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辛弃疾的故事
7672900000026

第26章 “杀贼!杀贼!杀贼!”

出乎意料之外的打击,一个接一个地降临到辛弃疾的身上。

辛弃疾在镇江府任上只有一年,就被弹劾降了官。弹劾的理由仅仅是因为他荐举的一个叫张谟的人有不法行为。韩侂胄对这件事采取了沉默的态度,因为他认为大军即将北伐,胜利有了充分把握,辛弃疾的去留巳经无关大局了。这样一来,辛弃疾在镇江的各项抗战措施,便又一次遭到了半途而废的命运。一二0五年六月,辛弃疾刚刚改任隆兴(今江西省南昌市)知府不久,朝廷上又有人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加在他身上,使他被罢掉了所有官职。

辛弃疾怀着满腔愤懑,回到了铅山故居。

一二0六年,也就是赵扩开禧二年的五月,南宋王朝正式下令北伐。在此前后,镇江都统制(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陈孝庆收复了泗州,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统制许进收复了新息县(今河南省息县),光州(今河南省潢川县)农民起义军领袖孙成收复了褒信县(今河南省息县东),陈孝先收复了虹县。各路北伐军节节取胜,东线形很好。

但是,西线却出现了不利局面。这年四月,镇守四川及陕西河东的主要官员吴曦(音希xī)叛变投敌,这样就使女真军队消除了西侧的威胁,集中优势兵力对付南宋其他各路进攻的部队。由于宋军战线拉得很长,兵力分散,在金兵的反击下,形势迅速逆转。最后,迫于前线失利的压力,加上投降派的花言巧语,韩侂胄只好秘密派人到敌营去议和。

女真统治者提出了极其苛刻的条件:除了要求割让两淮,增加岁币,犒赏金兵一千万两银子以外,还指名要索取韩侂胄的脑袋。

这样的条件韩侂胄当然不能接受。他决定停止议和,重新整师北伐。为了挽救当时岌岌可危的局面,宋廷不但恢复了辛弃疾的各项官职,还任命他为枢密院(主管军事机密、边防等事务的最高国务机关)的官员,要他火急赶到京城临安商议军国大事。

金风乍起,铅山的期思已是一片秋意。

辛弃疾拄着拐杖,抱病走到桥头。桥下的流水发出潺潺的声响,桥头的杏树在秋风中飘零着片片落叶。辛弃疾仰头望去,只见寥廓万里的长空,白云正在舒卷,时时变幻着它们奇异的姿态……

前线溃败的消息,给了辛弃疾最沉重的打击,使他的希望再次破灭了。他曾为韩侂胄的北伐准备不足担心过,然而他全然没有想到将领中会出现叛徒,而且葬送了整个大好的局面。六十八岁的辛弃疾再也经受不了这个最后的打击,终于得了重病。

一阵秋风吹来,辛弃疾忍不住打了一个寒噤。

他深深感到身体的衰弱,恐怕不久于人世了。人生都有一死,但壮志未伸,中原未复,他是死不瞑目的。耳边响起了马蹄“得得”的声响。

“辛公!”朝廷派来的使者又一次出现在桥头。

辛弃疾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猛然回头惊呼道:“啊,是你,有圣旨吗?”

“是的,”使者看见辛弃疾面容憔悴,关切地问道,“看来您身体有点欠佳吧?”

辛弃疾没有正面回答反问道:“朝廷有什么旨意,请你快点告诉我!”

使者说道:“北伐失利,北朝议和的条件十分苛刻。韩太师决意重整旗鼓,同金人决一死战,特任命您为枢密院都承旨,请立即入朝商议大事,挽救目前的危局。”

“好,我马上就启程!”辛弃疾毫不犹豫地说道。

使者望了望辛弃疾,只见辛弃疾满面红光,精神焕发,一点病容也看不见了。

辛弃疾向使者点了点头,把拐杖一扔,就大踏步地向家中走去。他的脚步是这样的轻快,牵着马匹跟在后面的使者几乎赶不上他。

老妻范氏正在门口相望,见辛弃疾健步而来,连忙迎上前去。

辛弃疾看见范氏,一迭声催促道:“赶快给我收拾行装,我马上就要启程入朝,快!快!”

范氏正要问个究竟,只见辛弃疾陡然面色变得苍白,一头昏倒在地。

“你醒醒!你醒醒!”范氏慌忙扶起辛弃疾,一面同孩子们把他抬上床,一面派人请大夫前来诊治。

辛弃疾从昏迷中悠悠醒来,看见使者还守在床前,便挣扎着说道:“不要紧,不要紧,你先回朝,上复陛下和太师,我休养几天以后,一定赶到朝廷……”说到这里,又喘息了一阵,望了望窗外。

一只苍鹰正在长空搏击、奋飞……

使者含着泪水告辞去了。辛弃疾叹了一口气,又陷入了昏迷状态。

深夜,一盏油灯闪着荧荧的火光,周围一片静寂。

辛弃疾忽然醒来,望着悬挂在墙壁上的宝剑,用低微的声音对范氏说道:“把剑给我。”

范氏犹疑了一下,将剑摘下递给辛弃疾。

“让我坐起来仔细看一看!”辛弃疾两手紧握着宝剑,在孩子的扶持下,支起了半身,靠在床背上。

“哗——”宝剑被慢慢地拔出鞘来。

辛弃疾久久凝视着宝剑这把宝剑凝聚着多少值得追忆的往事啊!

他想起了在谯县县衙门后院那个雷电交加的清晨,想起了在四风闸打谷场上的起义,想起了在济南驿道上追杀义端,想起了在五万金营中活捉叛徒张安国,想起了汉老爹临别时的谆谆嘱咐,想起了同陈亮舞剑高歌的那个雪夜……这些难以忘怀的往事,都一幕一幕地闪现在辛弃疾的眼前,铭刻在辛弃疾的心中,而这把宝剑就是它们最忠实、最可靠的见证人。

然而辛弃疾感到内疚。他为自己没有能够实现汉、老爹的嘱咐,没有能够实现自己发下的誓言,而感到深深的遗憾。

他觉得宽慰的,就是不久前刘忠托人捎信来,说刘京那孩子在抗金杀贼的壮志和本领方面,丝毫不减他的前辈。另外,自己的词集已经由门人范开编成刊印了。

雷声隆隆,电光闪闪。辛弃疾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在谯县衙门的后院里,挥舞着宝剑。狂风卷起了他的衣襟,暴雨打湿了他的头发,然而他全然不予理会。

“杀贼!杀贼!杀贼!”辛弃疾一面呼喊,一面举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