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大舆情(2013-2014)
7716300000022

第22章 舆情报告(5)

什么是社会戾气?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暴戾之气的意思,即社会上一种残忍的、凡事要做得狠,偏向走极端的心理或风气。它的主要特征体现为,一言不合即动手,看不惯了就动刀,越来越缺少耐心,越来越迷信暴力,仿佛暴力才能解决所有问题,即便解决不了,通过暴力或软暴力也能释放内心的怨和愤。戾气盛行,社会就会陷入恐惧之中,人人可能成为施暴者,人人也会成为受害者,公共安全、社会稳定就无从谈起。

为什么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很多人不仅对陌生人,甚至是自己的亲人都会充满戾气?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社会积累了大量财富,但长期以来积聚的社会矛盾也开始慢慢凸显。贫富的分化,公权力的腐败,维权渠道的不够畅通……一些长久被淤积的不平之气一旦找到出口,必然会呈现出“狰狞”的面目。因此,对因心怀暴戾之气而做出错误举动的社会成员,如果单从道义的角度去谴责他们,同样是粗暴而简单的。化解社会的暴戾之气,需要找准原因;从根本上治理,需要从社会到个人的共同努力。

转型期社会戾气的几种主要表现

社会戾气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地铁上、公交上为抢座而大打出手的闹剧时有发生;车祸撞人,不是救人而是挥刀相向;孩子间偶尔摩擦,有些家长不是现身教育,而是动用武力或者权势、金钱摆平;轻生者跳楼,围观者不是尽量援救,而是大喊怎么还不跳;在微博上意见不合,不是理智讨论,而是动辄污言秽语大骂对方;在各种社交网站上,因为某个视频或者帖子让人惊悚的标题,不理性判断真假就盲目转发、评论……对诸如此类事情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当前社会戾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以拳头说话”型社会戾气

典型案例

近来,抽耳光新闻屡有所闻。先是杭州公交车上,一个小伙子因为没有给抱孩子的妇女让座,被其丈夫连抽了5个耳光,小伙子被打得鼻血横流。稍后同样的情景又在长春公交车上复见,所不同的是这次抽人耳光的变成了一位女子。在武汉汉阳摩尔城附近,一位女教师乱穿马路,被市容监督员李丽劝阻,结果还没等监督员提出罚款,对方就当众给了李丽两个耳光。李丽上岗不到一年,已被打了3次,被同事称为“最委屈”监督员。

戾气剖析

抽人耳光为什么成了家常便饭?这正是“以拳头说话”的社会戾气,往往体现在普通人小事上使用暴力。

这种暴力,开始仅蔓延于网络,常见有谩骂、挑衅、抹黑、恶搞等网络暴力。尽管网络是虚拟空间,人却生活在现实社会。如果说人性到了网络上就变成“兽性”,那么在“兽性”中潜移默化,思想也会渐渐跟道德和法律脱节。而在虚拟跟现实的分野混淆之后,从网络回到现实,就会下意识地套用“兽性”来待人接物。说“拳头说话”是网络暴力的现实版,并非冤枉。更可怕的是,因为戾气不仅会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吞噬“人性”,并且让当事人以“兽性”为炫耀,从施暴中获得畸形的宣泄。

法治社会不能容忍暴戾之气,否则今天抽在别人脸上的耳光,迟早会抽到我们大家脸上。法律应当严厉惩处那些“用拳头说话”的人。可惜的是,在这些抽耳光事件中,我们未看到施暴者付出违法成本。抽人耳光变成了抽了也白抽,也是一个导向,效应之下,扩散为不抽白不抽、白抽谁不抽,恐怕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鱼死网破”型社会戾气

典型案例

云南巧家县“5·10”爆炸案。因不满政府征地拆迁,涉案犯罪嫌疑人邓德勇、宋朝玉利用村民赵登用实施爆炸,导致4人死亡(包括赵登用)、16人受伤。

江西抚州爆炸案。致3死5伤。制造者钱明奇在爆炸中当场死亡。

至于原因,钱明奇曾在微博中说:“相关领导擅自降低补偿标准,给我造成损失200余万元。”在钱明奇看来,200余万元比他自己的生命、家庭的幸福更为重要,血案是否造成别人枉死也不重要,只为了出一口恶气。

东莞拆迁户“提头自首”案。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一名花农陈锋在杀害拆迁人员、残忍地剪下人头后,服下剧毒去投案。在他带领民警来到行凶现场时,自己毒发身亡。据说是拆迁者对其“春节后再搬走”

的要求不予答应,于是导致了惨案的发生。揣测一下行凶者的心理就是——你不想让我过一个安稳年,我就让你活不成。

戾气剖析

云南巧家县爆炸案,江西抚州爆炸案,东莞拆迁户“提头自首”,这几起恶性案件中,都涉及“拆迁”这个社会痛脚。某些政府官员长期漠视群众利益,在“拆迁”这个关口终于矛盾激化爆发。

其实,这就是“鱼死网破”型社会戾气,利益相关者觉得不可能通过正常渠道获得该得利益,于是抱着谁也别想好过的心态制造了一起又一起悲剧。

巧家县制造爆炸案的两村民肯定是不满拆迁补偿;钱明奇的初衷应该是举报贪污腐败,讨回自己的损失;同样,陈锋的希望也不过是“拆迁能在节后再进行”。但最后,都变成了惨绝人寰的事件。从现在大量恶性社会新闻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起源都是一些小事。就以拆迁自杀事件为例,其实90%都是因赔偿款的分歧,为了钱,把命都搞丢了。而在此当中,当政者的责任不容推卸。

“集体被害妄想症”型社会戾气

典型案例

2012年3月23日下午16时30分左右,一名男子突然闯入哈医大一院风湿免疫科医生办公室,抡起手中的刀,疯狂砍向正在埋头工作的医务人员和实习学生,造成一死三伤。犯罪嫌疑人李某某行凶后,又向自己身体捅了三刀,并逃至哈医大一院门诊部的急诊室包扎伤口,当场被接到报警而来的警察抓获。

乍一看又是一场医患纠纷,病人不满医生,于是报复,最终导致一死三伤的惨剧。甚至当情况还不甚明了的时候,众多网友纷纷表示高兴。

据腾讯网转发后有一个调查: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您心情如何呢?当时参与人数是6161人,而选择高兴的居然高达4018人。也就是说,六成民众对“杀医案心生高兴”。这样的“高兴”,让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惊悚,更让广大民众心生忧惧。

事后了解到,被犯罪嫌疑人砍死砍伤的医生和实习生都是无辜的。

死者才28岁,是哈尔滨医科大学09级硕士研究生,并且刚刚收到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录取通知书,大好人生才刚要开始,却被意外地终止了生命。

2011年9月17日,17岁的中学生陶某因求爱不成强行闯入16岁少女周岩家,并用汽油将其烧成重伤。2012年5月10日,合肥少女周岩被毁容案一审宣判,被告陶某故意伤害罪成立,法院考虑到其未成年,判处有期徒刑12年零1个月。

对于安徽合肥少女拒绝求爱遭毁容一案,因为男方父母是公务员,父亲是科级干部,男方被贴上“官二代”的标签。甚至在其父开的微博下面,多是“这样的父子就该千刀万剐”“死一万遍都不为过”等谩骂之语,却鲜少有人提到回归司法层面,用法律解决,不“以暴制暴”。

戾气剖析

这是多可怕的事:还没了解事情真相,只要听见是患者杀了医生,就拍手相庆,说“杀得好,出了我们一口恶气”。医生与患者发生纠纷,一定是医者无良;父母是公务员,“官二代”就都得死。这就是“集体被害妄想症”型社会戾气。

统计显示,70%以上的医院发生过患者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事件;其中43.86%发展成打砸医院和医生。伤医事件频发,不少医生感叹缺乏尊严、缺乏最起码保护。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科副主任王晓军忧心忡忡,“如果救死扶伤的医生被视为敌人,这个社会是病态的”。

“恃权钱横行霸道”型社会戾气

典型案例

“我爸是李刚”事件。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黑色大众迈腾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送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该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后经证实了解,该肇事者男子名为李启铭(又名李一帆),父亲李刚是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此事一出迅速成为网友和媒体热议的焦点,“我爸是李刚”语句也迅速成为网络最火的流行语。

药家鑫案。药家鑫,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2010年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时再次撞伤行人,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2010年10月23日,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投案。2011年1月11日,西安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药家鑫提起了公诉。同年4月22日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45498.5元。2011年6月7日上午,药家鑫被执行死刑。

南航空姐被打事件。2012年8月29日晚,南方航空一名空姐微博爆料称,在合肥飞往广州的南航CZ3874航班遭到一名男子殴打和辱骂,致其手部瘀青,脖子、身上有多处挠痕,衣服也被撕裂。新华社等媒体纷纷介入调查,发布“真相”。9月2日,打人者广州越秀区委常委、武装部政委方大国被停职检查,接受组织进一步处理,“南航空姐被打事件”暂时告一段落。

戾气剖析

“我爸爸是××”、“×××是我××”,这是仗势压人;“罚多少钱都无所谓,但我不认错”,一个富婆开车撞了人后这样说,这是以钱欺人。

以权势压人,以钱压人,这就是“恃权钱横行霸道”型社会戾气。

戾气这个东西,和强者还是弱者无关。打工者的暴力群体性事件是戾气的体现,特权者的横行霸道同样是戾气的体现。戾气是一种氛围,是具有传染性的社会风气,是不同群体缺乏沟通进而走向鱼死网破的征兆。现实中,见惯了国家法律的执行遭遇多少富二代、官二代的叫嚣阻挠,这是财富、权力的接班。至于网上流传的“恨爹不成刚”,则是把民众的无能为力情绪发挥到极致。戾气不是一个好东西,要想消除它就要增进不同利益群体和阶层的相互理解,其中最为首要和关键的是要将公权力约束好,让社会财富分配尽可能公平。

“心理扭曲失控”型社会戾气

典型案例

辽宁少年连杀9人案。2012年8月1日,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永陵镇的特大杀人案,共造成9死4伤。凶手是一名17岁的少年李恒明,导火索是他与16岁的女友闹矛盾。9名死者中,除其中两位是女友亲属外,其余7人均为毫无关联的陌生人。李恒明的邻居透露,李恒明给前女友打电话时常得不到接听,便在家中放声狂吼。而这一次,他直接踢开自家的门,出街行凶。

戾气剖析

辽宁杀人案,折射出的是这个社会的“病态”。任何一个少年杀人案件背后都有结构性的矛盾。为无辜杀害的死难者感到悲痛的同时,我们不禁反思,到底是什么让这个孩子走向了罪恶的深渊?

这种戾气其实就是怨气,是社会病态的表现,病态的根源在于社会的意识形态、文化等。深究其因,青少年杀人案的频发与我国教育体制的素质教育缺失存在一定的关系。一直以来,我国教育偏向于重视知识教育,却对道德品质、生命价值等素质教育有所欠缺。在这个价值观失落、物欲刺激、应试教育压力过大的社会里,青少年的犯罪问题,需要我们整个社会深刻反思。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各种不顺或者挫折,由此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若得不到及时疏导,轻则败坏情致,重则使人走向崩溃,甚至酿成血案。此类型社会戾气反映了社会生活中极个别人缺少人性、人本主义教育、心灵扭曲的问题。

“藏丑与恐惧信息公开”型社会戾气

典型案例

近年来,记者挨打事件频频发生,甚至行凶者本身就是执法机关人员或官员。2011年11月24日,《河南商报》记者在南阳市信访局采访“三公”经费公开等问题时,被信访局工作人员拳打脚踢。“你这个假记者,敢动一下,今天就让你死在这!”这位工作人员扇了耳光之后,又在记者王向前腿上跺了几脚,一直打到王向前站不起来。被打记者最终用手机报了警,然而,接下来的一幕让人更加难以相信,在警方调取当时的监控录像时,遭到信访局的阻挠和拒绝。显然,在“信访牛”的东家面前,警方的执法权也大打折扣。

2012年4月5日,一则题为“河南漯河市一房管局副局长持枪殴打记者”的视频在各大论坛和微博上被疯狂传播。视频显示,有记者在漯河采访违章别墅群时,遭漯河市召陵区房管局副局长牛豪持枪顶头威胁,并遭殴打。随后传统媒体跟进报道,引发网友热议。事件曝出后,漯河官方对当事人进行停职和刑事拘留处理。

戾气剖析

接二连三的谩骂殴打记者,反映了相关当事人的藏丑心态和对信息公开的恐惧心理,其实是一种“藏丑与恐惧信息公开”型社会戾气。