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菲律宾民间文学
7603400000018

第18章 菲律宾史诗(3)

《达冉根》史诗是菲律宾民间文学的另一知名代表作。《达冉根》是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马拉瑙民族历史悠久的口头传统,是由关于马拉瑙民族祖先、英雄班杜干(Ban-tugan)及其子孙历险经历、婚姻传奇的一系列史诗所构成的史诗集群,至今已发现并记录下来的共有17部,合计七万两千多行,可分为25章,要花八天时间才能唱完。每部史诗讲述的都是一个完整的事件,可以单独成篇和单独吟唱。各部史诗的主要人物都是王族,各部史诗讲的故事都是在这些王族之间展开,把各部中的不同故事联系起来,才可以梳理出各主要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谱系关系,主要人物们的爱情、智慧、战争、历险作为主题贯穿了各部史诗。所以,虽然各部史诗情节有所不同,但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部规模宏大的史诗集群。在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三次评选中,《达冉根》作为口头传统的杰出代表入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杰作名录》。该史诗既借用象征、暗喻、讽刺等文学手法,探讨了生死、爱情、政治和美等人类文化的永恒主题,同时也成为马拉瑙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地方性知识的载体,演绎马拉瑙民族的法律和社会准则、习俗和民族传统、美学观念和社会价值观。所以史诗被马拉瑙人奉为关于社会和文化规范的行为准则。今天在婚礼庆祝仪式上,人们会持续数夜在音乐和舞蹈的配合下吟唱史诗。《达冉根》史诗长期是以传统的口头形式流传的,由老歌手将自己个性化的吟唱传授给年轻歌手,所以带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比如,史诗通篇所用的都是非常古老的语言,很多地方只有史诗歌手本人能够理解;对于英雄和其他主要人物的称呼多种多样,光对英雄班杜干本人就有十几个称呼,其他与英雄有关的人物还有各种各样的称呼;而且在吟唱中,歌手会时不时灵活地变换称呼,从而使得人物关系更为庞杂。甚至有些年老的歌手认为,在本人吟唱版本之外虽然还有其他一些正在流传的版本,但这些版本并不是原汁原味的传统版本,已经被修改过了,于是会拒绝吟唱。《达冉根》史诗中,故事发生在传说中的马拉瑙历史上的四个王国或部落联盟——布巴兰(Bumbaran)、班根萨扬阿罗贡(Pangensayan a Rogong)、纳达恩格班阿拉贾特(Nataengcopan aRagat)和米尼利吉阿罗贡(Minirigi a Rogon)之间,英雄人物主要来自于班杜干所在的布巴兰国的王族。布巴兰国的第一位统治者是纳道·吉本(Ndaw Gibon),他通过与阿亚巴加纳巴伊(Aya Paganay Bai)公主的联姻,使布巴兰由一个小村社发展成强大的王国。数年后,国王吉本去世,长子托米纳南萨罗贡(Tominanan sa Rogong)继承了王位,托米纳南萨罗贡娶了八位妻子,生下了班杜干等15个儿子。班杜干成功地偷袭了他国,凯旋归来,赢得了众多女子的芳心,其中便有拉瓦能(Lawanen)。后来人们发现拉瓦能竟然是班杜干失散的亲妹妹,这让拉瓦能感到十分苦恼,但班杜干证实了这原来是众神的意旨,班杜干与拉瓦能可以结婚。后来,班杜干和马达利(Madali)之间爆发了战争,激战后发现原来彼此是堂表亲,于是化干戈为玉帛,两人成为了挚友。班杜干的兄长继承王位成为国王后嫉妒班杜干,既不准他结婚,又不准大小首领们与他说话。班杜干觉得受到人们的冷遇,被迫远走他乡,想另找他处安度余生。旅途中突然天降大雨,疾病把班杜干折磨得痛苦不堪,他召唤出精灵,把他带到海中之国的达丁邦(Datimbang)公主那里。尽管公主想尽办法,但班杜干最终还是不治身亡。人们为班杜干的死感到伤心,海中之国的国王召集了所有人来辨认都没有人能够认出这个外来的陌生男子是来自布巴兰的班杜干,最后还是班杜干的鹦鹉告诉了达丁邦公主。公主为了避免误会而导致两国爆发战争,派鹦鹉将噩耗传给布巴兰的国王,并派船将班杜干的尸体运回布巴兰。班杜干最亲密的朋友马巴宁(Mabaning)和马达利乘坐魔法盾牌飞到了天堂。马达利变身成一位美女将负责看管死者灵魂的死神支走,他们便趁机带着班杜干的灵魂回到布巴兰,从而让班杜干起死回生。敌对国家以为班杜干已经去世,纷纷派遣军队进犯布巴兰,班杜干复活之后立即披甲上阵、大败敌军,并从国外娶回了50名公主。后来班杜干与巴贡巴扬鲁纳(Bagombayan a Luna)国的巴兰泰马金娜(Balantai Mingginaon)公主订婚,米斯科瑶(Miscoyao)率军进犯巴贡巴扬鲁纳,企图掠走巴兰泰明马金娜公主。班杜干前去与米斯科瑶的大军大战,尽管他神勇无比,但最终体力不支,此时他的儿子们及时赶到,最终米斯科瑶全军覆没,仅带着五个负伤的战士落荒而逃。

《达冉根》是一部英雄史诗,更是讲述生活在棉兰老中部拉瑙湖(Lanao)畔的马拉瑙民族的历史传说。《达冉根》以布巴兰王国为中心(布巴兰是马拉瑙民族的传说和信仰中理想式的王国)讲述了布巴兰王国从建立、发展、强大直至消亡的全部历史,这实际上构成了马拉瑙人信仰中“想象的”历史知识。史诗中的主要人物都是王族,彼此间有着错综复杂的谱系关系、结盟和敌对等,同时这些王族被马拉瑙人视为本族先人和伟大的英雄,于是马拉瑙民族形成阶段的历史渊源便体现于史诗中,今天马拉瑙人的民族情感、历史归属亦可溯源于其中。史诗中讲述了大量的皇家礼仪和贵族传统,主要人物在王宫中的宫殿“多罗干”

(torogan)和塔楼“拉明”(lamin)中,按照礼仪规范生活,举行嚼槟榔、授头巾的仪式等,这些细节精致地展现了王宫中的政治和生活,这都代表了前伊斯兰时代马拉瑙民族的传统文化。今天的马拉瑙人早已皈依了伊斯兰教,但史诗中依然展现出前伊斯兰时期,马拉瑙人对于超自然生灵丰富多样的信仰,英雄经常召唤蒂瓦塔(diwata)、多弄(tonong)等神灵前来帮助自己战胜敌人,史诗基本没有出现真主安拉的称号或其他一神教信仰的因素,而是来自于天空、海洋的各种各样的神灵构成了前伊斯兰时期马拉瑙人的多神信仰,这与皈依伊斯兰教后的一神教信仰截然不同。史诗中还多次出现了马拉瑙人周边的其他民族,如生活在海边的萨马人(Samar)和山地民族马诺伯人,史诗展现了马拉瑙人和这些民族之间的关系。在史诗结尾最终说到,伊斯兰传教士沙里夫·奥利斯(Sharief Awlis)在棉兰老和苏禄地区威名远扬,他来到布巴兰劝说人们皈依伊斯兰教,但是人们拒绝了,天神非常生气,便用大火毁灭了整个王国,只有一个叫做布杜安能·卡里南(Bu-tuanen Karinan)的人逃了出来,并成为了马拉瑙人的祖先,于是史诗由马拉瑙人的前伊斯兰时代富丽、恢弘的传统王室贵族文化,过渡到了伊斯兰时期。由此可见,达冉根一方面讲述的是前伊斯兰时期马拉瑙人的历史,从中可以了解前伊斯兰时期的马拉瑙文化;另一方面,它也讲述了马拉瑙人和伊斯兰传教士早期接触的经过,可以看到伊斯兰教传入时期马拉瑙民族的社会状况。虽然史诗是由很多传奇性的故事组成的,并非学术意义上真实的民族历史,但这对于文字记载较少的马拉瑙民族而言,它发挥了口述历史的作用,是被严肃对待和信以为真的历史传说,作为关于历史的集体记忆在马拉瑙人中不断传承。

《达冉根》及其译文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美国军医拉尔夫·波特少校(Ralph S.Porter)在《美国民俗》第四卷68号中发表的一个文本。尽管由于当时翻译的疏漏和知识的匮乏,波特的论述中有大量疏漏,而且该文本在内容上也仅仅是《达冉根》的部分片段、绝非完整的版本,但这毕竟意味着《达冉根》作为菲律宾南部穆斯林民族口头史诗传统第一次出现在学术界的视野中。

今天我们所见的《达冉根》版本,最早是由弗兰克·劳白奇(Frank Laubach)发现、记录、翻译并发表的。劳白奇于1930年2月探访拉瑙湖沿岸,在马拉瑙社区中发现两个马拉瑙人每晚都要吟唱,人们专心致志地聆听,在婚礼和其他庆典上更是专门请歌手吟唱以供人们娱乐。于是他专门重返当地,采录了邦加加·穆罕默德(Pang-gaga Mohammad)的吟唱,并在报告人的帮助下翻译成文,于1930年11月发表于《菲律宾公立学校》杂志(Philip-pine Public Schools)的第三卷第8号。这项搜集和研究工作使得《达冉根》为世人所知,该版本已成为今天研究中学者们最为广泛采用的文本,劳白奇随文所作的研究论述也被后世广为引用。不过,该版本是否与口头吟唱的《达冉根》完全一致尚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达冉根》体现的本是前伊斯兰时期的马拉瑙社会,但该版本中出现了一些当时的马拉瑙社会并不具有的内容,比如用“首相”这一称呼来指称布巴兰地区的达官贵人,以及不时出现的伊斯兰教信仰和《古兰经》中的因素。到了当代,棉兰老国立大学研究中心民俗所的马米杜·萨博(Mamitua Saber)、黛拉·克罗奈(Delia Coronel)等本土学者,从史诗歌手的吟唱和史诗专门的歌词本“kirim”的记载两方面入手,搜集、翻译、编排并出版了八卷册的马拉瑙语本的《达冉根》文本,并附有详尽的英文对照翻译。该套书中,史诗文本取自于多位马拉瑙当地知名的歌手和艺人,本土研究者对于记载吟唱歌词的“kirim”进行了精心的逐字翻译,最终的译文较好地展现了史诗的口头艺术特征,较完整地保留了马拉瑙本土文化的风貌,不过其可读性和整体流畅感就相对较弱,读者阅读时不易理解。这套文本无疑是迄今为止最具有研究价值、内容涵盖最全面的《达冉根》史诗文本的资料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