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震撼心灵的生命感悟(中华阅读文库)
7677400000032

第32章 幽默是一种笑对人生的胸襟(2)

1939年9月7日,《大独裁者》正式开始拍摄。《大独裁者》开始的名字是《独裁者》。它改名还有一段故事呢。卓别林带着演员前往外地拍摄外景。正当工作紧张的时候,忽然,派拉蒙电影公司向卓别林写信说,《独裁者》的题目原是他们的专利品,因为他们有过一个剧本,题目就叫《独裁者》。卓别林感到事情节外生枝,很有些棘手,便派人前去跟他们谈判。谈来谈去,对方坚持不肯退让,除非将剧本的拍摄权交给他们,否则决不罢休。不得已,卓别林只得亲自找上门去,好言好语地同他们商量。可是派拉蒙公司坚持,如果卓别林不肯出让拍摄权,又要借用《独裁者》这个名字,那就必须交付2.5万美元的转让费,否则就要以侵犯版权罪向法院提出诉讼。

硬也不行,软也不是,感到左右为难的卓别林灵感爆发,机智地在《独裁者》前面添了一个字,使得派拉蒙公司勒索2万5千美元的计划顿时化为泡影。原来,卓别林添上了一个“大”字。按卓别林的解释,那部电影的名字加了“大”字,成了《大独裁者》,就不是派拉蒙公司剧本所意味的一般独裁者了。两者之间有了质的区别,怎谈得上侵犯专利权呢?《大独裁者》于1940年10月15日正式公映,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生命感悟

当我们遇到某些棘手的问题时,退让和妥协只会让我们遭受更大的损失和伤害,不妨运用机智去和对方针锋相对,灵活处理棘手的问题,取得自己想要的结果。不要放弃自己的立场,但要学会灵活处理问题。

自吹自擂是在打自己的脸

一天,村寨里的人们正坐在大青树下编竹篾。来了一个自称神通广大的法师,说自己会像风一样无影无踪,神出鬼没,只要他在附近躲起来,那么再聪明的人也无法找到他。

有个老大爹指着正在破竹篾的艾西说:“你就躲起来让艾西找找吧!”

法师说:“艾西,今天我倒要看看你的本领,我要当着大家的面,在大青树周围躲起来,看看你有没有办法找到我?”

艾西同意了。法师叫他到大青树后,转过脸,闭上眼睛。这时狡猾的法师并没有在大青树下藏身,却跑到大路对面,钻进一片密密麻麻的芦苇里。

艾西开始寻找了。一看大青树周围没有人影,就猜到法师一定躲到芦苇里去了。于是他借来一条很长很长的竹竿和几个牛铃铛,把牛铃铛绑在竹竿上,横着拿着走进芦苇荡。长竹竿从芦苇上刮过去,发出一连串“叮叮,叮叮”的声音,芦苇也“哗哗”地成片倾倒,好像有几十头牛并排从芦苇走过。

法师以为牛群进来了,“叮叮”声越来越近。他怕大水牛踏破自己的肚子,赶快压低嗓门,一个劲发出“嘘嘘嘘”的声音,想把牛群赶开。这声音被艾西听见了,发现他躲藏在一个隐蔽的地方,于是猛烈摇着竹竿,使牛铃声更响,大步走过去。法师吓得往后爬,小声骂道:“嘘!嘘!该死的老水牛,别把我踩着了!”

骂牛的声音刚落,艾西已到了面前,大声嘲笑道:“神奇的法师,今天你的法术怎么不灵了?连牛和人都分不清啦。快起来吧!旱蚂蟥听到牛铃声都爬出来,沾到你身上了!”

法师没命地跑出芦苇荡。

法师却不愿认输,要再躲一次给艾西找。他叫艾西蒙着脸,扑倒在草地上,自己却钻到寨子里去了。艾西从地上站起来,想了一下就往村寨走去。刚走进村寨就听见有人哭泣,原来是个老大娘坐在门口伤心落泪。艾西问她为什么哭泣?她说:“我儿子今天上山砍柴,被利刺戳伤了脚,回来就死了。”

艾西想:从来没有听说过人被利刺划伤当天就死的,看看老大娘那悲伤的神态似乎有点勉强。突然,发现她身边放着一个针线箩。他想:死了儿子的人,哪会有心思做针线活呀?!说不定是法师用金钱欺骗她这样做的。

他朝屋里看了一眼:床上直挺挺地躺着一具“尸体”,上面蒙着白布,脚板露在外面。

艾西痛苦地叫了一声:“哎呀,我的左脚也扎了一个刺,刺尖还留在肉里呢。请借我一根针,让我把它挑出来。”

老大娘就借给他一根针。艾西右脚着地,抱起左脚挑刺,装着站不稳、挑不出来的样子,一蹦一跳,挨近了床边。他把针伸到背后,暗暗地朝“死人”的脚底板扎去。突然,“哎哟”一声,“死人”猛一下从床上跳起来,变活了。这人正是法师。

从此,村寨里的人再也见不着这个法师的面了。

生命感悟

有的人喜欢自吹自擂,借以抬高自己的身价。对于这样的人,要想打击其嚣张的气焰,最好的办法就是试一下他的本领,到时其自吹自擂的谎言就会不攻自破。

用对方的论点来反驳对方

壮族有个穷人和财主的田连在一起,财主的田边有他家祖宗的坟莘。

一天,穷人在犁地,不小心把田岸犁掉一块,犁铧碰到坟地上。财主存心想霸占穷人的田,这时觉得有机可乘,就大声叫道:“好啊,你犁断了我家的坟山龙脉,你要给我赔罪!”

穷人赔着笑脸说:“我不小心碰上了田岸,对不起了,一会儿我当心点就是啦!”

财主哪肯轻易放过他,仍高声嚷嚷:“说声对不起就过去了?要知道,我的坟山龙脉风水好,现在被你破坏了,你必须在三天之内拿出300斤猪肉、300斤好酒好菜来祭坟赔罪,不然,你就别想犁那块地!”

穷人闷闷不乐地回家了。

村里有个很聪明的人叫佬巧,听说这事后,安慰穷人说:“你不用怕,过了三天你上田里去,把村上人也都请去,我自会帮你评理。”

到了第四天,穷人把村里的人都请去了。

财主也来了,他指着犁坏的田埂说:“你们瞧瞧,他犁到了我的坟山上,犁断了我家的龙脉,弄坏了我的龙地。”

佬巧从人群里走了出来,不相信地说:“你的地真是龙地吗?”财主把眼睛瞪得圆圆的,满嘴喷着唾沫:“谁说不是龙地?谁说不是龙地?”

佬巧笑笑说:“是不是龙地,我一闻就知道。”说着弯下腰,嗅了嗅地,又说:“呸,哪是什么龙地,原来是一块臭地!”

财主跳了起来,指着佬巧的鼻子说:“你凭什么说我的地是臭地!”

佬巧说:“是不是臭地,你自己可以用大鼻子去闻闻好了。”

财主见他说得挺认真的,就弯下身去也嗅了嗅,涨红着脸说:“呸!老爷我今天的鼻子没有伤风,分明一点也不臭!”他朝身后的一些家丁说:“你们过来闻闻,是不是一点儿也不臭?”

家丁一个个像狗一样去嗅了嗅,自然顺从主子的意思,点头哈腰地连声说:“不臭!不臭!”

“果真不臭吗?”佬巧追问。

“果真不臭!”财主和他的家丁斩钉截铁地回答。

佬巧微笑着说:“各位乡亲听见了吧,财主老爷和他的一帮人都证明这地不臭。如果是龙地的话,请问龙死了四天了,这么热的天能不臭吗?财主老爷的地既然一点儿也不臭,证明龙脉没断,龙没死。”

在乡亲们的笑声之中,自知理亏的财主灰溜溜地离开了他的“龙地”。

生命感悟

当面对一个无理取闹的人,并且对他所提出的问题丝毫没有办法的时候,先不要急着和他理论,可以慢慢地套他的话,最后再用他自己的论点来反驳他,这样才会制止住对方的无理取闹。

吹嘘也要讲究技巧

巴拉根仓是个很有智慧的人。

有一天,王爷对巴拉根仓说:“巴拉根仓,我们两个今天来一次吹嘘比赛。”

巴拉根仓说:“怎样一个比法?”

王爷说:“谁要是听到对方吹嘘的话,说一声‘不对’或‘胡说’那就算输了,罚100只羊。怎样?你敢跟我打这个赌吗?”

别看巴拉根仓一只羊也没有,却一口答应。

王爷先开口吹嘘:“前天夜里,我们这儿刮起大风。这风大得可怕,我们家畜圈里的几百只羊,也都给卷到天上刮走了。风停后才发现,我那些羊群,全落在你家畜圈里了。是这样吧?”

巴拉根仓说:“是的。您说得完全对。”

王爷说:“那好啊!你先把落到你家畜圈里的几百只羊送回来吧!”

“尊敬的王爷,您急什么呀?”巴拉根仓冷笑道,“这回该轮到我吹嘘了:前天夜里风刮得确实很厉害。早晨起来一看,不仅把我家的马桩子给刮断了,连我家南面的大山也给吹出了好多个豁口子。风停的时候,眼瞅着我家畜圈里落下好几百只羊!我刚要去打开畜圈,捉一只羊杀了吃呢,可哪儿想到又起了大风。原来刮的是西北风,这回风向一转,刮起了东南风,这风比夜里刮的还要凶猛,竟把落到我家畜圈里的那几百只羊,连同我家的100只,一起卷到天上去了。这风把羊群吹到天上,刮呀,飞呀!说也巧,又把这些羊送到您家的羊圈里了。是吧,王爷?”

王爷忍不住喊叫起来:“你这个骗子,完全是胡说八道!”

“对不起,您输了。”巴拉根仓抬腿走到王爷的羊圈里,数出100只羊,赶回家去了。

生命感悟

虽然我们不赞同吹嘘,但有时还真的不得不吹嘘。面对一个吹嘘的人,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比他还要能吹嘘。吹嘘也是要讲究技巧的,以对方吹嘘的内容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再加以扩大,必然会胜过对方的吹嘘。

巧妙地对付欺软怕硬的人

贯洞有个劣绅,专门害了人就去打官司,欺压良民,老百姓对他又恨又怕。陆本松就想拿点厉害给他尝尝。

一天,陆本松背着包袱,扛着书箱,做书生模样打扮,来到贯洞大寨。傍晚时,他找到劣绅家,请求借宿。劣绅见是一个相貌堂堂的书生,就连忙热情款待。

睡觉时,陆本松说:“我们读书人最爱干净,要盖新被才睡得着。钱多少照付,请你放心。”

劣绅就把新被子交给他。睡到半夜,陆本松拆开被面,用火烧了棉絮一个洞,又把被面缝好。第二天,天刚亮,陆本松不告而别,连那条新被子也背走了。劣绅追上他,争执到县官那里。

县官要他们出示证据。劣绅说:“我的被子,里里外外都是新的。”

陆本松说:“我的被子,里面有个火烧洞。”拆开一看,果然如此。县官就把被子交给陆本松背走。出了大门,陆本松把被子交给劣绅说:“被子是你的!县官太不公道了,我退还给你。”

劣绅得了被子,又跑进公堂禀报县官道:“明明是我的被子,你硬说是他的,一出大门,他就退还给我,还骂你太不公道!”

县官正在为难,陆本松在门外涂了一身泥巴,跑进来禀报县官道:“大人呀!你正直公道,把被子判给我,他心里不服,目中无法,一出大门,以老欺少,把我打倒在地,抢走了被子,反而出口伤人,请大人做主再次判处。”

县官大怒,把劣绅打了15大板,推出门外。陆本松出了大门,又对劣绅说:“被子还给你,我就是肇兴的陆本松。”

劣绅听说是陆本松,知道不是对手,只好摸着屁股,扛着被子回去了。

生命感悟

有的人欺善怕恶,面对那些软弱的人他们欺负,看到那些强硬的人他们就害怕了。所以,在遇到这样的人时,想办法给他点颜色看看也不算过分。

把问题巧妙地抛给对方

知识测验主持人问一位应考者:“先生,听说您是一位足球行家,理所当然知道所有关于足球的知识了?”

应考者不假思索地答道:“那当然。”

“很好,”主持人微笑地问,“那么球网有多少个洞?”

应考者愣了一下,但马上从容不迫地面露微笑:“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的人一定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人吧?”

主持人乐了:“那当然。”

“很好,”应考者说,“既然您承认自己是个知识渊博的人,那么您应该知道我们的祖先中有一位叫保塞尼亚斯的人,他是哪方面的专家。”

主持人:“他是一个能言善辩的哲学家。”

“很好,回答正确加10分。”

应考者巧妙地站在主持人的位置上后,更加轻松地说:“关于保塞尼亚斯有这么一则轶闻,据说当时雅典的首席执政官听说保塞尼亚斯富有口才,就把他请到贵族会议上来,对他说:‘贵族会议的成员,每个人都有一个难题要问你,你能用一句话来回答他们所有的问题吗?’保塞尼亚斯说:‘那要看看是些什么问题?’于是议员们接连不断地提出了几十个不同的问题。当问题提完后,保塞尼亚斯应该用一句话来回答——知识渊博的主持人先生,您能代替他以一句话回答吗?”

知识测验主持人想了想回答:“保塞尼亚斯面对几十个不同的问题,只能这样回答:‘我全不知道!’”

“很好!很好!不愧是保塞尼亚斯的后代。今天,此时此刻,我只想再请您用一句话回答一个问题——”

“你问吧。”主持人说。

“请问球网有多少个洞?”应考者问。

主持人:“……”

生命感悟

有些问题是没有答案的,当别人在问到这样的问题时,最好的办法不是直接告诉对方“不知道”,而是反客为主,巧妙地把问题丢给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