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菲律宾民间文学
7603400000015

第15章 菲律宾民间故事(3)

天主教也会直接体现在菲律宾民间故事中,即直接以宗教为题材创作带有天主教情节和宗教背景教诲故事,这些故事都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在已被“基督教化”的菲律宾民族中形成了大量的天主教教诲故事。这些故事直接表达宗教教诲的内容,耶稣、圣母玛利亚、圣徒都是喜闻乐见的题材。这些故事也和菲律宾各地皈依天主教地区的宗教教诲民间传说非常接近。比如,故事《圣母玛利亚和赌徒》中,赌徒欠了恶魔一大笔钱,要把妻子献给恶魔,圣母玛利亚为了救他的妻子,就变了身,之后让赌徒把自己交给恶魔,结果恶魔发现了被送来的赌徒妻子其实是圣母玛利亚,恶魔便落荒而逃。而赌徒从这件事情中深受教育,对自己所作所为深深忏悔,从此改过自新。他加禄故事《圣彼得的母亲》中,圣徒彼得的母亲自私、贪婪,生前做了坏事,死后下了地狱。上帝给圣彼得一根绳子,让他把母亲从地狱中拉出来,她不希望地狱中的其他灵魂也能顺着绳子爬上来获救,于是相互争抢了起来,结果绳子被拉断了,她和其他灵魂也就永远留在了地狱中。

(五)机智人物故事

机智人物故事是狡猾而机智的人骗人的幽默故事。菲律宾的机智人物故事充分体现了狡猾的欺骗、聪明的智斗,滑稽荒唐、引人入胜。故事主人公有时是智慧、聪明,有时候则是狡猾、欺诈、不诚实,甚至有时还会声名狼藉、越轨淫秽,但对于听众而言并不觉得恶心,反而会独具吸引力,令人相视一笑。菲律宾各地都有一些耳熟能详的“箭垛式”的故事人物,各种各样的机智故事都被附会到他们身上。最为家喻户晓的是“胡安”系列故事,故事讲述到,胡安因为一些小过失被抓进了监狱,国王便判决将他几天之后丢入海里处死。临刑之前,他想方设法欺骗了某个王子或贵族,胡安欺骗对方说当地国王或地方首领本来是要求他迎娶公主,但他自己觉得配不上公主,所以触怒了国王才被关押在这里。受骗的王子或贵族便会主动要求来监狱中替换胡安,于是胡安就得以安然脱身,而想占便宜的王子或贵族最终作为胡安的替身被行刑投入了大海。过了一段时间后,胡安又“死而复生”重新回到国王面前,国王非常吃惊,胡安对国王报告说,他被投到海中时见到了国王的父亲或者祖父,于是国王信以为真,让手下人把自己也投入海中去找寻祖先,结果国王就这样淹死了,胡安便取而代之成为了新国王。这些“胡安的故事”也是世界上普遍流行的机智人物故事类型,和我国蒙古族的巴拉根仓故事、藏族的阿古登巴故事等其他很多国家的民间故事都有相似之处。

菲律宾各不同地区对这一故事人物的称呼略有不同,在他加禄和邦板牙地区是Juan 或Suan,比科地区是Juan Usong,比萨扬和苏禄地区是Juan Pusong。不同地区的故事情节虽然类似,但也各有地方性的特色。比如苏禄地区的胡安·布松(Juan Pusong)故事中,胡安欺骗的是当地的首领苏丹,而他最初的罪行是与当地首领的妻子、女儿或者亲戚通奸。

无论是国王、贵族、还是苏丹,这些“胡安”系列故事的背景通常是菲律宾群岛各地由强权统治者统治的时期,民间的故事歌手们创造了胡安这个聪明但又无赖的形象,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传承民间故事的普通民众接受着高高在上的特权阶级的支配和统治,但民众们通过创造胡安这个人物在口头传统中对统治者进行一系列的愚弄、挖苦和嘲笑,从而释放和缓和了普通民众与上层统治阶层之间的社会关系矛盾,民众借用“胡安”系列故事表达了反抗权威、要求平等的愿望。

在南部棉兰老岛的马拉瑙地区,机智人物胡安的故事与印尼、马来的皮兰多故事结合在一起,主人公由胡安变成了皮兰多(Pilandok)。“皮兰多”这个名字来自于马来民间故事,是马来语对鼷鹿(Pelandok)这种动物的称呼。鼷鹿故事是马来民间故事中著名的机智动物故事,讲述弱小但富有智慧的鼷鹿,它与一位女子结婚,后来又变成了人,它通过欺骗和智斗,最终战胜强大的敌人,保全了自己。在马来民间故事中,鼷鹿故事的主人公仍是动物形象。然而,当鼷鹿故事流传到马拉瑙人中后,就与当地的机智人物故事结合了起来,在马拉瑙民间故事中再没有鼷鹿这个动物形象了,故事的情节也和鼷鹿这种动物无关,故事主人公变成了一个机智甚至狡猾的人。但“皮兰多”这个名字仍在马拉瑙故事中被沿用了下来,故事中对主人公的称呼成了Tausug Pilandok,意即“名叫皮兰多的人”。于是鼷鹿的名字最终变成了人的名字,马来动物故事在菲律宾南部就变成了机智人物故事。在一则故事中,皮兰多被绑在一棵大树上,敌人波布拉遇见他,他骗波布拉说天要塌了,这样绑在树上才能获救,波布拉相信了,就松开了皮兰多身上的绳子,让皮兰多把自己绑了上去,结果几天后波布拉饥渴难耐而死。有趣的是,在马拉瑙的傻瓜故事中有时主人公的名字也是皮兰多,也就是说,马拉瑙民间故事中,皮兰多本身成为了箭垛式人物,围绕着他既有机智人物故事,也有傻瓜故事,这完全类似于胡安系列故事在他加禄等民族中的情况。比如,妻子让皮兰多去找一个带白头巾的人,但傻瓜皮兰多先找到了一个白鹭,又找回了一只白山羊,最后惹来了可怕的巨人,巨人要吃了他们,他和妻子不得不跳窗而逃。

(六)傻瓜故事

在菲律宾,最有代表性的民间笑话就是各种傻瓜故事。这一类故事以幽默和娱乐为目的,并没有多少愚弄或欺骗的成分,主人公的荒唐想法和愚蠢行为是听众乐趣的来源。

在菲律宾最为家喻户晓的傻瓜故事也是“胡安”系列故事,即“懒汉胡安”或“傻子胡安”(Juan Tamad)。胡安是菲律宾文化中最为知名的箭垛式人物,不仅是民间故事中的机智人物,也是傻瓜故事的主角。布拉干地区的《傻子胡安故事》讲述了“懒汉胡安”一系列的可笑举止:母亲让胡安去找一个文静不吵闹的女子做老婆,胡安却把一个死了的女人带回了家。母亲又教导胡安说如果东西的味道变得难闻了,那就是死的,不能要,结果胡安觉得母亲身上的味道很难闻,就把母亲当做死人给埋葬了。胡安又觉得自己身上味道很臭,便用香蕉树干做成筏子,坐进去在河里漂流。一群土匪抓住他,让他给他们做帮手,叮嘱他不要让任何东西发出声音。胡安煮饭时,水烧开了,发出很大的响声,于是他就把锅砸碎以便让锅保持安静。土匪又派他去集市买瓦盆和螃蟹,他用藤条把瓦盆绑好后运回去,却把螃蟹放到河里,说是要让螃蟹们自己先游回来,结果螃蟹全跑了。土匪策划一次抢劫,让胡安负责放风,并且告诉他:“如果你发现有什么东西是热的,那就是人;如果发现有什么东西是冷的,那就是刀。”当一只蜥蜴爬到他身上,他觉得有个热的东西来了,便大声喊:“有人来了!有人来了!”强盗们听后落荒而逃,整个抢劫的计划都泡汤了。

除了胡安这个著名的傻瓜形象,在班加诗兰省有大量的“七个傻子”系列故事,叙述了七个傻子的各种千奇百怪的蠢事。比如一则关于傻瓜起源的故事中讲到,有一天七个傻子被叫去驱赶老太太鼻子上的苍蝇,他们冲着老太太的鼻子就打了过去,把老太太打死了。他们把老太太装在棺材里抬去教堂安葬,结果在路上尸体从里面掉了出来,找不着了。傻子们回去找尸体,看到路边坐着另一个老太太,就把她当成要找的那个老太太,硬是给塞进棺材里抬到了教堂。不过这个老太太的丈夫也很傻,听到了妻子的呼救声还以为是傻子们在和她开玩笑。牧师也很傻,尽管老太太不停呼救,他仍然继续举行葬礼,说是已经支付了丧葬费,所以不能停下来,一定要弄完。结果在回家途中,七个傻子终于发现了老太太的尸体掉在了路边,他们却以为那是老太太的鬼魂而吓得四散而逃,跑到了吕宋岛的各个地方,就成为了今天在各个地方所见到的那些傻瓜。

虽然不同地区的傻瓜故事在情节上各不相同,也都拥有各自的地方特色,但有一些傻瓜故事的情节是菲律宾各民族共有或近似的,表达的思想内容也是一致的。比如,把绑好了的螃蟹或鸡放开了,让它们自己回家;把鹿角当成了树,把帽子或米等物品挂了上去,结果鹿带着东西跑了;煮饭的锅发出了声响,为了让它不发出噪音,把锅打破了;将盐藏在水里面;把老太太放在开水中洗澡;为了打苍蝇猛打破一个人的脸或者头;觉得竹笋非常好吃,就把自家的竹梯子砍了,打算自己也做一盘吃;看到了十字架上的耶稣,以为那是个活人被杀了,为避免杀人嫌疑,再也不敢去教堂了。菲律宾群岛各地的人们不约而同流传着这些非常相近的故事母题,这体现了菲律宾各民族在民间故事上的一些共同模式,比如很多不同民族故事的幽默之处很相似;而各民族的地方性特色也是在共同模式的基础之上发挥出来的,比如故事中会出现一些该民族特定的东西。

本章展现了菲律宾丰富多样的民间故事,世界民间故事中常见的类型、母题,在菲律宾民间故事中大多能找到,菲律宾各民族的民间故事常常让人觉得似曾相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是多元的,每个文化都有独立发展的经历,同时各文化之间又存在着相互交流。菲律宾的民间故事本身是独立发展起来的,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了其他传入文化的影响,既产生了独有本土特色的民间故事,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故事类型和母题。一方面,外来的故事类型和母题进入菲律宾民间故事时,也经过了本土化的过程,融合了菲律宾当地文化的要素,最终变成菲律宾式的故事,比如菲律宾式的“猴子和乌龟”“灰姑娘”故事等,可以清楚地看到外来民间故事也受到了本土文化强烈影响和改装。另一方面,菲律宾本土的民间故事也足以和世界其他民族的民间故事相媲美,比如“懒汉胡安”的系列故事,情节丰富、内容充实、意义深刻,不仅在菲律宾家喻户晓,也赢得了世界声誉,甚至“懒汉胡安”这个称呼也已经成为了菲律宾民间文学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