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成电教师风采
7610400000072

第72章 不知疲倦的开拓者——访唐友喜教授

唐友喜,一个从大别山贫困山区走出来的通信博士。一段不同寻常的成长道路成就了今天这位著名的通信专家:幼年丧母,家境贫寒,让他早年学会自立,明确人生目标;军校的磨炼,部队的艰苦生活锤炼出他坚毅、果断的性格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对于学术研究,他秉承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孜孜追求,在充满活力的事业中锐意创新。

初见唐教授,留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忙”。在办公室内,几个学生将唐教授围绕其中,他不厌其烦地向同学们答疑解惑,面对笔者的如约采访,他满含歉意地说:“你等会儿,我实在太忙了。”

的确,唐教授每天的工作计划安排得相当紧凑,繁忙的学术研究让他如同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毫无停歇时间,就连这短暂的半小时采访也几乎搁浅。埋头于工作中的唐教授坦言:面对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只有不懈努力我们才能不落伍呀!

1964年唐教授出生在革命老区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尽管家境贫寒,但念过私塾的父母相当重视读书。这个农家孩子顺利走进课堂,汲取知识的养料。然而,12岁时母亲的早逝结束了这段幸福生活。父亲当生产队长,早出晚归忙于公务,家务无暇顾及,原来贫困的生活更加窘迫,两亩地和尚且年幼的两个弟妹需要照顾,生活重担压在了身为长子的唐友喜身上,插秧、打谷、挑粪、割稻,这些往日里该由大人们干的农活都要他照应。烈日暴晒下那似乎割不尽的稻子至今仍留在唐友喜的记忆深处。

琐碎而且繁重的农活并没有打消唐友喜对学习的执著。这段生活更加激发了他对知识的不倦追求,他深刻领悟知识的真正含义,更明确自己的目标:读书!在逆境中,困难磨砺个人意志,使人成熟,“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好”的思想深深扎根于他的脑海里,他更加刻苦努力。勤奋换来优异的成绩,从小学到中学,遇到难题,老师同学首先想到的是他:唐友喜。

1985年,唐友喜顺利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雷达工程专业。军校管理实行军事化,学员生活连队化,每日生活制度化。学员的一举一动都受规章制度规范:按时出操、就寝、熄灯;禁止“三长”(长头发、长指甲、长胡子)和“三手”(背手、袖手和插手)以塑军容风纪;以“三相”(站相、走相、坐相)端正学员军人姿态。在直线(被子整理、洗漱用品等摆放在一条直线上,走路要走直线)加方块(被子要叠成“豆腐块”)中培养出的组织纪律性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让唐友喜恪守守时守点,并且体会到团队组织,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军校毕业后,他分配到基层部队。部队驻守于云贵川深山老林的山沟中,生活环境相当恶劣,与外界沟通困难不说,生活也非常单调无味,同志们闲时以打牌为主要娱乐方式。年轻的唐友喜希望接触新事物,渴望创新,满腔抱负志在有所作为。当个平凡的军械修理工,从事千篇一律、缺少创新的工作,技能埋没于深山并非他所希望。摆脱困境,自我突破才是他的目标。

他积极准备着人生的自我挑战:考研。除了几本课本外,复习资料无处可寻,但明确的目标,坚毅不屈的性格为他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历经三年艰苦准备,唐友喜终于如愿考上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硕士研究生。

1997年,唐友喜在我校通信与电子系统博士毕业,同年进入华为——中国科技大学联合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主要从事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

在华为,唐友喜突出的创新能力使他在移动通信界崭露头角,他坚毅果断的性格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也让华为技术高层对他充满信心。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华为第三代一点通信研发的开创者、学术带头人。

在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和优厚的待遇面前,唐友喜却并不开心。华为的运作体制让他倍感束缚,他渴望在更广阔的空间自由飞翔。他打了个有趣的比方:在华为,自己如同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虽然机器运行非他不可,但毕竟只是一颗螺丝钉。为了实现更大的梦想,2002年他毅然辞去华为的职务,加入我校通信抗干扰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当代,移动通信是炙手可热的行业,许多人都渴望投入其中。从通信行业中佼佼者的华为走进电子科技大学,唐教授坦言:“在华为,我深切感受到先进的企业文化,增强了自信。但电子科技大学却为我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华为的高级白领到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的教授,这不仅是职位的转变,更是一种飞跃。在学校的四年里,唐友喜教授如鱼得水般地陶醉于学术研究与教学领域,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