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8月,一个生命降临在重庆南川县一个三县交界、山青水秀的山村里。35年后,他代表电子科技大学申报“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位权,以全国同行通信评议第一和全票赞成的完美表现,一举拉近了成电与生命科学的距离,创立了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这位传奇人物就是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尧德中。
能与尧德中面对面的交谈,心中的激动与喜悦自不必说,然而真正震撼我心灵的是他身上散发出的学者气质——幽默风趣、沉静从容、执著激昂、自然随和。镜框下面那双微笑而深邃的目光向我展示出他渊博的学识和不凡的经历。
执著人生
尧德中自认为并不聪慧,没有受过学前教育,上小学他说是因为哥哥上学了,没人一起玩才闹着去的。老师发现他的年龄还差了一点点,勉强答应他试试看。然而他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特点,很快在一次次的升学考试中显露出来。1979年深秋,尧德中考上了南川县的最高学府——南川中学。第一天上学的情景他至今记忆犹新:黎明前父亲带着他第一次离家远行,徒步走向50公里外的县城,半路还遇上了瓢泼大雨,但这并没有阻止他们前进的步伐,终于在天黑前赶到了县城。正是那一天,开始了他真正的求学之路。
凭着一份执著的信念、一股持之以恒的毅力、一个睿智的头脑,尧德中在求学路上既独自承受着耕耘的艰辛,也默默品尝着收获的快乐。年仅27岁就博士后出站,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先后选修了物理、土壤、地球物理、微波、生物医学工程等不同的专业。对此,尧德中无不自豪地说,年轻人固有的就是勇气和大胆,一旦对某个专业产生兴趣,便会不顾一切地去钻研学习。“一旦进入某个专业,就要竭尽全力去学好做好,才对得起自己的那段时光。”这成为尧德中行事的一贯准则。
“别人不能预测你的命运,唯有自己才是命运的主宰者。”尧德中回忆起他在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时的情形说,当时的专业考试科目是《地震勘探原理》和《偏微分方程数值解》。他需要在报名至考试的半个月时间内,将这两门以前都没有学过的课程“吃透”。他好不容易才在书店和图书馆找到了相应的一本书。没有基础,无人指导,他只好采用先“囫囵吞枣”、再慢慢消化的学习方法。“幸好大学物理和数学的基本功扎实,尤其是数学,每学年考试都是满分,最终才能在考试的时候将题目推导出来。”
挑战人生
对待科学研究,尧德中总是孜孜以求,惜时如金。在外人看来,他就像一个陀螺,不停地旋转在既定的轨道上。他先后活跃于土壤电磁学、地球物理成像、电波传播和脑功能探测等学科领域,并且在每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土壤电磁学方面的成果发表在国内很有影响的《科学通报》和《土壤学报》等刊物上,至今仍在被同行引用;在地球物理成像方面,他既有理论研究成果发表在《Int J Geophys》上,也有一种实用技术去噪方法曾被广泛用于河南、新疆、甘肃和青海等油田的物探中。
尧德中并不只满足于在土壤电磁学、电波传播和地球物理成像领域的研究,博士后出站后,他又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探索脑的工作原理这一更具挑战性的领域。他再次从零开始,咬紧牙关,一步一步艰难地挺了过来,并在他29岁时被破格提升为教授。近十年间,他对脑电的一些基本神经物理学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展了脑电的电荷源模型及其系列成像技术、脑电的无穷远参考电极技术、基于延时相关的脑电与磁共振成像信息提取技术、选择性注意的脑电信号模型等。“大脑是神秘的,研究大脑是人类了解自我的切入点,‘了解脑、保护脑、创造脑’是当前国际科技界的前沿研究课题……”十年磨一剑,而今已届不惑之年的尧德中已经成为我国在脑电领域唯一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曾经求学浙江,曾经留学北美和丹麦,但是浓浓的乡土情使尧德中一直割舍不了对家乡的热爱,他已深深融入巴蜀文化当中。尽管生命科学领域国外的设备更先进,尽管沿海的发展空间更为宽广,尧德中还是坚定地留在了成电。“国外固然硬件设备更好,但是国内这个领域更需要人。”尧德中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他乐在其中的无穷源泉。
高尚人生
尧德中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俞劲炎是位留苏的土壤学家,为了发掘尧德中的潜力,俞老师让他从事自己并不擅长的穆斯堡尔谱方面的工作。结果,他成功地把自己的物理知识与老师的土壤学功底融合起来,在土壤电磁学的研究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尧德中的勤奋和永不言放弃的研究热忱,也得到了俞老师的赞扬,夸他是“聪明的学生”,这个鼓励对尧德中的影响极大,“以前从没有人夸我聪明”,这使他以后做任何事情都充满了信心。
后来尧德中又跨学科报考了成都理工大学的应用地球物理博士生,虽然原有的专业背景与此相去甚远,导师周熙襄硬是顶着多方压力收下了他,并在博士论文选题中给他自由,他选择了周熙襄感兴趣但并不深入的波动方程研究,尧德中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很好地完成了相关的任务。正是这两个阶段,塑造了尧德中的科研性格——努力去学习自己不清楚,同时也极可能是周围的人都不清楚的东西。后来,他又到国内外相关的多个单位访问或合作研究,得到了多位导师的指导。
“每当回忆起这些教育我和引导我的老师时,感恩之心就会以更高的节律搏动。正是他们从正面、侧面和后面给予的助力,支撑我努力地站着,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大爱人生
多年的读书生涯让尧德中非常热爱校园生活,热爱老师,热爱如今的学生们,他说,这种爱是一点一滴渗透出来的,难以割舍。
“教书育人是我的本分,除了搞科研,我还要尽到做教师的责任。”已为人师的尧德中说,置身老师、老板和院长多重身份中,他更乐意被学生称为老师,而不是老板、院长。“老师体现了学生对导师的尊重,也增加了师生间的亲切感;老板则将师生间的感情物化为社会上的雇佣关系,淡化了师生间的感情。有时研究生没有做出什么成果,老师还得花费时间给他修正,抽时间专门对他进行指导,这种事情老板又怎么会做呢?在人性化的师生关系下,老师虽然希望学生做出成果,但他还肩负着培养引导学生的社会责任……”
尧德中对学生一直倾心地付出。“学生是来学习的,他们对老师有什么期望都不为过,身为老师就要耐心地给他们答疑解惑。”“他渊博的知识、深厚的素养、严谨的学术态度、勤勉的工作作风,都给我求知的动力,鞭策我不断向前,勇攀高峰”,研究生徐鹏对尧德中满心感激。尧德中在课题研究上给予学生方向性的指导,使大家理清思路和框架,从中锻炼自我,提高研究素养。研究生尹刚说:“我们在课题研究中遇到与预期结果不符的情况或者陷入思考误区时,他的点拨指导常常是一语中的,令我们豁然开朗,促使我们更深入地思考。”
尽管行政事务繁忙,尧德中仍是忙里抽闲和学生一起讨论课题研究,了解他们的研究进度。尹刚自豪又无奈地说:“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一开始就将平台提得很高,要求我们在国外的刊物上发表论文,这一点真的蛮不容易的。”
研究生王玲说:“我们每周都会与导师交流课题的进度,一起讨论课题中出现的难题,如果讨论没有结果,即使过了午饭时间,他也会与我们一直探讨下去,直至‘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过能跟这样敬业的老师做研究,真是我莫大的荣幸。”说完,王玲的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尧德中对科研的这种敬业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学生,大家不敢对科研有丝毫的懈怠,以虔诚而敬畏的心去钻研。
在尧德中看来,教学的核心在于教会学生聪明地做人、做事,因此教学、指导过程应该是一个启迪智慧的过程。这意味着老师应该懂哲学,并有自己独到的哲学观。为了达到这样的境界,尧德中一直在努力着。他曾自学了一些自然哲学的书籍,也在努力思考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是否蕴藏着某些普遍性的道理,他要把这些有别于书本的东西奉献给所有可爱的学生,让他们超越导师,鹰击长空。他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无论是做学问、从事商业经营还是管理,都要竭尽所能做到最好。“如果我的努力变成了现实,那些成功的学子应该可以算做得奉献给我的导师们的最大厚礼!”谈到这里,尧德中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薪火相传的魅力不正在于此吗?
简单人生
尧德中直言自己不是一个复杂的人,喜欢简简单单的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人生的真谛就是删繁就简。他说这是他在本科学习物理的一大收获,悟出了“最简单的是最美丽的”这个道理。他对生活要求很低,也不讲究穿着打扮。他以诚待人,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没有心理负担。
尧德中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生活方面顾及得少了,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做学问,做有价值的事情,而科学研究的深入就是要简化人们对复杂问题的描述。“我愿意付出最大的努力,在简单的人生之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简化’复杂现实的创新成果,以此来回报我的家乡父老、美丽的成电和我深爱的祖国!”听到此番慷慨陈词,笔者不仅仅是一时震撼,还有更为深刻的沉思和长久的关注……
而今尧德中仍在深入研究脑电及其系列成像技术;致力于“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创新团队”的项目申请,旨在将信息技术融入神经科学,发展研究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探索脑的生理机制和病理过程,尤其是针对有重大临床应用价值的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老年痴呆、睡眠障碍、精神分裂、抑郁症等,努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愿尧德中能“直挂云帆济沧海”,在脑功能探索这条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于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