小管棚穿越坍穴区
淤对直径5耀7.5m圆形坍穴穿越,打设套拱工作室,施作椎108mm 壁厚6mm 大管扇形钢支撑大样图椎50注浆小导管长500cm椎50注浆小导管长500cm坍体处理方案坍体坍穴未开挖段隧道上断面止浆墙30cm喷射砼加堆码砂袋隧道上断面椎12小导管注浆棚(管长15m,环距30cm,通常外插角8毅耀10毅,个别拱部土层较厚且堆积体较长的外插角可取20毅,压注30裕水泥浆,压力4耀6Mpa),跨越坍穴区;对坍穴处灌喷C25砼,形成1m厚密闭保护壳,并预留泻水管和补浆管;紧跟椎42mm 注浆小导管(梅花状布置,环距40cm,管长4m,通常外插角20毅,个别拱部土层较厚且堆积体较长的外插角可取45毅,纵向1.5m 一环,管壁四周设四排椎6mm注浆孔,纵孔距15cm)进行双液注浆,补充加强围岩。
于对33.6m长大范围塌陷松散区穿越,实施大、中、小三层超前支护。第一层:打设套拱工作室,施作椎127mm 壁厚4.5mm 大管棚(管长40m,环距35cm,外插角10毅,压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波美度30,模数2.9,压力0.5耀1Mpa),一次跨过松散区;第二层:紧跟椎89mm中管棚(管长10m,环距35cm,外插角8毅,纵距5.6m 一环,压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波美度30,模数2.9,压力0.5耀1Mpa);第三层椎42mm注浆小导管(管长6m,环距35cm,外插角40毅,纵向1.4m 一环,管壁四周设四排椎6mm 注浆孔,纵孔距15cm)进行双液注浆(参数不变),补充加强围岩。
(5)填埋陷穴,增设地表排水。整平地面,按碎石:黏土越1颐1逐层压填陷穴,压实度控制在70豫,以利封闭地表水,防止渗入;于陷穴周围顺自然坡设置截水沟,截断地表水。
(6)实施地表加固。
(7)增强后续开挖超前支护和初支参数。在变形监测下,由变形影响段向变形剧烈段和开裂严重段推进,逐步替换变形型钢拱;对变形剧烈段、开裂严重段的初支替换和坍穴区初支参数,应考虑加密型钢拱间距和锚杆密度。跨越坍穴区进入新掌子面之前,应按变形影响区对待,采取拱部150毅范围,打设椎50mm 双层超前小导管(壁厚4.5mm,管长5m,环距30,管壁四周设四排椎6mm注浆孔,纵孔距15cm,管按12毅和40毅两个外插角交替布设),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压力0.5耀1Mpa,水灰比1颐1,波美度30,模数2.4)。
(8)调整开挖工法,控制作业步距。对主洞单侧壁导坑法增设拱腰临时仰拱,转换为左右各上下断面开挖,划大为小,减少扰动,必要时各分部留核心土支撑掌子面;对主洞双侧壁导坑法,视情况于拱腰或拱腰和拱脚增设临时仰拱,转换为六部法或九部法,必要时各分部留核心土支撑掌子面。同时对各分部进尺和步距进行严格控制,及时跟进仰拱封闭,调整掌子面与初支封闭、二衬浇筑距离;对中导洞地基软弱多水,采取拱腰和拱脚一字型仰拱上下断面开挖,减少扰动,利于出渣。
12.4洞内变形的处治
12.4.1浅埋洞口加强段及洞身开挖中,由于洞顶覆盖层土质风化松软,地层松弛,土体自承能力极差,洞内水位过高、水量过大,地基承载力不足或同断面不均匀,开挖工法选择不当,初支未封闭的步距过大,掌子面与初支距离过大,虽工法正确而初支封闭环未成型时下挖接腿、交替施作仰拱扰动过大等因素影响,易诱发洞内挤压变形、拱顶沉降、初支整体沉降。
12.4.2处治措施
1.掌握洞内收敛沉降、地表沉降变化,判断抢险时机;方法同“12.3.2(2)淤”。
2.实施洞内变形控制与处理:洞内变形多因开挖导致围岩土体应力重新分布平衡,引起局部应力释放,出现为拱顶局部沉降、拱腰局部挤压、初支局部或整体沉陷,挤占超挖预留量,侵入二衬界限,控制方法以利用已完成结构,实施平衡应力、加固补强、逐步替换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